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质量管理之殇(上) -- 老顽童

共:💬48 🌺572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质量管理之殇(上)

    郑重声明

    此帖三种人不要看

    第一种人是看帖纯找乐趣的,此帖无乐无趣,枯燥得很,码字码得口发干。

    第二种人是不怕天塌下来的,天塌下来您都不怕,这帖里的鸡毛蒜皮算么。

    第三种人是怕天塌下来的,此帖看了可能会使人增加焦虑感,若您不听劝告,忧郁症加重了,本人概不负责。

    我是个工科生,出校门后没几年就被公司派送到北京,在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举办的“质量管理师资班”学习了两月,不料此后的工作岗位多与质量管理有关,由于职业的原因接触面比较广,也常与体系内的相关部门打交道,因而对我国当下日趋下滑的质量管理的现状有所了解,在此一说,非一家之言,一人之言尔。

    先说历史传承:解放后我国的经济模式是苏联的计划经济,质量管理也是照搬苏联的制度,但除标准偏保守外其制度下生产的产品还是安全可靠的。

    后经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质量体系受到了很大的破坏,文革期间上海锅炉厂在对一台锅炉汽包进行水压试验时焊缝开裂,水彪出来打伤了正在车间打扫卫生的一个“牛鬼蛇神”的屁股,这个“牛鬼蛇神”正是该厂的总工程师。总工程师以打扫卫生为职责,产品质量如何有保障,所以文革后对产品质量的认定有了一个新的种类——文革产品,这绝对是贬意词。

    改革开放后国家相关部门认识到西方国家生产质量管理的先进性,在引进西方先进的质量管理的理论的同时,引进大量的西方的质量管理制度和产品标准。

    西学为用,这点上当今的中国人与清末的中国人一样,毫不含糊,闽南人有句话“有样学样,没样自己想。”已经有样了,而且是好东东,何必再费劲地胡思乱想,拿来就是了,奉行拿来主义——山寨,并不丢脸。于是乎,我国如今的质量管理流程和标准与西方先进国家差别不大。

    企业要生产就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许可,应由相应的专业资质评审机构派出专家小组对其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评审,无论是机电行业或建筑路桥行业,还是食品行业、甚至制药行业评审的程序大同小异,标准不同而已,评审合格后由政府主管部门发给相应的生产许可证。

    评审内容无非是

    一、 厂区、厂房和办公场所面积是否能满足生产所需。

    二、 设备及检测仪器数量是否足够,型号性能是否符合生产需求。

    三、 相关专业工程师,技术工人是否持证上岗,是否够数。

    四、 其它相关要求

    以上属质量保证体系硬件审核,质保体系软件审核大致为:

    《管理制度》

    《岗位职责》

    《安全守则》

    和相关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标准等等。

    近年来引起社会震憾的重大事故接二连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究其因,不是产品质量事故就是管理质量事故,其实产品质量事故追根究底也是管理质量事故。

    有人问既然我国如今的质量管理流程和标准与西方先进国家那么相近,为什么我们的质量事故这么多,问题出在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学为体”上。

    喝口茶先

    关键词(Tags): #质量管理#资质许可#质保体系#西学为用#中学为体通宝推:自以为是,聚沙成塔,史文恭,滴滴涕,方恨少,牛栏山二锅头,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质量管理之殇(END)

      2010年发了一帖《矿难与企业监管》(上)反响犹如小石子投入深渊,只好太监了。

      拙文本想一口气写完,但遇上要出门,再说有位自称一线质检员的河友顶帖所言令人生疑,还是静一静再说。

      一线的质检员我也干过,那绝对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的角色。但不能因此就说“

      中国搞质量体系认证的,最混账一句话就是,‘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

      先进体系里的基本概念都不接受,再冒出的

      “但离开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一旦脱离了群众”

      “如果再收缩所谓的公权力,那是不是准备进一步乱下去?任凭市场来管理质量,让资本来管理质量,行得通么?”

      也就见怪不怪了,天赋神授。

      曾有过“好时光”,因而怀念“过去的好时光”,是常态。若曾有过好时光,或自认为生不逢时,从不曾有过“好时光”,因而念念不忘“过去的好时光”,想复古,那是变态。

      世界潮流,浩荡向前,眼下有那么多现成的、有益和先进的东西可学可用,为何要走回头路,现在甚至还有人为“文革”唱赞歌,如此复古求变无异于刻舟求剑。

      --------------------------------------

      企业产品质量的外部监管,前面已提,在先进国家有两只手,一是专业协会,二是政府部门。

      专业协会实质是行业自治组织,所有的经认证的专业技术人员都是其成员,是其手足也是其耳目,专业协会历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形成了一套完整透明的规章制度,在质量管理先进国家行业协会这只手在前,对要入行的企业进行把关,对已入行的企业进行贴身有效的监管。

      而国家政府部门这只手在后,对企业和行业协会进行监管,发现问题严惩不怠。

      监管有序,质量事故则少则小。

      而在我国,这些年随着公权力的膨胀,行业协会由一只手退化成了公权力那只手上长出的畸指。而公权力这只手上戴着金表,攥着钞票,其掌控有效性如何,可想而知。

      原本权力可以管理专业,但权力不可替代专业。

      可实际是金钱腐蚀了权力,权力代替了专业。

      政府部门冲锋在前对企业产品质量进行直接管理,其特点为管理手段比较单一,重视行政命令和强制性指令,忽视法治规范、相关规程的合理性调整和与专业人员平等交流工作。结果出了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疲于奔命,却效果不佳。

      现在是个窗口期,质量问题在陆续地暴露,事故频率越来越高,性质越来越恶劣,事故的频率和恶劣性几时能达到高峰值,这可不好确定,因为经济还在发展。就质量管理而言,现在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照目前这种质量管理体制再走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不是危言耸听,目前的质量管理状况是,现在进行时所埋下的事故隐患比已曝露的事故更多,性质更恶劣。

      三中全会过几天就要召开了,据传要出台很多很关键很重大的改革措施,大家都希望国家更强大,人民更幸福,更安康。期望改革措施能真正做到两个“新凡是”,使之质量管理体系行之有效,人们少遭无妄之灾。

      关键词(Tags): #刻舟求剑#两只手监管#权力#专业#两个新凡是通宝推:聚沙成塔,
      • 家园 能说什么呢,只要腐败什么都是摆设,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国家

        能出好东西吗?每个社会单元都不在为自己的产品负责又不会受到惩罚,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生产质量产品。中国以前还能生产一些高质量东西,虽然几千年来都有次品生产但是总体质量还可以。能不能归结为 人心坏了呢,由于人坏了,生产的产品也自然是坏的

      • 家园 归总起来还是因为罗卜快了不洗泥

        这些年,无论是基建规模还是工业品的生产量,都是天量,很多行当差不多每年中国人把全世界的活干了一多半,所以,有这个总量大的问题存在;

        其次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不是数量的问题,是素质的问题。扔下锄头进工厂,进工地,成为产业工人,不是一撮而就的事,也许掌握技能很快,但有些意识是需要时间培养的,一代人、两代人都未必完成得了;

        还有就是给的时间太短,几十年能整成这样,已然不错了,不能太苛求。

        如何看待质量,也不必过于忧虑,工业制造品本身存在个升级问题,质量再好,也扛不住升级的速度,手机就是个典型例子;至于基建方面,本人从业也有些年头了,可以交流一些认识。先说一个事例,前些年沪宁高速搞扩建,要拆掉一些桥,有人提议反正要拆,不如拿几个桥做一些破坏试验,于是就试验,试验结果让人无语,破坏荷载数倍于设计荷载,好像记得有个桥近10倍。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中国的设计人员是胆小的,他们把施工质量的损失考虑的足够充分,这也得益于中国的建设模式,中国不像老外搞设计施工总承包,设计人员没有利益在里面,他大可以把安全系数放足够大。

        • 家园 要看势头

          若有一直向下滑的趋势,没有措施是不行的

          质量问题手机业别提,其与IT业一样都是竞争激烈行业,大家贴身肉搏,屑有不慎就被打到台下了

          至于设计和施工,我们是设计尽保守(设计费是按工程造价的百分比收的),施工大胆偷,所以施工阶段出事还不多

    • 家园 【原创】质量管理之殇(四下)

      在质量管控体系中权力最大的当属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专业人员的资质证、企业生产制造许可证的发放,还有对违法违规的企业和人员的行政处罚,可以说是掌控着相关企业的生杀命运。相关政府机关的运作不是随性的,而是要依据国家的相应的法规。其运作当然由具体的机关工作人员操作完成。

      原先,企业干部和政府机关干部区别不大,都是国家干部,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调来调去,早期有不少的工程师因专业素质从企业调入相关的政府监管部门,机关相关的监管岗位上的很多干部都有基层技术工作经验,他们工作上轻车熟路,领导也少操心。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市政府通知下属相关单位召开关于推广“新型燃料”的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五、六个单位的专业人员,有去科长的,有去科员的,会议由一位副市长主持。不料此项目遭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反对,副市长一直在做说服工作:新生事物嘛,不要一棍子打死。连开了三次会议无果而终,最后不了了之。

      主要反对意见一是来自劳动局的一位科员(工程师),他指出了权威机构的专家和大学教授出具的一大迭《鉴定报告》中的数处疑点;还有就是环保局的杨科长(清华生),大嗓门的他毫不客气地说:他们说“新型燃料”可以从糖厂等工厂的废水中提取,我问糖厂废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他们都答不上来,成分都不知道还提取个屁呀……。

      后来报纸有报道,“新型燃料”在别的地市有推广,纯粹是一场骗局。那会议的事要是放在权力运作娴熟的今天是不可想象的,市政府要办的一件事居然让下属部门的几个科长科员给拦阻了。

      后来进政府机关要通过考试,再后来有了《公务员法》。进机关要考历史、党的政策、国家大事、国际时事,这都是工科生的弱项,《公务员法》规定的进公务员行列三十五岁以下的年龄界线一划,再也看不到企业的有关技术专家进政府机关任职了。不过,你请人家也不来,技术专家在企业待遇很好,而机关是不认技术职称的,不会因你是工程师、高工而另加待遇,在机关你想要涨待遇,行,你得努力争取升官。

      原先在政府机关监管岗位上的工程师,随着岁月的流逝,有退休的,有升官的,还有“轮岗”轮走的,所剩无几。

      说到“轮岗”其实也就是中国古代“流官制”的层阶下放,此制是为了防腐。“轮岗”也有弊,有领导用以营私,有人对领导不是那么尊重,逢年过节也不到领导家中走动,但工作上又找不到你的毛病,我原本拿你没办法,现在有了“轮岗制”,以此为借口把你从重要岗位调离,换上我的人。

      其实一般的政府工作人员是行政官而不是政务官,国外的行政官没听说有“轮岗制”,即便是专业技术人员一旦转岗另一个专业行当,如机械转化工,没有两、三年是没办法真正熟悉其专业业务的。况且现在转岗到专业岗位上的不是“文官”就是“武官”,“工官”罕见。与之打交道的企事业专业技术人员发觉相关岗位上的机关干部“技术味”越来越淡,而“官味”越来越浓,千万别跟他们谈具体的技术问题,那是踩人家痛脚。

      河南省交通厅过去连续三任厅长前赴后继地因贪腐被关进监狱,前不久第四任厅长又给抓起来了。这很说明问题,一个容易产生腐败的岗位如果内外部监督不到位,轮岗后照样腐败,只是换了人腐败而已。专业技术人员在岗肯定也有腐败行为,但其特点是胆子不是太大,因为懂技术,知道利害,所以不敢太放肆。非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岗位上有小心翼翼谨慎行事的,也有胆大鲁莽的,因为无知而无畏,这就给社会埋下事故隐患。

      有一类事故隐患是现在看得见的:

      无缝钢瓶使用量很大,其专用于贮运压力高的气体,一旦出问题爆炸威力不亚于一颗炸弹,有充装站用原装氢气的瓶去装氧气,当即开炸,操作工粉身碎骨。

      这些年,眼见着无缝气瓶上的两只橡胶防震圈消失了——嫌其运输时费空间,接着瓶阀上的钢制安全帽也不见了——嫌其充装或使用时费工时,再下来瓶上喷涂的油漆(以颜色区别气体种类并以大字注明瓶内所装是何具体气体)脱落了也不补喷——嫌其费钱。

      如今,君不见众多的无防震圈不戴安全帽阀门螺杆东歪西扭不穿衣服灰溜溜的不知内装是何类气体的钢瓶在大马路上在工矿企业到处行走,其危险性,内行人都知道。

      还有一类事故隐患是现在看不见的:

      前两个月我们这里进行了一场“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操作考那天上午,有焊工到了考场才惊呀地被通知,考试用的试件、焊条要自带,而有人却带着焊好的试件来了。去过考场的人对我说这事,我听了无语,这是焊工考核吗?这是给社会埋定时炸弹。

      这种焊工考试我很熟悉,过去我曾全程参与过N场。“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是对参与危险性大的承压设备施焊的焊工专业技术水平的考核,有关部门根据焊工考核合格的钢种、材型、施焊的位置发放相应的合格证,国家对考试的内容、程序、合格的标准等定有严格的规程。

      现在的有关机构是怎么组织考试的,有关部门是如何监考的,这种考试方法如何保证考试质量,其所考出来的持证焊工对社会的危害性并不亚于买证开车上路的司机。焊工也被誉为钢铁(金属)工业的裁缝,裁缝的功夫不行,终有一天开线露腚出大事故让世界看笑话,让中国丢脸。

        喝口茶先

      关键词(Tags): #政府机关#生杀大权#公务员法#专业岗位#事故隐患通宝推:聚沙成塔,
    • 家园 【原创】质量管理之殇(三下)

      说到政府部门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就不能不提其下属的事业单位——质检所、检测站。其职能有:制造生产资质的审核;专业工程师、技术工人的培训考核;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督检验;特定产品的年检等。除了发放企业及专业人员资质证和处罚违规企业外,几乎所有的质量管控程序上的事都由他们在一线具体来做,很辛苦,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如王永庆冒着被台湾政府惩处的危险来大陆投资,一下子要建六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谈判人员回台向王永庆汇报到设备的监检费用时,老王一口回绝,理由是政府提供的服务应当是免费的。

      没钱怎么行,大陆方面苦口婆心地作解释,谈判人员再回台向王永庆苦口婆心地介绍国情的不同,不对,应是区情的不同,久战商场的老王确认大陆政府没有免费的午餐后,毫不客气地举起大刀把监检费砍去了一大半,爱做不做。

      福建省锅检所无奈,钱少也得做,政治任务嘛。后来台方很满意,因为在监检中查出了不少进口设备的缺陷(有老外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专业水平不行,有的设备不按相关标准做,偷工减料),为台方挽回了损失,也保障了以后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

      但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这些事业单位也宠大了许多。近朱者赤,近权力者威风。人说行业专业协会是“五子登科”,事业单位也是“五子登科”,所不同的是第一子,帽子不同,事业单位戴的就是“政府的帽子”,还有不少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到企业不是说我是XX所(站)的,而是说我是XX局的。当所(站)的人到企业“吃拿卡要”出了事,有机关工作人员就怨道:他们出事,我们担坏名声。

      我的一位朋友经营着一家小企业,他曾采纳了我的建议避免了一场火灾事故。前年他跟我讲环保局来检测厂里锅炉的烟气,有什么指标没过不合格,我就教他检测时要怎么烧锅炉,让燃料充分燃烧。后来朋友来电话说检测还是没过,说是什么氧含量超标。我听了感到蹊跷,环保方面我是外行,但氧含量超标不合格听起来不对劲,我就对我朋友说下次再来检测叫我一下。

      下次检测时我赶了过去,见俩年青人在摆弄不知名的仪器,往记录本上记录,我问:“你们检测是依据什么标准?”

      “标准?”目光茫然。

      我再问:“你们检测有没有标准?”

      “有啊,当然有。”回答得很快。

      “是电站锅炉标准还是工业锅炉标准?”

      目光闪避。

      我再通俗化问:“是大锅炉标准还是小锅炉标准?”

      俩人不再理我了。我到朋友的办公室跟他讲不要当回事,让他们折腾好了,你越当回事,他们就越折腾。

      过了几天朋友说环保证下来了。

      事业单位的所(站)的定位是要追求的是两种效益,一是社会效益,二是经济效益。孰轻孰重,前者虚,后者实,现在的倾向是越来越轻视前者而重视后者,如此一来难免与民争利,增加企业负担。如今提倡服务型政府,相关政府部门挥舞着服务大旗,结果社会上就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怕工商和税务,就怕质监来服务。”其中“质监”指的是质量技术监督局,质监局机关工作人员很恼火,因为向企业收费都是事业单位干的事。但对企业而言,不管你是机关工作人员还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管你是正式编制还是临时工,都是政府的人。所以只要是职务履行时行为不当,政府部门都难辞其咎。

      事业单位追求经济效益好处多多,对所(站)长来讲超额完成经济指标就是出成绩。现在的所(站)长也是官,位置坐得稳不稳,将来有没有升迁机会,取决于跟领导的关系好不好。有钱跟领导容易走得近,所以眼下有一种状况,在领导面前所(站)长说话比处(科)长管用,相关的机关工作人员还时不时地要为事业单位的经济指标服务,有机关工作人员就发牢骚:拿我们当打手,干脆把XX厅(局)的XX处(科)改成XX所(站)XX处(科)算了。

      我国在修建第一条高速公路时,施工监理请的是外国公司,我国有关方面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派了些年青工程师跟班学习。有一天几个学监理的年青人上工地时一时找不到车,就搭上了载施工人员上工地的车,一路上与施工人员有说有笑,到了工地下车时让老外监理工程师看见了,叫过去狠训了一顿,强调监理人员一定要与施工方保持距离,不能同车而行,并警告下不为例。

      多少年过去了,我们的施工监理真正学到了几分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若真学得好,如今也就不会屡屡出现路塌桥倒事故。出了事故我们往往就强调客观原因,而客观因素在设计时已有考虑,安全系数是起什么作用的,关键是安全系数是真的被客观外因吃超了,还是修建时被施工方主观偷吃了。

      质量监管单位过于逐利,其监管的到位性、公正性不言而喻,与之打过交道的人心中有数。

      喝口茶先

      关键词(Tags): #事业单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公正性通宝推:聚沙成塔,石狼,
    • 家园 【原创】质量管理之殇(下下)

      前面已经说过了企业是社会功利组织,所以产品质量的把关单靠企业自身的自律是不行的,得有外部的监控,在正常状况下外部的监控有两只手,也就是两个有处置权的组织,一是行业专业协会,二就是相关政府部门。

      有先进质量管理水平的社会,行业专业协会是由行业专家组成的自治组织,其职能有制定和调整专业技术规范标准,专业技术人员资质认定,审批并监督向企业提供生产资质认证、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和最终验收的专业服务公司等。当然行业专业协会的专业性、公正性除受政府有关部门的依法监管外还要受到全社会的监督。

      行业专业协会我国也有,早期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改革开放初期,协会里活跃着一帮文革前大学毕业的老工程师,这帮老家伙其实并不老,也不过四、五十岁正值壮年,但对我们这帮初出校门的小技术员来讲是名符其实的老前辈,高山仰止。牛人不少,有的标准规程倒背如流,有的一句外文都不会讲,但数国外文专业书都能看,扎实的专业底子,丰富的工作经验,许多都是专业上某一方面的大拿,对我来讲就是一个个宝库。

      我那时毕业分配到一家大型工程公司,户口虽在省城,人却给扔到大山沟的工地上,初来咋到,工作上没人领路,两眼一抺黑,有时还得受个别认为你是个威胁的技术员的刁难,为了保持当时天之骄子大学生的尊严,我表面上故作镇定,但心中诚惶诚恐。幸好是大公司,常去参加一些专业会议,受益匪浅,听老工程师聊天也会有收获,对我们后辈提出的问题,老前辈亦不吝指教。经点拨很快地我也就能独挡一面了,并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上遇到的问题。

      那帮老工程师还有一个很大的时代特点——不怵政府官员。你是国家干部,我也是国家干部,专业上我比你强,你得听我的。先进的质量管理程序和标准的引进,那帮行业专业协会的老工程师功不可抺。

      虽说我国的行业协会没有外国协会那么大的权力,但那时的协会有着民主的、上进的专业氛围。对年青人专业上的进步和敬业精神的培养很有帮助,也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专业技术支撑。

      习总说的好:要把权力关到笼子里。

      权力天生就个不安分守己的怪兽,只要有机会它就要扩张地盘。过去我国的公权力有没有关在笼子里?有的,但这个笼子的栅栏只有三横两竖,约束力微乎其微。经过这些年公权力的扩张,我们的行业协会如今是什么状况:

      市、县级有关政府部门从原热衷于组织行业协会到现在兴趣缺缺,因为上级下令不准收会费了,这就造成了很多的协会若无上级政府部门布署贯彻个什么指令连会都不开了,更不要说自主组织活动。也有个别行业协会有自主活动的活力,那肯定不是行业专业协会,而是行业老板协会。

      国家、省级的行业协会还有活力,并拥有专业上的审核、验收等权力,但其性质在公权力多年的修理下已变味了,有人称其为“二政府”,并形容他们是“五子登科”:

      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坐行业的轿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

      由此看来说句有点过分的话:行业专业协会名存实亡。

      对企业产品质量监管的另一只手,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得如何呢?

      喝口茶先

      关键词(Tags): #行业专业协会#老工程师#专业氛围#权力笼子#五子登科通宝推:聚沙成塔,牛栏山二锅头,
      • 家园 标准规程倒背如流,太牛了,他们怎么做到的?
      • 家园 说两句反对意见

        质量管理的滑坡真因为是公权力的扩张么?

        八十年代以前和八十年代,什么时候公权力大?八十年代和现在什么时候公权力大?

        前面你自己也说,八十年代的老工程师并不怵政府官员,原因在哪?因为那时候老工程师也是国家干部,您这样的小技术员,也是国家干部,自然不怵。大家都是公对公,这才是公权力大的时候。现在呢?经过三十年的改开,所谓专业行业协会,除了几个头头脑脑之外,有几个国家干部?正因为公权力的收缩,让行业协会的公权力萎缩,才会有质量管理的乱象。如果再收缩所谓的公权力,那是不是准备进一步乱下去?任凭市场来管理质量,让资本来管理质量,行得通么?

        要我说,我还是前面的意见,中国质量管理的滑坡和八十年代那些老工程师盲目引进所谓的国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是有很大关系的。那些老工程师或许的确德高望重,但离开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一旦脱离了群众,脱离了您口中那些刁难的工农兵中专生出身的技术员,脱离了在八十年代连中专生都不是的工人们。德高望重的老工程师们,主观上的确是想把质量搞好,但客观上就是拔苗助长,盲目引进先进经验,所以才造成好的传统没保持好,新的管理经验又学不好,然后使得中国质量管理全面滑坡。当然,根本原因不在这里,根本原因还是改开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那部分资本追逐利润。

      • 家园 真能喝

        可着劲喝吧

        多多益善

    • 家园 其实质量管理很简单的八个字:不怕费工,不怕废料。

      以前国营正规工厂,质量分一等品,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多麻烦呢?合格不就完了吗?

      企业领导主动或暗示基层降低质量,减少成本的比比皆是。

      认证体系就是皇帝的新装,骗假傻子玩呢,认真把它当回事了,就真是傻子了。

      所以企业大部分专业干认证的家伙们上升无路。

    • 家园 简单看了一下,说说个人的随想

      现在在某个企业干,外资民企,妥妥的没有一分钱的国资的地方。

      内部管理水平就不说了,居然让我这个之前不喜欢国企的人都开始称赞国企的正规了。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单看我这个公司的范本的话,国企的质检要比我们强,国企繁文缛节,恰恰给了质检能下手的机会。不像我们这个质检简直就是玩笑。质检员现场叫停都不给停。

      正常的,管理水准高的企业也永远是烂事儿一堆的(古今中外都一样,我们对应的一家外企现在还烂事缠身,帐收不回来连带着我们也吃挂落呢),内部不添乱外部也给添乱,所以公司永远需要管理,而管理本身也成了一门学问。质量管理,作为管理的一部分,也一样。

      外部烂事儿,例如最近接待的阿三,要我看纯粹是添乱。自己国家都那个狗屎样子,质量却要求死高。标准定的震天价响,定的货的量却跟蚂蚁吃饭一样少,搞得配合我们的人家不愿意给我们做。到最后拼死的求爷爷告奶奶的搞出来了,就要钱钱不清,给货货不清。这种生意质量要求是很高,监造员直接驻厂,天天顶着四五十度进车间一待一天。就差拎把枪顶着工人脑门逼着干活了。但这个项目,整体搞起来有意思吗?不是因为“可能的”“进一步的”大生意(这里面问题就多了),找雷锋给他干都不干。所以最后偷工减料算了,大体性能上靠的过去就行。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责任根源不在制造企业,在于销售企业。所以制造的产品质量差,制造企业确实不应该担全责。

      但要明确,不是说制造企业就因为这个无责了,不管外部烂事儿如何,制造商确实内部有责,无可推卸。但本着“存在就是合理”的讲法。制造商内部偷工减料,必然是经过逻辑推理,甚至是多重逻辑推理后的合理选择。所以我觉得探明各种逻辑的来龙去脉,将其汇总后构建一个复杂模型出来,更有助于人们理解质量之殇的问题

      • 家园 根源在于资本追逐利润

        国企的质检之所以比外企私企靠谱,是因为国企很大程度上并不追求利润。一线的质检员的掣肘还没那么多,虽然国企也天天喊着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

        中国搞质量体系认证的,最混账一句话就是,“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这句话。什么全面质量管理,看上去很美好的东西,搞质量体系培训的人也把这句话当做真理一样,一天到晚到处灌输这种理念。讲白了,都是教条主义者,跟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天天把苏联的话看做圭臬有啥区别。这句话说的也没错,质量的确不是检验出来的,问题是这是一句非常正确的空话、废话、混账话。就国内制造业从业者的水平,国企可能稍好,外企私企那帮管理者,有几个真正明白到底啥是质量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这句话,喊到最后,就成了其他部门掣肘质检部门的最佳工具,一句话就把原先质检员应该有的权限都剥夺了,原本能名正言顺管理的环节,搞得跟做生意一样的讨价还价,最后损害了质量体系本身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我就想问问,国内搞质量体系理论的那帮人,如果质量体系的运作离开一线质检员的执行,那质量体系怎么运作?再完美的质量体系,离开一线质检员的执行,那也是一纸空文。天天喊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除了损害质量体系的执行力之外,还能得到什么好处?

        通宝推:石狼,
    • 家园 我过去工作的工厂,大约是中国第一批通过ISO9000认证

      从写程序文件,工艺手册,工艺文件重整,到各种现场标志牌,我都做过一遍。感觉有比没有强。虽然很多东西挺别扭的。后来也勉强执行下去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