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货币宽松的应对之道 -- 典韦

共:💬39 🌺15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的理解是通胀有两种

一种是基于需求的通胀,这是一种健康的通胀。但另一种是基于货币过度增量发行的通胀。这时并没有需求,而是实际上的货币贬值。这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魏玛。魏玛有意识地通过通胀来抵消政府对外的战争赔款和对内所承担的义务。

所以我认为QE在美国不会导致通胀,但会加速中国的通胀。因为中国的通胀是由于中国本身的货币增量引导的投资驱动。这里可能要看通胀如何严格地定义。我个人的看法是只要对应的价格上涨就可以定义为通胀。

需求严重不足,货币增加会导致物价上涨吗?

这就是我说的第二种通胀。货币增加后,自然会通过投机领域传导到价格上去,所以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会迅速上涨,即使对其他的需求反而会收缩。中国的CPI和美国现在的情况都表现得很明显。

中国在过去的十年里主要运用了三个手段增加内部投资,一是转嫁社会成本于个人,一是直接增加信贷,一是储蓄低利率从而收通胀税。这样的后果就是企业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反而不断扩张产能,因此缺乏利润。但可以在表面上维持一个就业的繁荣。但是投资的增加由于缺乏利润就进入投机领域。所以虽然没有健康的需求,投机仍然驱动价格的上涨,尤其是必需品的上涨。

中国的产能严重依赖于信贷,因此信贷收缩会使产能全面收缩从而暴露就业的真实情况,并进一步使收入收缩,需求收缩。同时中国的投机资金也与银行有着极密切的关系。信贷收缩会严厉打击投机。我不清楚RUSSIA的情况,但我相信中国的信贷收缩是会直接形成通缩的。07里就以经证明了这一结论。

中国的目前的经济状况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经济政策的直接后果。这里可能有各方面的原因和动机,但我认为政策的引导性是很明显的。另外我认为通过出口来解决产能过剩是不现实的。因为一是就业消灭了对方的需求能力,二是在目前的汇率下出口还是在以内补外会进一步压缩中国的内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