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阅读笔记】读简人(二) -- 意闲

共:💬4 🌺1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阅读笔记】读简人(二)

让我们以奥斯丁最后一部完成小说《劝导》为例,借由其光亮,来看看假若她健在的话,她会写出怎样的书吧。《劝导》交织着一种奇特的美和奇特的沉闷。沉闷往往标志着两个不同写作阶段间的过渡期。作者有点倦意了。她已经太熟悉自己世界的路数,不再生鲜视之。她的笑味里蕴含了一股冷峻,表明她几乎无法为虚荣的沃尔特爵士或势利的艾略特小姐怡然微笑。她的讽刺腔严酷十足,喜剧做得粗粝。她不再欣欣然玩赏日常之娱。对于写作对象,她显得有点心不在焉。然而,尽管我们知道简.奥斯丁曾如是为之,并且日臻圆熟,我们也能感受到她在试图前所未有的尝试。《劝导》具备了一种崭新元素,或者说,某种质地,令Whewell博士兴奋难抑,坚称“这是她最美丽的作品”。她刚刚发现,较之于她的臆想,世界更为广博,更神奇,更浪漫。她言及安的话,对她自己也恰如其分:“年轻时,她不得不谨小慎微,随着年龄增长,她才逐渐了解爱的真意--这是一桩不自然开端的自然后续”。她总在留恋大自然的美好与忧伤,秋霜之季,她会遥想春光。她说起“乡间连秋月如此甜蜜而伤感的影响力”,她留心“茶色叶片和凋枯的篱笆”,“一个人不会因为受过其苦,就减少对某个地方的喜爱”,她如此感叹。然而,并不单纯是她对自然风物的新感悟力令我们体察到这种变化。她对生活本身的态度也变了。在这本书的绝大部分,她透过一个不快乐女子之眼揣量生活,对他人的幸福及不幸报以特别的同情,直至小说末端,她才不得已打破沉默。于是这层体悟便比寻常少了一分就事论事,多了一分感情浓度。音乐会一幕以及关于女性坚贞的著名谈话,无不情意昭然,不止印证了简.奥斯丁曾经恋爱的传记事迹,更具有美学意味:她不再惧怕就此坦陈了。过往经历,倘使至为重要,定须沉降到极深沉处,随流逝的时光细细消弥,直到她容许自己写入小说为止。而现在,1817年,她准备好了。她所置身的外在环境里,转折也迫在眉梢。她的知名度增长得非常缓慢。“我很怀疑,”奥斯丁.李先生写道,“是否还点得出其他哪位名作家,曾默默无闻得如此彻底。”她哪怕只消再多活几年,这种局面就会彻底改观。她会待在伦敦,出入晚宴午餐,会见名流,结识新友,阅读,旅行,挟回宁静乡居一大筐观感以滋养闲暇消遣。

--意闲草译自伍尔芙《普通读者》卷一

卧室的吊灯坏了,那天我就着坐地灯窝在床上读伍尔芙评简.奥斯丁。也许是晦暧的气氛,但更多恐怕是文章本身,令我通身温暖。上面这段论《劝导》,大概在所有批评里数一数二得短促,可是说得多么透彻。一扫轻盈、滞涩的文风意味着作者的挣扎求变--这是我一早感觉到但从没明确过的,她的世界观舒阔了,她对爱情的理想执着终于表露不余,她处于顶巅处时犹如流星划过黑夜般消逝,是多么令人遗憾。

评价奥斯丁,貌似非常轻易,谁都无妨信口开河,以洞见她的全部来抬高自己。这种腔调我看过一些,甚至不乏恶搞--在我眼中,诸如Becoming Jane之流就属于强加叫卖、圈快钱。又不然抓住一点无限放大,比如借她小说里的实际味道、反讽腔,来否掉她对情感纯度的信仰,或干脆说她没有发言权。而事实上,仅从文笔角度,哪怕闭上眼复写一遍她的节奏、措词、严整悠长的句子,其难度都足以令某些批评缄声。真正诚恳读她,为她笑泪,能扼要抓牢她的人,我觉得相当罕见,伍尔芙的字句,正有这种感发力。

值得一提的是,伍尔芙显然非常善于择材提炼,譬如研究奥斯丁,她提她的少作Love and Friendship、The Watsons、和转型作品《劝导》,而不怎么热衷她的传统名篇。正通过相对薄弱环节上相对本真的反射,她能看到一个伟大作者的成长痕迹。我唯一不大断定的是,记得The Watsons写在较晚,中途搁笔,而不与《傲慢与偏见》同期。当然这几本佚作,我都听闻多于实见,读过以后才好发言。奥斯丁生命休止的方式,倒很像墨汁浓稠的The Watsons,前途或许继续渊深,也或许将抵达一汪宽亮的河湾,然而她没能抵达。伍尔芙却再次提醒读者,奥斯丁在少女时代,便是一个成熟作者,她的声音势必为世人倾听,而她在丰饶的文字世界里,从不曾拥有“自己的房间”。

通宝推:holmers,
家园 劝导这篇的英文是Persuasion?

Woolf的文风是很特别的。读她的东西不多。总觉得很多地方比较难理解,读得慢且觉得费力。我收了她这本自己的房间。我不象你,比较讲究版式。只是读过觉得会重读且喜欢,就买一本。有好的版本当然好,没有也无所谓。。。: )

To me, Becoming Jane是比较典型的好莱坞式的大话西游。娱乐片儿。给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快到结尾的时候,她和那个原本可以成为她先生的Mr. Wisley ,安安静静的几句对话。让人暗暗觉得他俩多少有些可惜了。也许她对他的了解太肤浅了,或根本不了解。她拒绝的也许是他傲慢的姑妈/姨妈。她的拒绝也许是因为她自己的傲慢。

奥斯汀,潜意识里总是给她的主人公们第二次机会,然后团圆。也许和她自己的经历多少有些关系,一个没有团圆的旅程。

But in real life, most of time we don't have the luxury of having second chance to get thing right. In general, if you've messed up the first time, you will mess it up again.

When it is done, it is done.

家园 对,就是Persuasion

嗯,我看英文书一般先借,中文和法文直接买。英文书比较讲究版式,喜欢的作者,不可卖相不好:)中文的也认出版商,但更侧重内容,比如古文的,一定要注释翔实,一定要繁体,要竖立,买之前会问有经验的读者,法文最不讲究,口袋本就可以了。

伍尔芙的杂文很好看,一流的书评作者,被吹得很凶的小说,我不很喜欢。

Becoming Jane不如另一部谈奥斯丁的片子,晚点我贴出来。

最典型的second chance就是劝导了,但这不是一部很典型的奥斯丁小说,像黑色漫画一样:)我很喜欢女主角。前阵搞了一个注释版,以后再说它吧。

家园 恕我说一句没有恶意的直言,你的所有主贴都显得“不接地气”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