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John Cassidy:互联网骗局 -- 万年看客

共:💬111 🌺38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3,格林斯潘开绿灯1

1998年9月底,艾伦.格林斯潘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发表了自己的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他上一次作报告还是在2月,当时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稳定地保持在了5.5%。这一数字自从1997年3月以来就没有变过,在过去整整三年的时间里上下幅度都没有超过0.25%。像这样的不作为政策——有的时候被称作守望政策——伴随着史无前例的经济膨胀,但同样也促进了史无前例的投机繁荣。就连一贯倾向于放任主义的格林斯潘现在也觉得有些心神不安了。1998年6月10号,高盛公司为硅谷搜索引擎公司Inktomi发行了股票。Inktomi步入了一个所以拥挤不堪的市场,在过去两年里这家公司的亏损早已超过了收入,但是在交易第一天公司股票的价值还是翻了一番。到了第二天,亚马逊宣布以后不仅准备售卖书籍,还准备售卖CD光盘。消息发出后股票价格应声上涨。当月早些时候亚马逊的股票价值是40美元,此时的价值已经一路逼近了100美元,几周之后干脆突破了140美元。投资者们对于互联网股票的胃口似乎毫无限制。7月17日,一家位于达拉斯的创业公司Broadcast.com——这家公司在自己的网站上张贴视频与音频资料——在摩根斯坦利的经营下进行了IPO。Broadcast.com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程序,而且网站也是免费的,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广告费以及为大型公司张罗视频会议。1997年公司收入690万美元,亏损650万美元。股票发行价格是18美元,当日收盘价格则是62.75美元,上涨幅度达到了250%,也是直到当时为止最大的IPO涨幅。

就算在华尔街上,这些事件也让很多人瞠目结舌。专业人士涉足高风险股票是一回事,但是此时绝大多数激进投机者似乎都是普通美国人。纽约时代报道声称快递司机与出租车司机也正在用笔记本与便携式报价机交易科技股票。CNBC声称自己的观众数量在去年一年增长了75%。投机狂热开始失控,只有格林斯潘才有能力对其加以制约,但是他正忙着关注亚洲的金融动荡。当时泰国政府将泰铢贬值引发的风暴席卷了香港、印尼、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与台湾。绝大多数国家地区都陷入了深重的经济衰退。到了1998年中旬,格林斯潘开始担心,假如美国上调利率,可能会引起亚洲的下一轮混乱,将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也拉下水,并最终殃及美国。亚洲金融危机将格林斯潘推向了一个非常难受的位置。过去几年里他在美国是否存在投机泡沫的问题上一直采取了骑墙派的立场。现在他作出结论,认为华尔街上正在发生的一切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泡沫经济。但是他依然不认为美联储有责任捅破泡沫,而且对于亚洲的顾虑加剧了他的不情愿态度。

许多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都在呼吁格林斯潘改弦更张。“我认为1929年的市场与如今的市场很有可比性,”芝加哥大学诺贝尔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告诉《纽约客》。“我认为两者都是泡沫经济,泡沫的严重程度是否相同我不敢说,不过我很怀疑今天市场的泡沫要比1929年更严重。”麻省理工的保罗.萨缪尔森同样直言不讳。“我对泡沫的定义就是股票价格因为自我实现的预言而节节攀升,市场走高是因为人们相信市场会继续走高,”他在7月份说道。“在这个基础上,我相信至少在过去两年里市场当中有泡沫因素,很可能还要更长。”萨缪尔森认为,拒绝提升利率使得格林斯潘“将自己逼进了角落,现在他必须要应对一场雪崩。”

在美联储内部,原本顺从的同事们也开始向格林斯潘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1998年5月的FOMC碰头会上进行了你来我往的辩论,题目是股票市场的上涨是否会影响其他领域的经济表现。“有些与会人员担心,股票价格之所以被推高到了基本面无法支持的程度,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风险得到了控制或者抱有骄傲自满的情绪。更有甚者,推高股市的心态如今已经扩散到了市场的很多其它领域,尤其是商用与民用建筑、商业投资与地产。”官方会议纪要这样写道。两名FOMC成员——分别是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杰瑞.乔丹与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威廉.普勒——投票支持立刻提升利率。乔丹与普勒都是货币主义者,相信最近的货币供应的快速增长意味着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即将到来。格林斯潘坚称没有必要采取任何紧急措施,这次投票结果也以十比二支持了他的观点。但是按照官方会议纪要的说法,很多与会人员都表示投票支持格林斯潘是再三考虑之后的结果。

在5月份与7月份之间,经济增长的速度稍微放缓了一点,但是股票市场还在继续爬升。华尔街密切注视着格林斯潘在国会山的表现,希望捕捉任何关于美联储下一步举动的迹象。银行委员会主席阿尔.德艾玛托将格林斯潘介绍上台之后,他发表了一篇详细演示,主题是“目前潮流如何影响经济局面?”他承认经济增长太猛烈了,但很有可能会按照自己的节奏放缓下来。“如果这一点未能成真,美联储可能要采取坚定措施来确保经济增长路线的可持续性。”与此同时,格林斯潘依旧坚称,“我们需要小心,美国的货币政策收紧措施很可能会对原本非常敏感的亚洲金融市场造成难以承受的影响。”这是典型的格林斯潘手法:暗示要提升利率,但是同时又给自己留下后路。第二天美联储主席来到了银行委员会。有人问他股票市场崩盘的可能性有多大。“历史告诉我们,市场总会经历维度显著的矫正,”他回答道。“但是历史无法告诉你矫正会在何时降临。”

尽管如此小心谨慎地将话说得模棱两可,但华尔街还是认定利率终究是要升上去了,道指一连跌了三天,重新下落到了9000点,一周之后又一次性下落了299点。互联网股票的走势也打了个趔趄。亚马逊股票又降回了120美元以下,雅虎降回了180美元以下。不妨猜测一下,假如海外事件没有插进来的话,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股票市场繁荣的基础是人们相信格林斯潘会将利率压下去。现在这一假设遭到了挑战。下一次FOMC碰头会的时间定在8月底。假如美联储在那次会议上提升了利率,股票无疑会应声下跌。谁也不知道到时候的抛售会有多么惨烈,但是人们的牛市心态无疑会遭到严重打击。毫无疑问,这一轮互联网股票繁荣将会终结于此时此地。更有可能的是,为了捅破当前的泡沫需要接连进行好几轮利率上调。无论如何,接下来两年的情况肯定会非常不一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