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John Cassidy:互联网骗局 -- 万年看客

共:💬111 🌺38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亚马逊3

“世间最大的书店”这一口号也很值得质疑。尽管亚马逊网站开列了超过100万本书,但其中只有几百本常年有存货并且可以直接发货,剩下的书都必须向供货商下单或者向出版社订购。顾客如果走进常规实体书店想要找一本没有存货的书,情况也是一样的。《石板》杂志是一家由《新共和》前任编辑麦克尔.金斯利创办的在线刊物。杂志旗下的两名记者进行了一场在新闻界非常罕见的事业,也就是测试亚马逊声称自己是“最快最方便的书店”这一口号是否属实。记者向亚马逊下了两张订单,一单是畅销书,另一单是少见的教材。同时他们又在两家普通书店订购了这两本书。两家普通书店发送畅销书的到货时间都比亚马逊早了一星期,尽管亚马逊在发送教材的时候的确要快些。

但是现实并不如感觉那样重要。亚马逊在公众心中已经树立了快捷购书的形象。在1996年第四季,亚马逊总销量超过了800万美元,《时代》将亚马逊列入了“1996年十大最佳网站”榜单。在线购书成了时尚行为,也将无数人引进了互联网。在许多美国家庭,拆开来自亚马逊的瓦楞纸包裹成为了一家人的常规仪式。从亚马逊订购的图书往往非常冷门。如果人们想要购买畅销书,例如约翰.格里森姆与斯蒂芬.金的小说,那么他们大概大概还是会去家门口的书店。如果他们想要订购一本拿破仑传记或者计算机教材,他们则更倾向于上网。这一事实让很多出版商大为激动。企鹅集团总裁迈克尔.林顿告诉《纽约时代》记者,在互联网上卖书将会“为出版业带来极大的好处,因为关键不在于销路畅通的畅销书作者的作品,而是要将我们手头的积压图书卖出去。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

并非每一位图书行业从业者都对亚马逊越来越受欢迎的现实乐见其成。1996年底,巴诺书店的所有者,纽约的莱昂纳德与斯蒂芬.雷格兄弟,来到西雅图造访了贝佐斯。事后双方对这次会面的叙述颇有差异。。《华尔街日报》说雷格兄弟提出要直接收购亚马逊,他们两个否认了这一主张。另一个版本的叙述声称雷格兄弟愿意与贝佐斯合作开办网站,将亚马逊与巴诺书店结为一体。斯蒂芬.雷格向《华尔街日报》证实,他与他的兄弟的确想过要开设自己的网站。“我们必须要下场出手,”雷格说。“在线卖书将会成为一笔大生意。”到了1997年1月,巴诺书店成为了美国在线的独家书籍销售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