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失业救济和职业培训 -- 油老板

共:💬40 🌺2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年轻人他爹妈就是老年人。
家园 啥时候大学生觉得

可以当工人了,可以上老少边穷地区了,大学生就没有就业压力了。

家园 一点小想法

现在收费职业教育机构到处都有,可否出台一部专门的《国民继续教育法》成立专门的继续教育基金会,强制要求全部职业教育机构接收无业、失业人员发放60%的失业保险金(目前国内辞职的人是领不到失业保险金的,同时也将农民工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待培训完毕,由继续教育基金会考试,合格发放剩余40%,继续教育基金会并向培训机构支付一定的费用。不合格者继续培训,发50%失业保险金,以此递减。合格者就业后薪资的5%交继续教育基金会若干年(按不同薪资水平有差异原则为累进税)。启动资金可以将目前失业保险金部分交由继续教育基金会管理,国家视情况注资。

家园 失业救济和职业培训(三)培训要打破常规

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俺也不清楚,不过俺非常同意马克思关于资本的本质的论述,即资本的本质要求是不断增值。西方经济理论一般认为在完全市场条件下,没有人可以赢利,即利润为0。人们一般认为的利润主要是租金。这里的租金被解释为对于某项资源拥有某种程度的垄断而带来的收益。比如专卖权,比如某项专利,提供独特的商品或服务等等。

老马的另一个观点是只有人才能创造剩余价值。这个观点争论很多。但是退一步说,一切价值都是人创造的,应该是没有疑义的。

所以,在市场条件下,资本总是不顾一切奔向最能增值的地方。而人创造价值,所以资本涌向最能创造价值的人。同时不能创造任何价值的人被无情抛弃。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残酷事实。美欧的劳动人民被资本无情的抛弃和勤劳的亚洲成为资本最青睐的对象向我们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市场竞争的胜利者无非3种,创新型企业,效率型企业和填补缝隙型企业。所以人才培养的导向就是创新型人才,效率型人才和灵活应变的人才。

第一要打破的是企业出钱培训人才的常规。企业有义务培训人才吗?没有。为什么?企业是挣钱的工具。购买劳动力,原料,设备,组织生产销售而后获利是企业的主要任务。提供合格的劳动力大军是政府的责任。就好像俺要去投资开油厂,跑去一看,没有自来水没有电,都要自己去造,当然没兴趣了。

政府对于劳动力的培养必须投入和基础建设相等的资源。因为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第二要打破的是财政支出以失业救济和养老为主的常规。失业保险和养老都是消费都是无底洞。国家财政主要应该用于生产型投入,特别是劳动能力的生产。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继续依赖补贴是不得人心的。可是政府不断通过职业培训向企业提供充足的合格劳动力,择是无可厚非的。企业把培训费转嫁出去,等于提高了利润。另一方面,就业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使政府税收增加,政府也获利。同时失业保险的压力也减小了。

第三,要打破小打小闹的培训常规。职业培训首先是要有规模。产业的聚集效应要求大规模的职业培训基地。最吸引企业投资的是什么呢?足够的人才。有了量,才有质。现在各地招商引资,硬件都没话说,土地也便宜,可是劳动力却成了问题。好容易招了一拨人,没几天就跳槽了,结果订单完不成,赔大了。俺要是到了某省去主管经济,第一件事就是投资办职业培训,规模是10万人可以同时接受培训。培训中心就建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边上。受训者参加技能培训一律免费,吃喝住都免费。培训完参加技能考试,分ABCD4级,企业录用A级生要付钱,B级免费,C级的可得到相应免税额。D级生回培训中心在训练,也可以转到其他的培训项目。

家园 政府对于劳动力的培养必须投入和基础建设相等的资源。因为人力资源是

因为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因为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因为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要政府官员每天好好学习这句话三遍!!!

家园 【文摘】劳动力归根到底是一种商品,或者是一种服务

不学习的人没有出路。不搞教育的国家没有明天。

从经济角度来看,职业培训是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而人力资源的持续开发和利用正成为一国经济最为重要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之一。

家园 好文当花。

家园 失业救济体制应该养勤不养懒。
家园 高龄化会降低创造力,

当然懒人化更可怕。

家园 同意勤奋的草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