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John Cassidy:互联网骗局 -- 万年看客

共:💬111 🌺38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7,雅虎1

在Mosaic浏览器刚刚出现的日子里。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网站之一名叫“杰瑞的万维网指南”。这是一个清单式网页,网页维护人是大卫.费罗与杨致远。他们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毕业生,当时都是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两人共同租住在同一辆拖车里,他们原本应当撰写关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博士毕业论文,但是却花费了大量时间在网上搜寻网站。费罗是个不声不响的闷葫芦,生在威斯康辛,长在路易斯安那。杨致远的性情更加外向,他生在台湾,10岁那年随父母搬到圣何塞。到了1993年下半年,这个最佳网站的名单已经包括了200多个条目,马上就要失控了。Mosaic浏览器包括一套比较原始的书签功能,但是没有多少分类功能。费罗与杨写了一个小软件,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网站分类并且在网上张贴。没过多久他们就被推荐网站的邮件淹没了。由于论文导师不在国内,他们决定趁机把整张互联网都囊括到自己的网页上。于是在1994年期间他们没日没夜地上网,经常在一天之内浏览1000多个网站。他们将改良之后的导引系统称为雅虎。Yahoo!这个词是从字典上找来的,同样也是费罗小时候的小名(按照杨致远的说法,加上感叹号纯粹是为了营销效果)。

到了1994年夏天,雅虎已经有了十几万常规用户,许多人都用雅虎来登陆好几个网站。到了秋天,雅虎网站的日点击量终于超过了100万次,也就相当于10万个人用户。于是费罗与杨开始考虑如何将自己的爱好变现成生意。1995年初他们联系了几位风投。有些人确实对雅虎感兴趣,但是也担心潜在的竞争。正当费罗与杨忙着对网络进行手工分类的时候,其他科学家正在撰写名为网络爬虫或者搜索引擎的程序,从而自动完成这一工作。此类软件能够根据给定短语搜索几百万个网页,找出这一短语得到提及的每一处角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迈克.毛德林研发了一套名为Lycos的搜索程序。硅谷创业家史蒂夫.卡什正在打造一套名叫Infoseek的程序。已故英国出版业巨头罗伯特.麦克斯威尔的一对女儿克里斯汀与伊莎贝尔.麦克斯威尔正在研发Magellan引擎。克莱纳.帕金斯正在支持一家名叫Architext的公司,这家公司很快就将名字改成了EXCITE。帕金斯鼓励费罗与杨与Architext公司合并,两人拒绝了,转而接受了红杉资本的投资。这家风投公司此前资助过苹果电脑、雅达利以及甲骨文。

到了1995年3月,费罗与杨终于成立了雅虎公司。很快他们的拖车就来了一位名叫迈克尔.莫里兹的客人。这位英国人曾经干过记者,目前是红杉资本的合伙人之一。在他看来,这座拖车“简直就是每一个母亲的噩梦,普天下的母亲们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不要将卧室糟蹋到如此脏乱的地步。窗帘拉了下来,噪音震耳欲聋,墙角上摆着高尔夫球棒,比萨饼纸盒与脏衣服扔的到处都是。”但是雅虎受欢迎的程度依然让莫里兹大为赞叹,他尤其喜欢Yahoo!这个名字。他确实担心这个网站的免费性质,但是他说服自己,只要网站能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总还可以通过做广告来赚钱。莫里兹向费罗与杨提供了100万美元,换取雅虎25%的股权。条件有两项,首先公司不能改名,其次要允许他雇用有经验的首席执行官。假如莫里兹晚来半年,假如这次见面发生在网景IPO之后,费罗与杨大概还会提出更高的要价。但是在1995年4月100万美元依然是一大笔钱,于是他们很爽快地接受了莫里兹的报价。

雅虎在山景城租用了一间办公室,距离网景并不算远。公司的第一批雇员之一是斯里尼娅.斯里尼瓦桑,她是杨致远在斯坦福认识的朋友。斯里尼瓦桑重新组织了雅虎网站指南,使其更有弹性,同时也保留了网站的基本特质。雅虎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让互联网看上去更加人性化且更好操作。在任何网站登上雅虎名单之前,雅虎雇员必须要亲自浏览网站并加以批准。这份指南是按照分层模式组织起来的。在最高层是一系列较为宽泛的分类,例如娱乐、商务、健康等等。往下则有更详细的子分类。一名雅虎用户输入“披头士”,可能会得到包含20个网站的名单,“娱乐:音乐:艺术家:摇滚:披头士”。其他搜索引擎都会提供范围更广的名单,但是这些名单是由机器产生的,包含大量无关词条,而雅虎的选择性要强得多。“假如你已经找到了13个以麦当娜为主题的网站,那么你大概并不需要第14个。”杨致远解释道。

莫里兹坚持要雇用的首席执行官名叫蒂姆.库格尔,是一位四方四正的43岁中年人。此前他在摩托罗拉干过九年,又在位于西雅图的科技公司易腾迈当了三年执行主席。库格尔长着一头长卷发,喜欢收集电吉他与飙车,但是莫里兹雇用他的本意是让他在雅虎公司担任能让外人感到放心的成年人代表。在1995年夏初他来到了山景城。“雅虎的办公室位于一间工业小楼的右手角落,”他回忆道,“我们的办公面积只有1000平方尺。所有人都挤在借来的写字台上。房顶有个洞,一下雨就漏水。”

库格尔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解雇一批莫里兹此前聘任的高管,因为他们“收费太高,干活太少”。接下来他又开始撰写一份商业计划,要向人们揭示雅虎怎样能在白送产品的前提下还能赚钱。费罗与杨早已根本否定了向用户收费的可能。他们颇有道理地相信雅虎广受欢迎的原因在于它反映了互联网的价值观,其中就包括免费使用。“我们特别想让服务保持免费——这是我们基本的目标。”杨致远解释道。“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怎样才能在免费的同时发展出一套商业模式呢?”日后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将会遭到这个问题的苦苦纠缠。网景的答案是为附加产品收费,但是雅虎没有附加产品,因此在莫里兹看来唯一的替代选项就是做广告。

广告赞助的媒体公司可以非常有利可图,各家电视网就是现成的例子。但是让雅虎变成成功的媒体公司可是个不小的挑战。1995年的互联网还被视作技术产业,雅虎也被视为科技产品。库格尔打算改变人们的看法,他雇佣了卡伦.爱德华兹担任市场营销总监,此人曾经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雇员,他的人物是为雅虎拉拢那些主宰广告行业的媒体买家。爱德华兹将雅虎包装成了指向各个特定群体的便宜有效的信息载具。好比说通用动力在CBS做了一则汽车广告,肯定会有好多根本不想买新车的人看到这条广告,而互联网似乎能清除这种浪费。理论上来说,像雅虎这样的网站与传统媒体公司相比有三大优势。首先它们可以精确监控某一位用户使用了哪些网站,其次它们可以向不同的读者提供不同的网页,最后它们可以计算有多少人点击了某项广告。广告商可以根据比较点击量来衡量不同广告的吸引力。假如人们忽视了某一则广告,他们就可以在几天甚至几小时之内用新广告取而代之。在1995年底雅虎已经吸引了将近100万美元的广告收益。这笔钱不算很多,但毕竟是个开始。库格尔相信,鉴于雅虎每天向用户提供300万个网页,赚钱的日子还在后面。“尽管我们没有真正的营销开支,公司里也没有营销的基本结构,但是公司里有很多有机食品小吃,”后来他回忆道。“这一点通常很能说明员工的心态多么乐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 🙂8,网络大战1 5 万年看客 字7957 2016-06-17 23:15:21

      • 🙂7,雅虎1 O

        • 🙂雅虎2 4 万年看客 字10241 2016-06-02 10:25:15

          • 🙂雅虎3 2 万年看客 字7468 2016-06-17 19:12:10

            • 🙂雅虎4 1 万年看客 字5378 2016-06-17 19:12:56

      • 🙂6,IPO1 3 万年看客 字9910 2016-05-22 07:03:22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