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东方神起—布韦希王朝的建立与黑衣大食的解体 -- 赫克托尔

共:💬76 🌺43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东方神起—布韦希王朝的建立与黑衣大食的解体

本文重点叙述940年前后布韦希王朝建立和巩固的过程,地理上以伊朗、伊拉克为主,兼顾埃及、中亚和东罗马帝国。资料来源有:

英文维基

伊朗人阿宝斯艾克巴尔奥希梯扬尼的《伊朗通史》中文版

美国人西提的《阿拉伯通史》中文版

《剑桥伊朗史》英文版

在线伊朗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Iranica)

等等

通宝推:白玉老虎,mezhan,ljsqt,联储主席,五藤高庆,光年,环宇7504,kiyohide,飒勒青,
家园 新作马之等肥
家园 预付定金花一朵

有坑10倍索赔

家园 【原创】1 平缓的衰落

黑衣大食建立的过程,见拙文《阿巴斯革命》,这里只简述一下。747年,阿巴斯党呼罗珊支部书记—并波悉林(abu Muslim),在呼罗珊首府木鹿城外,举起黑旗起义。黑衣军很快拿下木鹿,随即兵锋西指,749年拿下伊拉克首府库法,10月,从死海南边的侯迈麦村(Humaymah)阿巴斯党总部出逃的阿布-阿巴斯(Abu al-'Abbas al-Saffah),在库法就任哈里发。750年初,阿布-阿巴斯的叔叔阿卜杜拉率领的阿巴斯黑衣军,与麦尔旺二世率领的倭马亚白衣军,在幼发拉底河上游的萨卜会战(Battle of the Zab),后者战败,向西逃窜,黑衣军穷追不舍,8月,麦尔旺二世在埃及一个基督教堂里,被追兵杀死,倭马亚王朝灭亡。

阿巴斯朝的始祖是穆圣的叔叔阿巴斯,阿布-阿巴斯是阿巴斯的曾孙。黑衣大食或阿巴斯朝从建立之日起,就很不稳定。除了穆斯林国家固有的一些顽疾之外,还在于革命胜利太快,统治根基不稳。黑衣军从呼罗珊起兵,向西推进到埃及,埃及以西的地域,只是传檄而定,远谈不上忠诚。革命的成功,除了几代人的地下宣传,武力靠呼罗珊波斯人,尤其是并波悉林及其将领们,与阿布-阿巴斯的个人能力和魅力无关,黑衣军起兵、向西推进到伊拉克全程,阿布-阿巴斯及其族人都没参与,先在总部侯迈麦村看风向,遭到倭马亚政府搜捕之后,才逃到被黑衣军解放的库法。阿巴斯党伊拉克支部书记、元老阿布-萨拉麦(Abū Salamah al-Khallāl Hafs b. Sulaymān),藏匿阿布-阿巴斯,不让他露面的同时,派人到麦地那,邀请阿里的嫡系后裔,12伊玛目的第6伊玛目、侯赛因的曾孙—哲耳法尔-本-穆罕默德-萨迪格(Ja'far ibn Muhammad as-Sadiq,702—732~765年)来库法继位,幸好萨迪格拒绝前来,阿布-阿巴斯最终被人认出,才登基做了哈里发,从此之后,阿巴斯家族与阿里家族成了死仇。

虽然阿布-阿巴斯致力于肃清倭马亚家族的余孽,依然逃脱了一位前朝王孙,哈里发希沙木(Hisham ibn Abd al-Malik, 691—724~743)的孙子阿卜杜勒拉赫曼-本-穆阿威叶-本-希沙木(Abd al-Rahman I, 731—56~88),戏剧性的逃脱阿巴斯人的追杀,辗转来到西班牙。阿卜杜勒拉赫曼母亲是柏柏尔人,得到当地柏柏尔驻军的热烈拥护,756年,阿卜杜勒拉赫曼的手下临时把绿头巾绑在矛头上,做成临时军旗,战胜西班牙总督优素福,攻克省会科尔多巴,建立后倭马亚王朝。

761年,阿巴斯朝的第2任哈里发,太宗曼苏尔,大胆地任命阿拉义-本-穆基斯(al-‘Alā’ b. Mughīth)为西班牙的省长。两年之后,阿拉义被处斩了,他的头颅被保存在食盐和樟脑里,用一面黑旗包着,跟他的任命状一道,被运送到麦加去,交给正在朝觐中的哈里发曼苏尔。曼苏尔从前曾把阿卜杜勒-拉赫曼叫做“古莱氏族之鹰(the falcon of Quraysh)”,此时他大声说:“感谢真主,在我们和这样一个敌人之间,安置了大海!”从此,阿巴斯朝再也没打过西班牙的主意,西班牙永远的脱幅而去。

曼苏尔(Al-Mansur, 714—754~775)是太祖阿布-阿巴斯的哥哥,754年阿布-阿巴斯死于天花,曼苏尔接班,他才是阿巴斯的真正奠基者。即位之后,连续干掉两大开国功臣,萨卜会战的英雄阿卜杜拉、呼罗珊首义者并波悉林。对后世影响更大的事情,莫过于定都巴格达。之前阿巴斯朝的首都在库法、安巴尔(Anbar)等城,曼苏尔都不满意,最终选择了萨珊废都泰西封附近的小村巴格达。选择巴格达实质上就是定都于泰西封,巴格达-泰西封在底格里斯河与左岸支流迪亚拉河的汇合点上,也是伊拉克两河中游最靠近的地方。丝绸之路在剌夷/德黑兰折向西南,经哈马丹/埃克巴坦那、克尔曼沙赫,通过扎格罗斯山脉中的迪亚拉河河谷,到达巴格达,折向正西,经两河之间的运河,到幼发拉底河畔,再溯幼发拉底河进入叙利亚和地中海。

曼苏尔传子马赫迪(Al-Mahdi, 775~785),马赫迪传子哈迪(Al-Hadi, 785~786),哈迪传位给弟弟哈伦-拉希德(Harun al-Rashid, 763/66—786~809),算起来,哈伦是阿巴斯朝第3代、第5任哈里发。哈伦时代无疑是阿巴斯朝的极盛时期,《一千零一夜》的许多故事以他为背景。在武功方面,哈伦正赶上东罗马帝国最虚弱的时期,东罗女皇艾琳娜(Irene of Athens, 752c—797~802—803)乱政,西欧不承认她的合法性,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利奥三世(Pope Leo III, 750—795~816)将法兰克国王查理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重开西罗马帝国的法统。哈伦从东方出兵,夺取了东罗的几个边境城市,迫使尼基弗洛斯一世(Nikephoros I, 802~811)缴纳岁币和对皇室的侮辱性人头税。查理曼对东方的萨克森、阿瓦尔、东南的意大利都战果辉煌,唯独对南方西班牙的后倭马亚王朝无可奈何,778年,对西班牙的南征无功而返,还折损了殿后的外甥罗兰(Roland)。因此,查理曼与哈伦交上了朋友,黑衣大食-法兰克帝国,与东罗-西班牙后倭马亚,组成两大敌对阵营,据说在800年,即查理曼当上西罗皇帝那年,哈伦让耶路撒冷主教将圣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的钥匙,作为礼物送给查理曼,双方的友好关系,仿佛700年后的法王弗朗索瓦一世与奥斯曼算端苏莱曼大帝。

不过哈伦的武功到此为止,即使在东罗最虚弱时刻,哈伦也只能占到这点便宜,他的名气主要来自帝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以及哈伦的奢侈、风雅。即使在这20多年的极盛时期,依然出了不少负面新闻。穆圣的大外孙哈桑的曾孙易德里斯-本-阿卜杜拉(Idris I b. Abdallāh, 788~791),于785年在麦地那参加了再次爆发的阿里派的叛变。这次叛变被镇压下去以后,他就逃到马格里布的最西端(Maghreb al-Aqsa)—今天的摩洛哥。在那里,他建立了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王国。那个王国的国祚几乎延续了两百年(788—974年)。定都于非斯(Fes)的易德里斯王朝(Idrīsid dynasty),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什叶派的王朝。他们的力量来自当地土著柏柏尔人。柏柏尔人虽然是逊尼派,却愿意赞助分裂派的事业。

800年,哈伦任命世代忠臣易卜拉欣-本-艾格莱卜(Ibrahim I ibn al-Aghlab, 800~812)为易弗里基叶总督,易弗里基叶(Ifrīqiyah)是拉丁语“阿非利加”Africa的讹音,泛指埃及以外的北非,首府在盖赖旺(Qayrawān),今突尼斯中北部。易卜拉欣上任之后就独立了,建立艾格莱卜王朝,从此埃及以西的地区都丧失了。哈伦的帝国,东到帕米尔高原,西到埃及,版图比750年的白衣大食,少了1/3。

在国内,哈伦的主要敌人是什叶派和哈列哲派。什叶派最初是个政治党派,终极目标是拥立阿里做哈里发。逊尼、什叶、哈列哲最大分歧,在于什么人能做哈里发,什叶派认为只有阿里的2个儿子,即穆圣的外孙哈桑、侯赛因的后代才能做哈里发,逊尼派的哈里发人选范围大一些,所有古莱氏人都可以入选,哈列哲派最为激进,认为只要品德高洁、信仰虔诚,即使是埃塞俄比亚黑人也能做哈里发,单就这一点来说,IS哈里发巴格达迪属于哈列哲派。哈列哲派貌似最公平,英雄不论出处,但在具体操作上,却被各种野心家利用,任何人只要能拉起一支队伍,都可以堂而皇之的做哈里发,因此组织最为松散,行为最为暴力,逐渐成了匪帮和暴徒的代名词。

809年,帝国东部哈列哲派作乱,哈伦在出征的途中病死。哈伦的正妻或皇后是堂妹左拜德(Zubaidah bint Ja`far, ?—831),两口子同出一个祖父—太宗曼苏尔,左拜德为哈伦生嫡子阿明(Al-Amin, 787—809~813)。哈伦曾迷恋一个歌妓,左拜德为了使他和那个歌妓断绝,而赠给他十个女奴,其中一个波斯女奴后来生了哈伦的长子马蒙(Al-Ma'mun, 786—813~833),另外一个突厥女奴生穆耳台绥木(Al-Mu'tasim, 796—833~842)。

按倭马亚朝以来的传统,哈伦指定阿明为第一继承人或皇太子,更有才干的马蒙为第二继承人,即阿明死后由马蒙接班。不过历史证明,只要新哈里发稍有能力和私心,就会把弟弟废了,换成自己的儿子。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哈伦将庞大的帝国分割,以哈马丹/埃克巴坦那为界,东部以呼罗珊首府、阿巴斯革命发祥地木鹿为都城,西部归阿明,马蒙在领地中独立执政,但要臣服于阿明。

《一千零一夜》的开篇写到,萨珊老国王生了2个儿子,长子山努亚(Shahryār)继承王位,次子萨曼(Shah Zaman)封为撒马尔罕(Samarkand)之王,山努亚每晚上都娶一个妻子,次日早晨杀掉。历史上的萨珊帝国没有长久的统治过中亚,更没将帝国一分为二,作者一定在影射哈伦分国。

哈伦的安排貌似高明,却在他死后,诱发了阿巴斯朝第一场皇族内战。810年阿明剥夺马蒙的继承人资格,换成自己的儿子,811年,免去马蒙的东方之王,遭到拒绝,阿明派兵东征,打算武力解决马蒙。双方的干部队伍截然不同,阿明手下要么是阿拉伯人,要么是60年前呼罗珊革命时发迹的老呼罗珊人的后代。马蒙手下首席文官法兹尔(al-Fadl b. Sahl),首席武将塔希尔(Tahir ibn Husayn Dhu'l-Yaminayn, 821~22)都是波斯人,马蒙的母亲是波斯人,他自己是半个波斯人,他的手下绝对忠于他,亲切的称他为“姐妹的儿子”(son of our sister)

《世界征服者史》中有个小故事,记载阿明的的战前状态。当马蒙(Ma'mun)派塔希尔本侯赛因(Tahir b. al-Husain)和阿里-本-爱薛-本-马罕('Ali b. ‘Isaa b. Mahan)出师巴格达跟他的兄弟穆罕默德-阿明(Muhammad Amin)打仗,在同一时候,穆罕默德-阿明对他的一个廷臣哈马德-剌维牙(Hammad Rawiya)说:“今天我们到外面去,饮酒寻乐。”他们准备好一只船,登上了它。现在阿明有个叫花比哈(Qabina)的女奴,她有一颗黄牙,而她的美点就在那颗牙上。他随身携带她登船。同时他有一只用火红宝石制成的、呈船形的酒杯,在他眼里它抵得过世上的所有奇珍和他库藏的一切财宝。当一班人喝得面红耳赤,都乐不可支时,花比哈起身去作点什么,但她的脚被她的衣裙绊住,她就扑倒在杯上,把它打碎;又因她的牙齿碰着船,那颗穆罕默德视为掌上珠的黄牙也碎了。穆罕默德-阿明转向哈马德,说:“我们全完了。”哈马德,按照廷臣的习惯,发出乞免的祷告,说:“愿您无灾无难!”于是他们开始谈论它。突然,一个来自上空的声音喊道:“你俩所询问的事情,已被判决了”(《古兰经》,第xii章,第41节。)穆罕默德-阿明对哈马德说:“你听见了吗?”但他没听见。阿明又听见这番话,用一种大而可怕的声音发出来,他对哈马德说:“毋庸再怀疑了。起身去自寻生路吧。

塔希尔与阿明军会战于剌夷/德黑兰附近,东军大获全胜,击杀阿明军主将阿里-本-爱薛-本-马罕,之后东军势如破竹,连续击破阿明军。813年,塔希尔拿下巴格达,俘获、杀死阿明,内战结束,马蒙成了哈里发。与60年前的立国之战相比,马蒙更加依赖呼罗珊和波斯人,巴格达和西部人视马蒙为征服者,马蒙也不信任西部人,直到819年,他才回到阔别10年的巴格达。

大将塔希尔是个独眼龙,双手使用宝剑,杀人如麻,马蒙赠给他一个绰号—“助勒叶米奈因(dhu al-Yaminayn)”,意为两手俱利者(ambidextrous),一位诗人称他为“缺一只眼晴、多一只右手(minus one eye, plus an extra right arm)”的战士。马蒙与塔希尔的关系很微妙,马蒙既倚重塔希尔的能力和军队,又怕他造反。821年,马蒙任命塔希尔为阿拉伯的伊拉克以东所有国土的总督,以木鹿为首府,822年,塔希尔在呼图白祈祷中,删去马蒙的名字,以自己的名字铸钱,就是效法突尼斯的艾格莱卜王朝独立了。同年,塔希尔暴亡,可能是被马蒙派人毒死的。

塔希尔死后,马蒙让他的儿子泰勒哈继续做东方总督,泰勒哈和他的族人取消了独立,不仅世代做东方总督,还经常进京担任高级武官,为哈里发平定内外叛乱。因此,塔希尔王朝不仅不敌对哈里发,还是哈里发的世代忠臣。

内战之后,主宰京城巴格达的波斯军队,骄横跋扈,难以驾驭。马蒙指定弟弟穆耳台绥木(Al-Mu'tasim, 796—833~842)接班,波斯军队支持马蒙的儿子,经过一番争吵才让穆耳台绥木接班。穆耳台绥木的母亲是突厥人,他与波斯军队互相憎恶,为了建立一支忠于自己的军队,他从河外购入突厥奴隶组成禁卫军,名额是4000人。由于从事游牧生活,突厥人比波斯人更加善于骑射,但也更加骄横,突厥古拉姆(ghulam)们与波斯军队冲突,也与巴格达市民纷争,将太宗曼苏尔建成的“和平城”变成骚乱之城。巴格达城的居民很可能起来暴动,以抵抗禁卫军骄傲蛮横的行动,面对着这种危险,哈里发于836年,把中央政府所在地向北迁移到距巴格达六十英里的萨马拉城。这座城位于底格里斯河畔,原名Sāmarra,是一个亚述名词,哈里发把这个名字改为Surra Man Ra’a 见者喜(pleased is he who sees it),阿拔斯王朝的钱币上都印着这个城名,那里可能设有造币厂。当时曾有人幽默地说,这个城的新名应该这样解释:见者喜,是因为看到突厥禁卫军迁居此城,而巴格达城获得了安宁,人人皆大欢喜。

从穆耳台绥木朝开始,统治东方的塔希尔王朝,不断向朝廷和其他权贵输送突厥古拉姆,自哈里发以下,大小军政要员纷纷组建自己的突厥古拉姆军团,而这些突厥人成了日后帝国动荡的根源。

838年,穆耳台绥木率领以突厥古拉姆为核心的军队,发动了哈伦朝之后,最后一次重要的对东罗的战争,他企图在托罗斯山脉的另一侧获得一个立足点。阿巴斯军“装备之优良,超过以前任何哈里发的军队”。阿巴斯军攻占安纳托利亚军区首府,小亚中西部的阿摩利阿姆(Amorium,阿拉伯语叫‘Ammūriyah)—西奥菲拉斯(Theophilus, 813~829—842年在位)皇帝所在的阿摩利安王朝(Amorian dynasty, 820—867)的龙兴之地。阿巴斯军本想向君士坦丁堡进军,但是,接到国内可能发生武装叛变的警报后,哈里发就班师了,并以此为借口,清洗了一大批宿将,加速了军队的突厥化。

穆耳台绥木在位时间不长,只有9年,他是萨马拉时代(836—892)的第一位哈里发,虽然建立突厥禁卫军确实后患无穷,但他也没更好的办法,即使没有突厥禁卫军,王朝也会被波斯禁卫军控制。

842年,穆耳台绥木之子瓦西格(Al-Wathiq, 816—842~847)继位,是个无足轻重的平庸人物,地方上的起义或叛乱频出,但都不足以动摇根基。瓦西格的弟弟穆台瓦基勒(Al-Mutawakkil, 822—847~861),是最后一位统治还算太平的帝国的哈里发。穆台瓦基勒干练强势,迫害异教徒和什叶派,拆毁卡尔巴拉的侯赛因墓、纳杰夫的阿里墓。

861年12月,穆台瓦基勒的长子孟台绥尔(al-Muntasir, 837—861~862),唆使突厥奴隶杀死父亲,做了阿巴斯朝第11任哈里发,帝国转入急速下滑阶段。

通宝推:桥上,澹泊敬诚,五藤高庆,
家园 马蒙与的

抓虫:)

家园 即使突厥禁卫军

即使没有突厥禁卫军?

家园 几个文字错误

幸好萨迪格拒绝前来,阿布-萨拉麦最终被人认出,才登基做了哈里发

当为阿布-阿巴斯

还折损了殿后的外甥罗兰罗兰(Roland)

八卦一下,穆耳台绥木是第八个儿子,阿巴斯第八位哈里发,在位八年零八个月,所以阿拉伯诗人就叫他老八(他不是最小的儿子)

在穆耳台绥木还被叫做阿布-伊斯哈格的时候,他就从中亚收买突厥奴隶作为亲兵,这些突厥亲兵战斗力很强,他进攻东罗马那次,一举平毁安纳托利亚军区首府,当时东罗马皇室(弗里吉亚王朝或阿莫利王朝)龙兴之地 阿穆里耶城,东罗皇帝 狄奥菲鲁斯,急得向法兰克和威尼斯人 求助

但是,就在远征途中,哈里发就发现手下试图推翻他的阴谋,这一阴谋据说是准备利用洗劫阿穆里耶城的混乱过程来进行的,被哈里发一举压服,为此不少将领被清洗,加剧了帝国军队的突厥化

最后,问一个问题,为啥从穆耳台绥木之后,哈里发的尊号改变了形式,都变成 穆耳**,穆斯**的形式了(就好像后来那些**丁的苏丹,**道莱的异密也都是绰号,穆耳**,穆斯**这种形式是怎么出现的?)

家园 谢谢指正

没看到穆耳台绥木是老八的记载,只知道他是第8任哈里发。

关于哈里发们的徽号,从穆耳台绥木开始,名字后面还有 bi-lah 或 bi-Allah,例如穆耳台绥木叫 al-Mu'tasim bi’llāh ,意为 he who seeks refuge in God,安拉庇护的人。我不懂阿拉伯语,猜测 Mu 是主语、我。

家园 见者喜,直接说“人见人爱”不好了吗?
家园 【原创】2. 奔向崩溃

孟台绥尔在861年12月继位,开启了10年动荡期(861—870)。突厥奴隶们杀了孟台绥尔的父亲穆台瓦基勒,担心穆台瓦基勒的其他儿子报仇,强迫孟台绥尔的弟弟们签署声明,放弃继承权。声明签完了,同为穆台瓦基勒之子的孟台绥尔也没用了,862年6月暴崩,在位只有半年,很可能死于突厥禁卫军之手,成了在位时间最短的哈里发之一。按之前的约定,孟台绥尔的堂弟、穆耳台绥木的另一个孙子穆斯台因(Al-Musta'in, 836—862~866)继位。

穆斯台因是第12任哈里发,也是10年动荡期的第2位哈里发,权力掌握在母亲和2个突厥将军手里。穆斯台因已经成年,并不甘心做傀儡,更不愿像2位前任那样死于非命。他提拔新生代突厥将领,在将领中制造不和。863年,28岁的突厥将领艾哈迈德-本-图伦(Ahmad ibn Tulun, 835—68--84),从东罗前线回京述职,穆斯台因大喜,将一个小妾送给艾哈迈德-本-图伦,从此圣眷更隆。

865年,突厥将领们内讧日盛,穆斯台因担心被杀,与一帮亲自己的手下逃出萨马拉,回到故都巴格达。萨马拉城的将军们,赶紧组织人马追杀穆斯台因,阿拉伯版两都之战爆发。萨马拉派拥立穆耳台兹(Al-Mu'tazz, 847—866~869)为哈里发,他是穆台瓦基勒之子,已经宣布放弃继承权,现在萨马拉的军头们管不了那么多,还是让他做了哈里发。穆台瓦基勒的其他儿子也看到重获帝位的希望,积极支持穆耳台兹,其中最活跃的,莫过于其兄泰勒哈(Abu Ahmad Talha ibn Ja'far)—后来的大将军王穆瓦法格(Al-Muwaffaq, 842—91),泰勒哈率领大军围攻巴格达。战争打到866年,巴格达派哈里发穆斯台因势穷力竭,与萨马拉派和解,签约放弃哈里发位,去麦地那做个富家翁。10月,穆斯台因被杀,脑袋送到萨迈拉,交给穆耳台兹。

穆耳台兹(Al-Mu'tazz, 847—866~869)是第13任哈里发,10年动荡期的第3位哈里发,完全堕落为将军们的傀儡。穆耳台兹生活奢侈,穿镀金盔甲,坐金马鞍。伴随帝国的解体和宫廷的挥霍,军队拿不到军饷,劫持哈里发,要求穆耳台兹的母亲拿出5万第纳尔换儿子的命。第纳尔是金币,约4.25克,按每克黄金300元人民币计,5万第纳尔折合6375万元。尽管太后在地下室的贮藏处收藏了100万第纳尔,还收藏了无法估价的珠宝,依然拒绝了乱军的要求,于是穆耳台兹惨遭杀害,年仅24岁。第14任哈里发穆海台迪(Al-Muhtadi, 869~870),是穆耳台绥木的另一个孙子,在位1年被杀。将军们拥立穆台瓦基勒的儿子穆耳台米德(Al-Mu'tamid, 844—870~892)为第15任哈里发,终生都是傀儡,由哥哥、大将军王泰勒哈-穆瓦法格摄政,好在穆瓦法格极其能干,终于结束了10年动荡。下面是动荡期几位哈里发的世系,前面的数字是哈里发的序号。

8穆耳台绥木(833-42)—>9瓦西格(842-47)—>14穆海台迪(869-70)

8穆耳台绥木(833-42)—>10穆台瓦基勒(847-61)—>11孟台绥尔(861-62)

8穆耳台绥木(833-42)—>10穆台瓦基勒(847-61)—>13穆耳台兹(866-69)

8穆耳台绥木(833-42)—>10穆台瓦基勒(847-61)—>15穆耳台米德(870-92)

8穆耳台绥木(833-42)—>10穆台瓦基勒(847-61)—>大将军王穆瓦法格—>16穆耳台迪德(892-902)

8穆耳台绥木(833-42)—>穆罕默德—>12穆斯台因(862-66)

10年动荡(861--70)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央的权力之争,期间国外和地方都发生了巨变。867年,穆耳台兹在位期间,生于马其顿的亚美尼亚农民巴希尔(Basil I, 867--86),白手起家做了东罗皇帝,开创马其顿王朝(Macedonian dynasty, 867--1056),巴希尔年轻时做过弼马温—马夫,所以马其顿王朝也叫马夫王朝。马夫王朝是阿拉伯征服之后东罗最伟大的王朝,对外猛烈扩张,从外部给阿拔斯朝给予沉重打击。

在国内,崛起了一大堆地方王朝或政权。在帝国西部,艾哈迈德-本-图伦割据埃及独立,建立图伦王朝。艾哈迈德的父亲图伦(Tulun),是拔汗那(费尔干纳)突厥奴隶,817年由萨曼家族的中亚省督,作为礼物送给哈里发马蒙。约在855年,图伦去世,遗孀改嫁另一位突厥将军巴依贝(Bayik Bey),于是艾哈迈德成了巴依贝的干儿子。由于在对东罗的战争中表现优异,短命哈里发穆斯台因送给艾哈迈德一个小妾,生下任图伦王朝埃及王胡马赖韦(Khumarawayh ibn Ahmad ibn Tulun, 884~895)。

868年,由突厥将军拥立的穆耳台兹,封艾哈迈德的后爹巴依贝为埃及提督,只有军事权力,没有财政权力。当时,哈里发封亲贵们为地方官作为酬庸,亲贵们却舍不得离开权力中枢,于是他们养成了在中央坐镇,派亲信去辖区做代理人的习惯,巴依贝派干儿子艾哈迈德去埃及做自己的代理人。870年,刚刚继位的穆耳台米德哈里发急需钱用,来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和镇压两河下游的黑奴起义(Zanj Rebellion, 869–883),授予艾哈迈德收税权。古今中外的地方官,无非文武两类,文官最重要的职能是收税,一旦地方官同时拥有兵、财权,就成了一方诸侯,因此从870年开始,伊本-图伦成了当仁不让的埃及王,用埃及的税收,组建了一支突厥、黑人奴隶为核心,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强大军队,不向朝廷交税。877年,大将军王穆瓦法格战胜东方之王叶饵孤卜之后,派军队讨伐艾哈迈德,但因为朝廷欠饷,可能也受到收买,朝廷远征军行至叙利亚,居然一哄而散。艾哈默德的埃及军队跟踪而至,顺势占据叙利亚,这是法老时代以来,埃及初次统治叙利亚。至此,伊拉克西面的帝国国土,丢失殆尽。

882年,见哈里发与大将军王哥哥的关系恶劣,艾哈默德秘密邀请哈里发来埃及避难,哈里发在前往埃及的途中,被大将军王穆法瓦格拦截回京,穆法瓦格由此深恨艾哈迈德,以哈里发的名义革去对手的所有职务,艾哈默德针锋相对,在大马士革召集代表埃及、叙利亚和基利家的穆斯林的执法官(qadi)、法理学家和“谢里夫”(sharif)们开会、并要他们投票,赞成对穆瓦法格发动的“圣战”,之后两大强人大打出手,互相诅咒,884年,艾哈迈德驾崩,由胡马赖韦接班。

图伦王朝持续时间不长,但它是伊斯兰世界的第一个奴隶王朝,开创了改变伊斯兰世界命运的先例。西提指出,“图伦王朝是哈里发帝国心脏里,从前默默无闻的蛮横的突厥分子在政治上团结起来的最早的表现。其他更重要的突厥小王朝,不久就接二连三地出现了。伊本-图伦是在哈里发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许多小王国的奠基者的典型。这些小王国要么就完全脱离中央政府,要么就只在名义上仍旧依附巴格达的哈里发。艾哈迈德就是一个例证,足以说明,任何一个部下或者奴隶中的随从,只要有强硬的手段和坚强的意志,就能够削弱庞大而笨重的哈里发帝国,而获得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势力。”

阿拉伯台格利卜部族(Banu Taghlib),世代盘踞在北伊拉克做地头蛇,当时叫哲齐赖(Al-Jazira),哲齐赖本意是岛屿,因为这块地方被两河紧紧包围。866年,两都之战后,伊拉克民生凋敝,哈列哲派趁机在哲齐赖起义(Kharijite Rebellion, 866–896),台格利卜部族的哈木丹(Hamdan ibn Hamdun, ?—895),及其子孙趁乱起兵,占领首府摩苏尔—现在IS首都,割据哲齐赖,建立哈木丹王朝(Hamdanid dynasty)。944年,哈木丹的孙子赛弗-道莱(Sayf al-Dawla)拿下叙利亚北部名城阿勒颇,王朝版图与200年后的赞吉王朝相当。

对帝国和伊拉克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两河下游的黑奴起义。关于两河流域的农业及其衰落,年鉴体名著《腓力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与地中海世界》,做出精到点评。

“美索不达米亚在古代辉煌一时,它由一片占地不过20,000到25,000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组成;这在地图上显得微乎其微。然而,绿洲是集中的居民点,是阡陌纵横的农业区。当时那里的生活情况,由今日南阿尔及利亚果园的图景就可见一斑。阿尔及利亚的果园四周被土墙围着,水利灌溉井然有序,经营管理有条不紊。那里组织体制比地中海平原严格得多。同《汉漠拉比法典》的严格规章相比,伦巴第的水稻种植规定又算得了什么呢?即使在巴伦西亚以及遵循严格的法规进行灌溉活动的其他地区,多半仍有通融的余地。但是,绿洲施加的强制却划一不二。此外,如同真正的平原一样,绿洲需要耗用大批男劳力。

至下美索不达米亚,它似乎从东西两侧的山地接受移民。在中世纪,美索不达米亚难道不是波斯的一块属地吗?那里曾是波斯文明之花盛开的场所,那里还有重要的朝圣地以及通都大邑,有人说,土耳其人的懒怠疲沓破坏了美索不达米亚的波斯田园。实际上,美索不达米亚自从与伊朗分割后,它的不可缺少的人力来源就被切断了,贝都因人到这个死气沉沉的地区四周放牧,不再遇到什么困难,他们并且学会了定居,在那里建立粗放的农业。

这里恰好可以衡量出平原和绿洲的田园是何等地不稳固,因为这些田园需要不重建建,需要经常保卫,以防蠢蠢而动的敌人的侵袭。就美索不达米亚的情况而言,必须预防沙害、水渠淤塞、堤岸决口,以及在附近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必须像对付蝗虫样,保护自己不受半开化的游牧民的侵犯。在14世纪末,美索不达米亚的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碉楼和监视哨,发现牧民入侵便及时报告。”

两河下游有很多沼泽,帝国政府使用数十万黑人奴隶,从事排干沼泽的劳动,否则土地将很快盐碱化。869年,一个叫做阿里-本-穆罕默德(‘Ali b. Muhammd)的足智多谋的假冒者,自称阿里的后裔,煽动黑奴造反,黑奴们利用优越的和熟悉的地势,利用沼泽同运河交错的地形,不断战胜政府军,并且把所有的战俘和非战斗人员都处死了。巴士拉、瓦西兑(Wasit)、阿瓦士(al-Ahwaz)、伍布莱(al-Ubullah)等城市都化为废墟。直到883年,起义才被大将军王穆瓦法格平定,但起义对两河下游的破坏是决定性的,此后1000多年,再也没恢复过来。

在更远的东方,今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交界处的锡斯坦(Sistan),叶耳孤卜-本-莱伊斯-萨法尔(Ya'qub bin Laith as-Saffar, 861~79)建起王朝。叶耳孤卜原来以铜匠为业,阿拉伯语的铜匠是萨法尔(saffar),因此他的王朝叫萨法尔王朝。当时锡斯坦有2伙反政府武装,一贯反抗帝国政府的哈列哲派、打家劫舍的匪帮—统称阿瑶朗(ayyār)。两伙人的区别不大,甚至常常是一伙人,但也经常火并。帝国政府也经常招安阿瑶朗,对付威胁更大的哈列哲派。叶耳孤卜年纪轻轻就参加了阿瑶朗,因为机智勇敢,很快脱颖而出做了头目,与他所在的团伙被锡斯坦总督招安。861年,叶耳孤卜干掉上级迪尔汗(Dirham b. Nasr b. Salih),成了团伙头子,被锡斯坦官民拥戴为当地的异密(amir),首都是锡斯坦首府扎兰季(Zaranj)—两唐书做疾陵城,波斯都督府所在地,谭其骧版唐朝地图的最西南角。随着买卖越做越大,叶耳孤卜必然与统治东方的塔希尔王朝发生冲突。867年,叶耳孤卜攻占距离扎兰季最近的呼罗珊四郡中的南郡赫拉特(Herat)。萨法尔王朝的建立有2个时间点,861年成为锡斯坦之王,867年攻占赫拉特,彻底与塔希尔朝决裂。

此后的几年,叶耳孤卜尽量避免直接冒犯哈里发朝廷,一面继续征剿、收编哈列哲派,一面抢夺塔希尔王朝的地盘,一面向东发展,进军喀布尔河流域,即佛教圣地犍陀罗(Gandhara),征服异教徒,870年以圣战的名义攻占喀布尔,将50座金佛和大批财物送给哈里发,从此穆斯林打开通向印度的突破口,因此叶耳孤卜在穆斯林征服印度史上,也有很重要的地位。873年,叶耳孤卜以讨伐塔巴里斯坦的阿拉维王朝为借口,向北进军塔希尔王朝首府尼沙普尔(Nishapur),8月,在内应的策应下,不战而下尼沙普尔,擒获塔希尔朝末代东方之王、塔希尔的曾孙穆罕默德,立国52年(821—73)的塔希尔王朝灭亡。

塔希尔朝世代忠于哈里发朝廷,873年后,依然有塔希尔族人在朝廷当官,灭了塔希尔朝等于与公然与哈里发为敌。875年,叶耳孤卜挥师西进,带着亡国之君穆罕默德-塔希尔,征服法尔斯,之后继续向西,翻越扎格罗斯山脉,进入阿拉伯的伊拉克,即两河流域,兵锋直逼帝国首都萨马拉、巴格达。两河下游的黑人起义者,邀请叶耳孤卜一同征讨哈里发,大概叶耳孤卜瞧不起黑人,拒绝与黑人合作,绕过黑人的地盘,向巴格达推进。

哈里发穆耳台米德、大将军王穆法瓦格惊恐万状,一面承认叶耳孤卜对东方所有土地的统治权,一面让他停止前进,回头讨伐塔巴里斯坦的阿拉维人、阿富汗的异教徒。叶耳孤卜自称要亲自来京朝拜哈里发,拒绝停止前进的步伐。

见叶耳孤卜居心不良,哈里发穆耳台米德、大将军王穆瓦法格、大将军王的儿子阿巴斯—下任哈里发穆耳台迪德,带领大军迎战。4月初,哈里发军与萨法尔军在巴格达东南方80公里的达伊鲁-奥古尔(Dayr al-’qūl)会战,萨法尔军初战告捷,但哈里发军主场作战,援军不断开到,而且哈里发本人就在军中,通过喊话使叶耳孤卜军中许多人都叛逃过去,他说叶耳孤卜是反叛,不服从正宗哈里发。这样瓦解了叶耳孤卜的军队,使萨法尔的军队溃败。叶耳孤卜身中3箭,颈、手都受伤,只好退出战场,政府军获胜,萨法尔军中的穆罕默德-本-塔希尔也趁机逃脱,投奔哈里发。

此役是叶耳孤卜的首次失败,但他依然是伊斯兰世界最强大的君主,地盘东到阿姆河、帕米尔高原,西到今两伊边界,比埃及王伊本-图伦、中亚王奈斯尔等强大许多。政府军也不敢远追,两都附近的黑人起义军、北方哲齐赖的哈列哲派的威胁更加迫在眉睫。

879年,叶耳孤卜在法尔斯著名的医学城公德沙普尔(Gundeshapur)养伤和治疗胃病,哈里发派使节给他送去了一封假献殷勤的信函说道:如今我们才知你头脑简单、听信谗言、想要算计我们,现在真主要我们战胜你。我们宽恕你的罪过。为了再次显示我们仁慈为怀,我们重申让你一如既往地担任呼罗珊和法尔斯的异密。叶耳孤卜下令将一些大饼、鱼、牛油和洋葱放置于木制托盘端上来。他对哈里发的使节说:去禀告你的主人,我是铜匠之子,受父亲的熏陶,我们的食物只是粗茶淡饭,大饼加上洋葱、鱼和牛油。你现在所见到的我们的江山和政权并不是从父亲那里承继而来,更不是你的恩赐,而是通过我们的英勇斗争所致。只要尚未完成和达到推翻你的统治之重任,我将决不罢手。只有待我死后,你才能安枕无忧。只要我一息尚存,你就得设法来对付我这刀剑。如若败阵,我将返回锡斯坦,自此便以大饼加洋葱充饥,了此余生。哈里发的使节只得回去禀报叶耳孤卜的答复。但是在他回京之前,便传来这位锡斯坦勇士病逝的噩耗。

400年后,旭烈兀兵临巴格达,要末代哈里发穆斯台耳绥木投降,哈里发的使者大言不惭的吓唬旭烈兀:“企图侵犯阿巴斯家族和世界之城巴格达的一切君主的结局都是非常不幸的。尽管有坚毅的君主和强大的统治者企图侵犯它们,但是这个强大国家的基础特别坚固,毫不动摇地屹立到死者复活之日……君王对阿巴斯家族蓄有恶念是不会有好处的。请他(旭烈兀)好好考虑一下变化无常的命运的毒眼。”使者举了5个例子证明进攻巴格达者必败且之后速死,叶耳孤卜、叶耳孤卜的弟弟阿慕尔(Amr ibn al-Layth, ?—879~900—902)、布韦希王朝的古拉姆白萨西里(Al-Basasiri, ?—1059)、塞尔柱算端穆罕默德二世(Muhammad II ibn Mahmud, 1128—53~59)、花拉子模算端摩诃末(‘Alā’-al-Din Moammad, 1200~20)

在阿巴斯帝国废墟上崛起的君主中,叶耳孤卜是我最佩服的,没有之一。他出身最低,全靠个人能力成长为伟大君王。同时,他还是极少数公然与哈里发为敌,打算推翻阿巴斯政权的君主,多数君主在承认哈里发的最高权威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力量,格局比叶耳孤卜小得多。

通宝推:澹泊敬诚,五藤高庆,
家园 叶耳孤卜是极富草莽气息的英豪

他兵临城尼沙布尔城下时,穆罕默德-本-塔希尔派使者去交涉,提出:“你如奉哈里发之命而来,请出示诏书,我自当将总督的职权交卸给你;否则且请回去”。叶耳孤卜则从他身下的祈祷席下抽出刀来,回答说:“这就是我所奉到的诏书和旗号”

又,叶耳孤卜做埃米尔,手下有文人献阿拉伯语的诗歌给他,他坦率的承认,俺不懂阿拉伯文,要这些做什么。于是文人改写波斯语的诗歌献上,因此促进了波斯文学的复兴

家园 【原创】3. 群雄并起

叶耳孤卜手下有个高级将领—艾哈迈德-霍加斯坦尼(Ahmad B. ‘Abdallāh Kojestānī, ?—882),原来在塔希尔朝亡国君主穆罕默德-本-塔希尔手下效力,873年塔希尔朝亡国,霍加斯坦尼投入叶耳孤卜帐下,地位节节高升。875年,叶耳孤卜西征法尔斯和伊拉克,霍加斯坦尼趁机在阿富汗和呼罗珊造反,遥奉亡国之君穆罕默德-本-塔希尔为主。879年,叶耳孤卜死于法尔斯,由弟弟阿慕尔(Amr ibn al-Layth, ?—879~900—902)继位。阿慕尔知道,在后方不稳的情况下,与朝廷为敌很不明智,那壁厢萨马拉朝廷册封阿慕尔为东方总督,两家暂时和解。双方都解除后顾之忧,朝廷集中精力平定黑奴起义,阿慕尔回师东方平定霍加斯坦尼。882年,霍加斯坦尼被2个突厥古拉姆杀掉,战友拉飞-本-哈勒萨梅(Rafi bin Harthama)接管队伍,继续与阿慕尔混战。

884年,见萨法尔朝江河日下,阿慕尔在法尔斯的总督,带着地盘投奔哈里发朝廷,朝廷则罢免阿慕尔一切职务,由在达伊鲁-奥古尔战役中出逃的、末代塔希尔王的穆罕默德-本-塔希尔,出任祖传的法尔斯和东方之王,算是塔希尔王朝的复辟。穆罕默德-本-塔希尔以东方之王的名义,任命拉飞为呼罗珊总督,萨曼王朝的奈斯尔-本-艾哈迈德(Nasr I, 864/865~892)为河外总督,要他俩夹击阿慕尔,一时间阿慕尔的处境岌岌可危。

到这里,笔者说说萨曼王朝的来历。810年代,马蒙坐镇呼罗珊期间,巴里黑附近萨曼村(Saman)的头人阿萨德(Asad),带着4个儿子投奔马蒙。阿萨德家族世代做萨曼-胡大(Saman Khuda),胡大(Khuda)是波斯语的“主人”,后来引申为波斯语的真主,萨曼-胡大就是萨曼之主。萨曼王朝发迹后编造家谱,自称大破西突厥的萨珊皇帝巴赫兰-楚宾(Bahrām Chobin, 590~91)的后裔。阿萨德的4个儿子都被马蒙封为总督,努哈(Nuh, ?—842)为撒马尔罕总督、艾哈迈德(Ahmad B. ASAD, ?—864)为拔汗那(费尔干纳)总督、易勒雅斯(Ilyas)坐镇赫拉特、叶哈雅(Yahya, ?—855/56)统治塔什干/赭时/石国。将图伦送给马蒙做礼物的那位中亚总督,很可能是艾哈迈德。

821年,独眼塔希尔来到木鹿,做了东方之王,萨曼4兄弟留任,直接听命于塔希尔王朝。从地理分布上看,萨曼4兄弟,只有易勒雅斯在呼罗珊,老大努哈在河中,其余哥俩都在河外。易勒雅斯的赫拉特距离木鹿最近,深深卷入呼罗珊事务。855/56年,易勒雅斯去世,其子担任呼罗珊军队司令,被造反者叶耳孤卜打败,易勒雅斯一脉随着塔希尔王朝的覆灭而完蛋。

4兄弟的另外3个都在中亚,841/42年老大努哈去世,塔希尔的儿子阿卜杜拉,将河中分给艾哈迈德和叶哈雅。855/56年叶哈雅死了,硕果仅存的艾哈迈德成了阿姆河以东所有土地的主人。

864年,艾哈迈德死于撒马尔罕,艾哈迈德的长子奈斯尔-本-艾哈迈德(Nasr I, 864/865~892),继续统治河外,接受塔希尔朝的节制。,此时正是10年动荡期,河中也群雄并起,坐镇阿姆河西的花拉子模总督侯赛因-本-塔希尔,渡过阿姆河,占领河东的布哈拉,动了世代统治河外的萨曼家族的奶酪。873年,塔希尔王朝被铜匠叶耳孤卜推翻,末代塔希尔王穆罕默德-本-塔希尔被俘,侯赛因-本-塔希尔是穆罕默德的弟弟,失去家族的支持,他在河外自然难以立足。

874年,在布哈拉上层人士的邀请下,萨曼王奈斯尔派弟弟易司马仪(Isma'il ibn Ahmad, ?—892~907)西征,轻而易举的赶走侯赛因,进驻布哈拉,萨曼王朝肃清了阿姆河以东,哈里发朝廷正式任命奈斯尔为巴里黑河(阿姆河)以东的所有土地的总督,首都撒马尔罕,易司马仪为哥哥治下的布哈拉太守。

艾哈迈德起家于最东方的费尔干纳,向西兼并了兄弟们的塔什干、撒马尔罕,才把领地推进到阿姆河,扩张过程是从东向西。布哈拉在河中的西部,临近阿姆河,并入萨曼王朝晚,易司马仪反而可以大展拳脚,培植自己的势力。

880年代,拉飞与阿慕尔在阿姆河西混战,割据呼罗珊,与易司马仪隔阿姆河相望,来往频繁,成了好哥们。路边社报道,易司马仪勾结拉飞,要推翻奈斯尔做河外之主。885年,奈斯尔先下手为强,西征布哈拉。易司马仪势单力孤,请拉飞过阿姆河帮忙。奈斯尔不与易司马仪-拉飞联军正面会战,截断对手的粮道,易司马仪与拉飞进退不能,拉飞便在两兄弟之间调解。最终哥俩议和,哥哥奈斯尔撤军,易司马仪放弃兵权,只保留收税权,成了哥哥在布哈拉的包税人。

15个月之后,奈斯尔再发大军,打算彻底消灭弟弟。经过1年多的周旋,888年12月,哥俩在布哈拉城下决战,哥哥奈斯尔战败被擒,弟弟易司马仪把哥哥拥入布哈拉,坐上王位,貌似恭顺的小心伺候,之后送大哥回撒马尔罕,弟弟留在在布哈拉掌握实权。易司马仪这番表演,除了收买人心之外,还在于奈斯尔是朝廷正式承认的河外总督,废黜奈斯尔等于对抗朝廷。892年,活的很憋屈的奈斯尔驾崩,893年,哈里发下诏批准易司马仪继任河外总督,易司马仪成了货真价实的河外之王,虽然名义上是哈里发朝廷的异密。

890年前后是拉飞的权力顶峰,不仅征服了呼罗珊,还向北远达咸海边上的花拉子模,向西深入伊朗西北部的加兹文(Qazvin),以剌夷为首都,俨然成了新版叶耳孤卜。河外的易司马仪是他的小弟,正是依靠拉飞的扶植,易司马仪才能战胜哥哥,做了河外之王。

891年,做了21年大将军王的穆瓦法格去世,892年,即萨曼王奈斯尔去世的同年,做了一辈子傀儡的穆耳台米德跟着挂了,穆瓦法格的儿子阿巴斯即位,是为第16任哈里发穆耳台迪德(Al-Mu'tadid, 857—892~902)。穆耳台迪德上台的第一件事,便是将首都迁回故都巴格达,结束了56年(836—92)的萨马拉时代。

穆耳台迪德在军中长大,跟着父亲南征北战,打了无数的仗,尤其是作为主将平定了历时15年的黑人起义,让他成了伊斯兰世界头号将星,以及军事能力最强的哈里发。穆耳台迪德见拉飞风头正劲,势力渗透到伊朗西部,威胁帝国的核心区域,便转而支持阿慕尔,此后阿慕尔逐渐缓过劲来。拉飞则承认阿拉维伊玛目穆罕默德-本-栽德为最高宗教领袖,等于皈依了什叶派。896年,阿慕尔从老巢锡斯坦出发,北伐呼罗珊,与拉飞在尼沙普尔附近的萨卜泽瓦尔(Sabzevar)决战。拉飞大败,约5000名士兵被杀,剩下的不是投向阿慕尔,便是逃跑了,他只得逃往花剌子模。花剌子模的总督却把他逮住,并于896年11月(伊历283年10月)处死了他,把他的首级送交阿慕尔-本-莱伊斯。阿慕尔随即将此首级随同其他礼物一起送往巴格达。穆耳台迪德为了以儆效尤,下令将此首级每天上午挂在巴格达城东,下午挂在城西,至此,拉飞被彻底平定下去,阿慕尔和老兄叶耳孤卜一样,又成了东方之王,与萨曼王易司马仪隔河对峙。

阿慕尔以塔希尔王朝的继承人自居,想征服河外,第一步是吃掉阿姆河以西的花拉子模。然而易司马仪抢先一步,提前吃掉花拉子模,当地以易司马仪的名字念诵呼图白。898年,萨曼军战胜一支入侵花拉子模的萨法尔军,双方正式翻脸。

阿慕尔闻讯大怒,修书一封给哈里发穆耳台迪德,要求朝廷把河中的统治权交付给他,还威胁哈里发道:如若不满足此要求,则将前往讨伐河中,将把易司马仪赶出当地。哈里发经过一番考虑,把河中的委任状随同一些赐礼一起送交给阿慕尔。与此同时,哈里发私下告诉易司马仪,说朝廷并没有罢黜他的职务,他仍然领受哈里发的青睐。经过哈里发的这番里挑外撅,萨法尔、萨曼的战争一触即发。

900年4月,两军在巴里黑附近遭遇,易司马仪向阿慕尔的军队喊话说自己是圣战者,是替天行道,而阿慕尔则是聚敛无度的征服狂。这番喊话后,果真有许多阿慕尔的属下投诚到易司马仪这边来。虽然如此,阿慕尔还是勇敢地与易司马仪的军队打了一整天。不幸的是除了易司马仪军队在数量上压倒了他,天公亦不作美,大风刮向他的军队阵地,瞬时间白天昏暗得一如黄昏,阿慕尔军队的阵势溃散了,他只得逃之夭夭,而此时他的坐骑又陷入泥潭,被萨曼军队俘获。

败报传来,阿慕尔的孙子塔希尔(Abu'l-Hasan Tahir, 900~08),在锡斯坦急吼吼的继位。易司马仪本想用阿慕尔敲诈塔希尔一笔赎金,然而塔希尔根本不希望爷爷回来,拒绝支付赎金。易司马仪没奈何,将阿慕尔送给哈里发邀功,也是向挑拨离两虎互斗的哈里发示威。哈里发把阿慕尔置于一匹高大、曲背且又跛足的骆驼背上,把他长时期地在巴格达的大街上示众,然后投入监狱。

902年,哈里发穆耳台迪德弥留之际,招来一名侍卫,哈里发已经无法说话,把手放在喉咙下,用一只眼睛向侍从眨眼。侍卫明白了,哈里发要自己杀掉牢狱中的阿慕尔,因为阿慕尔是个独眼龙。

阿慕尔的临战指挥能力不如哥哥叶耳孤卜,但更善于治军。在他的统治下,萨法尔军是伊斯兰世界最强的军队,阿慕尔每三个月便向部队发放粮秣和军饷,具体做法是每到规定时刻,他便擂起战鼓把全军统集合到规定地点,由军需官按军士花名册点名,检査武器铠甲是否维护周到,检查满意之后才发给这名军士饷银,而被检査的第1人正是阿慕尔-本-莱伊斯本人。

随着900年阿慕尔的失败被俘,萨法尔王朝迅速萎缩成锡斯坦的地方性小王朝,因为地处偏僻,人畜无害,又维持了100多年。1002年,末代萨法尔王被加兹尼王朝算端马哈茂德废黜,旁支维持到塞尔柱帝国时期。与此同时,萨曼朝趁机渡过阿姆河,迅速征服呼罗珊,一跃成为伊斯兰世界头号强国。并且开始向西推进,与盘踞塔巴里斯坦的阿拉维王朝发生正面冲突,而阿拉维王朝,则与布韦希王朝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宝推:五藤高庆,澹泊敬诚,
家园 问几个小问题

1 塔希尔和阿慕尔都是独眼龙,是天生瞎,还是战场上受伤的结果?

2 塔巴里斯坦的阿拉维王朝,阿拉维的语源是什么,是阿里派的意思么?

3 阿拉伯帝国各地的总督,应该是叫埃米尔吧,那么不同级别的总督之间如何在称号上区分呢?比如驻节呼罗珊的埃米尔是阿巴斯朝早期整个东方诸行省的总管,锡斯坦和河中地区的各埃米尔是他的属下,他们之间的称号有区别吗?

(中国的且不说,分的十分详细;即使奥斯曼人,别伊Bey上面有贝勒贝Beylerbey,再高的还可以挂帕夏衔,海雷丁这种在中央兼职的甚至挂了维齐尔衔)

4 欧麦尔建立的底万制度中,给各地驻防城市中的阿拉伯征服者部队按花名册发饷的制度是何时废除的?

家园 八爷相关趣事

什叶派诗人 迪阿比勒(Di'bil bn 'Ali al-khuza'i,765-860)尖酸刻薄,作诗挖苦穆阿台绥姆:

“名见经传的阿巴斯国王有七个,

关于第八个,书上却只字无有

洞中人 也是只有七个贤者,

若是数起来,第八个是条狗。

我认为他们的狗比你还高一等,

因为你有罪过,而它却没有。

瓦绥夫与艾什纳斯既已掌权,人们早已亡国,而大难临头”

瓦绥夫与艾什纳斯是穆阿台绥姆手下的突厥族大将。

洞中人 (Ashab al—Kahf)是《古兰经》中提到的故事传说人物。也称“七眠子”,中国穆斯林习惯称为“七人一狗”。据《古兰经》载,古代有几个青年因信奉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而受到当时国王的迫害,遂逃离家乡到一深山洞中避难,有条狗随其同往。他们在洞中沉睡了300余年,醒后派人出洞寻购食物,而外界已更换人间,数易朝代

《古兰经》对山洞人数列了几种说法,并未确定具体人数,穆斯林学者一般侧重于经中最后一说,即7人。

所以八爷的名号在后来的伊斯兰世界还是挺大的,就是不是啥美名....

另外,八爷在萨马拉修了一个著名的大清真寺,其中的叫拜楼是个很壮观的螺旋塔,帝国时代2里面撒拉森人的奇观就是这个样子

外链出处

家园

国内通常应该是译作埃米尔,比如卡塔尔元首。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