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能源消耗以及科技进步角度谈计生政策是否应该继续 -- 我爱老婆

共:💬471 🌺1356 🌵12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家园 什么严重不认同?有玩意你们反计派出去抢一圈

什么大米白面、土地石油花姑娘的,先整一堆回来,我们立马幡然悔悟紧跟你们高举反计大旗

第三,万一哪天真的出了因为天灾中国粮食不能保证基本要求,而国际上同时又不识相搞禁运的情况,那么,东南亚富饶的产粮区在中国陆军的直接的拉练距离之内。
瞧你这点胆气,真出去抢怕你也不行。

标题修改,“计生派”改为“反计派”

家园 奶奶的,竟有四个草,我舍财宝推一个
家园 靠,养孩子光是给你养老的的啊?

再问那些人一句:老了谁养你,别以为交了养老金或者存了几千万就可以了,以后你享受的一切基本上是那时候的年轻人给你创造的,
为人父母,抚养在先是为义务、被赡养在后是为回报。

先琢磨琢磨你能给孩子提供个啥,别先想着“养儿防老”啊。

家园 是的,很可能就是找我外婆当典型表扬一下

我最小的姑姑,是56,年生的,你也说对了。

家园 送花有宝,不过宝是你的。
家园 中国从古代起就占据全世界人口的1/3

这就是人口多的原因.

要说繁殖的快,没有英国人快,英国人这几百年都繁殖了几十倍了!

日本人这几百年也长了7-8倍!

家园 当初生活在穆斯林国家的异教徒

不也是为了不交丁税加入了伊斯兰教,你看他们的后代,谁还记得祖先的信仰。

丁税:生活在伊斯兰教国家的非穆斯林需要额外交纳的税收,是穆斯林同化非穆斯林的重要手段。

家园 通过合并农村,城市化是增加耕地的

党国英算过,通过合并农村,全国可以增加土地1.5亿亩!

家园 光绪年间搞计划生育,人口数量一定限制在2亿.

因为粮食不够吃啊!哪知道现在中国大胖子多啊.

楼主一样是刻舟求剑,化石能源80年代罗马俱乐部说只能用20年,结果现在大家还在用,罗马俱乐部现在臭大街了!楼主说的和罗马俱乐部一样,去复习一下罗马俱乐部就可以了,10年后看你现在言论,一样可笑!

家园 谁说生活水平上去了,少民最终一定是会被同化?

欧洲的穆斯林暴乱是怎么回事!

美国的西班牙裔人口增加,美国精英十分着急!

这个错误一旦犯了,无可挽回.没有后悔药吃!

楼主上下嘴唇一碰,就没事了,你考虑周全了吗?

家园 这矛盾吗?

我父母尽他们的能力给我了最好的,我除了尽力回报他们,也会尽力为我的孩子做到做好。

但是我的孩子(希望多个们)将来除了我和孩子他妈,他所付出的劳动、所交的税款里,也有有相当部分服务其他老人,而将来的年轻人有多少,会相当程度的决定他的负担有多重。

人老了总有不事生产那一天,那时候人就是挺纯粹的消费者,所消费的基本上都是那时候年轻人付出的。你难道真以为交了足够养老金就万事大吉了?

家园 你可以了解一下8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观点!

原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22001.html

两种资源观

一、悲观学派与乐观学派之争

《增长的极限》是世界有影响的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于 1968年 4月成立以后提出的第一个研究报告。从 1972年公布至 80年代中期,已先后被译成 34种文字,发行 600余万册。这个报告是西方未来学研究方面“悲观学派” 的代表作。报告从人口、资本、粮食、不可再生资源、环境污染等重大全球性因素出发,建立了全球分析模型。按照模型分析计算得出,本世纪末至下世纪初将达到全球性增长极限的结论:“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星球上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 100年中发生。”为了避免人类陷入这一困境,报告提出人类必须在 1975年停止人口增长,1990年停止工业投资增长,以达到“零增长” 下的“全球均衡”。(见图 18—1)

资料来源:李宝恒译《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

稳定的世界模型模型反映了人口、资本、粮食、不可再生资源及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全世界范围内采取控制人口(1975年停止人口增长)、控制工业发展(1990年停止工业投资增长)等政策措施就可实现资源消耗逐年下降,环境污染得到控制,使全球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得以协调。

另一派被称为乐观学派,这一派的学者比较分散,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朱利安·林肯·西蒙。他的观点集中表现在 1981年发表的《最后的资源》(我国节译本《没有极限的增长》)一书中。这本书以《增长的极限》的悲观论点为对立面,广泛而系统地论述了“乐观学派”对人类资源、生态、人口等问题的看法。西蒙在这本书中,

首先批判了罗马俱乐部研究问题的方法,认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用技术分析方法预测未来,往往与历史的实际进展相差甚远,提出只有用历史外推的方法才是最切合实际的方法。根据他收集的资料和他的方法的分析,得出人类资源没有尽头,人类的生态环境日益好转,恶化只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暂时现象,粮食在未来将不成其为问题,人口将在未来与自然达到平衡的结论。

1.对悲观学派的评论《增长的极限》(世界模型Ⅲ)这一研究成果的提出和发表既有积极意义,又有错误观点。其积极意义在于对整天陶醉于高增长、高消费的西方世界人们敲响了警钟,使大家清醒地知道了在经济增长的背后还存在全球性资源问题。

《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在研究方法、模型构造、观点上有许多错误,引起各界人士的批评和反对,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错误

第一、模型的构造不完全正确。把人口、经济、污染都按指数增长,非再生资源数量按指数减少,是不正确的,是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翻版。如世界化肥消耗按指数增长,大约 10年翻一翻,现在是二次大战时的 5倍多,而实际上化肥施用量在有限的土地上不可能无限增长下去。钢铁增长也一样,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钢铁消费增长率会降低、停滞,甚至下降。随着钢铁、化肥消费量的降低,煤、铁矿石的消费量也相应下降。人口增长也有类似情况,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出生率就会降下来。(见图 18—1稳定的世界模型)

第二、模型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假设是悲观的。如对耕地资源养活人口的估计,报告中说:“世界提供的可耕地数大约是 32亿公顷。按现在的生产能力所需耕地大约每人 0.4公顷,(美国是 0.9公顷),大约 2000 年左右农业可利用的可耕地就耗尽”。中国人均耕地从来也未达到过 0.4公顷,但养活着占世界 1/5以上的人口。对环境污染,未考虑治理因素。

第三、研究报告过于强调世界发展的物质方面,而没有考虑作为物质社会主体的人和由人组成的社会的主观能动作用。在长远、超长远的时期内,人类不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而是主动地改造自然,又能接受经验、教训,调整自身社会结构,改变与自然的关系。因此,除了考虑物质因素之外,考虑技术的、社会的、政治的和心理等方面的变化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世界模型Ⅲ把整个世界作为一个无差别的整体,没有考虑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的悬殊差别。作者站在少数高收入国家的立场上,提出 1990年实现零增长。占世界人口 7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从此失去发展机会,甚至失去解决温饱问题的希望,富国永远享富贵,穷国永远受穷困

关键词(Tags): #经济(说了就走)
家园 人口是个大时滞系统,调控一定要打20年提前量!

象你这样去调控,等发生问题时候,已经很难纠正了!

你不是前功尽弃,而是引发另外的在灾难!

人口是个大时滞系统,调控一定要打20年提前量。

家园 是的,我国的石油自给和橡胶自给基本是同时解决的

那是的医药卫生条件很落后。。人的思想也没有现在这样现代化。

家园 有些信息很重要,但被大家忽视,反计分子也刻意不提

比如,我们常说:我国以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说法了。。

可大家不知道的是,这7%的耕地,每年要消耗世界30%的化肥。。

对了,还有网友补充说,我国每年还有消耗世界40%的农药!这个问题就更大了。

我国的化肥、农药施用量是世界最高的。。

我国农业每年的高产,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我国因为土地长期施用化肥和农药而导致的问题很多,比如土地板结和地力下降,环境污染和药物残留被大家忽视了。

每年,美国的耕地是要休耕三分之一的! 我国的土地却像血汗工厂的工人一样,常年无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