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刚刚看了央视关于亚伦·施瓦茨的报道, -- 桥上

共:💬30 🌺9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刚刚看了央视关于亚伦·施瓦茨的报道,

就是美国因被控重罪刚自杀的那个二十六岁的计算机天才,据说有成为又一位乔布斯的潜力,已经作出了一些成就,现在还在广泛应用,二十岁时已成为百万富翁,不知此事在美国是个什么反应?哪位能说说?

我先说说我的一点想法,据说此人被起诉的一个事由是通过黑客手法下载了非常大量的学术论文放到网上,我想说的是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学术论文都应该尽可能广泛、方便的散发,使大众周知,连专利都是公开的,何必要给学术论文设这样的限制。不过现有的体制自然也有其道理,可能就是编辑和审查、遴选的体系,也都需要一些高质量的人才在其中工作,那么在互联网时代条件已经改变了的情况下,这个编审选体制所依靠的经济来源是什么呢?有没有可能在更公开散发的条件下由其他来源所弥补呢?或者虽然不能完全弥补,也可以由公开散发产生的好处所补偿呢。

当然,在互联网时代,过去的学术期刊发行体系是否已经有了改变的必要了呢?

通宝推:山海马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专业文献数据库要收费的
家园 是啊,我说的就是这件事,

我认为不该收费,认为应该想别的办法来补偿并保持原有的编审选团队,也想请知道的河友说一下这种编审选团队都是靠什么维持的,有没有可能换个活法。

家园 MIT的东西,不少是军方技术,不光是民用技术。
家园 花!能不能详细解说一下,

到底那家伙是为了本质上公开,可以在校园普遍利用,但在校外要收费的东西被起诉,还是包含了某种保密的,出于军事目的限制传播的东西,因为两者而被起诉,还是只因为传播保密材料被起诉?

不过我这里主要想说的是中国的事,我希望中国的学术期刊全部在网上可以免费取得,美国人要不愿意也就算了。咱也够不着他们不是。

家园 现在已经有一拨人搞这事了

论文不往杂志期刊投而投到一个不要钱的数据库里面

但是不是主流

家园 看报道他的“罪名”只涉及到copyright;

JSTOR已经决定了要放 施瓦茨(Swartz)一马。现在人们责怪MIT主要是:DA 检方提出讼诉的时候,MIT只是“旁观”,没有出面说:算了,算了,...。Swartz的“罪名”只涉及到copyright,但是量巨大,所以律师说:可能会被判35年(facing a possible prison term of up to 35 years and a possible $1 million fine for alleged computer-related offenses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而怎么判这个“罪”,好象根本没有什么比较一致的前例和依据,有判得年头多的,有判得少的。已经有人证明:Swartz并没有想用这些“偷”来的论文谋财。

至于“包含了某种保密的”内容,为军方做的研究论文,据我所知,有些军方提供fund的研究,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上只会提到:这个项目是谁谁谁给钱做的,但是需要保密的成果会交给军方,不会把写在论文里,发表出来。

家园 有乔布斯能力的人多了,有机会的就没了

这哥们是MIT黑客的典型代表,颇有侠客的风采。挑战利益集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居然还做成了几件。

家园 如果你是学生或者研究人员,期刊资料都是可以获取的

一般来说各大高校都购买了中国知网的数据库。

虽然这也不意味着免费,但是中国知网相比其他国外数据库便宜太多了,而且中国知网几乎是一网打尽的,跟国外不同的数据库不兼容不一样。

家园 学术期刊是一个大生意

细节不知道,我有朋友在里面做一个中层管理人员。

这是一个大生意,很赚钱,而且门槛很高,垄断性很好,旱涝保收。典型的资本主义知识生产方式,呵呵。

家园 很不幸,我两者都不是,所以才有此感触,

如果便宜,正好说明有希望

家园 从扼杀了天才角度很可惜
家园 我觉得似乎还是要有编审选环节,问题是怎样维持编审选团队
家园 已经撤诉了

hacker news上一大票人在怀念他,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那种悲愤的情绪让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家园 说便宜,其实也只是相对欧美而言。

中国知网一年的营业额也超过十亿了。

由于中国采用的是独家垄断经营,国家有管制。比起欧美的学术数据库还是便宜多了,一般的大学都还是买得起的。

我不知道零售的价格如何,一般人是否能够承担。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