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华文化圈的统一:现实还是臆想(也谈文明的冲突) -- 无忌公子

共:💬137 🌺152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提出一个商榷意见

你认为“如果政府能把佛教的发展作为一项任务来抓,给佛教赋予新时代意义的话,佛教重新走出国门,鼓励佛教徒创新,作为联络东亚各国的一跟纽带,还是很起作用的”,我认为未必。佛教并不是中国进行文化输出的最佳选择,原因有三:

第一,佛教并非中国的土产,它是起源于印度的宗教。如果搞佛教输出,搞不好会是替印度人做嫁衣裳。

第二,东南亚国家信的,基本上都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小乘佛教”,而汉传佛教是大乘佛教。二者的差异相当大。如果中国在东南亚强行推销汉传佛教,有引起教派斗争的可能。虽然佛教的教派斗争不一定会像伊斯兰教的逊尼派和什叶派那样你死我活,但也是徒增矛盾的得不偿失之举。

第三,目前中国的官方意识形态,仍然是马克思主义,而它是一种无神论。一个奉无神论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政权推销一种宗教(禅宗是主观唯心主义,是与唯物主义最针锋相对的一种唯心主义),会给人一种“虚伪”的感觉,很难让人真正心悦诚服。

因此,我认为,与其推佛教,不如推儒家。具体的说,是推儒家的荀子一系。与佛教相比,它的好处在于:

第一,儒家是中国的东西,因此其解释权完全操于我手,不会像佛教那样牵涉到印度;

第二,用儒家,可与“孔子学院”相配,可以在教授汉语的同时推广;

第三,荀子一系是儒家中的唯物无神论的代表,与中国现有官方意识形态比较契合,至少不会给人以“虚伪”的感觉。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用佛教,不如用儒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