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逮捕“四人帮”那点事 -- 孟词宗

共:💬252 🌺1295 🌵3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人的生命权,人的个人自由以及任何人不得随意剥夺他人生存

以及衍生的定义、概念、分类以及法律条文当然肯定有姓资还是姓社的区别和解读,以及由谁来解读,否则就不会有MLB、racial discrimination、LGBT一些乱七八糟的定义解读了。

家园 内涵不分,外延是分的

你说的都是外延,楼上说的是定义本身,是内涵。是两个东西。

家园 我们讨论的是普适还是有区别

你告诉我只要是你是人就没区别,你就得听我法律党的,至于谁的法律,这个世界只有普适的一个法律体系。你说了“任何人不得随意剥夺他人生存的权利”是准则,然后没有任何衍生条款解释,然后叫我回答是还是不是,“法律党”也不敢如此霸道把。

“任何人不得随意剥夺他人生存的权利”?,那为了我和我这个群体的生存权呢?话糙理不糙。最讨厌这种自高无上的嘴脸。

家园 对于概念来说,光说定义内涵合适吗?

或者说我们是讲的一个东西吗?不是一个东西它和我较什么劲呢?

家园 你觉得人人平等吗?

或者说,你认为“人人不平等”?要么“人人平等,但有些人更平等”?

如果你承认人人平等,那么“任何人不得随意剥夺他人生存的权利”当然对任何任何群体都平等。所以你这句

“任何人不得随意剥夺他人生存的权利”?,那为了我和我这个群体的生存权呢?”
就不成立。

如果你不承认人人平等,那么你当然可以随意剥夺他人生存的权利,当然,别人也可以随意剥夺你生存的权利。

马克思说“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那么在文革里,有些人借造反来任意剥夺他人生存的权利,当然你也可以借造反来任意剥夺他们的生存权利,这也是平等的一种形式。不是吗?

那么你喜欢这种“人人平等”?

家园 广义的党的组织生活包括党员大会。

我这继续向你请教,按组织程序,中委可不可以缺席,如果可以,按什么程序。

我真的不懂当时的章程和现在的章程,我随便搜了一下,比如十八届四中全会,除了落马的,中委和候补委员里都有未出席的。

家园 麻烦你介绍一下中共在这方面的组织形式。

作为一个普通人,不是党员,这方面我确实不懂。

家园 那你所谓的准则

其实一直就不是最高的现实存在,作为法律的总则(愿景)当然可以这样提。我当然希望人人平等,但现实人人平等的基础是不存在的。“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针对人权说的,事实上过去现在以及可预期的未来都未达到,是全新社会的愿景。马克思恩格斯还说过推翻资产阶级的愿景,那资产阶级的生存权呢?

脱离了阶层谈神圣的口号,己所不欲反推诸人,不是傻就耍流氓坏心眼。“任何人不得随意剥夺他人生存的权利”应该还要在前面补充一句“我誓死捍卫自己的生存权利,谁想剥夺,就干他娘的!”这样才完整,只是这样一来又分阶级了。

家园 讲点自己知道的故事,也算支持一下

文革是我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之所以感兴趣就是因为它距离我如此之近(我78年出生),但几乎从各个角度都无法得到一个基本的信息,包括课堂,家人,书籍。反倒是一些影视作品(比如:戴手铐的旅客)看上去映射了一些当时的风貌。最近看我妈和她的集体户同学写的一些回忆路,有了一点更深刻的认识。

一是文革的十年,对于经历的人来说,和之前的十几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各种运动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硬性的把这十年划出来区别对待。

另外这是一段很长的时期。比如对于我妈,69年下乡,71年回城,上师范读书,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她的父亲(我的姥爷)慢慢被调回工作岗位,待遇变好,参加唐山大地震抢险,晋升。都是发生在这十年。想找好的坏的都找得到。

具体到很多个人的境遇我看和文革的具体政策关系不大,还是传统的人际关系。 也可以说当时的中国整个社会法制及其不健全,社会管理非常粗糙,官员有无限权力而又几乎没有任何监督。而每个人也都学会了趋利避害,小心谨慎,如履薄冰。我妈回忆路里就写她当年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回家想这一天有没有说错话,做错事(不过是20出头的小姑娘)。 文革开始时的革命激情早已消磨殆尽。 想办法让这个运动结束应该是所有人民的共识。

最后说一点对邓公的评价。从这些回忆录中可以看出“小平同志的复出与否牵动着广大群众的心”。从我妈那里来看,小平同志复出了,她就觉得教师不会永远是臭老九,还是应该安心呆在学校。小平同志倒台了,她就琢磨着能不能去接姥爷的班,去铁路工作。我的舅舅更是如此,小平同志上台了,拿起书本学习,认为自己考大学的理想不是梦;小平同志又下台了,扔掉书本钻研钳工技术争取早日出徒。基本上小平同志已经成了要不要搞经济的风向标。政治资本积累到这个地步了,未来的出山看起来是必然的。

另外多写几句,从我小时候起,所有我认识的农村的孩子最大的理想就是进入城市。看了他们的回忆录后发现,其实十几年前就是如此。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我的老家那里,山青水秀,是著名的水稻产区。从来就是地广人稀(很多地都是荒着或者半荒,种猪草,老梁)。前两年得到的消息,由于没有居民,周边的几个村合并了。

通宝推:燕人,
家园 官员有无限权力的定义是啥呢?

你母亲又是如何判定,邓小平上台她才能上大学呢?

你认为你是农村人还是城市人呢?

你的是什么级别?你有想过为什么么?

假如,假如说,按照你设想的正常的你家的线路,你家会和农村有多大的交集呢?

我听你的意思是,你不应该和我们农村有交集。

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啊。

家园 明显功能不完备

允烈:这条回帖后续很有趣

主贴内容是本次奥斯卡颁奖典礼为什么国内会“封杀”。然而却被“绝育”触发,驴头不对马嘴的输出计划生育讨论。

家园 有些看法值得商议

首先花你的自我感受记录,但是对其中某些说法觉得值得推敲。

比如文中说文革中“官员有无限权力而又几乎没有任何监督”,这个我觉得恰恰是改开后的现象。以前一共提倡群众监督,如果哪个高官有违法行为底下群众马上就会提出来,实在不行还可以贴领导的大字报呢。从政府方面来说还不时发动整风,发动群众给领导提意见等等,那个时候恰恰是官员最要小心夹尾巴做事的时候。反观现在,凡事领导无论大小,只要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就是老子说了算权力大无边。底下群众根本无法提反对意见,如果写了举报信那就抓你没商量。

另外就是对学校老师地位的看法。改开后常说文革时知识分子地位低,属于臭老九。这个地位低是相对于现在来说的,那个时候的老师因为也会被学生贴大字报,不敢体罚学生。与工人农民比较,可能只是政治地位排的的低一些,而待遇并不比老大老二低,反而要高出很多。以我在文革期间的体会,那个时候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能够上大学当知识分子的,只是上大学可能不是只需要考试还要推荐及考察其他方面能力,方式不同而已。邓上台后只是强调了书本知识,用考试来衡量学生是否有才能否升学,对否还是可以商量的,至少在我看来一味强调考试也是有片面性的--高分低能。

文革中有很多形式主义东西,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搞政治运动也确实多了一些,很长时间政府职能部门不能正常有效工作,群众运动所起的破坏力也是有目共睹。这些我觉得是可以讨论反思的,什么时候都有不足,必须经常总结经验改正错误才能不断发展。

通宝推:方平,老老狐狸,呆头呆脑,真历啊,
家园 雅各宾是自己的政策本身要使用暴力,文革政策是避免

避免不了的原因不是文革,而是对立面挑起带来的你若烦我我必犯人规律。

混淆是非地狡辩,最终不会达到你的目的。

家园 如果停留在这种“喜悦”那就真正着了孟词宗们的道了

你的这个“喜悦”是把毛时代或者文革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内容并列观察得出的“喜悦”。

事实上,两个时代的表达本来是这样的:

毛时代: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就是说,正确的政治路线是经济发展的保证,反过来,错误的反动的政治路线会阻碍经济、科技的发展——进一步说,你看看,我们如果不进行这样的政治斗争,我们的两弹一星就不能上天,我们的水利建设就不能完成,我们赶超英美的目标就难以施行,直到人民国家变成资本国家……

矬改时代:

政治路线是个屁,我就要唯一的中心:经济。你那个政治路线让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所以,你所谓的政治先行理论是错误的。

看到没有?矬改目的不是为了否定经济,而是用否定经济来否定政治。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用事实为根据驳斥造谣的理由是:

那时明明经济飞速发展,你怎么睁眼说瞎话呢?

我们本来是要用经济发展来证明我们的政治正确性的,但是到这里,双方都脑子错乱了,只在经济这个根据上打转转了,买椟还珠了。

他们:

初衷是为了否定政治的,就算承认你经济发展了,本质上,目的还是达到了。

我们:

从当时到现在,初衷就是为了证明政治路线的引领性作用,但是,即使党史承认了经济发展,还是指责你的政治是错误的。

结论:任重道远,路还长着呢。是最高领导人个别人的原因,还是小集团、大集团、时代的原因,还是连自己都身在其中造成的原因,还需要继续动脑子动手。

通宝推:东方青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