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John Cassidy:互联网骗局 -- 万年看客

共:💬111 🌺38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2,媒体泡沫1

每个工作日,从清晨开始,总会有一长串商务车从曼哈顿下城区与中城区出发,沿着西城高速公路穿过乔治.华盛顿大桥。进入新泽西州的地界之后,车队会从利堡出口下高速公路,一连几个右转,然后将乘客放在一栋难看的灰色办公楼面前。这里就是CNBC电视台的总部。CNBC电视台每天都要填补超过十二个小时的节目时长,因此制片人对于登台嘉宾的人选并不太挑剔。不过他们确实有一定的人选标准。最理想的节目嘉宾应当是前任选美皇后,运作科技股票的弄潮儿,说话简洁有力,而且正在与唐纳德.特朗普约会。像这样的女性人数并不太多,因此制片人一般只能满足于将格林斯潘奉为神明且母语不是英语的谢顶中年男性。CNBC的大部分嘉宾都是看涨的牛派。看跌股市倒没有遭到禁止,不过不太受欢迎,观众们也不喜欢他们。但是当市场当真跳水的时候,不想让这些人上节目也是不行的。

1997年10月24日就出了这种事。当天下午道指下跌了超过400点。CNBC的主持人全都满面苦相。于是电视台找来了向来不受待见的巴顿.比格斯。比格斯不仅是个一以贯之的熊派,还特别喜欢用高人一等的口气说话。但是这一回他的表现非常客气,尽量避免了幸灾乐祸的口吻,并且警告投资者不要恐慌。“我觉得目前任何人都不应当采取太大的动作,”他说道。“再过二十四小时大盘走势兴许就反过来了。”比格斯正在说话的时候,道指的跌幅已经超过了500点。在下午3点半,道指跌幅达到了554点,创下了史上最大单日跌幅记录。纽约证券交易所不得不暂时中止交易,宣布提前收盘。这是自1981年里根总统遇刺以来美国股市第一次提前收盘。

不过事实证明比格斯的看法是正确的。到了第二天,道指又反弹了337点,创下了单日最高涨幅记录。CNBC的新闻记者并没有掩饰自己的喜悦心情。“看到这么多箭头都向上走是实在太好了,”记者苏西.加里布说道。几天之后利堡的兴奋与紧张情绪依然十分鲜明。主持人罗恩.因萨那在这个抛售日整整工作了十六个小时。在他看来,“亚洲市场走低,拉美市场走低,巴西政府允许两家银行受到国外公司的接管,其实就是私下进行的企业救援。”正当因萨那为每天的节目做准备的时候,CNBC主席比尔.布斯特向人们指出,电视台的收视率刚刚翻了四倍,几乎已经达到了一百万人。“我们赶上了一场永不停止的海湾战争,”布斯特声称。“发生这种事的时候,罗恩.因萨那就成了我们的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当天结束的时候通用电力主席兼NBC电视台所有者杰克.韦尔奇亲自向布斯特发来了贺电。韦尔奇给手下人打电话祝贺这种事并不是每天都会发生的。布斯特是一名魁梧的爱荷华人,他的办公桌上总是扔着两包美德牌香烟。“我们看到了一个定义我们品牌的机会,并且抓住了这个机会,”他兴高采烈地说道。有人提出CNBC在市场下行的时候充当了拉拉队,布斯特毫不迟疑的反驳道:“我对我们的观点感到非常满意。”

NBC在1989年正式开放了CNBC频道,为得是抵消广播网络收视率下降。这个新电视频道位于新泽西州,旨在利用当地廉价且未经工会组织的劳动力。这家频道一开始主打消费新闻与商务资讯,节目内容包括了购物窍门与理财建议。1991年,NBC趁着竞争对手金融新闻网刚刚破产的机会收购了该公司的资产,并且将其重新整合,命名为CNBC。金融新闻网是美国商业电视节目的先驱,于1981年由格兰.泰勒建立.此人曾经是一名牧师,还制作过儿童电视节目。金融新闻网通过加州的三座特高频发射塔向全国播出,屏幕上始终闪动着实时股票报价。尽管金融新闻网从来没赚钱,但依然接触到了三千万户家庭,所以CNBC才收购了这家公司的残余部分。许多CNBC的报道员当初都是金融新闻网的雇员,包括因萨那在内。后来因萨那将金融新闻网的开播称作金融市场民主化的初始时刻,因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你用不着给掮客打电话询问股票价格。”

两家电视台合并之后,CNBC也在屏幕上添加了股票报价栏,并且将报道重点从消费新闻转向了华尔街。接下来的几年里,这家电视台将自己打造成了投资公告栏与美国企业界同好会的结合体。企业界的知名经理人都喜欢在CNBC露脸。如果他们有好消息,他们可以直接在电视上披露;如果他们有坏消息,他们可以在电视上加以掩饰,从而继续吸引投资者。无论在哪种情况下,他们都肯定能得到充满敬意的倾听。除了采访企业界要人之外,CNBC将剩下的时间交给了坐着商务车上下班的员工们。当股票市场在九十年代中期起飞的时候,这一策略产生了相当可观的回报。1996年,火狐火狐,他发现,自己接手了一家报社,CNBC的观众群并不算大,大约只每天只有十几万人而已,但是这些观众非常有钱,足以吸引大型广告客户。与其他电视台相比,CNBC的制作成本也小的很,记者的薪水比NBC同事们更少,嘉宾从来都是免费登台。难怪杰克.韦尔奇如此喜欢这家电视台。

虽然CNBC并没有创造这一轮股市繁荣,但却的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借用生物学术语,CNBC电视台是投资传染病的传播机制。全国上下——在酒吧、银行、健身房、机场以及候诊室里面——各个公共场合的电视都在播出CNBC的节目。播报员们并不会直接吹捧某一只股票,而是营造了一股民粹主义投资文化。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当中,追捧股票市场才是常规。“追捧”这个词并不算言过其实,CNBC将股票市场当成了体育运动,而且很清楚自己要支持哪一只队伍。电视台的日常节目安排也很像针对国家橄榄球联赛的报道。早间是赛前节目,详细披露各个队伍最近的新闻(例如晚间企业声明,欧洲与亚洲的市场活动),并且关注即将进行的关键比赛(即将发布的经济统计数据,公司收入声明以及重要讲话)。轮流值班的播音员与声色并茂的评论员会对交易日全天进行现场报道。收盘之后还会进行长时间的赛后节目,回顾当天的活动,聚焦于当天最大的赢家与输家。

除了最黑暗的日子之外,CNBC总是维持着积极向上的基调。记者们总是充满热情而且见多识广,他们共同创造了机智且富有娱乐性的电视节目。更令人称道的是,他们的节目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依赖台本。不过他们并不会提供客观的新闻。CNBC的大部分嘉宾都是分析师与基金经理,他们在镜头前总会“照本宣科”——也就是鼓吹自家公司持有的股票,而CNBC的记者与主持人们也很乐意让他们放手作为。“有很多金融记者似乎都仇恨资本主义,”CNBC股票栏目主编乔.柯南这样抱怨道,他本人曾经是华尔街上的一名掮客。“简直就好像是体育节目主持人讨厌体育。我热爱资本主义。”与其他新闻机构不同,CNBC允许记者们买进他们正在跟踪报导的公司的股票,前提是在若干个月之内不得脱手。这一政策并没有向公众宣布,但是绝大多数观众就算知道了恐怕也并不会介意。既然CNBC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家电视台愿意继续推高股市,那么凭什么电视台的雇员就应当被剥夺与其他人一起致富的机会呢?

CNBC并不是唯一一家推动股票市场的电视台,假如观众们看烦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金钱甜心”玛利亚.巴迪洛莫,还可以调到CNN财经频道去观看大同小异不过没那么精彩的内容。布隆博格电视台提供了第三个财经新闻来源。大型电视台报导股市新闻的速度要慢得多,他们的晚间报道内容基本上就是提一下当天的收盘价格。在交易时段它们都在放肥皂剧。随着股市繁荣的持续,NBC新闻开始安排CNBC的记者们制作晚间节目。CBS新闻与ABC新闻则无法采取相同措施。电视台的问题固然在于它们的机构设置主要针对白宫与国务院新闻报道,但是问题不止于此。在很多方面,它们将国家新闻路线的主导权拱手让给了有线电视与互联网。自从商业电视问世以来第一次,它们错过了十年里最重要的新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