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铁路技术获突破? -- 梦溪浣溪

共:💬36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花,第一朵

花能坚持的人

家园 请教一下红蜜蜂兄,新闻里说下线了三台机车

所有的57台要到09年底才能全部出产。那么是否意味着列车运行时间间隔,暂时没有开始说的10-15min那么密集啊?老实说,京津原本也就70min左右,加速节省出来的半小时,还不如密集发车节省的一小时等待时间,来得更加实惠呢。

家园 动车组引进是多家技术在中国的制造厂家分别落户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受让阿尔斯通公司的技术,已经制造生产出了CRH5型动车组;

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受让日本川崎重工的技术,制造生产 CRH2型动车组;

青岛BSP公司受让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技术,制造生产CRH1型动车组;

唐山机车车辆厂受让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技术,制造生产CRH3型动车组;

大连机车车辆公司受让日本东芝公司和美国EMD公司的技术,生产和谐3型大功率电力机车与和谐型大功率内燃机车;

大同电力机车公司受让阿尔斯通公司的技术,生产和谐2D型大功率电力机车;

株洲电力机车公司受让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技术,生产和谐2Z型大功率电力机车;

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受让美国GE公司的技术,生产和谐型大功率内燃机车。

永济电机厂、株洲机车车辆研究所和铁道科学研究院等企业,也受让了先进的牵引电机、牵引和辅助变流器、牵引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形成了我国铁路新的机车车辆制造产业群。

家园 有中国或者日本技术在里面

新下线的该型动车组的技术特点是8辆编组,4动4拖,采用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方式,最大牵引功率8800KW,运营时速350公里,在牵引系统、制动系统、高速转向架、车体空气动力学等方面技术先进、成熟,处于当今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自己好象是8动0拖。所以中国的是动力分散不完全型,如同新干线。

家园 不敢当请教二字,我是外行,纯转述他人观点

京津之间,运行时间需要30分钟,车站停靠整备折返需要20分钟。照此计算,一组车100分钟可以运行1个往返2个班次,并准备好下一次发车。

按计划,奥运会期间,计划配备CRH2C型6组,CRH3C型3组,共9组。按其中1组作备份车,8组运营计算。每100分钟单向可以发出8个班次,平均12.5分钟一班。

结论,京津之间9组列车就足够了,青岛四方厂每个月可以生产4组,唐山厂刚刚完成第一组,生产速度可能稍慢一点。距离奥运会还有约4个月,现在已经看到能跑的车,2C型有2(或3?)组,3C型也有2组了。服务奥运会完全赶得及,没问题。

有兴趣的游客,可以住在天津,打‘铁的’看奥运会

PS:实际上,300级别的高速列车来得有点快了(个人意见,错了欢迎拍),武广/郑西客运专线09年底能通车算快的了,而在此之前,能给他们飚车的线路太少了

家园 从动力分散的角度讲,日本的最分散,欧洲的更‘集中’一些

德国的‘全动车’,实际上每辆车有2根动轴,2根非动轴,等效于4动4拖(16动轴:16非动轴)

日本用新干线,吸取300系教训后,动拖比都很高。E2型8动2拖,500系16动0拖,700系/N700系14动2拖,800系全动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双方不同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是两个技术流派的各自传统遗存

家园 昨天忘说了,2型车已经不‘吸粪’了,请放心乘坐

经过改造,进风口由车底部改为车厢两端

既享受新鲜空气,又享受空调机机体底置带来的低重心高稳定性

家园 多谢老兄,送花送花

原来一个月可以出这么多,我开始按照57除以一年8个月算的。也没想到折返整备只需要20min就够了——习惯了铁路的拖沓了。听起来还不错,那就希望届时铁的能便宜点了……前阵子听说要六七十,比现有的42块的二等动车贵了快一倍了……

家园 这个东东怎么分辨呢?万一不小心上了吸粪车...

另外车厢两端就能保证不吸粪吗??

家园 离地老高怎么吸?

你要非说粪渣能飘到车顶上,那就没治了,无车不吸粪

分辨么,早期型的车怎么整我还没得到确切消息,不过拉一根通风管应该不是难题

家园 唐山产的肯定是西门子的

本来上次动车组的时候就应该出来的,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出来,拖到现在才搞出来。

唐山本来挺朴实一个地方,被西门子的那些女的搞的乌烟瘴气的。

家园 难道她们还有兼职第二职业

被西门子的那些女的搞的乌烟瘴气的。

家园 那倒不是

都是在北京招的人,大部分是研究生,去唐山上班还给额外的补贴,挣的不少,就这还有不少人去俩月就跑了呢,。我就看不惯有些人对德国甚至土耳其老外那副倒贴的样子。

家园 德国动车组制动回收能源吗?

日本的新干线动车组回收制动能量,不知在中国的是不是同样的。

家园 有的,中国版也有,但运用上好像还有点问题

如前所述,欧系高速列车,动拖比小,动轴(也就是电机数)少,再生制动的效率比较低。为了保证制动效果,对其他形式的制动,要求就高了。所以欧系车往往安装了数量更多的涡流制动系统或者刹车盘,这些装置进一步加大了车辆的死重,导致动力性能的损失(相对日系车而言)。

中国也运用再生制动,在稍早一些的机车上就有这种功能,但限于技术水平,再生的电流比较‘脏’,常常对供电系统造成干扰。引进的动车组再生效果好多了,但功率也大多了,有些较早电气化的线路,也有点吃不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