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游踪琐忆——水土风情 -- 铁骑边塞

共:💬50 🌺7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游踪琐忆——水土风情云南三江并流区(碧罗雪山)

贡山租农用车到迪麻洛。大伙可能会问,为什么老租农用车?其实很简单,这些地方比较偏僻封闭,村落都在山中,不通公交,经济落后人口稀少,道路及其简易,底盘低马力小的车在这里寸步难行,越野车只有政府部门有,价格低廉皮实耐用易维修的农用车是这些地方主要运输工具,否者要一路翻山涉水徒步走。

迪麻洛和秋那桶一样是传统怒族聚集村,有后来迁入的藏族,信仰也是天主教,村里有教堂和篮球场。迪麻洛位于怒江支流发源于碧罗雪山的迪麻洛河峡谷下游,全是木板房,严格说是原木房。住在秋那桶时看村民造房子,全是用原木在地下拼接起来,拼好后立到地基上。

在迪麻洛休息一夜,然后翻越碧罗雪山去德钦梅里。怒江西边是高黎贡山,东面是碧罗雪山,碧罗雪山北连梅里雪山。翻过碧罗雪山是澜沧江峡谷,澜沧江西面是云岭山脉,过去云岭山脉就是金沙江,金沙江西面有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这些山脉都属横断山脉一直延伸到西藏、四川,和沙鲁里山脉、大雪山山脉连接延伸数千公里直到青海。

从迪麻洛出来走迪麻洛河谷,开始地势平坦,两边陡峭的山坡散落着住户,大声放着音乐,满河谷回响。不一会开始上行爬山,树林开始浓密,山路变得狭窄,最后成为山崖上的小径。中午走到那桶,那桶有二十几户人家,坐落在山腰,看上去很美,这是最后一处村落。下面就进入山里无人区,在这里吃了点压缩饼干,巧克力补充能量,徒步中午不可吃多,否者不愿走路。稍作休息继续前行,道路开始变得难走,坡度加大海拔升高,人也觉得疲累,不过景色也越走越美。

迪麻洛河在深深的绝壁下面峡谷中奔淌,探头看一眼感到眩晕。峡谷中的景色变幻万千,条条瀑布从天而降,有时得从瀑布后面钻过去。走的口渴了,拿水壶接壶瀑布水,入口清冽甜爽。随山势增高各种野花愈加开的繁盛,高山杜鹃最多,鲜艳绚丽,行走的小径上落满树叶和花瓣。山路很多地方垮塌,要很小心的走过去,路上偶尔遇到带着弓弩和猎枪的山民,背后的框子用袋子顶在前额。背筐的方式受制于地理环境,在这种狭窄危险的山道中行走,筐子背在背后减少正面面积,同时腾出双手便于攀援和应付意外。

一路行走一路观赏美景,慢慢的累得失去了观赏的兴致,拖着沉重的双腿不断的上坡下坡。人疲劳后思维也迟钝,走到天黑也没看到宿营地(宿营地在距迪麻洛三十公里的新课,一处小山包上的马棚)。其实是由于大意走过了宿营地,这时暮色降临,周围是山坡的一片开阔地,前面是浓密的原始深林和俊伟的高山。那时不知为什么决定继续往前走,而不是就地宿营,看来一是经验欠缺,二是累糊涂了。进入深林即进入黑暗,一会隐约的小径也看不到了,只有树木和积雪,在森林中一直向高处走,总能走到山顶。森林浓密处只能扒着树木钻,不时漏进雪里,被雪掩盖的枯树把人夹住,费好大劲才能出来。时而细雨绵绵,想靠着树喘息下,树木湿露露的冰凉,地下是积雪更不敢坐。这时我带的三角架出了大力,被倒下的枯树夹住,用它借力爬出来。累极了用它支撑喘息会,周围黑暗的看不清东西,只能抬头看天空,从树隙看天空时而阴云密布,细雨霏霏,时而云开月霁。月亮在云中时隐时现,迷蒙静谧,万籁无声,好美的天空。

走到最高处天开始微亮,此时云完全散去,走到开阔处,在鱼白色天空下,无数雪山簇拥直连天际。天际露出一线微红,连绵无际的雪山群峰披上一层金光,其壮观圣洁那种无法言表的美,把我深深震撼。那一刻人和自然融为一体。就那几分钟从未有过的心境澄明使我真正进入出神状态。无我,或者说我真正回归自然成为这大美的一部分。真正的美,那种无与伦比的美只能出于自然天成,这短短的几分钟融入我的生命,化入我的精神。

佛教四谛中集谛指出人生苦难的根源,认为苦的因缘端在“欲爱”(既渴望),包括对权力、金钱、性爱和长生等,欲爱比求满足与持久,佛教称为求有常,而世界的本质却是无常,以有常逐无常,永不能满足和持久,由此产生一切痛苦。不论我们对宗教的态度如何,宗教对人生一些问题的认识还是有一定深度和道理的。社会属性的人在世间只有认识到客观世界的局限性,在其许可的范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自己和与之相连的世界。人在私利私欲上尤其要有个“度”,并自觉的去把握这个“度”。只有弄明白这些人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