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运七与中国的航空发展之路 -- 大厨

共:💬41 🌺7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其实中国民航最重要的是要改变观念

          航空旅行不一定要是“豪华版”的,最重要的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现在不说了,其实应该要说,要大说特说!中国的人民是谁?城市居民是一小部分,大部分还是农民。中国民航可曾想过为农民服务?恐怕没有。除了装门面的空中撒农药,中国民航和农民基本是绝缘的。但是,运5、运12这样的小飞机,只需要很简单的土跑道,只需要很简单的维修,就可以把穷乡僻壤从空中连起来,耗费也不大,综合起来,比跑长途汽车不会差很多,但对农民的实际效益就大多了。农产品可以快速地运出来,进城办事不用再颠簸N天。但是有人想过吗?都惦记着“城里人”不愿坐螺旋桨飞机,那“乡里人”呢?说到底,中国民航还是眼睛盯着当官的和有钱人,没有想过为人民服务。

          中国的汽车工业也是一个德行,他们想过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汽车吗?福特在造Model T的时候,眼睛是盯着美国的农民的,那时美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家。雪铁龙(Citreon)造2CV的时候,眼睛是盯着法国农民的,要能够用水龙头冲洗,和至少装50磅的土豆袋子,这是主要的设计指标。Austin Mini和VW Beetle也都是瞄准普通人的,而不是腰缠万贯的主。

          • 家园 同意转变观念最重要

            但说句老实话,无论那家航空公司,开展业务的时候如果以是否能为人民服务为决定因素,恐怕成功维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开展面向农业农村的业务,如果能盈利,只要有成功的例子,自会有航空公司蜂拥而上。如果会亏本,那政府要提供补贴和优惠,自然也会有人肯干。如果明摆着会亏本,那是不必指望有航空公司会为人民服务的。

            具体的面向农村的航空业务成本我基本上一无所知,但考虑到机场建设、人员配备、飞机维护、管理费用,在目前的农村收入水平下,恐怕只有少数富裕的地区才负担的起,如果没有政府的大量补贴,要想在广大农村实现航空普及化恐怕还要等很久。

            不过相比较而言,汽车工业面向农村的难度应该要小得多,或许说“汽车工业”不太合适,因为农民目前最需要的应该还是农用车辆,如拖拉机等,所以客货两用的农用车始终有相当大的市场。

            • 家园 为人民服务不是要他们贴老本

              而是要愿意承受眼前的薄利。营运简单的飞机并不贵的。

              机场建设、人员配备、飞机维护、管理费用,这些都是把乡村航线当城市间干线来经营才有的问题。

              运5只需要几百米长的土跑道,或者那么一片平地,别的机场设施一概可以不要。农村的长途汽车站有什么设施吗?

              运5这样的飞机不需要地面指挥就可以起飞、降落,这些航线不是那么远的,上百公里到头了,基地的空管、导航和气象可以保障整个地区。

              飞机可以在基地维护。如果在外场出了问题,基地派人来修就可以了,不必在每一个起落点都设有维修力量。

              管理永远是一个问题,也永远可以不是一个问题。除了航班,这样的简单营运有多少需要管理的?就把他当成空中的长途汽车就对了。

              北美有bush pilot,从20年代就有了,在极北苦寒之地,没有任何地面保障,照样飞进飞出,现在还是。中国的飞行员连80年前的水平都不如吗?

              • 家园 对航空公司讲为人民服务不合适

                这里没有和晨枫兄抬杠的意思,不过我觉得中国的航空公司既然要搞市场化,就不能要求他放弃利润高的业务,而把人力财力用于利润低的业务,除非整个航空市场完全饱和,而航空公司还有多余的资源,那不用别人来要求,航空公司只要有利可图,自然会去搞,直到所有的资源用完了,或者所有能赚钱的业务都搞了。

                当然现实情况要复杂,可能我们觉得某些业务是赚的,可航空公司估计赚不到,这个时候如果确实有需要,就应该由政府出面,提供某种担保,比如航线经营免税啊,必要时候提供补贴啊。我觉得,为人民服务的应该是政府而不是航空公司,不应该把政府的职责加在航空公司头上。

                在讨论航空公司是否要开展农村业务之前,还应该先讨论中国农村对航空服务的需求。

                中国的人口地理状况与北美地区不同,大部分地区采取精耕细作的方式,本身对航空服务的要求不高,可能只有少数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农场才会要飞机撒农药,其他的除非是由政府安排抵抗危机的大规模病虫害,农民个人恐怕不会有这个要求。这样本来可以通过共享设施减低成本的业务,在中国就不太用得上了。

                接下来就是货物运输,航空运输的性质决定了大多数农产品与其无缘,除非是某偏远地区,出产一种贵重的产品,又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这才用得上航空运输。

                最后是人员运输,我们老家那儿要坐到长途车,无外乎进城赶个集,或者走走亲戚,不过本身在平原地区,也不太远,似乎用不着坐飞机。中国肯定会有地方交通困难,坐飞机反而比坐汽车方便,不过我想这样的地区注定人口稀少,如果光是进行人员运输,要想不亏本不太容易。

                罗罗嗦嗦讲了一堆,绝非说中国的航空服务只应面向城市而放弃广大农村,但先把可能的困难考虑到,再看看有没有办法找出可行之道,或许以后那位河友身在其位,能把讨论的结果实施,亦不失为一件美事。

                • 家园 这里面部分问题属于通用航空的范畴

                  兄弟现在都不太敢搭话了,眼瞅着这运七的圈子越兜越远,还得赶紧拉回来,这通用航空的话题还是再等等吧。

                  不过具体到通用航空在农业上面的用途,目前不是不需要,而是太需要了,是促进农业,甚至社会发展的非常积极的动力。可惜,除东北、新疆等少数地方,其特点和目前主要地区土地承包造成的所有制分散有非常突出的矛盾。这个问题这么说下去就更深了,涉及到很多社会发展的问题,从趋势看,也许土地就是分散所有-集体所有-分散所有-集体所有。

                  可别有人拍砖,这问题水太深,就此打住。

      • 家园 遗憾呀,拿不出好东西要被骂,有东西了又想方设法不去用
      • 家园 真是可惜,难得就没有翻身得可能么?

        眼瞅着动辄几百上千亿美元的引进,心疼啊

      • 家园 花一把

        继续等

    • 家园 【原创】运七与中国的航空发展之路---续二

      根据一份资料,截至1997年底,在中国民航注册的运输类航空器为471架,通用类航空器为439架;到2001年底,相应数字为603架,512架。其中,运七系列飞机保有量从56架降到48架,且不说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做封存处理,不再投入航线运营。而国家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在呼吁发展支线航空,发展通用航空,结果却是雷声大,雨点小,这部分市场越来越萎缩,越来越难做。究其原因,相关部门,机构,地方政府的贪大求洋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一点在飞机机型的构成上,由于缺少比较,表现不太明显,最明显的例子表现在机场的建设上,以珠海机场为代表的,如哈尔滨,石家庄等,没有准确的定位,在建设上严重超前,不但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反而给地方财政造成沉重负担,更不用去说那空荡荡的机场占去了多少土地,农民如何安置。真得用彭德怀的一句话:崽卖爷田心不疼。

      在内蒙,国航内蒙分公司在过去的若干年中一直在寻求BAE146飞机退役后的替代机型,一直没有下文,直到该飞机停飞,只能用737来替代,由于一些机场不适航,一些航线不得不停运。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很多其它小型机场,由于没有合适的飞机,没有航线,机场只是偶尔开放。与此同时,在不少地方,3600米的跑道每天只起降十几个航班。

      支线航空的转机,来源于海南航空公司的搅局。

      海南航空公司,在历史上颇受争议,即使是今天,对于它的议论也没有停止过,关于它的历史,也许又是一个长长的故事。在经历了起步,发展阶段后,随着民航管理政策的进一步开放,海南采取了典型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这在当时亦属不得已,因为主要大城市都有大航空公司虎视耽耽,以后来的弱者去争夺市场搞不好赔了夫人又折兵。再加上资金上面的限制,海南采取了采购大量中小型飞机争夺大的战略纵深的政策。先后使用了METRO,冲8,DONIER328,新舟60等支线飞机,并购了长安,新华等小航空公司,收购了一些小型地方机场的控股权,大力向内地伸手。如果说,在起初,其它航空公司还没有将这些放在眼里,评论家也都将信将疑,后来的一场灾难,却让海南歪打正着,委实风光了一把。

      2003年,SARS病毒的披露和蔓延,如同当头一棒,将几乎所有航空公司击得喘不过气来,各主要基地,大量的飞机在机坪上晾翅膀,晒太阳,部分维持的航班上,乘客也少得可怜,一架737上只有10来个乘客的事例不在少数,机组成员几乎和旅客一半一半。航空公司的财务状况已经不能用“亏损”来形容了。而这时候,海南的小飞机,尤其是DO328,却飞得格外得欢。原因:形势再严峻,总还是有人有不得不办的事,不得不出的门。出行的人少,我飞机本来就小,座位也少,小机场我本来就能飞,本来限制我进入的机场,现在没别人飞了,我正好飞,原来737,767的航线,我顶上去正合适。

      几个月后,随着SARS迅速被控制,汹涌澎湃的出行人群让所有航空公司始料不及。也许真如人们所讲:SARS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大概感慨于生命的脆弱和渺小,该休假的休假,该出游的出游,本来该坐火车的,NND,这辈子还没坐过飞机呢,走。航空市场的迅速复苏和繁荣,让几乎所有航线都赚的盆满钵满。已经被证明了可以盈利的支线航空市场,也同样在这个潮流中受益不浅。

      然而,对于这些,新舟60,仍然是一个孤独的旁观者。

      (待续)

    • 家园 【原创】运七与中国的航空发展之路---续一

      实实在在地讲,我国的民用航空市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尤其在最近的五年中,其飞机保有量,航线数量,覆盖范围都有了极大的增长,而这些,都是以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为基础的。时至今日,在一些国有机关,企业中,员工出差是坐火车还是坐飞机,按照规定还是以级别来划分的。所以也就不奇怪,在过去,坐飞机是一种待遇,而并非需要。然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使得时间和效率因素已经在决定人们的出行方式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另外一个基础因素就是人民开始走向富裕,具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所以,民用航空市场的发展方向,也是建立在经济生活的主要潮流上的,比如经济活动最繁荣的北京,上海,广州,历来都是民航市场的重中之重,而以此三大城市为主要基地,也造就了当前国内的三大航空公司;而最近一些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需求范围扩大,一些重点旅游地区,例如成都,拉萨,云南,新疆,海南,也逐渐成为航空业的热点关注区域。

      然而,在这些高级商务旅行者,富裕起来的旅游者之外,在国民经济的更为广大的区域活跃着更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业主,职员,大型企业一般职员,以及普通出行的群众。他们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得不忍受肮脏,拥挤的火车和长途汽车,以此为主要的出行方式。相信10几年前上大学的朋友对这些都有深刻的记忆,当然现在随着铁路,公路交通的发展,比之十年前已经大大改观了。这些出行者的普遍情况是:出行范围相对狭小,目标相对分散,具有一定的经济支付能力。同时,由于我国的地形特点,在相当一部分地区,陆路运输方式的低效率几乎是无法改变的,比如川陕,云贵,内蒙,疆内。

      而这,正是以运七(以后文中全部以新舟60代替)为代表的支线飞机的市场。

    • 家园 该机还是不错的,海洋监视、航空测量等方面还大有用途。

      而且可以当作预警机。

      这个模型先不说能不能实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起码这个东西是有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