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说说东北老工业基地 -- 俺老孫

共:💬134 🌺534 🌵2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于改开前东北工业低效的一些浅见

如果偏要划分派别,我应该属于毛前派,最为强调的是人本主义,和发展之上,因此,我的的分析,都是基于人本和发展而展开的,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1;日本殖民的不良影响

作为一个人本主义者,一切的分析必然要从人的因素开始。

解放前东北的工业基础,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张作霖的经营,二是日本的殖民。

建国后,苏联对中国的援助项目,很多也放到了东北,再加上中国的自己的投资,就构成了东北工业的全部。

参考香港,很多有识之士都说,因为英国的殖民统治,香港缺乏战略方面,统领方面的杰出人才。

要知道,建国后大量人才涌入香港,香港仍然缺乏杰出的人才,而日本对东北的殖民,几乎所有重要岗位都是日本人,即使重用的中国人,也成了汉奸。因此,亡国奴的心理因素,必然会对东北人的性格产生影响。

建国后,周恩来总理弟弟的儿媳就对周说,因为做过亡国奴,而感到自卑。

另一方面,与大量人才涌入香港,台湾相反,为了支援其他地方的工业,和后来的三线建设,东北的人才反而大量流出。而且,那个年代,一般都是派最好的人才去援助。

2;计划经济时代的不良影响

毛主席时期,中国的计划经济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根本的不同,可以说是双轨制,一方面是统一的计划经济,另一方面则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诸侯经济。

东北的情况则比较特殊,统一的计划经济比较发达,而五脏俱全的诸侯经济则少了很多。

从工业效率上看,即使到了现在,小企业的效率也更高,但相对而言,品质较差。

而且,在那个时代,大企业普遍办社会,而小企业负担则轻了很多,更进步拉低了大企业的效率。

即便都是大企业,新建的工厂也会比老旧的工厂,因为机器新,工艺新,更积极,负担少,在生产效率方面也会高上很多。

东北作为中国工业的老大哥,作为工业人才的培育基地,作为资源能源的流出地,现在受到的指责,实在是过分了些。

一个山西人就说,如果他们是一个国家,仅靠卖煤,就能过上发达国家的生活,尽管这个假设过分了些,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以此类推东北,也是同理。

说东北的工业效率低,那么,东北的石油,铁矿,煤炭,粮食等资源,到底应该算多少多钱?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不是价格也算的太低了?

3,用改开前的工业效率贬低东北是十分不恰当的

知乎上的几个帖子,我也看了,改开前东北的工业效率较低,这的确事实,但造成的原因很多,如果将原因归结为是东北人不行,则是典型的拿着结果,找原因,是因果导致的诛心之论。

例如美国的通用汽车,因为负担的退休职工福利太多,差点破产,通过美国政府接管,承担了部分退休职工的负担,很快又焕发生机,我们能说,通用汽车还不如中国的奇瑞,长城汽车效率高么?美国人不如中国人能干么?

东北在工业,农业,资源方面,对中国发展的贡献极大,现在,资源枯竭了,工业衰退了,农牧产品因为国家的政策,而受到外国商品的严重冲击,只是出了一些刁民,和不法分子,就妖魔化东北,还拿着结果,找原因,绝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

对于港台,是应该针锋相对,而对于东北地区,则更应包容一些,既要承认东北经济的停滞,又不能搞地域歧视。

通宝推:拿不准,
家园 关于这一点,想说两句

不知这个想把中航沈阳搬走的是哪位大神,但我真的觉得,601和沈飞搬走,有可能是国家之福,国防之福。更是沈飞之福。

N年前,我还在象牙塔内,601和沈飞来校招,是国防科工委组织的,体育馆内基本上全国各地的军工企业科研院所都来了,我印了很多份简历,走到601跟前递了一份,HR大姐很仔细的看了我的简历,最后看了一下我的成绩单,很诚恳的说,你是真的想来吗?来东北有什么好处?你的成绩为什么不考研?我也很诚实的回答,601在系统内名气很大,我印了很多份简历,多投几份碰运气么。然后大姐说,你的成绩建议就不要来了,一是怕你干得不安心,二是怕耽误你个人,简历你拿回去别浪费了。

我的一个同学,成绩不佳,但是学院足球队队长,在这次校招会上被沈飞当场预定,沈飞那个HR也很实在,跟我同学说,成绩无所谓,单位就差个强力前锋,你一定要来!我那个同学虽然成绩不好,也是暗自惊诧,回去把这个当段子给我们讲,最后他没去,还连累知道这个段子的同学都没人敢去沈飞了。

做为国防科工委的毕业生,我虽然未在军工行业就职,但一直很关注国防事业,对沈飞这些年的成绩报以尊敬。我讲这两个过往好多年的故事,不是为了贬低601和沈飞,而是我觉得从这两点小事能窥豹一斑,我经常想,如果沈飞和601换个环境,具备了吸引人才的地理和环境优势,能否取得更大的成绩呢?于东北这当然是大损失,但于企业本身就不一定了。

家园 你只看产出,不看投入,更不算投入产出比。

东北这些国企在改开前都是行业的龙头企业

‘都是’用词不当,有一些是还差不多。而且除了鞍钢,建国时东北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企业,基本都是靠建国后国家大力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建起来的。

全国一盘棋,东北大型国企输出了多少人才?多少技术?多少设备?......东北国企当年的低效不是自己搞不好或不好搞,而是为国家全局的利益牺牲自己局部的利益。现在颠倒成了罪状。

哪个地方的国企不输出人才,输出技术,输出设备?

上海国企没有50年代的重点投资,照样大力输出人才、输出技术、输出设备,最后仅重工业产值就相当于东三省之和。

(也许是你不知道)上海在改开前工农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这是哪个位面的历史?

家园 50年代全国人才向东北集中在前,然后才有东北人才流出。

另一方面,与大量人才涌入香港,台湾相反,为了支援其他地方的工业,和后来的三线建设,东北的人才反而大量流出。而且,那个年代,一般都是派最好的人才去援助。

东北人才流出之前,是50年代全国人才向东北集中。

说东北的工业效率低,那么,东北的石油,铁矿,煤炭,粮食等资源,到底应该算多少多钱?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不是价格也算的太低了?

矿产资源和工业效率是两码事。难道因为沙特的石油产量大,就说沙特的工业效率高?

家园 这样就说不清了

五十年代,因为东北工业基础最好,资源最丰富,苏联援助的项目东北最多,因此,全国人才流向东北。

到了六七十年代,东北的人才有流向全国。而改开以后,东北不但难以吸引人才,连本地的人才也留不住。

那么,不要忘了,早在建国以前,东北野战军征战几乎半个中国,也将东北的人才人力,大量流了出去。

人才到底流入的多,还是流出的多,很难算的清楚,这完全是个糊涂账。

但东北资源的流出,却是不争的事实,至于,资源价格与生产效率无关,并不是事实。

改开以来,土地成本低,人工成本低,甚至承受更多的污染,是中国打败其他国家工业生产的重要原因,难道商品定价,还要刨除资源成本,只是根据纯粹的生产效率来定价。

生产效率,只是决定商品竞争力的一部分,资源,交通,人工,土地,污染等很多因素,统一起来才能决定商品的价格,仅仅盯着工业生产效率,而忽略其他,也太过主观,太过一叶障目了。

即使在较低生产效率的情况下,因为,东北地区的工业生产主要是用本地的资源能源,在国家统一定价的情况下,其贡献也远远大于依靠外地资源能源,而从事工业生产的上海。

具体来说,吃本地的粮,用本地的煤,用本地的铁矿石,来生产钢铁,即使生产效率低些,在统一定价的情况下,对国家的贡献也远大于吃外地的粮,用外地的煤,用外地的铁矿石,生产效率较高的上海。

改开后,上海,以及整个东南沿海的成功,主要是外国的铁矿石,甚至粮食,煤炭,价格更低,生产效率较高的优势才能体现出来,而改开前,高的这点生产效率,相对于东北的资源优势,根本就算不上什么。

否则,改开前国家持续投资东北,难道国家领导人都是不懂经济?怕东南沿海受到战争威胁,就不怕东北受到苏联,甚至美国的打击?

总体来说,生产效率只是决定价格,决定对国家贡献的一部分,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东北的资源,能源,粮食优势,都应该算是国家的,与东北人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只应该用生产效率的高低,来衡量对国家贡献的大小。

家园 有关系,但是东北人还是不一样

虽然南北方各地的腐败黑暗情况大同小异,但是南方人的反抗精神不强,而且吃苦耐劳,或者用某蛤的话说是“闷声发财”,其实也可以是“闷声受罪”。

东北银比较不一样,我切身的最他体会就是东北银不吃眼前亏,暗亏长期亏他不管,但绝不吃眼前亏,这就是所谓一言不合就如何的来处。因为这个阈值跟个人的眼界有关,也可能跟东北流行的忽悠文化有关,不忽悠做不成事,因为人人都时刻拨拉着算盘珠子,拨对了错了都跟你随时翻脸,这样的民风打家劫舍,上阵流血靠谱,做生意做大事不容易。

家园 觉不觉得现在论调和明末东林党论调相似

包括前段热炒五省市养活全国的说法

家园 东北野战军有多少工业人才?

东北野战军征战几乎半个中国,也将东北的人才人力,大量流了出去。人才到底流入的多,还是流出的多,很难算的清楚,这完全是个糊涂账。

家园 东北的资源是全民所有,不是归东北人所有。

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东北的资源,能源,粮食优势,都应该算是国家的,与东北人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家园 东北的黑土地是不可复制的财富

现在家里吃米基本都是东北的,比别处的要好得多。

家园 那其它地方的资源呢?北京的资源能算全国人民的吗?

为啥对外地人进京有那么多限制?

家园 北京一直在吸血。
家园 你这颠倒黑白,南方发展快是党的政策好

你把党给南方的优惠政策都吞了,Credit都被你交给南洋的华侨和返乡探亲的港台人士了?党这是白白得罪了别的没有收到优惠政策的省份,却又从享受了党的优惠政策的南方捞不到任何Credit? 党这三十年不是白辛苦了吗?

家园 您瞧,这不太合适吧?

就是东北的通化钢厂,因为反对私有化,将南方的职业经理人打死了。河里当时一片叫好的声音,我不了解情况,也没有发言,但是心里还是非常的反感。
不了解情况就直接反感了合适吗?

那事不见得能用“反对私有化”来简单概括。东北工人恐怕还真没有那个水平能去思考“公有化、私有化”可能带给自己什么,他们多数也就停留在“下岗忆起大锅饭”这个水平。那事大概也就是让人家祸祸一遍又一遍才引起的反弹而已。

当然东北投资环境不好我倒是同意你的看法,家伙们那是见猪崽子就杀,就不知道养肥点再杀

家园 唉、沈飞、一汽、大船、、、,没法说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