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游踪琐忆——水土风情 -- 铁骑边塞

共:💬50 🌺7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游踪琐忆——水土风情

现在很多人春节假期选择旅游,湘西凤凰以其魅力成为自助游的主要选项之一。凤凰古城是个可以旅游也可以发呆的地方。住在沱江边的吊脚楼里,闲荡于老城街巷,踏行在石板路上,感受生活情趣。古城街道两边老房子底层都辟为商铺,染坊,银器首饰作坊,工艺品店,酸辣店铺和包谷烧应有尽有。生意最好的是卖姜汤的,凤凰冬季潮湿阴冷,姜汤祛湿抗寒,地方特色配方经历代工艺完善味道独具,加之价格便宜公道透明外来游客大都买几包。虹桥是凤凰的招牌,一楼是廊桥商场,售卖各色旅游品,二楼是茶馆,凭窗可看到小城最好的风景,沱江蜿蜒,江边吊脚楼毗连,万名塔、遐昌阁尽收眼底。其它比较有名的去处有田家祠堂,陈氏宗祠,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沈从文墓在不远的城外山坡上,简简单单的立一未经雕琢的石头做墓碑。

凤凰周围很多村寨,书家堂是一土家族寨子,有些破败,寨子东西北三面设门,因南面对着苗人,出于对苗人的防范不设门。书家堂现居住的都是杨姓,他们自称都是从山西来湖南平苗的杨六郎三子杨再师后人。辈分共七个:再、战、统、光、昌、胜、修,循环使用。寨子一色用石头磊就,石板路、条石大门、房顶石片覆盖,庭院大门上方匾额亦用磨光条石。看了几处宅第,分别提有“坦荡常履”、“简由箇中”门额。老洞苗寨最为著名,自然游客蜂拥,壮观场面远非冷清的书家堂可比。到村前顺石阶而上,眼前整一个是石头的世界,又过书家堂不知几许。看片石砌的房子缝隙纵横,疑惑会不会漏风,询问后得知里面是黄土掺牛粪合泥抹的墙皮,绝不会漏风。进去看看确实如此,房内石板铺地,房间用木板分割,房顶一概粗大原木支撑,否者如何担的住顶上遮雨的石片重量,也明白了为何这里山岭大都光秃秃的树木稀少。

老洞苗寨旅游开发比较完善,村口有穿戴齐整的苗家女献上米酒,来客饮酒唱歌后方准入寨,苗家女爱银个个一身银饰。表演在石板广场进行,苗族舞蹈,打大鼓,竹竿舞,打年糕,很多项目游客参与互动,热闹非凡。苗家有三怪,赶死(把客死异乡的亲人请回家);下蛊,男人下情蛊,女子下毒蛊,情蛊传男,毒蛊传女;最后一怪是占卜,苗人信巫术有占卜之习。再一个去处就是乌龙山,因电影而闻达,穷山恶水迭连无边,险恶陡峻,难怪土匪滋生。至于南长城不过是山上一段遗址,在山下看看即可,明朝后期为镇压苗族筑建,将南面的生苗和北面熟苗隔开。

除夕的凤凰古城灯火辉煌,沱江水波光掩映。沱江河边放一盏河灯,顺水逐流的点点河灯明暗悠然,它送走人们的烦恼和过去的苦难,带着人们的祈求心愿,给心灵以慰藉,给人一个美好的期盼。

关键词(Tags): #凤凰城(当生)#湘西(当生)元宝推荐:希宝,
家园 沙發

一直都很喜歡鳳凰, 希望能有機會去,多謝分享信息。

家园 游踪琐忆——水土风情之黔东南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集自然风光、人文遗迹和非物资文化遗产与一炉。自然风光迤逦多姿,人文景观丰富多样,民族风情浓郁迷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各民族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原汁原味的节日庆典和娱乐活动,原始的民族民间工艺和民居建筑美不胜收,编织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苗岭高原风情画。这里民风质朴,热情好客,颇有高原豪放之气。典型代表有各具特色的山寨、鼓楼、廊桥、歌舞、侗族大歌等。

郞德上寨是艺术之乡的故里,州府凯里到郞德30公里,公共汽车停山下岔路口,下车冒小雨向郞德走,一路泊油路,转过两个山脚,寨子跃然眼前。小河从寨旁流过,河边建有游廊和亭子,寨子的招待所就在村中广场边上的二楼,找到管理人员打开房间,里面放了6、7张床,虽然简陋尚且干净。下午雨后来一旅游团,表演在广场进行,广场周围木楼簇拥,广场用鹅卵石按一定规则铺设,纹路清晰,中央竖一插有刀刃向上的粗铁杆。演出分几部分,先是穿家常衣服的妇女跳舞,然后是盛装年轻女子跳舞,当中穿插孩子舞蹈,另有独唱、青年男子的芦笙合奏之类节目,最后压轴是寨中长老的芦笙合奏。广场中央粗铁杆下支起一大腿粗,数米长的芦笙,由一长袍长老领奏,其它身穿长袍的长老以他为中心排成一列,抱着芦笙边吹奏边顺广场辐射状行走,芦笙从几十公分到几米依次排列,声调悠扬,脚步沉稳,队形整齐蔚为壮观。这时所有参加歌舞的人和游客一起参加进去,在广场中牵手旋转跳舞,整场歌舞在高潮中结束。当时旅游团包这么一场精彩演出只需600元,演出收入村里当天就将一半分给参加演出的人员,另一半作为村集体公共积累。

看罢歌舞游客纷纷选购纪念品,穿上民族服装拍照,纪念品中银饰最受游客青睐。游客走罢,我找处人家吃饭,走进一家卖旅游纪念用品的,看看东西与老板闲聊。没想到这家老板颇有见识,说他们苗族分长青苗、短青苗、白苗、尖苗、水苗和高坡苗等等;区别在于服饰、发型及居住方式上,他们郞德苗是唯一的长裙苗(长青苗)。苗族住山上,侗族住水边,汉族呢就住城里。他们郞德寨外出打工的不多,由于是传统艺术之乡,组织起来到全国各地演出。

晚饭就在他家吃,每人15元,架在火炉上的大锅冒着热气,里面煮着各样菜蔬肉类,这15元吃得太划算了。一起拼饭的有5个美国年轻人(二女三男),另有他们的一位导游和一位中年领队。谈天中得知,这几位美国青年是一家美国文化公司设在昆明分公司的学生。他们主要学习中国文化、中医,同时了解中国的民族风俗习惯。中年领队是他们的中国老师,这家主人(老板)的哥哥是副县长(难怪有些见识),因此缘故他们被安排在这家吃住。

西江苗寨又叫千户苗寨,被称为全国最大的苗寨,依山而建鳞次栉比,规模的确不小,因游客太多的缘故,感觉有些乱。

家园 游踪琐忆 ——水土风情之黔东南(小黄)

侗族大歌,侗语称“嘎玛”或“嘎老”,“嘎”指汉语里的“歌”,“老”和“玛”在侗语里是同义词,即汉译为“大”,还有“长”和“古老”之意。它是土生土长的无伴奏、无指挥、多声部合唱的民族复调式歌曲,是参加演唱人员众多、历史渊源久远的民间音乐艺术,通俗和优雅并存,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的内容主要是歌唱自然、歌唱劳动、歌唱友谊和爱情。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历史均靠侗歌传给下一代,“汉人有字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侗族人用有韵律的歌唱,传承千百年来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文化,侗族大歌是一种一领众和的由高低声部谐和演唱的合唱形式。

小黄村被称做“侗族大歌的故乡”。村落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城东北面,离县城20公里,由小黄、高黄、兴黔3个行政村组成。这是个神奇而富有诗意的侗寨,一条小溪穿寨缓缓而过,四周青山环抱,几百栋吊脚木楼依山傍水,山水交融,似一幅恬静的田园风光图。这里汇集了侗族风情的精华,鼓楼、风雨桥、吹芦笙、唱侗歌……尤其是侗族大歌享誉国内外。

那次去的比较巧,碰到中央电视三台来录制节目,村中唱的最好的七位姑娘集中在一起,就在不久前从中央台参加歌唱比赛获奖的姑娘家里,奖品是一台钢琴,没有拆箱摆在墙角,那位电视台年轻导演说钢琴对她们没用,她们的嗓音胜过任何乐器。

我们围坐一起听她们的歌唱,歌声旋律优美流畅,清凉纯净似山涧溪流,高亢处余音绕梁,低吟时宛若游丝,声音透亮毫无杂质。唱歌的姑娘们脸上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她们在用心灵唱歌,唱出心灵的声音,我听得如醉如痴,满屋都是她们的歌声在回荡。

每当一曲终了,那位电视台导演便讲解一番,他介绍,侗族大歌是他老师李文真教授在这里研究三十多年发现的,侗族大歌八十年代曾去法国演出。原先我们中国55个民族的歌曲全是单声部,李文真发现侗族大歌是多声部的,比西方贝多芬创造出多声部早1500年。多声部是一人领唱,跟唱的音不是延续而是在上方或下方;侗歌没有音高,他们的音高靠祖祖辈辈的传延、靠听觉来自我调整。侗族人听觉特异,能进行俯调声部模仿,他们天生代代传唱,他们的语言能力差,就用歌声表达心声,他们没有固定的老师,就在这环境中成为天才的歌手。

侗族大歌是全世界解不开的音乐之迷,没有指挥而随时变化,被称为流动的音乐画质,其歌声是和谐声。侗族大歌是不可移植的,即便拿着曲谱,让外面的音乐家一唱就走调,因为单旋律无法形成多声部演唱。今天这屋里七个女孩的演唱能达到一千人的合唱效果,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我在村中转悠看鼓楼、观廊桥、听歌声。鼓楼和廊桥建筑风格相同,鼓楼底层是空场,一层层往上尖耸,风雨桥不用说底下中空,覆顶上面有几个塔尖,都是描彩绘画,精细美观。村中到处传来悠扬的歌声,走进传出歌声的一家人家,客厅里围坐的十几个妇女在唱歌,听罢几曲,打量房间比较简陋,符合整个侗寨情况尚不富裕。看到墙上贴着主席画像,这个我去的少数民族家里都有,无论湘西凤凰的苗寨土家族寨子,还是四川桃坪羌寨,云南少数民族人家,藏族人家都在房间中央墙上挂主席像。意外的是与主席像并列的是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这个我是第一次发现。

在村中行走,听到的是满村歌声,也有一些妇女在纺线织布。晚上住他们寨子鼓楼边家庭旅馆,木楼木床木地板,听了一夜的歌声,过足了侗族大歌的瘾。第二天醒来听到锣鼓声,出来看到村民敲锣打鼓迎接外村的村民,引到鼓楼里,沿鼓楼外围支撑柱中间的长条凳坐下,鼓楼中央燃起篝火,开始对歌,整个正月他们都在唱歌对歌中度过。

坐小黄去榕江的汽车,在巴扒下车,走山路翻山去山里深处的侗寨沾里,小径崎岖,天虽阴沉沉的空气却格外通透,行走在高低起伏的山脊道中,但见群山簇拥,峰峦相连一直延展到云山相交。眼下梯田阡陌纵横,绿色的水稻,白色的不知什么花,黄色的油菜花在田间各色杂陈,一派宁静的田园景致。沾里是山岙里的一个小侗寨,属高增乡,进去时村民正在对歌。女孩子清一色紫色衣裙,铮亮闪光,头上插着鲜花,一个个朝气蓬勃面目姣好,男子头缠厚厚的头巾,头巾上也别着一朵花。周围木楼下妇女在纺线缝制衣服,孩子到处玩耍,只是几天后这些唱歌的年轻男女就要走出平和的山村寨子,放下歌声,到沿海到城市去打工。

沙發
家园 不客气!

凤凰、阳朔、丽江和拉萨都是值得闲呆的地方

家园 游踪琐忆 ——水土风情之黔东南(芭莎)

榕江到从江的公路沿都柳江而行,一路风光秀丽,河水清澈,小船摆渡着两岸往返的村民。对岸村寨古朴原始,码头一条细细的石板路伸进村里,树木花草荫映之下格外宁静。后面陡峭的山坡上有人行走,大山的后面掩藏着村寨,他们进一次城坐一、两个小时的公交车,要走好几个小时的山路,坐车远远不如爬山时间长。

榕江到从江这段路堪称百里画廊,都柳江两岸郁郁葱葱群山连绵。随山谷的宽窄,江水时而舒缓,时而湍急,开阔处浅滩系舟,树木依依,狭窄处水流澎湃,波涛滚滚。时有硕大树木枝干茂盛,华盖如亭,点缀河岸村落。坐车行进于山间水边,近处山水、村寨、浅滩、大树、渡口和小船,眼前山色青翠,远处峰峦如黛,似在画中游。

到下游从江处,江边码头浮着连片的木排,这是在大山里砍伐的树木,运到江边顺水下放,飘入需要的城镇。不但砍伐的树木走出大山,成群的年青年女聚集在江岸路边等车,车都是专车,一辆辆车前窗放着所到目的地的牌子,以去广州、东莞的居多。他们和砍伐的树木一起离开家乡走向沿海,走向城市。沿海城市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打遍世界的中国制造,就是出于他们勤劳的双手。不知沿海城市会不会善待他们,善待为城市建设出力流汗,制造出市场上琳琅满目商品的农民工,接纳他们融入城市。从我的感觉看目前大多还只能是梦想,我所知道的是他们生活在城市廉价出租房内或工厂中,靠勤奋节俭积攒点钱,最终仍要回到家乡。

高山夹峙的从江县城依江而建,江水把城市分为两半,一边是老城,一边是新城,老城和新城各一条街,街两边房子一边的靠山,另一边的旁水。一座大桥将旧城新城连通,站在桥上整座县城尽收眼底。就在桥头坐农用车去芭莎。

芭莎寨子位于山上,一座座木楼顺地势而建,广场基本算是在山顶,寨中大都是石板路。我住的客栈就在寨子的广场旁边,早晨出去见广场上一穿长袍留发髻的男青年在扫地,寨中村民女的赤脚洗衣,男的在做木工修建房子,也有挑石担柴的。男人腰间都夸一把砍柴刀,有的还扛着土枪,头上周围剃光,头顶挽一髻髻。女性全缠绑腿,彩带装饰,同样头顶挽发髻。午后妇女搬出纺车,三五一伙纺线、缝制衣裙绣花。虽说这里男人都有枪,寨民却质朴淳厚,性情温和,三十年来从没出过一起治安案件。傍晚时分到一家寨民家里串门,火盆上烤着黄白两种粑粑,黄色的是他们用山上野果汁合面做的,我尝了一个香薷可口,又让我吃从江特产椪柑,果然入口甘甜,汁浓肉嫩,把晚饭也省了。晚上感觉寨子里女孩特别多,一排排抱着膀子走过,不少大点的少女像是喝了酒,个个身穿紫色发亮齐膝短裙,绑腿绣花并饰有彩带。

芭莎歌舞表演不在广场,是在一处山顶树林的空场中进行,开场前由队长带领大家对一棵大树焚香祭拜,看来巴萨人尚属于自然崇拜阶段。开场是芦笙吹奏表演,一帮小伙子手捧芦笙边吹边跳,一群姑娘围着翩翩起舞,吹芦笙的小伙子踏着碎步前颠后仰,旋转跺脚;时而半跪,这时姑娘手搭小伙肩头转着舞蹈。第二个节目是抢媳妇,媳妇由女孩抬着,小伙子来抢。第三个节目是斗牛,两队人扛着绑有红布的木桩对抗,顶不住后退的一方失败。第四个节目是芭莎绝活,镰刀剃头,被剃者先蹲下在木盆中洗头,巫师用树枝轻拂几下,念几声咒语,理发师也蹲下剃头,一会功夫头被刮得周遭光亮,毫无伤痕。绝活表演完,让一男一女两位游客参与娶亲仪式,他们分别扮新娘新郎,女的先将绿色裙子换成白色的,完成从少女到少妇的转变;然后男女都赤脚踏进盛满水的木盆走过去,巫师祝祷,婚礼完成。

郞德歌舞整齐壮观中带有肃穆庄严,更富表演性;芭莎歌舞原始古朴,热烈奔放更有原始生活情调。中国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厚重沉郁,源远流长从黔东南州便可窥一斑。

家园 游踪琐忆——水土风情之广西

广西三江与贵州黔东南的从江毗邻,由从江到三江不过一小时路程,山江著名的是程阳风雨桥,这里分布着侗族八寨,风光秀丽民俗特色鲜明,鼓楼风雨桥集中。

程阳风雨桥大多架设在村寨下方的溪河之上,既作交通之用遮蔽风雨。又有宗教方面的含义。它象征飞龙绕寨,以保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幸福。故人们称之风雨桥、回龙桥、永济桥、赐福桥。程阳永济桥是中国惟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侗族风雨桥,是侗族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风雨桥坐落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马安寨,集桥、廊、亭三者于一身,在中外建筑史上独具风韵。

桥对面是依山傍水的侗寨,选处地势高的侗家木楼住下,独坐晾台透过竿竿修竹俯视下面河流和程阳桥,只觉心怡神旷,俗尘尽涤。住下后周围侗寨是必去的,小路隐隐,一路青山,田园绿水,半个多小时到平丹寨,见到一户娶亲的。贺喜的来客挑着两个小竹篮,里面堆满白米,快到跟前时,有来客点上手中提的鞭炮,伴着鞭炮声走到娶亲人家,从竹篮米堆中取出红包递上。

三江转去桂林,桂林果然山峰奇佳,一座座兀立挺拔,形态迥异,不负“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不过仍不愿在桂林多住,打道奔阳朔,一路秀山奇峰,桔子田成片连畴,金黄色的桔子挂满枝头。

阳朔是座不大的城市,无处不是翠峰突立,城抱山,峰围城。阳朔最有名的当属西街,这条街整日游客如织,满大街都是酒吧、咖啡屋、西餐馆、各种旅游商品和其它杂品商铺。和其它旅游城镇一样各种艺术家汇集,以画像、画画和在旅游产品上作画谋生。租辆自行车出城便是山水田园风光,一路上峰回路转,到处是青草翠竹黛峰林立,夹杂着油菜花水田河流,真个是“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阳朔的名吃漓江啤酒鱼鲜美细嫩,值得一尝,阳朔街头游荡着大量中外游客,阳朔也确实是个值得游客留恋的地方,喝杯咖啡,看着峰峦丽水,享受那份安静惬意。

家园 这个老毛与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在一起,湘西也很多

我09年去湘西农家里面也看到了,还拍照片留念。

老毛也是泉下有知,恐怕哭笑不得。这恐怕也是中国人信仰的包容性的体现。

意外的是与主席像并列的是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这个我是第一次发现。

家园 我感觉主席像的悬挂证明了TG前期民族政策的正确性

以主席为首的TG是真正有信仰并真正落实信仰的一代。他们将少数民族从头人和汉人的双重压迫下解放出来,所以少数民族才会将主席像悬挂起来,跟天、地、君、亲、师并列更说明了这一点!其实并不仅仅用信仰的包容性可以解释,而更体现了主席或曰以主席为首的那一代TG在人民心中的分量。

家园 【原创】游踪琐忆——水土风情之广西(兴坪)

兴坪---漓江上一颗耀眼的的明珠,位于阳朔县东北部,距县城25公里。20元人民币的背面图景就是在兴坪。兴坪古街是一条长1公里多的石板街。从兴坪古镇东南至漓江榕树潭、古渡码头,便于居民、客商来往,各省的会馆建筑于古街的两旁,各类砖瓦结构的古建筑大部分保存完好。

来兴坪是喜欢她的恬静和古韵风光,住几天细细体味,再徒步兴坪至杨堤漓江这段精华部分。老寨山看似不高,却险峻陡峭,爬起来颇费力气,到的山顶气喘吁吁一身大汗,风光却是绝美,眼不胜收。俯视漓江在这里拐个大弯,对面形成三角形绿洲,依偎在漓江边山峰下,无数秀峰如笔插柱立,无边无际。漓江在山峰田野中蜿蜒流淌,老寨山这一面看下去村郭田园河网交布,山峰兀立其中,形成立体美。老寨山仍遗存有当年侵华日军的堡垒,希望这遗址一直保留下去,让世世代代的人记住亡国的悲惨血泪和耻辱。

我住的客栈走廊和厅堂墙上挂了些漓江四季各时的风光照,询问得知是本地文化站一位摄影爱好者拍的,不远处童子山顶上能拍下面渔村全景,我兴匆匆赶去爬童子山,路上下起雨来,仗着穿的是冲锋衣,不回头继续爬。这下可苦了,童子山封山育林多年,全无路径可走,加上雨天,地下草和树叶泥土溜滑,人得扒着树木前行,山边悬崖下是漓江激流。怪到上山前遇到的一位村民劝我不要上山,很危险,并邀请我去他家玩耍吃饭。此时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我乖乖回头。

兴坪古街两旁全是小楼,底层清一色的木板门,二层有砖木的也有全木雕花的。进一家咖啡馆喝杯热咖啡驱驱寒气提提神,咖啡馆内一位姑娘招待,我们聊一会,她带我看整个宅院,庭院两进,院中有石井、石缸、石头花盆,琢磨精细,庭院古朴中带着典雅。她又带我上二楼,偌大的二楼厅堂当中仅仅摆放一张桌子,四把椅子,临街是整面雕花木窗由底到顶,她让我坐下后下去端杯咖啡上来,我们在这老房子空寂的大厅中喝咖啡聊天。

雨中的漓江另有韵味,尤其是兴坪这一带,到码头沿江下走,看到灵幻虚渺的漓江烟雨图,远处黛峰顶上白雾升腾,乌云在天际舒卷,二十元人民币的背景风光更为壮观。漓江中竹筏划来,驾娘担着鱼鹰,招呼游客拍照,我拍了两张,景色虽美照片拍的却不好,主要是雨天湿气太重,镜头蒙上一层雾气,擦拭完接着又蒙上。

我来兴坪的第三天是元宵节,被一位村民邀请去他家晚餐,他家就住老街。吃饭时他让我和他一起去买鞭炮,一则白天玩累了,再个觉得买几挂鞭炮不值得兴师动众,让他一个人去。不一会,好家伙!他和一位朋友抬回一袋子鞭炮。告诉我,晚上要舞狮,狮子喜欢吃鞭炮,这里每家都买很多鞭炮。晚上到街上去看舞狮,两头狮子在街中对舞,三轮车推着大鼓,鼓手猛力擂鼓助兴,一个个小伙子将点燃的鞭炮不断地向狮子身上扔,炸的狮子舞得更为热烈欢畅,舞狮小伙子不断替换。这下明白了狮子爱吃鞭炮的缘故。

天亮早餐后离开兴坪,走到大街上到处都是成堆的鞭炮皮。到江边开始徒步,兴坪到杨堤十五公里,一路美轮美奂,三次摆渡过江,听说每年有十万人徒步漓江。

家园 这说明谁处处想着广大底层人民群众,

谁为绝大多数人民群众谋幸福,广大人民群众心明眼亮

家园 【原创】游踪琐忆——水土风情之云南三江并流区(贡山)

“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整个区域达4.1万平方公里。它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 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公里, 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公里。三江并流这一壮美景观涵盖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从海拔760米怒江河谷到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可谓是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地处滇西北怒江大峡谷北段,三江并流区核心位置,东与德钦、维西两县相邻,中间碧罗雪山横亘;北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接壤,察瓦龙到察隅当中四道雪山阻拦;西与缅甸联邦毗邻,担当力卡山为界。贡山县与外界联系只有一条公路沿怒江峡谷,通过其南邻怒江州的福贡县经六库再到云南各地。

下午6点坐昆明去福贡的卧铺班车,第二天上午到六库检查站,全车旅客下车一溜排开,所有行李卸下,武警牵着警犬详细检查,查完装好行李上车。到福贡已过中午,不出站转乘到贡山的班车,下午4点多到贡山,坐车23小时,天亮后一直在怒江峡谷行进,峡谷路程370多公里,谷深山高,雄峻奇伟。贡山三山(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夹两江(独龙江、怒江),贡山县城到独龙江有翻越高黎贡山的沙土公路,由于泥石流塌方时通时断。贡山县一镇四乡除独龙江乡外,其它一镇三乡几万人口集中在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峡谷中。

此行目的是先到丙中洛、秋那桶流连几天,然后从迪麻洛顺怒江支流迪麻洛河,翻越碧罗雪山孔雀山垭口到永芝、茨中,茨中包车到德钦,再去飞来寺看梅里十三峰,过金沙江徒步梅里雨崩村。

在丙中洛爬贡当神山,两个多小时上到山顶,四面雪山尽收眼底,山顶一条汉白玉石铺的小道直达观景台,观景台建于悬崖,围栏围护,下面是怒江第一湾,上面来的江水围着对面山峰伸出的半岛转一圈然后折向向下游流去。丙中洛朔怒江峡谷行5、6公里便是怒江天险“那依夺石门关”,此处两面山体悬崖陡峭直立,俨然两扇石门,怒江从这里奔涌而出。再前走几公里是五里桶,五里桶在怒江对面山脚,碧绿的青稞麦环绕着木屋,后面雪山映衬,由吊桥绕过顺着山崖绝壁上凿出的茶马古道可进出五里桶。

顺怒江再向前走几公里过桥后不远有条上山的岔道,背包向山上行走一个小时许看到秋那桶,秋那桶是山腰处的一处怒族村落,几十栋木房分布于山腰狭长斜坡的青稞麦田中,另一面是峡谷,后面雪山融水和泉水汇成溪流顺峡谷流去,汇入怒江。秋那桶住老于家,他的一个儿子(老三)和女儿帮他招待客人。五一将至,每天都有好几波来客,不过都是到后略一驻足便匆匆回返,晚上老于家住有十几个人,我们一起聊天喝茶,成为真正桃花源中人。家家自来水用管子从山上山泉引来,清凉甘甜随意流淌。如此偏僻的地方竟有基督教堂,看了他们做礼拜,秋那桶村民都信教,在教堂很虔诚的轮流念圣经,唱赞美诗,私下猜测这里的基督教大概是从曾为英国殖民地的缅甸传来的吧(对不起没做考证)。

家园 【原创】游踪琐忆——水土风情云南三江并流区(碧罗雪山)

贡山租农用车到迪麻洛。大伙可能会问,为什么老租农用车?其实很简单,这些地方比较偏僻封闭,村落都在山中,不通公交,经济落后人口稀少,道路及其简易,底盘低马力小的车在这里寸步难行,越野车只有政府部门有,价格低廉皮实耐用易维修的农用车是这些地方主要运输工具,否者要一路翻山涉水徒步走。

迪麻洛和秋那桶一样是传统怒族聚集村,有后来迁入的藏族,信仰也是天主教,村里有教堂和篮球场。迪麻洛位于怒江支流发源于碧罗雪山的迪麻洛河峡谷下游,全是木板房,严格说是原木房。住在秋那桶时看村民造房子,全是用原木在地下拼接起来,拼好后立到地基上。

在迪麻洛休息一夜,然后翻越碧罗雪山去德钦梅里。怒江西边是高黎贡山,东面是碧罗雪山,碧罗雪山北连梅里雪山。翻过碧罗雪山是澜沧江峡谷,澜沧江西面是云岭山脉,过去云岭山脉就是金沙江,金沙江西面有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这些山脉都属横断山脉一直延伸到西藏、四川,和沙鲁里山脉、大雪山山脉连接延伸数千公里直到青海。

从迪麻洛出来走迪麻洛河谷,开始地势平坦,两边陡峭的山坡散落着住户,大声放着音乐,满河谷回响。不一会开始上行爬山,树林开始浓密,山路变得狭窄,最后成为山崖上的小径。中午走到那桶,那桶有二十几户人家,坐落在山腰,看上去很美,这是最后一处村落。下面就进入山里无人区,在这里吃了点压缩饼干,巧克力补充能量,徒步中午不可吃多,否者不愿走路。稍作休息继续前行,道路开始变得难走,坡度加大海拔升高,人也觉得疲累,不过景色也越走越美。

迪麻洛河在深深的绝壁下面峡谷中奔淌,探头看一眼感到眩晕。峡谷中的景色变幻万千,条条瀑布从天而降,有时得从瀑布后面钻过去。走的口渴了,拿水壶接壶瀑布水,入口清冽甜爽。随山势增高各种野花愈加开的繁盛,高山杜鹃最多,鲜艳绚丽,行走的小径上落满树叶和花瓣。山路很多地方垮塌,要很小心的走过去,路上偶尔遇到带着弓弩和猎枪的山民,背后的框子用袋子顶在前额。背筐的方式受制于地理环境,在这种狭窄危险的山道中行走,筐子背在背后减少正面面积,同时腾出双手便于攀援和应付意外。

一路行走一路观赏美景,慢慢的累得失去了观赏的兴致,拖着沉重的双腿不断的上坡下坡。人疲劳后思维也迟钝,走到天黑也没看到宿营地(宿营地在距迪麻洛三十公里的新课,一处小山包上的马棚)。其实是由于大意走过了宿营地,这时暮色降临,周围是山坡的一片开阔地,前面是浓密的原始深林和俊伟的高山。那时不知为什么决定继续往前走,而不是就地宿营,看来一是经验欠缺,二是累糊涂了。进入深林即进入黑暗,一会隐约的小径也看不到了,只有树木和积雪,在森林中一直向高处走,总能走到山顶。森林浓密处只能扒着树木钻,不时漏进雪里,被雪掩盖的枯树把人夹住,费好大劲才能出来。时而细雨绵绵,想靠着树喘息下,树木湿露露的冰凉,地下是积雪更不敢坐。这时我带的三角架出了大力,被倒下的枯树夹住,用它借力爬出来。累极了用它支撑喘息会,周围黑暗的看不清东西,只能抬头看天空,从树隙看天空时而阴云密布,细雨霏霏,时而云开月霁。月亮在云中时隐时现,迷蒙静谧,万籁无声,好美的天空。

走到最高处天开始微亮,此时云完全散去,走到开阔处,在鱼白色天空下,无数雪山簇拥直连天际。天际露出一线微红,连绵无际的雪山群峰披上一层金光,其壮观圣洁那种无法言表的美,把我深深震撼。那一刻人和自然融为一体。就那几分钟从未有过的心境澄明使我真正进入出神状态。无我,或者说我真正回归自然成为这大美的一部分。真正的美,那种无与伦比的美只能出于自然天成,这短短的几分钟融入我的生命,化入我的精神。

佛教四谛中集谛指出人生苦难的根源,认为苦的因缘端在“欲爱”(既渴望),包括对权力、金钱、性爱和长生等,欲爱比求满足与持久,佛教称为求有常,而世界的本质却是无常,以有常逐无常,永不能满足和持久,由此产生一切痛苦。不论我们对宗教的态度如何,宗教对人生一些问题的认识还是有一定深度和道理的。社会属性的人在世间只有认识到客观世界的局限性,在其许可的范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自己和与之相连的世界。人在私利私欲上尤其要有个“度”,并自觉的去把握这个“度”。只有弄明白这些人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家园 【原创】游踪琐忆——水土风情云南(丽江)

两度去大理,三次憩息丽江。大理浮光掠影,丽江闲散发呆,竟不知如何叙述这两个著名旅游城市。也许我知之者少,所闻者稀,感悟不深;主要原因还是这两地几乎纯为旅游城市,旅游方面介绍、游记甚多,各方面囊括殆尽,我无啥新鲜可写,以致意空词穷。

虽如此还是唠叨几句,不过说些套话和重复别人话罢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以白族居首,姑娘被称为金花,民族服饰鲜艳靓丽,衣裙披带上缀圆片,雅称“披星戴月”。大理著名的风景是上关的风,下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俗谓大理的风花雪月。其它著名去处有崇圣三塔、蝴蝶泉和老城“洋人街”。在老城洋人街或洱海游船上品品“三道茶”,也颇快意。

丽江老城大研古镇是传统纳西族聚居区,古镇有六条水流,纳西小院高低错落和随势散布的鹅卵石街巷,构成了丽江古城的古朴、宁静、别致的民族特色。纳西族是古羌人和当地土族人融合的后裔,信奉东巴教和藏传佛教。东巴教是自然崇拜、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混合体。丽江城内有木府,黑龙潭,俯瞰丽江全貌的万古楼。周围近的有白沙古镇,束河古镇,清溪水库,拉市海,东巴图腾园,玉龙雪山。远的有金沙江虎跳峡,泸沽湖。泸沽湖摩梭族延续走婚习俗,处于人类发展中母系社会对偶婚时期。他们皮肤黑并以黑为美,当时听一位摩梭小伙唱的一首情歌,翻译成汉语的词仅记住一句,大意是“你的大腿像黑猪皮,美丽又光亮”。

在丽江古城第一次住的是新义街古城国际青年旅舍,特别喜爱它一楼的图书室,几间房子全是书架放满图书。找本喜欢的书,出后门是一个小院,摆着几张沙发,地上有清澈流水,在温暖阳光下慵懒的看书,惬意极了。它的三楼拐出角的一面是个古色古香的书房,连着一个大大的露台。上午在底下一楼看书,下午到夜幕时分在三楼露台看玉龙雪山丽江夜景,整日沉浸在心旷神怡的平静淡然中。后来再去,下面图书室和后院打通改成酒吧,图书大为减少被挤到角落,三楼的书房晾台改成豪华套间,原先情趣全无,便另找住处。

大研古镇中纳西族人所剩极少,基本都迁新城住了,房子大都租给外来人开客栈商铺。据说古镇家庭旅馆已超千家,真正赢利的居少数,大都干不长,全靠转让费挣点钱,早期租的过两年转租给后来者,转让费增加不少。后来者干两年再转租给更后来者,转租费这两年中又大幅度递增,不知道这种泡沫能吹多大,持续多久。也有些庭院被内地人、香港人、台湾人买去,基本都用来出租,看来也是作为投资来买的。

丽江人中记忆深的是那位没有双臂,用嘴写书法的残疾人,名字忘了,第一次去丽江时去他的工作室看过他,没有买他写的字。后来两次去都在街上碰到过他,远远看到便颔首打招呼,一直没有买他幅字,想想很惭愧的。

家园 【原创】游踪琐忆——水土风情云南(香格里拉)

丽江往北过金沙江,200公里路程到达香格里拉。“香格里拉”一词是迪庆中甸的藏语,为“心中的日月”之意,它是藏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环境和至高至尚的境界。后来的“香格里拉”一词,是1933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从此,这一名词成了一种永恒、和平、宁静的象征。2001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06年我去稻城亚丁时,日瓦乡改称“最后的香格里拉”,看来国家没有批准。从感受上看,川滇交界那部分包括中甸、稻城亚丁、和我没去过的木里、格聂都属于“香格里拉”。具体哪里是“香格里拉”,这是人在高原雪山草甸和纯净天空所形成浑然一体的特定自然环境中的感受,那种环境对人心灵净化和精神启示。具体到某一地点的争论是件很无聊的事,反而是对这种纯净之地人类精神感受的亵渎。你争我夺的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是旅游开发所需,利益驱动罢了。

1920年,德国人约瑟夫洛克以美国《全国地理杂志》、美国国家农业部、美国哈佛大学植物研究所的探险家,撰稿人、摄影家的身份,先后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四川一带生活了27年,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之久的科学考察和探险寻访活动。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深受洛克的影响。中国解放前夕洛克离开丽江,据说走时用三十九头骡子驼走了他在川滇近三十年居住中收集的文物。

中甸有开阔的草原,皑皑雪山,通透的天空,云南最大藏传佛教寺庙松赞林寺,松赞林寺居高临下,在上面登高望远空旷淡远,心性空明。由中甸北上过奔子栏翻白马雪山到达德钦梅里雪山(可经盐井顺滇藏线入藏);往东北方向去稻城亚丁,这片辽阔区域都堪称“香格里拉”。

关键词(Tags): #香格里拉(当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