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抛砖引玉——浅谈翻译 -- 忧心

共:💬22 🌺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之二:文化背景差异

之二:文化背景差异

前一阵河里有人讨论过一本叫《Next》的小说,前日偶然发现它的中译本,译名叫什么《喀迈拉的世界》。《Next》是一本关于人类基因工程的科幻小说,原文题目似乎是在质问“Who will be the next one?”谁会是下一个出现的转基因生物?而译题中的“喀迈拉”在原文中出现过,指的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长着狮子头、羊身体、蛇尾巴的吐火怪物。喀迈拉因其形象特征而被引申使用在生物学研究领域,意译为中文是“嵌合体”(chimera),指的是来自不同的个体生物分子、细胞或组织被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一个生物体。基因重组、克隆技术均与此有关。(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这个翻译看上去似乎很合适,但是,对于许多非专业的中国读者来说,整个题目就是个毫无意义的信息,人家乍一听,还以为是皮卡丘一类的东西。“喀迈拉”这样的词出现在文中是一定要加注释的,用它做题目,实在是个糟糕透顶的主意,就是严复所说“虽译由不译”。当然啦,改题目应当是考虑了作者的意见。但作为译者,仍然不应建议或赞同这样的题目。

要知道,一篇文章中包含的信息也包括作者文化背景中的信息,仅仅直译是不能将信息完全传递清楚的。翻译工作是面向读者的,因而一定要注意读者的文化背景。比如,最近网上流传甚广的“十一区产经”系列翻译(河里也有转载),“信”是完全不“信”的,但对于读者——网友们来说文意清晰,可比“喀迈拉的世界”这样的翻译强多了。

上一篇提到,翻译就是要在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及译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之间寻找平衡点。中国清末民国的翻译文章主要以符合中文习惯为主,译者往往有深厚的中文水平,还曾出过林纾这样一句外文不会的大翻译家。这些文章的特点是将外国文化尽量对应中国文化,对应不了就用中国习惯来代替,比如将John Smith译为史若翰,将外国典故用中国类似的典故代替等等。我其实对这种做法并不完全同意。翻译的一个目的是向读者介绍外国文化,这样做起不到这种效果。中外文化差异很大,有些时候生搬硬凑反而不好,而且美国小说里要是出了个程咬金也会很诡异。

对付文化背景差异,加注是个简单清晰地办法。可是今天的某些译者,连加注这样偷懒的法子都嫌太烦,不肯去做,缺乏责任心到了极点。今天的许多译者中文水平也嫌太差,文意不明、表达不清,实在是不合格。要知道,外文译中文考校的是外文的阅读理解水平和中文的写作表达水平,相比来讲,当然是更要求中文水平。我在做翻译的时候就常常感到中文水平不足。比如,中国人喜欢用成语,而西方人不会那样频繁的用习惯语。如果语境合适、语义相近,可以在翻译中应用成语。我有时会为了找到合适的词汇而绞尽脑汁,深感自己应当提高语文水平。

注意作者与读者文化背景的不同才能更好的通过翻译传递信息,可是您或许读过一些译文,意思表达的还算清楚,可怎么就那么——不中文呢?这就是语言结构差异的问题了。(未完)

接着扛铁牛……

关键词(Tags): #翻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