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庖丁解字之射人须挽弓 用箭难用长: 射矮辨 -- 丁坎

共:💬30 🌺4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庖丁解字之射人须挽弓 用箭难用长: 射矮辨

汉字从肇始的甲骨文发展到后世的隶书,经历了巨大的形态变化,在这个形态变化的历程中同时发生了一些讹变。辨别这些讹变,也需要专门的文字学知识为基础,否则会闹出笑话。

网上盛传的所谓“射”和“矮”造反了一说就是一例。

据说是刘墉对“射”和“矮”的字以新解:

刘墉说研究一下字义。他在纸上写下一个“矮”字,让纪晓岚讲讲这个字的音、义。纪晓岚有点莫名其妙,看看刘墉,倒是一本正经的,又看看那个“矮”字,并没有奇怪之处,就说:“这字是高矮的‘矮’。矮者,身材短也。”说到此处又问刘墉:“对不对?”“错了,应读为“射”(she),其实这就是射箭的‘射’字。”刘墉用手指着那个‘矮’字,郑重地说。

“崇如兄(崇如是刘墉的字),怎么会如此颠倒呢?”纪晓岚心里不服气。

刘墉不紧不慢地说:“这不是为兄的颠倒,而是你的先生不高明,耽误了你这当弟子的。”纪晓岚脸上有点发热,心里清楚刘墉在有意奚落他,一时又不知如何反讥,只好耐着性子,说:"如此说来,我倒想听听崇如兄的高论。”刘墉说:“那好吧,为兄今天给你补补课,这一课就叫‘说文解字’。”他用手指着那个“矮”字说,“这个字读‘射’(she),从委从矢,委者放也,矢者箭也,放箭为射,故应是‘射箭’之‘射’(she)。”说完他又在纸上写了一个“射”字,“此字可读作‘矮’(ai),从身从寸,身只有寸高,不正是矮吗?”他这么一讲,把大家逗得哄然大笑,连连称绝。有人说:“纪才子,服气了吧?”

外链出处

这种东西,本来是文人才子游戏文字的惯例,作不得真的。但偏偏有人深信不疑,还为此大发感慨,

还有两个字,我觉得一定是搞错了,那就是“射”字与“矮”字。作为直观表意的汉字,“射”字和“矮”字的字面意义非常明确。先看“射”,身寸为矮,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只有一寸高,那可的确是矮得不能再矮了。再看“矮”字,“矮”由矢和委组成,矢是箭,委字有把东西发送出去的意思,比如委托,委任,委过等等,都是把东西发送出去的意思,把矢和委放在一起,就是把箭发送出去,大概不是说把箭送给人做礼物,应该是指把箭发射出去,所以,用“矮”字表示射击,那是再确切不过的了。

汉语中以讹传讹的现象很多,而且都已经将错就错,约定俗成,大多数情况下,比如上面提到的几个例子,因为大家都能明白是什么意思,而且已经习惯了,所以也没有必要再改过来。如果硬要改过来,把矮子,射击写成射子,矮击,比如“邓小平是个射子”,“这个人真射”,“矮击选手”,“矮击比赛”,倒让人觉得怪怪的了。

外链出处

为避免以讹传讹继续流传,我们有必要稍加辨析。

首先看看射字,说文说:

弓弩發於身而中於遠也。从矢从身。射,篆文䠶从寸。寸,法度也。亦手也。食夜切

發於身而中於遠,这个解释比较迂曲,但怪不得许慎,他是从已经讹变的字形出发强作解人。不过,至少他有一点正确,就是确定寸,亦手也。寸从手形化来,是古文字学的常识,在导,将,尃,寽,對字中都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所以身寸之说是不成立的。

许慎明白寸为手,并从当时的字形出发,要从身手的组合推导出射的涵义,所以不得不迂曲。

实际上射字的金文字形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就是以手拉弓的形状,字义一目了然。

那么弓如何在后世讹变成了身呢?

这还得从身字的字形与古义说起。

熟悉古文的人都知道,史记里记载某人怀孕都使用一个词汇:有身

按今天的字义来理解就奇怪了,难道不怀孕就没有身子了吗?

不是的,我们再来看看身字的金文字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可见,身不是泛泛的身体,甚至也不是王引之所谓颈下股上的部分,而是特指隆起的腹部,所谓有身指怀孕后腹部高高隆起,如今天俗语说的大肚子。

后来发生的由弓至身的讹变,就是因为腹部的隆起与弓弦的隆起形似。

再看矮字,说文说:

短人也。从矢委聲。

这次就完全正确了,委字只是声符,对字音有贡献,对字义没有贡献。

矮字字义来源于矢,这一点可以从同样从矢的短矬二字看出来。

如果要说矮是委矢,则须说短是豆矢,矬是坐矢,这显然是无比荒谬的。

这三个字很明显都是以矢为形符,以剩余部分为声符,都表示短的涵义---矮子,短笛,“矬子里面拔将军”。

至于为什么要用矢来表示短的涵义,大约是因为箭的长度比较短,再长的箭与别的兵器如戈矛刀枪相比总是短得多吧。

就射箭而言,如果只有自己一己之力没有强弓之助,是不可能

發於身而中於遠的。就治学而言,也是一样,如果说自己的独立思考是 ,那么 来自他人的学问就是 ,孔子说过思而不学则殆,换句话也可以说,有身而无弓难以以中远。

我辈治学,切忌舍弓而独恃己身,射矮一例则其证也。

关键词(Tags): #射(喜欢)#矮(喜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学习了
家园 谢谢楼主好贴

我以前看到那样类似的文章,心里也在犯嘀咕呢。这下子全解开了

家园 花谢

得益甚多

家园 丁兄是个做文化学问的人
家园 最初听到矮射之辩,几乎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

从当地的一个大学老师那里听到的。一直觉得有些怪异,前几天还想着这个事。今天终于从丁兄这里得到正解。非常感谢。

家园 哈哈,有趣

则须说短是豆矢,矬是坐矢

因此矬应当读作zhi4,短应当读做dan4'gong1

矮、射之辨,最初是我的小学老师讲给我的,二十多年后才由丁兄澄清,多谢好贴!

似乎还有几个字,比如说重,为什么是“千里”呢?我记得有人说重应该读为“远”,不知道丁兄对这个字有研究没有。

家园 重与千里没有关系

其原始字形是一人负東,東者囊也,如下图所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另外与这个東字相关的还有糧,量等字。

大致说来,量当为糧的本字,指囊中的粮食。

后来用以表示数量(也很好理解是不是),在本字旁添一米符来表示粮食。

以后有空可以单写一篇,现在先回答到这个样子吧。

家园 多谢答疑
家园 弱弱的问一个字

亨利想问的就是“弱”字。

以前偶尔的发现易经里面的一些关于古代人的力学知识,于是发了一篇半理半文史的小文。有一句是大过卦里的:栋橈本末弱也。这个弱字不应是强弱之弱。后来在哪本字典里忘了,总之,弱的字根是弓,也就是弯曲的意思,这样就对了。而且,以前一直对那句 “弱水三千”不理解,这样一来就懂了,并不是弱水强水(强水还象是化学名词),而是弯弯曲曲的水。

丁兄此文正好谈到弓字,亨利愿借宝地,请问丁兄能否就此肯定一下,亨利的理解是否妥当?另外,弱字本意来自那本字典?查过一些,没找到,王力的古汉语字典里,弱当强弱之弱解。

家园 这个字涉及的情况比较复杂,我还给不出结论。

从说文来看,同为两弓之形的弜被释为强,与弱形成对立,可见单从弓形入手探索字义还不够。

而说文对弱的解释是:

橈也。上象橈曲,彡象毛氂橈弱也。弱物并,故从二𢎥。

恰恰在这里,桡的说法没能提供多少证据,因为许君习惯用经典中的章句去释字,并因此犯了很多错,可见我写的

殷书汉说一文。此处似乎也是一例。要表示桡的意思,单从弓形入手的话,似乎弜字,甚至弓字还更贴切些。

如果再往前追究到甲文金文,虽然有些线索,但一时也说不清楚。

总的说来,兄台的眼光很不错,不管能否证实,也是富有启发性的。

希望能把那篇1.5的文章帖出来让大家学习学习。

家园 精华啊

家园 举手提问

“矩”字的矢旁该如何解?

ps 还有个不登大雅之堂的问题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

那个“遗矢”是跟“更衣”一样的隐晦用法,还是说干脆“矢”字在这里是通假?如果是通假的话就太奇怪了,几千年下来,这两个根本没有关系的字似乎很不可能保持同一个读音。

家园 简答如下

从矢的字除了我们解读过的短,矮,矬和兄台问的矩之外,还有一个矱字,意思是尺度,

【屈原·離騷】求榘矱之所同。

考虑下箭的长度,矩的功能,和矱的涵义,矩从矢的理由就不需要再解释了。

那个“遗矢”是跟“更衣”一样的隐晦用法,还是说干脆“矢”字在这里是通假?如果是通假的话就太奇怪了,几千年下来,这两个根本没有关系的字似乎很不可能保持同一个读音。

这不对,蚤和早就是典型的通假字,几千年下来也一样保持了同一个读音。

遗矢的涵义从上下文看很明显,没有怀疑的余地,就是一个通假字,而且,还有很强的理由要通假----世界范围内说起厕所都要使用种种讳称。

家园 此文好,有论文之水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