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货币宽松的应对之道 -- 典韦

共:💬39 🌺15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的看法已经与郎咸平的看法一致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郎咸平的观点还是觉得挺震撼的(由于央行提高利率,结果企业搞实业赚不到钱,纷纷把钱投入到风险高,同时有一定赚钱可能的投机行业---诸如房地产业,股市等等

                现在的问题就是投机绑架了投资(或者说实业),把刀横在了实业家的头上

                如果要对付投机采用一般的紧缩手段,即使得投机客们的投机能力下降,那么就会导致被投机所挟持的实业发生严重的困难

                而且投机的资金相当部分来自于海外,即所谓的热钱,在热钱大量进入的情况下(每年新增外汇储备的相当部分是热钱的进入所带来的),你搞紧缩,对热钱拥有者影响并不大,因为人家有热钱的来源---真正受到影响的是国内投机者,这样一来国内投机者将不是外国投机者的对手----尽管是投机,我们也愿意我们自己的机构投机者赢而是外国人赢,实际上2008年的中国的股市大幅的滑落就与央行收紧流动性导致国内机构投机力量挡不住热钱的投机力量,热钱乘机通过对倒权重股等方式不断推低权重股,将中国机构投机者以及广大散户逼出股市,而由海外热钱投机者在低价位大量的吸纳这些中国机构和散户吐出来的股票,可以说2008年是中国机构和中国散户完败的一年,原因就在于央行的紧缩政策导致国内力量不敌海外的有组织的行动

                货币总量多了,问题其实也并不大,如果可以把货币引导到投资领域中,比方说对CPU,对光纤等等的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领域中,或者引导到大飞机的制造领域中等等,那么这些领域原本的不足的制造能力就能够激发出来,从而带动新的产业链和数量巨大的就业岗位,从而增加国民的总有效需求,这样就能够形成总供给和总需求(有效需求)之间的良性的互相的促进

                一方面,要引导资金流向,这是治本,而治标的则是要严厉打击投机,特别是中国需要有类似美国那样的反市场操纵的法令,对于市场操纵的企业法人要有足够严厉的而不是轻微得可笑的几十万元的罚款---几十万元的罚款(还是人民币)对于来自华尔街的热钱投机者们算什么呢?

                这就好像人家在中国抢了一家银行,然后中国人只罚他一块钱一样(热钱在中国抢去的比一家中小银行的资金多了万倍是有的),你觉得现在的中国法律是不是可笑?

                是不是需要马上进行修订?

                • 家园 动了别人的蛋糕,刀就砍过来了

                  定价权才是根本,其他神马都是浮云。反正,有定价权,涨价他们赚钱,下跌赚的更快。

                  建行之类海外上市的,被人来几个报告,卖空一下,就很让你痛苦了,毕竟,朱时代的很多烂账都没有说明白呢。

                • 家园 目前不太可能做到

                  企业要现实的利润和尽量小的风险。即使法律修订了,他们也未必相信政府真的会转向制造业,何况这些年下来,连基础的技术工人都短缺了。

                  我认为要做一个长远计划,抑制投机的同时,也要让资金有个专门折腾的地方,尽量不要哄抬物价就是了。升级换代振兴制造业,没有十年八年的耐心是完成不了的,而且还跟学校教育和社会价值观转移有关。

                  • 家园 向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以及克林顿政府学习

                    比方说日本九州原本是日本最重要的产煤基地,但是日本人认识到能源结构需要改变以后,日本通产省和大藏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推动日本企业前往九州进行高科技投资,最后九州成为了日本重要的高科技聚集地

                    台湾的新竹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也不错,与台湾政府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力推动也很有关系,反过来说中国中关村虽然有来自于全国各地的至少很会读书的人在那里,与新竹相比却差了很多,联想和台积电台联电的差别可不是一两个级别的

                    克林顿政府在美国80年代经济竞争大败于日本以后,也学习了日本通产省的方式,提出一个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组织、推动资助 企业进行高科技开发和投资,导致美国高科技在克林顿政府时期拥有了很强的竞争力

                    事在人为,只要能够发挥出高效的组织,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鼓励企业联合开发推动研究机构直接为高科技开发服务等等,遏制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中国的产业升级换代不需要太久,毕竟台湾人都可以迅速升级,凭什么大陆人不行呢?

                    • 家园 喊口号谁不会呢?

                      07年还说过要抑制房价呢。

                      别的没用,看行动。你把主要的希望都放在政府能高效的主导和扶持上,然后企业和民众再热血澎湃的跟进,于是万事顺意、巨龙飞天了。我不想发牢骚,只是想提醒一下,昨日之你我,并非今日之你我了----------

    • 家园 中国经济行为是权力主导的,是为权力密集型

      美国经济是资本主导,资本密集型,

      美,军工资本强,战争;金融资本强,次贷;制造资本弱,本地关厂去全球化。资本是一家,你我融合,可以竞争,然后按强弱领导,服务,各居其所。各种资本,例如制造资本等可以部分循环转化为军工,金融资本,两者也在全球化制造过程中大力相助,变身制造资本,军事保护,低成本融资,各取所需,共同繁荣,还有农业资本,医药等等,它们都是同一资本的各个触角。近几十年金融资本过强,留下一个烂摊子,如果金融资本不能扭转,那么军事,制造资本肯定要出头的。

      权力是基于家庭,小团体的组合,范围大了就不是权力,那是义务。因此个人因素太过明显,生老病死都是大事,长期合作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哪天一冲动就是喜相逢或是泪离别,怎么前行。有个强大组织可以维持的长久一些,但组织也是人的组合,人的波动不可避免,就是维持住了,也会大起大伏,参见中国经济的周期,这里风中虎的政治周期理论非常合适。

      所以权力转换要在经济行为前面完成,现在半隐半现,正是混沌时期,看起来就乱了一些。在权力结构稳定后,对于这么大的权力,原有问题也就会随着原有权力而去,我们等就是了,当然代价是我们P民付,上面一直是这个意思,下面自然情绪稳定。

    • 家园 河里就你的分析最靠谱了

      更重要的是在资产市场上怎样稳定市场、限制投机,通过较为平稳的金融资产收益率从而削弱热钱的热情。

      有一个不同意见或者说补充就是中国应该加大对投机的法律惩罚力度。光靠市场本身是不行的

      中国需要有像美国的反市场操纵法令那样的法律,对投机者形成强大威慑

    • 家园 分析得很好,我发挥一下你看对不对

      这里有一篇BERNAKE关于QE的

      http://pragcap.com/ben-bernanke-explains-fed-qe#comments

      我个人认为目前市场对于QE只是炒作。QE的作用在当前对美国非常有限。COMMODITY的价格最终还是要由供求关系决定。但在短期内对中国确实会形成相当的冲击。

      问题在于中国实际上以经实行了很久的货币宽松。而这长达十年的宽松即没有形成有效的内需扩张也没有形成实质性的产业升级。所以国家处在非常困难的地步。房地产还算其次,真正最可怕的是地方政府和SOE的巨大隐形债务。中国最关键的冲击还是在内而不是在外。出口依赖在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内补外。没有内需,企业没有利润。出口依赖补贴,所以利润也很薄。表面上看是中国的产品质优价低,占领世界市场,但实际上是虚的。

      所以中国的核心问题是货币供应增加,但产能扩张太快,企业利润反而收缩,并进而形成虚假的就业繁荣和就业分配。资本产能严重错置。这是最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模式。但是由于中国的货币供应和银行运行方式,这一切问题都被信贷掩盖住了。可是这并不能真正地解决企业的现金流的问题。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信贷无法收缩。一收缩就会变成全面收缩,而这一局面的持续只是进一步扩大产能,压缩内需,形成恶性循环。

      出口的持续萎缩将直接增加国家的压力。在过去的两年里,美国的需求通过财政刺激相对保持了稳定。但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可能的财政收缩在明年可能才会使出口真正恶化。这会使经济压力进一步转移到国内,如果再和持续的通胀结合在一起,迫使信贷必须收缩,那么我们很有可能会看到一次非常严重的全面的危机。在目前我还没有看到国家采取紧迫的态度部署应对措施,所以我对前途是悲观的。

      • 家园 你又是一个被弗里德曼骗了的

        这会使经济压力进一步转移到国内,如果再和持续的通胀结合在一起,迫使信贷必须收缩,那么我们很有可能会看到一次非常严重的全面的危机。

        你知道你在说些什么吗?需求不足情况下的宽松会导致通货膨胀?

        扯淡!

        去看看美国和日本的信贷宽松导致的是通货紧缩还是通货膨胀

        然后去看看俄罗斯搞信贷收缩一年物价上涨了多少倍---1992年就上涨了25倍

        你怎么就这么一条筋呢?

        货币的宽松首先需要表现为投资需求的增加或者消费需求的增加才可能由需求增加带动物价的上涨,需求严重不足,货币增加会导致物价上涨吗?

        • 家园 弗里德曼的书没看明白吧

          别看人断章取义的引用,看他有个经济小品系列的,非常好的,后来果然如此,彻底的阉了小日本。

          周小川肯定比你懂弗里德曼,不过,大老板不明白没用

        • 家园 我的理解是通胀有两种

          一种是基于需求的通胀,这是一种健康的通胀。但另一种是基于货币过度增量发行的通胀。这时并没有需求,而是实际上的货币贬值。这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魏玛。魏玛有意识地通过通胀来抵消政府对外的战争赔款和对内所承担的义务。

          所以我认为QE在美国不会导致通胀,但会加速中国的通胀。因为中国的通胀是由于中国本身的货币增量引导的投资驱动。这里可能要看通胀如何严格地定义。我个人的看法是只要对应的价格上涨就可以定义为通胀。

          需求严重不足,货币增加会导致物价上涨吗?

          这就是我说的第二种通胀。货币增加后,自然会通过投机领域传导到价格上去,所以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会迅速上涨,即使对其他的需求反而会收缩。中国的CPI和美国现在的情况都表现得很明显。

          中国在过去的十年里主要运用了三个手段增加内部投资,一是转嫁社会成本于个人,一是直接增加信贷,一是储蓄低利率从而收通胀税。这样的后果就是企业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反而不断扩张产能,因此缺乏利润。但可以在表面上维持一个就业的繁荣。但是投资的增加由于缺乏利润就进入投机领域。所以虽然没有健康的需求,投机仍然驱动价格的上涨,尤其是必需品的上涨。

          中国的产能严重依赖于信贷,因此信贷收缩会使产能全面收缩从而暴露就业的真实情况,并进一步使收入收缩,需求收缩。同时中国的投机资金也与银行有着极密切的关系。信贷收缩会严厉打击投机。我不清楚RUSSIA的情况,但我相信中国的信贷收缩是会直接形成通缩的。07里就以经证明了这一结论。

          中国的目前的经济状况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经济政策的直接后果。这里可能有各方面的原因和动机,但我认为政策的引导性是很明显的。另外我认为通过出口来解决产能过剩是不现实的。因为一是就业消灭了对方的需求能力,二是在目前的汇率下出口还是在以内补外会进一步压缩中国的内需。

          • 家园 你混淆了投资和投机

            你前面说的是

            因为中国的通胀是由于中国本身的货币增量引导的投资驱动。

            接下来的第二段

            货币增加后,自然会通过投机领域传导到价格上去,所以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会迅速上涨,即使对其他的需求反而会收缩。

            现在需要你进行界定的是到底是投资驱动还是投机驱动?

            现在中国的物价上涨,比方说房产价格的上涨与粮食价格的上涨,是投机驱动,而不是投资驱动

            之所以不是投资驱动是因为需求不足,投资得再多,积压得越多

            但是库存积压对企业的影响是什么,是流动性资金被占用,以及利润率的下降导致的流动资金的下降

            也就是说对于投资型的企业莱索,他们面临的是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而不是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俄罗斯的问题我在警惕风中虎的“货币老虎”论贴中说过了:由于企业缺乏流动资金,买不起资源和零部件以及支付工人工资,加上央行抽紧银根,导致企业不得不通过涨价来维持基本的生产活动的资金,这样的涨价又给下游企业带来更大涨价压力,于是恶性循环,俄罗斯在1992年就产生了25倍的物价上涨率

            也就是俄罗斯的物价上涨是由于企业流动性不足+央行的紧缩货币政策导致的企业为了自保而提价形成恶性循环---通过抑制流动性实际上导致了俄罗斯的休克---休克疗法几个字其实是名副其实的

            说回到中国的通胀问题,现在可以确定,中国现在的个别领域的物价上涨是因为投机,那么投机猖獗该怎么做?

            就是应该通过政府干预,比方说直接限制投机企业的信贷(目前央行在对那些投机房产企业进行信贷控制),比方说用陈云的办法---通过国营的机构直接降价(否则他们就是不降价),从而迫使他们降价,再次要使用反投机法(目前中国缺乏如同美国的反市场操纵法那样的法律,以前有投机倒把罪,那是针对自然人,实际上美国的反市场操纵罪,主要针对的还是法人,当然我认为法人和自然人都可以处理)

            因此,在目前的产品积压,投资领域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而在投机领域则有大量的流动性,不能简单的实行收缩流动性,这样会导致投资企业的严重损失---也就是20072008年央行几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导致的恶果,出口企业大量的倒闭,需要继续宽松政策(注意到媒体中大量的鼓吹紧缩的论调其实是与美国的操纵很有关系的,请看万里风中虎的相关言论),保障投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动用政府干预手段严重的打击投机

            另外,中国的投资过剩也与中国的地方分割的投资过剩有关,中国需要有全国性的投资规划,而不能任由地方政府因为政绩冲动(因为投资可以带来GDP的短期上升)不管全国的需求状况而一味的进行重复投资建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