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谈对施琅其事大加宣扬的谬误和危害 -- catchu

共:💬12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谈对施琅其事大加宣扬的谬误和危害

谈对施琅其事大加宣扬的谬误和危害

  

  先从两段“台独”言论谈起。

  

  “愿贵君臣同于箕子,毋蹈田横之故辙。则何不罢兵休士,全车甲而归台湾,自处于海外宾臣之列。其受封爵惟愿,不受封爵亦惟愿。我朝廷亦何惜以穷海远适之区,为尔君臣完全名节之地。……执事如感朝廷之恩,则以岁时通贡如朝鲜故事,通商贸易,永无猜嫌,岂不美哉?”

  

  “台湾本非中国版籍,而足下父子,自开荆榛。且眷怀胜国,未尝如吴三桂之僭妄。本朝亦何惜海外弹丸之地,不听田横壮士逍遥其间乎?……称臣入贡可也。不称臣,不入贡亦可也。以台湾为箕子之朝鲜,为徐福之日本,与世无患,与人无争。”

  

  说出这话的是哪家“台独”分子?不是别人,就是清朝方面负以与台湾明郑政权谈判重任的宁海将军喇哈达、平南将军赉塔,这是他们代表清廷向郑氏出示的和议条件。历史的事实总会让那些历史实用主义者难堪。身负“统一”重任的清政权竟然主动搞“台独”,不吝笔墨描绘出“台独”的美好前景来说服台湾郑氏政权接受。这其中的错乱和背谬,历史实用主义者无法解释,只好在电视剧里编故事,想象出一个子虚乌有的通敌阴谋,把两个政权之间使节交付的公函说成是朝内的坏分子与敌相通的密信,把清朝的开国元勋也说成是通敌奸臣。在我看来,这确实是出于现实需要而对历史事件随意曲解、“古为今用”的荒谬。

  

  上下五千年,不同民族建立的不同政权出现在今日中国的版图上,真是数也数不清。相互之间,也从不缺少战争、和议。其中功过是非,自当别论。可是拿现代主权观念下才出现的“独立”、“分裂国土”之类概念去往古人头上乱套,却是十足的滑稽。台湾郑氏是“分裂”,那本为明朝官员的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不算“分裂”?要知道在努尔哈赤时期,后金政权并没有什么统一中国的想法。再往上推,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李元昊等人又算不算“分裂”?今日中国的版图上曾经出现的政权中,互相征战的不少,互相承认的也不少,政权之间出现如同“仿朝鲜例”这样的藩贡关系的也不少,是不是都要一一去考较一下谁是“分裂”?

  

  我认为,台湾郑氏政权的存在及其抗清斗争,是明清之际民族战争的延续,其性质并不会因为控制区域的大小而变化。在郑氏据台的之前和之后,都不乏人举旗抗清,郑氏只是其中一个,没有什么不同。郑经本人发布的文告说得很明白:“我先王忘家为国,抗夷于方张之际,……因退屯东宁,生聚教诲者十一余年,庶机勾践之图,无堕先王之志。”,台湾郑氏并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夙志,以台湾为根据地,以进取中原为目标。郑氏政权的中国意识是很明显的。当然,出于客观强弱形势,台湾郑氏不得不与清朝谈判,与之周旋。最后谈判破裂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郑氏要“台独”,而清廷不让。而是因为郑氏不愿意割断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坚持要求保留福建省厦门附近的海澄,而清廷坚决不同意这一点,遂至和议不成。

  

  可见连横《台湾通史》:“经从其议,索海澄为互市。启圣执不可,议遂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福建省志》:“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 康亲王杰书、新任总督姚启圣从本月至次年五月,先后4次派员招抚郑经,劝其退回台湾,以澎湖为双方通商之地。郑经寸土不让,坚持以海澄为双方往来公所。和议再度失败。”

  

  为什么清廷对比海澄大百倍的台湾毫不在乎,巴不得台湾成为“箕子之朝鲜,徐福之日本”,却只因一个小小海澄争执不下?这可以联系现代史来看一下:

  

  杨胜群等主编的《共和国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说:“10月21日,杜勒斯和美国防部长麦克尔罗伊访台,逼迫蒋介石撤离金、马,双方发生激烈争执。为配合蒋介石同美国的斗争,在杜勒斯到达台湾的前一天,毛泽东下令恢复炮击金门,及时帮助了蒋介石,使其获得拒绝从金、马撤兵的口实。此后,福建前线炮击金门形成规律,逢单日打,双日不打。”

  

  毛泽东在与斯诺的谈话中讲到金门岛时说:“我们不是这样看待这两个岛屿的。我们对这个问题有过公开声明,就是让蒋介石守住这两个岛屿。我们也不切断他们的给养。如果他们给养不够,我们还可以接济他们。”

  

  可见,台湾当局在大陆附近岛屿的存在,是一条台湾与大陆关系的纽带,是保证一个中国的有利因素。势不两立的毛、蒋两人,在共同的反台独主张之下,在金门问题上达成了一次默契。民进党上台之后,即迫不及待从金门等外岛撤军。其中意味,不言而喻。两百年前的清政权,并不在乎郑氏政权控制台湾,却一定要压迫郑氏撤出大陆沿海,意图当然也很清楚。就是为了彻底斩断台湾与大陆的联系。清廷对台湾土地的得失,从来没有在意过,甚至在攻灭郑氏政权之后,康熙帝还发表高见说是“台湾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清廷对这么一个在他们看来无足轻重的弹丸之地,之所以如此不惜血本,一定要消灭郑氏而后快。决不是因为有什么维护领土完整的志愿。而恰恰就是因为郑氏政权有着浓重的中国意识,随时可能成为反抗清廷统治的潜在威胁的缘故。

  

  在清郑谈判初期,郑氏政权的活动重心在大陆,占据岛屿府县,清廷认为郑氏的威胁近在肘腋,于是表现强硬,非得要郑氏剃发归顺不可。顺着清廷的军事胜利,逐渐把郑氏政权逐出大陆,迫使他们不得不把活动重心移向台湾,清廷的谈判条件就越来越宽,在谈判后期,主动表示希望郑氏自守台湾,称臣入贡可以,不称臣入贡也可以。可见,他们哪里是关心台湾的得失?如果郑氏自踞台湾,永为异域,“与世无患,与人无争”,对于清廷来说,才是正中下怀呢。而正是因为郑氏政权到最后也决不肯割断与大陆的联系,才让清廷如梗在怀,最终下定消灭郑氏政权的决心。对于郑经来说,如果顺从清廷的意愿,放弃大陆,海外称王,正如清廷劝告他的“逍遥其间”、“与人无争”,于私人利益而论,岂不美哉?如果郑经真是什么“台独分子”,那么清廷自己开出的条件早已超出他的期望,为什么还要另生异议?但是正因为郑经是郑成功的继承人,即便是触怒强敌,他也不放弃在大陆的据点,保留重返大陆的希望,“无堕先王之志”。如果一定要以清郑关系来比附当今时局的话,那么清廷自己岂能逃脱搞“台独”的指控?

  

  谈判不成,之后便是清廷对台湾的攻占了。施琅是最大的功臣,清廷也没有亏待他。登时成为台湾、福建最大的贪官污吏和恶霸地主。夺占田产收入施琅名下的,几乎占据台湾南部已开垦土地的一半之多。名为“施侯租田园”,一直延续到日本侵占台湾。收的租子叫做“施侯大租”。“施侯大租”的收纳统归清朝在台衙门代行,并保送至北京转交施琅世袭业主。如此犹嫌不足,还贪得无厌,连无田无地的渔民也不放过。他死后几十年的乾隆二年,清廷自己发布上谕说:“闽省澎湖地方,系海中孤岛,并无田地可耕。附岛居民,咸置小艇捕鱼,以糊其口。昔年提臣施琅倚势霸占,立为独行,每年得规礼一千二百两;及许良彬到任后,遂将此项奏请归公,以为提督衙门公事之用,每年交纳,率以为常。行家任意苛求,鱼人多受剥削,颇为沿海穷民之苦累。著总督郝玉麟,宣朕谕旨,永行禁革。”

  

  在郑氏时期,清廷搞“迁界禁海”,勒令沿海人民内迁,寸板不许下水,打算封死台湾。施琅攻打郑氏既然得胜,总可往来无碍了吧?可却不然,在施琅的治下,规定“赴台者不许携眷。琅以惠、潮之民多通海,特禁往来。”(连横《台湾通史》)。首先严禁广东籍人渡台,理由是那里出的“海盗”多,以及“惠潮之民多与郑氏相通”;对其他地区的人民渡台也严加限抑,竟然规定渡台人员不得携带家眷,也就是说不许老百姓在台湾扎根,这一政策后来导致台湾妇女奇缺,正应了 “骨肉分离”这句话。首任巡台御史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引《理台末议》的记载说:“终将军施琅之世,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盖恶惠、潮之地素为海盗渊薮,而积习未忘也。琅殁,渐弛其禁,惠、潮之民乃得越渡。”,可见在当时,施琅只要活着,就是两岸往来的最大障碍。在二百多年前,台湾土地空旷,本来很需要人力前来开发。可是在施琅时期,除在他的老家福建漳、泉地区招募佃农去种他的“施侯租田园”之外,大陆人民渡台,陷于停顿。施琅自己在台湾广占良田,坐地收钱,却对老百姓前往台湾谋生严加限制,把台湾岛视为他施家之禁脔。与现在的民进党当局阻扰两岸完全三通,阻碍两岸人员往来,正有一比。够不够得上“台独”行径?施琅亲自拟订的渡台禁令,在他死后,趋于松弛,但并没有结束。后来反反覆覆,清廷时而开禁,时而又“申严”。一直到同治年间,根据大臣沈葆桢的建议,才彻底取消。基本贯穿清廷治台时期。

  

  如果施琅攻灭郑氏政权是“反台独”,为遏止“台独”起见,不正该鼓励两岸多多来往吗?反倒防民如同防贼,惟恐老百姓跑到台湾去,就会接下郑氏的衣钵举旗反清。更充分地表明了,第一,郑氏政权在大陆沿海人民中具有同情和支持,郑氏政权在台湾的抗清活动,是清朝时期全国抗清活动的一部分,而不是什么“台独”;第二,清廷攻灭郑氏,不过是为了消灭反清力量、巩固统治,而不是什么“反台独”。

  

  按我的理解,统一的好处大概有团结合力、各地人民互相来往,共享各地区的土地、资源等等,《反分裂国家法》规定,“鼓励和推动两岸人员往来”、“鼓励和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两岸人员往来和交流,是统一所能发生的效益,也是我们推进统一的手段。而施琅和清廷,实行迁界禁海于平台之前,实行渡台禁令于平台之后,一以贯之,就是要千方百计阻隔两岸交往,无端制造地域问题。和我们现在推动的统一,有何共同之处?从这一点上讲,台独分子才最该去感谢施琅呢。

  

  就迁界禁海来讲,不仅在当时给沿海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而且毁灭了中国海洋经济,使中国与大海禁闭二十余年,船只朽坏,海外市场全部拱手让人。使明末就达到的“穷洋竟同闹市”的海洋贸易繁荣局面从此不再。清廷把台湾郑氏政权叫做“海贼”,可清廷自己对中国沿海经济的破坏比所有“海贼”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大。导致清朝的闭关锁国达到历代的顶峰,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与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施琅攻灭郑氏政权212年之后,清廷签定《马关条约》,把台湾割??与施琅没有直接关系,但却是清廷一系列内外政策的必然结果。正如上面说的,清廷对台湾的得失并不关心,历来都是视为“荒服之地”,最后举以予人,把台湾当作了战争失败的替罪羊。有些人总喜欢在假设的前提下发表议论,说是如果施琅不消灭郑氏政权,那么台湾就会脱离中华,被外国侵占,可历史事实是郑氏政权把台湾从荷兰人手中夺回,到了清廷手里面,台湾倒真的被外国侵占了。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来看,哪一方应该被称颂,哪一方应该被鞭挞,不是清清楚楚的吗?

  

  我以为清廷和施琅攻灭郑氏政权,实在不值得如何颂扬。清廷和郑氏的对立,只不过是中国古代史上多如牛毛的政权相争中的一个。郑氏抗清具有的民族斗争性质,也是跟其他大陆上的抗清活动一样的。从清兵入关到清朝覆灭,反清活动又何曾断绝过?其中建立政权的也多得是,郑氏政权也只是其中一个,虽然地盘不大,但同样是具有明确的中国人身份的中国政权。如果只看到这一历史旧故与现实问题在表象上的相似之处,就浮想联翩、胡乱类比,却罔顾其中存在的本质差别,只能是对现代中国进行的统一事业的矮化和丑化,徒然供人口实。“台独”思想的渊源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台湾的“皇民化”殖民政策,是属于中国近现代史的问题。而 “台独”分子最希望把“台独”的起源无限延长,编造出一部从古到今“台湾人反抗中国”的台独史来。把清廷和郑氏政权的斗争说成是“台独”和“反台独”,等于主动替台独分子论证“台独”古已有之,论证在历史上“台独”政权曾经实际控制台湾。无异于凭空给“台独”送上一份大礼。所以,用历史实用主义的态度来曲解历史,不仅本身荒谬,最终也只会给现实问题的解决带来负面影响。

关键词(Tags): #施琅#满清#台独#台湾
家园 这个作者,根本不懂清朝和周边的藩属关系到底是什么。

“自处于海外宾臣之列。……执事如感朝廷之恩,则以岁时通贡如朝鲜故事,”他到去查查当时的朝鲜是个什么地位。一直到甲午战争前,所有人谈朝鲜事务都是和清政府谈(之后是和日本人谈了),朝鲜在其他国家没有任何外交机构,因为理论上它是清帝国的一部分。清政府在那里有驻军,袁世凯远比那个徒有虚名的国王有实权。这种条件,台独要是能答应再来“称赞”这些古人好了。

家园 我倒觉得原作者的观点所依据的论据比较明确

“愿贵君臣同于箕子,毋蹈田横之故辙。则何不罢兵休士,全车甲而归台湾,自处于海外宾臣之列。其受封爵惟愿,不受封爵亦惟愿。我朝廷亦何惜以穷海远适之区,为尔君臣完全名节之地。……执事如感朝廷之恩,则以岁时通贡如朝鲜故事,通商贸易,永无猜嫌,岂不美哉?”

  

  “台湾本非中国版籍,而足下父子,自开荆榛。且眷怀胜国,未尝如吴三桂之僭妄。本朝亦何惜海外弹丸之地,不听田横壮士逍遥其间乎?……称臣入贡可也。不称臣,不入贡亦可也。以台湾为箕子之朝鲜,为徐福之日本,与世无患,与人无争。”

当然,清廷此番言辞所要表达的主观意愿(想把台湾郑氏政权当作藩属看待)也比较明确,但这并不能改变由此将造成的台湾分离的客观事实。要知道朝鲜是有陆路相通的,而台湾却隔着大海,所以想把台湾郑氏政权当作藩属看待的主观愿望并不能等同于其后台湾会跟朝鲜一样会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换句话说,这样的主观愿望只表现出了一个天朝的面子而已,双方真要是达成了如上的协议而郑氏政权又不肯像朝鲜那样称臣纳贡的话(即便无视“不称臣,不入贡亦可也。”这句话),大清会因此而对台湾用兵么(这时候的台湾对大清已无威胁)?

举个例子,假设今日之大陆跟对岸谈判时,主观上仍把台湾视作地方政权,同时却斩断两岸的往来以致于对岸的离心倾向越来越大,那么请问这样的作为是应以其主观上的“统一”还是以其客观上的“分离”来作为评判标准呢?而这样的假设,就是当年的清廷所为。

家园 施琅为中国收复台湾,郑成功为自己收复台湾

如果施琅不收复台湾,台湾早就不是中国领土了

家园 老兄真的以为称臣就是“称”个臣而已?

中国古代的政治概念中,君臣是没有平等的。一旦称臣,“君”自然就保留有对“臣”的种种政治经济军事权利和义务,堂而皇之。朝鲜不曾例外,越南不曾例外,那个远得多的琉球也不曾例外,台湾哪能例外。以这种大环境再来衡量,清朝这些说法不过是糖衣炮弹,郑氏非常清楚。何况这种荒谬的提议也就是说说而已,并没有得到执行。作者真的觉得清朝政策好,现在出于种种理由为台独说好话的人也不少,大陆人也颇有一些。等现代“施琅”平定台湾后,他们会不会以曾经有大陆人为台独说好话来称赞大陆呢?怎么做的才是最重要的。

我现在倒是有点佩服作者了。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拼命拿一片树叶来遮掩大家的眼神,也真不容易。

家园 典型的“特别行政区”么

一个国家,两种发型

家园 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理念和现代完全不同

作者不过是拿其中的一部分生搬硬套在现代政治理念上罢了。所以我说作者一知半解。

家园 呵呵,没必要把施琅收复台湾拔得那么高

施琅为中国收复台湾,郑成功为自己收复台湾 [donkeyking] 于:2006-03-30 20:50:46

如果施琅不收复台湾,台湾早就不是中国领土了

往好了说,相当于国共对峙时期的一方打败了另一方(当日的台湾郑氏政权不像今天的台湾要脱离大陆,而是要反攻大陆,至少是口头上的);往坏了说,跟汪伪政权欲打败蒋政权收复西南一隅的性质也差不多。要知道,日军侵华学的就是当年满清的手段,包括利用汉人军阀和屠城等行为,之所以未能得手,只是历史条件变了,以及他们运气不好而已。所以玩弄历史为现实的政治服务,很容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日后再遭外敌入侵,做汉奸也大可理直气壮,谁能说汪精卫投敌时就不是想做施大将军第二的?

而满清ZF在今天官史中的正统地位,无非是后人自欺欺人式的自我贴金而已。康雍乾盛世时期人家可没正眼看得上中华文化(无非是作为统治术的一种手段加以利用而已),反而千方百计遏止汉人势力再度兴起,包括大兴文字狱、划出大片禁地禁止汉人涉足等等,所谓满清主动融入中华文化,那是中道衰落之后的事情了。那么。。其后发生的事情反过来就能证明之前汉奸行为的正义性?

当前台海问题的根子在于两岸ZF的无作为上(这一点大陆ZF表现尤甚),以致两岸离心离德,越走越远。要知道,台湾问题一向是政治问题,军事因素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比例(内政问题当然要以讲法理为主,这也是96年试射导弹之臭招所在)。

今人的事情还要靠今人来解决,非要牵强附会地篡改历史来为当今的政治服务,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难道找出一大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统一台湾的战争就一定是正义的战争”的历史就能掩盖今人的无能,就能以此来作为解决今日之台湾问题的良药了?难道消除两岸的离心倾向、为将来的统一创造条件这些方面,没有比仅靠武力威胁和发掘一些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历史”更重要的事情可做了吗?

中X部的做法,好比今人之一些史学家极力撇清满清入主中原和日本侵华的区别,深恐重现当日之真实历史会造成今日的民族矛盾云云,实在是可笑。民族矛盾的问题,是今人之手段不力的原因多些,还是历史包袱的原因更多些?难道历史上大家亲如兄弟,就可以掩盖今日之大家矛盾重重,以致可以自我安慰了?

家园 那。。大清ZF尽到了对琉球的义务了么?

中国古代的政治概念中,君臣是没有平等的。一旦称臣,“君”自然就保留有对“臣”的种种政治经济军事权利和义务,堂而皇之。朝鲜不曾例外,越南不曾例外,那个远得多的琉球也不曾例外,台湾哪能例外。

何况满清对台湾领土的重视(施行权利和尽义务,假设甲午战争中的满清ZF做到了),是后来的事情,就能反过来用来证明之前的施琅收复台湾的行为等同于“祖国统一大业”这样的一个高度?

btw,

作者真的觉得清朝政策好,现在出于种种理由为台独说好话的人也不少,大陆人也颇有一些。等现代“施琅”平定台湾后,他们会不会以曾经有大陆人为台独说好话来称赞大陆呢?怎么做的才是最重要的。

赵兄何以能作此推断?只是因为原作者对歌颂施琅唱反调么?

家园 施琅的行为,无意评论

作者对古代政治概念之混淆,以至于把劝台湾臣服的文字理解为送它独立才是我评论的重点。藩属的大背景下,是不会有真正意义的“台独”的。

至于琉球,清政府最终失去不过是因为甲午战争战败了。如果要类比,是不是可以说,大陆不吃一场那样的败仗也是不会放弃台湾的。

家园 俺的理解与您不同

作者对古代政治概念之混淆,以至于把劝台湾臣服的文字理解为送它独立才是我评论的重点。藩属的大背景下,是不会有真正意义的“台独”的。

尽管清廷的那番言辞有主观上劝台湾臣服之意,但把它理解为客观上的送其独立亦无不可,否则如何解释攻占台湾后清廷曾一度想要放弃台湾的打算呢?所以,俺认可原作者的说法,即,清廷攻打台湾是为了消除对其在大陆统治的威胁,而非为了维护领土的完整。(或者说,如果当时的台湾仍为荷兰殖民者占据,以清廷当时的心态,它会攻打台湾么?顺便提一下,施琅攻台,荷兰人也没少出力哈~

要说清廷没有维护领土完整之意也不公平,但清廷真正在台湾施行权利和尽义务,那是后来的事情,就能反过来证明之前与台湾郑氏政权的谈判中的那番言辞就是有维护领土完整之意而不是送其独立?

家园 哀叹,一个即将沉默的帖子.

应该说是一个好帖子,就象人的一些好的品德一样,在社会中,总是被遗忘,因为,社会太现实太功利了.

尽管满清帝国已经消亡了将近百年,可以我依然可以感受到那身边的长辫子的幽灵的徘徊.那让人透不过气的空气.

公然的接受满清的殖民历史,甚至于承认满清帝国是中华文明的真正传人,这些口口声声要扶中抗洋的人们,做的不过是扶清灭洋的事情,当然,也没有什么胜算,损失最大的正是中华文明自身而已.以前我以为,只是外国人把满清遗风当成我中华文明,现在明白了,错的不是外国人,而是我,因为在当今之中华,已经鲜有中华文明的土壤,大学的那些老学究们一死光,满清的十全武功就可以正大光明的走进殿堂,穿我中华的皮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