淘客熙熙

主题:John Cassidy:互联网骗局 -- 万年看客

共:💬111 🌺38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新经济3

如果只有记者与华尔街股票分析师们辩称科技已经改造了经济,那倒也无可厚非。但是与此同时新经济理念还渗透了美国政府的最高层。1997年7月,七国集团在达沃斯召开年度经济峰会,这一活动被广泛理解为美国教导世界其他国家如何经营成功经济的授课机会。“美国在世界上依然处于独孤求败的顶峰,”《财富》的头版新闻这样写道。克林顿总统谈论欧洲与亚洲的经济问题时一直很小心,以免让人觉得他在幸灾乐祸。但是他的很多手下人就没那么客气了。他们向任何愿意倾听的人提出建议,声称经济成功的路线就是仿效美国模式、开放竞争与科技变革。许多外国代表团都对这种美式傲慢态度大为不满,

此外在1997年的夏天,克林顿政府还发表了让人们翘首以待的电子商务政策文件。伊拉.马戈泽负责起草了本届政府关于互联网的政策。此人曾经为希拉里.克林顿工作。正是根据他的策划,希拉里.克林顿才提出了饱经波折的医疗改革提案,想要依靠昂贵的政府干预来实现目的。就电子商务而言,马戈泽建议进行“非监管、市场化路线”。他这么说并不仅仅是在迎合硅谷的总统竞选捐款人,尽管这项政策确实符合他们的要求。克林顿政府已经决定,对于互联网的放任态度符合国家的战略利益。在线商务将会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大的行业,而且美国公司主宰了这一行业,对于美国霸权的唯一威胁就是外国政府会打着推行国家标准的幌子来推动自己的公司。只要互联网不受政府干预,就很难引入此类保护主义措施。

新经济理念最有影响力的推动者就是格林斯潘本人,尽管他一直小心避免使用这一措辞。自从1997年3月份利率上调0.25点以来,他一直在努力抗拒来自美联储同事要求他继续上调利率的压力。1997年7月22日,格林斯潘来到国会山发表了货币政策年中报告。这些公开活动是美联储主席唯一需要承担政治责任的时刻。一旦被任命成为美联储主席并且得到参议院许可,他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设置利率,只要他能说服FOMC的大部分同事支持就行了。就格林斯潘而言,要做到这一点从来都不难。在美联储干了十年之后,他对FOMC的掌控能力已经几乎已经达到了前无古人的程度,

格林斯潘在这次报告当中进行了范围广泛的演示。他告诉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美国经济最近的表现可谓“超凡脱俗”,以至于可能出现了“一个世纪当中只能见到一两次的现象,将会推动国家与全球的生产力达到更高的水平。”美联储主席一如既往地用一批先决条件限制了自己的发言,但是他显然表示他同意经济学家与记者主张的观点,即计算机科技最终将会反哺整体经济。他尤其提到了两位斯坦福大学经济史学家保罗.大卫与内森.罗森堡的研究结果。他们的研究表明,革命性的发明——例如电动机——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对生产力造成可观促进,必须要等到其他辅助科技发展起来之后,先前发明的好处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在目前环境里,我们看到许多关键科技——有些甚至已经颇为成熟——终于开始互动,并且产生了制造价值的全新机会,”格林斯潘说道。“例如对于激光的运用在玻璃光纤技术发展之前都很有限,但光纤技术问世之后激光就导致了电信通讯的革命。软件的大幅进步使得我们能够尽量利用硬件能力的显著提升。正是软件与硬件的互动创造了互联网。”

格林斯潘的证言使得华尔街交易的交易员们喜不自禁。他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尽管股票市场一直在上涨,但格林斯潘本人并不想提升利率。这一天道指往上跃升了150点,首度收盘于8000点以上。此前的美联储主席肯定会对这样的反应大为警惕,但格林斯潘看上去不太担心。自从去年12月的非理性亢奋演讲以来,他基本上再没有公开谈论过股票市场。私下里他依然认为投机泡沫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尚且没有明确答案。进行了这次著名演讲之后,格林斯潘要求美联储的经济学家们搞清楚是否有任何客观方式能够确定上涨的股票市场是否已经变成了投机泡沫,对过去几次投机事件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美联储最优秀的经济人才得出结论,没有任何可靠的方法能够肯定这一点,经济泡沫只能等到破灭了之后才能验明正身。

话说回来,就算华尔街上的确出现了泡沫,格林斯潘也不敢肯定美联储应当将泡沫捅破。理论上来说,美联储可以轻度提升利率,刚好能够让股票市场稍微下落一点,但是他很怀疑这样的政策在实际层面是否可行。股票价格的下跌就像股票价格的上涨一样也会自我强化,因此很容易失控。换句话说,美联储为了预防股市崩盘而采取的措施反而很可能导致股市崩盘。鉴于这样的危险,格林斯潘相信美联储应当坚持自己的传统角色:在维持通货膨胀率稳定或下跌的前提下以最高速度运转美国经济。当然美联储不能完全忽视华尔街的现状,但是股票市值只有在影响到整体经济的时候才会进一步影响到货币政策,

打定主意之后,格林斯潘亮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尽管他肯定很清楚,在此前的投资繁荣期间,他的诸多前任之一已经证明了这一立场多么站不住脚。1929年初,时任美联储主席的罗伊.扬也不愿干涉股市。当时他的一位高阶同事要求他采取“明确果断措施”来压制投机,因为这轮投机在过去两年里已经致使道指翻了一番。扬并没有这么做。他担心提升利率会导致而非预防股市崩盘,因此转而恳求各大银行减少对投机者借款额度,这种做法被称为直接施压。事实证明扬的努力并没有效果。随着股票价格在1929年春夏两季继续爬升,扬也越来越消沉。美联储只能眼睁睁地迎接“不可避免的崩溃”。但是像这样的放任政策并没有持续下去。从郁金香狂热到八十年代日本股票与房地产市场泡沫,投机繁荣总有一项共性,即泡沫并不会仅仅局限于整体经济的某一个板块。泡沫最终一定会发展到如此极端的境地,以至于扭曲了整个经济体的表现。1929年正是这样的情况迫使美联储不得不出手干预。到了8月份,扬不得不违心提升了美联储向商业银行贷款征收的利率。几个月之后股票市场就崩溃了,扬也落了个声名扫地的下场。

格林斯潘很清楚扬的结局。他决定让股票市场繁荣继续发展下去,这样做无异于赌博:就算股票市场最终确实崩溃,到时候他也有应对的手段。这一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他在1987年10月股市崩溃之后得来的经验,当时的美联储向美国经济注入了更多的货币,从而成功避免了经济衰退。假如崩溃再度降临,美联储总还可以再来一回。格林斯潘相信美联储在1929年犯下的最大错误其实是在股票市场崩溃之后未能足够强硬地削减利率,以至于无法复苏患者。“就算1929年的情况确实发生,也不见得就一定会导致1932年,”他对一位同事这样说道。

格林斯潘的弹性经济策略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身上的时代烙印。早在绝大多数现代正统经济理论建立之前他就开始研究经济学了,尤其是宏观经济学领域。绝大多数在七八十年代研究宏观经济学的学生都学到了三大基本理论:经济具有天然的速度限制,也就是潜在增长率;失业率只要低于某一特定水平就会导致通货膨胀上升;货币供应膨胀会导致通货膨胀。不过格林斯潘对这三条原则多少都有些不以为然,因为这三条原则都是在他毕业以后很久才被人们发明出来的。事实上他根本算不上一位宏观经济学家。自从五十年代初期他在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从事第一份工作以来,他就更喜欢亲自检查基本数据并且推导结论。成为经济学顾问以后他依然继续关注着每一项特定行业,例如钢铁、农业与汽车制造业。他从来都没耐心研究数学家门在六七十年代依靠计算机构造出来、用于预测总体经济走势的精密数学模型。即便担任美联储主席之后,他依然更倾向于深挖数据,看一看车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每天他都要单独在俯瞰宪法大道的办公室里呆上好几个小时,翻看各个经济领域一页又一页的数字。

格林斯潘对细节的记忆特别强。劳伦斯.林赛曾经是一名美联储理事,后来成为了小布什总统的高级经济顾问。他记得有一回密西西比河涨水,淹没了沿河地区的公路与铁路枢纽。“那一周美联储召开理事会议的时候,美国经济基本上就是由单独一座桥梁维持着。格林斯潘不仅知道这座桥在哪里,还知道各种各样输送商品的其他路线。”1997年夏天,正当格林斯潘正在检视最近的经济各领域统计数据的时候,他发现了一套模式:信息科技行业的高额投资使得公司获得了关于顾客需求与生产过程的更多即时信息,使得他们能够削减库存与过剩产能。因此企业利润也会大幅上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目前的股票价格,换句话说,投资者的亢奋并不一定是“非理性”的。

但是格林斯潘不愿意质疑投资者判断的态度并不完全是经济推理的结果,还涉及到意识形态问题。尽管经常被人称作温和的实用主义者,但他实际上却是一位狂热的自由市场保守派,自从五十年代以来就是这样。当时他受到了生在俄国的自由派哲学家、《源泉》与《阿特拉斯耸耸肩》的作者安.兰德的影响。“她(兰德)所做的事情——通过直到深夜的漫长讨论与大量论辩——就是让我相信资本主义不仅高效实用,而且符合道德,”格林斯潘曾经这样说过。多年来他一直都是兰德的忠实拥护者小圈子的成员之一。兰德在《阿特拉斯耸耸肩》中对资本主义的描述令年轻的格林斯潘大受鼓舞。“安,你写的太了不起了,”他有一次脱口而出,“谁也没有像你这样生动地论述过工业成就的真正意义。”多年以后,安.兰德许多曾经的朋友站到了她的对立面上,可是格林斯潘依然是她的忠诚拥护者。“她在私人生活当中做过很多我本人并不认同的事情,但是她的理念依旧屹立不倒,”2000年初他这样说。“当年的三段论如今依然是三段论。”

对于格林斯潘这样的兰德拥趸来说,互联网提供了喜闻乐见的证据,证明了资本主义具有无限自我再造的能力(他极少考虑联邦政府在互联网发展当中起到的核心地位)。在盈利动机的引领下,例如马克.安德森或者杰夫.贝佐斯这样的创业家正在打造事关重大的全新产业,并且摇撼了疲软的企业界上层,就像《阿特拉斯耸耸肩》的主人公那样。华尔街在这场全国革新党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将宝贵的资源同投资者引向创业者。股票市场绝不像凯恩斯声称的那样只是一家赌场而已,而是经济的创造核心。股票市场的判断必须得到严肃对待。如果上百万名投资者都认为At Home确实价值二十亿美元,美联储主席凭什么说他们遭到了误导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 🙂11,新经济1 3 万年看客 字6821 2016-07-01 09:16:09

        • 🙂新经济2 2 万年看客 字7480 2016-07-01 21:23:57

          • 🙂新经济3 O

            • 🙂新经济4 3 万年看客 字8162 2016-07-02 22:32:36

      • 🙂10,亚马逊1 2 万年看客 字7920 2016-06-25 19:43:37

        • 🙂亚马逊2 3 万年看客 字9327 2016-06-26 04:14:10

          • 🙂亚马逊3 2 万年看客 字2713 2016-06-26 05:20:33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