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华文化圈的统一:现实还是臆想(也谈文明的冲突) -- 无忌公子

共:💬137 🌺152 🌵1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不用担心,

          第一:印度已经把佛教灭的差不多了,而且印度的教太多,包括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都比佛教人数多,这三大宗教之间的血腥斗争一天都没有停止过。佛教在印度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如果印度敢于把佛教提到跟其他三大教一样的高度,岂不是宗教冲突又要更严重。中国没这问题。

          第二:中国如果对外传播佛教,并不能像现在基督徒那样天天拿着圣经到处宣教,我举了慈济的例子,就是希望如果中国的佛教徒能够以办学校和办医院这样的方式进行。这和中国目前推广汉语的大方针是一致的,之不是另外一个形式。说明白点,就是办慈善,把慈善办到东南亚去,占领道德制高点,像少林寺那种赚钱的有限公司干不了这个。

          第三:政府出面当然不行。这个就需要中国佛教协会和各位大师们出面了,我想大师们也不介意去跟别人交流。具体形式可以参考前面说的那些,办学校和医院,以及一些慈善活动。

          正因为儒教是中国特有,一向被认为是中国的特色文化,你在外面推广,别人就会立刻认识到这是在搞文化侵略。而佛教,名义上是印度的东西,这个战线才够隐蔽。佛教的各种典籍,我想中国是最多的,要相信我们的人才,也是最多的,所以解释佛教这个方面,话语权绝对可以掌握。印度在佛教这个领域,已经被out了,不用担心他们。印度现在急需用印度教民族主义给自己壮胆,不会推佛教的。而且归根就地的话,佛教不是在现代印度,而是在尼泊尔,尼泊尔不用担心吧。

          孔子学院的官办色彩使得他本身有一些弊端在里面,比如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而且孔子学院是面向全球的。上面所说的佛教这条路子只在东南亚走,当然以后可以向日本进发。另外,你必须要考虑一个问题,现在在东南亚,伊斯兰实力已经推进到了泰国那个狭长的半岛,现在最好希望能让他们稳定在这个半岛上。而以东南亚某个国家比如泰国或者缅甸的能力,是无法和伊斯兰对抗的。如果中国佛教界能在这个时候进入,在当地推广佛教的影响,或许有助于稳定当地政局,对中国来说,稳定的东南亚是最好的。

          中华文明佛、道、释三家,输出2家,我们备用一家,也不吃亏啊。要知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儒教并不是每个人都待见的,给个儒家的替代品,佛教也不错啊。从营销的角度讲,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家在全球纵横捭阖,两个公司不管那个占上风,都是美国人得益。同样的思路也可以用在文化输出上,要知道,中华文化最大的好处是多样性,老少咸宜,雅俗共赏。

          至于官方的意识形式,可以预见的是,会慢慢弱化,这个不用考虑。玩马克思无神论,就等于输出革命,这个不能选。等到我们那天练嫁衣神功,把马克思过滤好了,再输出不迟。

          • 家园 我的想法,是用“大陆新儒家”作为意识形态输出的主打

            此处所谓“大陆新儒家”,不是指蒋庆他们,而是指近现代以张岱年、任继愈等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儒家”(按照刘小枫的命名)。他们的主要贡献,就是运用唯物主义哲学清洗、重塑了传统儒家中张载、王夫之一系的气本论,使之摆脱了古典气本论的泛生命性、泛道德性、直观性和神秘性而更加具有本源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儒家学理的重建奠定了基础。它以儒家化了的唯物论为基础,但抛弃了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暴力激烈成分。它不但面对现代文化的各种问题,而且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同其它意识形态体系交流、对话的条件。因此它是一种如果以它作为孔子学院的主打内容,正可弥补孔子学院“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之类的问题。

            至于你所说的“现在在东南亚,伊斯兰实力已经推进到了泰国那个狭长的半岛……如果中国佛教界能在这个时候进入,在当地推广佛教的影响,或许有助于稳定当地政局”,我只能说你是过于一厢情愿了。我前面就说过了,东南亚基本上都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他们自然不喜欢伊斯兰,但这并不等于他们就会喜欢中国的大乘佛教——需知,大乘佛教和南传佛教在教义上的差异,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过了南传佛教与伊斯兰教的差异。如果向东南亚强行推销中国的大乘佛教,很可能会激起当地佛教界的反弹,效果会适得其反。

            • 家园 宗教这个东西,很多时候还是必要的。

              我们是在无神论环境下成长的,接受基于无神论的“大陆新儒家”自然没问题。可是你把无神论思想给非无神论者讲,他们从小就在宗教这个氛围下成长起来,你觉得会有多少人接受我们的基于唯物论的无神论思想。

              单纯的强调唯物论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绝对唯物论的后果就是利益至上论,目前中国很多问题都与这个有关。我是比较反对把单纯的唯物论哲学作为重塑中国现代文化的基础的,这样会导致很多社会问题。

              • 家园 唯物论可以用来针对现代社会中日益泛滥的各种非理性主义

                这些东西以及它们的产物——各种邪教,在欧美已经日益成为一种公害了。

                我是主张在唯物论的基础上重塑中国现代文化的,需要说明的是,唯物论并不是物质主义,此二者并不是一回事。物质主义与唯物论并没有必然联系,它同样可以建立在宗教的基础上。对此于歌在《美国的本质》一书中有精彩的分析。

                • 家园 我觉得欧美社会的邪教

                  完全是因为他们无原则地奉行“宗教自由”而搞出来的怪胎,与非理性无关。其实人本来就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如果真的到了这个程度,我觉得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参看“机械公敌”,完全理性的后果就是那个超级计算机。

                  另外,追求一种纯粹的或者文化上的一源论很容易陷入各种极端主义,比如秦朝的法家,现在资本主义的唯市场一源论等等。中华文化的优势在于其本源多样化,这样,不同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所中意的地方,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那种非此即彼的办法不好,很容易走极端。

                  • 家园 儒家并不追求一种纯粹的或者文化上的一源论

                    它所追求的是在一个共同基础上的多元并存。这个“共同基础”非常重要,因为它承担着“多元”之间的仲裁任务。在多种宗教并存的情况下,只有无神论才能承担这个仲裁任务,因为只有无神论才会不偏不倚的看待各种宗教。

                    • 家园 我还是觉得这个有些自说自话,

                      从理性的角度讲,“无神论”可以不偏不倚地看待各种宗教,可是那些教徒似乎不这么认为啊。这个东西扯的有些远了,我本意只是在东南亚地区,提供另外一种文化推广模式,与吃羊肉的没有多少关系。

                      如果我们的文化能让吃羊肉的心服口服的话,那就天下太平了。我觉得太高看我们了,只要他们不给我们找麻烦,我们已经可以烧高香了。

                      其实,一开始,我就没有打算能够用我们的文化去仲裁或者评判别人的文化,我觉得这个为时太早了。我们现在要求的只是,尽快用文化这个模式把我们周围用篱笆圈起来,当然圈的越大越好,以期作为对外扩张的一个基础。

                      就目前来看,我们能够在2050年前,让欧美认同东南南是我们的势力范围,而且让东南亚也认同我们,就足够了,远的不感想。至于吃羊肉和吃羊肉,或者吃羊肉和吃烤肉之间的斗争,他们都快斗了2000年了,我对他们之间和解不抱期望,只要他们不联合起来,对付我们,就可以烧高香了。仲裁的事情,留待外星人解决吧。

                      • 家园 吃猪肉的一般多少吃过牛肉羊肉,知道也不过就那么回事

                        那么个味儿,所以能够保持超然。

                        而吃牛肉的、吃羊肉的一般很少吃甚至从来不吃猪肉,以为他们的牛肉、羊肉真是什么山珍海味,别的都不值一提,更不知道鲍鱼鱼翅的味道,而吃猪肉的因为吃过的东西多,见多识广、博大包容,可以调节他们的矛盾。

                        • 家园 你的话我也认同,

                          但是之所以认同,因为我是无神论者。对于吃牛肉和吃羊肉的人而言,吃猪肉就是大逆不道,只是他们没力量把吃猪肉的赶尽杀绝而已,调节矛盾之说,只是YY而已。

                          对我们而言,如果吃牛肉和吃羊肉的能够混战上个4、5十年,我们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帮他们调节矛盾,不火上浇油就不错了。

                      • 家园 你可能被无忌公子的话误导了

                        我本来也没提吃羊肉吃牛肉的问题,但你的“本意只是在东南亚地区,提供另外一种文化推广模式”,我认为你选择汉传(大乘)佛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原因我说过了:东南亚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并不是一回事,向他们推销大乘佛教不但不会引起他们的认同,还会导致他们的反感。相比之下,儒家作为一种世俗的意识形态,推广的阻力会更小一些。

                        • 家园 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的确有很多不同,

                          但是他们在“行善积德“上面是相同的,我并不主张去在东南亚到处修寺庙,宣扬佛法,而是说,让这些宗教组织去那里修学校,开医院,办慈善,作为一种隐形的文化船舶。我多次了提到了台湾证言法师的慈济基金会,他们以慈善、教育、医疗为先导,不要小看这类以宗教名义开展的慈善活动,从政治上来看,他们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陈云林去台湾的时候,特地去拜会证言法师,绿绿们可以去台北闹,去台南闹,但是不敢去证言法师那里闹。我的想法,可以在东南亚采用这种模式。

                          • 家园 你看慈济基金会在东南亚的非华人社会有影响力吗

                            宗教慈善组织有一个典型特征:它必须依托于本宗教的信徒才能活动。而大乘佛教目前主要就是存在于中日韩三国,在东南亚几无影响力。这就决定了慈济基金会那样以大乘佛教信仰为依托的慈善组织在东南亚不会有太大影响力,除非你在做慈善的同时进行传教,搞“慈善搭台,传教唱戏”那样的把戏,靠慈善活动招揽信徒,才能实现你所要达到的目标。但那又势必会与东南亚当地的上座部佛教发生矛盾,到头来还是得不偿失。

                    • 家园 对,吃牛肉的跟吃羊肉的打起来了还是要吃猪肉的仲裁

                      激光兄言之有理。

          • 家园 回复激光回复错了
      • 家园 没有进误区。既然讨论中华圈的统一,靖国神社自然不可回避

        我已经说了解决办法。

        只要统一了,可以照顾我们的和族兄弟的感情。

        大修都没问题。

        但前提是要与中国统一。这叫佛的境界,圣人的高度,站得高看得远。

        中华圈的经济整合已经初见成效。文化整合难度大。狼老弟所谓把释迦牟尼抬出来也是好主意,不过恐怕还不够。中国文化佛、道。儒,还有其他,不妨都抬出来。这样,人民币开路。汉语搭桥,孔子、老子、释迦牟尼护航,不信把那些未来的各兄弟民族和谐不了,给他们高考加50分都行,三少一宽都可以,一人生三个都没意见(当然,和族兄弟例外,不能多生了,已经太多了,不然大大的不妙)但没有免费午餐-----先统一再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