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道德经谈 -- 东学西读岛主

共:💬23 🌺87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与郭十一先生开聊

首先要感谢郭先生的聊两句和聊三句聊三句贴,从贴中可以看到郭先生大概看了我所有的贴,为此感到荣幸。在河中我本无意辩论,但碰上像郭先生这样的河友,切磋琢磨是提高自己的机会。

我对郭先生的观点并无太多的否定,因为双方都不认为自己的结论是定论,所以并没有辩论的必要。(我的一些贴子虽给人言之凿凿的印象,比如窟窿和旮旯贴,但那只是对当前学界的一些治学现象的反感而以其人之道的意气用事的行文风格。)

我仅在此表达一下对郭先生之见的看法,虽为画蛇添足, 但希望能帮助围观的三五同好们更清晰的理解郭先生与我所聊的要点和双方的异同点。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说正事:

关于三十辐共一毂和埏埴以为器和凿户牖以为室

这一段道德经,将来在本楼里我还会介绍我的理解,在此先不表。这里要说的是我不太接受三十辐共一毂为借代的说法,如此借代太过花哨,且与埏埴和凿户牖的风格不一致。

关于老白的名字

1。本来这一段白居易见顾况的故事就是轶闻,早有人置疑故事的真实性。所以如前所述,我并不敢言之凿凿,但我希望提供一种从传统文化内在逻辑来读历史的视角。我个人对这个故事是信其有。儒释道是中国文化的内核,当然也是文学的内核。汉之后的文学,已经不是原始文学,发展到唐代,诗歌中更是充满了儒释道的系统的哲学思想和历史典故。对于唐诗宋词乃至明清诗歌,如果只是从字面去看待文学的美,营养怕就只吸收到了百分之十吧。我的诗中另有禅意的出发点也在于此。

2。居易一词,当然我的解读如您所言来自《系辞》。至于《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 以徼幸语,我认为同《系辞》是一个意思,易为变化之意思,而不能简单理解为平易,平易恰恰是汉语。我的观点:《中庸》与《系辞》同为早期儒家作品,创作于几乎同一个时期,思想和用语是相近的。然则此种解读不为我首创,争论之声也不自今日开始。故也非定论,只是此读符合我对《中庸》乃至国学的整体认识,故介绍给大家。

关于"拆解卦象的机械操作,那是完全没有灵魂的东西。用那种方式是写不出诗的。"

这一点上,我与您有根本的分歧,因为我的易学观恰恰是易有两个要点,一个是两分法的模式论,另一个既儒家所谓心学,其主观性和灵动性都非常强,也就是说易是诗性的。另一方面,易的爻辞本身就是诗歌,而且是《诗经》的前身。(参阅试补一例<易>中的文王故事)所以不同意您的拆解卦象是机械操作的看法。《诗》言志,《易》则明志。参阅东学西读岛主:試解圣人不烦卜筮

关于离离原上草和彼黍离离

我认为离离表示茂盛是引伸意。至于离离何来茂盛之意以及为何表示火象,我打算将来在周易洗心录里进一步谈,因为还牵涉到其他的内容,在此也按下不表。

关于上古音和复辅音

感谢郭先生的概述,与我不无裨益。我想我同郭先生的基本结论是一致的,既没有定论。

我并不彻底否定上古音研究,他为训诂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但是目前学界以此为显学,以至为通假之说大开滥殇之门,这是我所憎恶的,所以在前贴中多调侃揶揄之语。实则我个人也在不断学习音韵学之中。只是,说一千道一万,无论上古音的研究自清至民国而到今如何显赫,都不能解决一个根本问题,既无直接证据和必然推理,如此则一切流于假说,整个上古音研究是一咗空中楼阁。民国大师也好,方言和其它语言的旁证也好,皆不足为据。须知相关非必然。复辅音之说既是一例,而拟音系统更是一种pseudo系统。

关于“孔”字释义

我同郭先生基本也无分歧,表现在下面几点上:

1。周语中“孔”字解大,甚。

2。字义演变路径我不清楚,特别是何时以通义为基本义.

3。我非常赞同郭先生须得义于字形的见解。进一步而言,我认为整个的训诂都应该重形而轻音

关于“周语不是全部,不能保证穷尽性”

这一点不是我所关心的。我以周语解周经,目的是得先秦经典之原旨,以期获儒道哲学之秘意。

关于”年代相仿的资料不能厚此薄彼”

这个原则非常同意,而且《山海经》的内容我是相信的,《山海经》是理解周易的重要参考书。但《山海经》的文字则不足为周语之证,因为首先《山海经》的版本复杂,文字后世窜入很多。其次”一臂一目一鼻孔”之语似乎不是经文,是郭璞的注文,郭璞是晋朝人,所以郭璞所操语言为汉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