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另一种老照片中的朝鲜战争 续 -- 萨苏

共:💬169 🌺16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另一种老照片中的朝鲜战争 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马丽莲.梦露来朝鲜劳军

    这显然是在朝鲜作战的美国大兵的最重要的节日,梦露原计划到金城最前线劳军,美军安排了一百多精兵组成的特别派遣队护卫,以免她被游击队之类的武装抓去(摄影师说估计梦露要真被抓去美国大兵会发动一个“梦露攻势”来报复的!)。但由于前线情况的变化,梦露最终没有到前线。

    可怜的大兵们失望之余,差一点把“梦露攻势”变成“梦露兵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位夫人可能没有马丽莲.梦露美丽,但是她的真情可能更反映美军官兵的亲人情谊。美军士官大卫.威廉斯的太太在欢迎他归来。威廉斯在金城战役中被志愿军俘虏。那时美军对于被俘人员的宽容态度是值得钦佩的。而我国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期,对己方被俘人员的安排,也终于摆脱了原来意识形态的束缚,变得更为宽厚和爱护。

    也许是国力的变化,使我们有可能更加宽容?

    人性的进步,总是好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被俘的不仅有士官,还有将军,这位就是被朝鲜人民军俘获,被誉为“被俘以后依旧英勇不屈的将军”—美国陆军第24师师长威廉·迪安将军,他也在交换战俘中回到了美国。

    据说将军被俘非常有戏剧性,是到江边取水的时候被抓的,当时他的勤务兵要为他取水,将军嫌钢盔味道太臭(战时美军常用钢盔盛水),不肯,亲自前去,结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战争从来不是无代价的,这是第二次战役中被俘的中国志愿军,(原文是第一次战役,从网友的分析看有误)他们的服装与朝鲜军队迥然有异,但最初即便俘虏了中国军队的士兵,美军依然不相信中国人真的敢于主动出国求战,要知道几十年来中国人从来没有这样勇敢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南朝鲜最悍勇的将军白善烨,后担任南朝鲜军总参谋长,四星上将。他是最早判断出中国军队参战的 – 那些夜战,地雷,包抄的战术太像八路军了!不过,美国人不相信他的判断。。。

    忘了说,白将军之所以熟悉八路,是因为他曾经在华北作为日军中朝鲜伪军的一员侥幸生还,回来写了一本书,叫做《死里逃生,中国华北》,朝鲜战争打响后,这本书就变成畅销书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南朝鲜第七团的一名士兵从鸭绿江取了一杯水,这杯水被作为纪念品敬献给南朝鲜总统李承晚。这时,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在中国军队的口袋阵中 – 中国的志愿军大部队已经潜伏进入朝鲜。不久的战斗中,包括第七团在内的南朝鲜军队几乎彻底丧失了战斗力。中国军队直逼三八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军队参战时双方的战线,这时联合国军已经喝上了鸭绿江的水 – 不过对南朝鲜第七团的官兵来说,这也是他们此生最后一次喝上的水,而对于联合国军中其他人来说,如果不是被俘,他们也再也没有机会在这条江里喝水了。

    这张地图我觉得颇有价值,在我们阅读长津湖战役等文献的时候,那些温井,德川等地名在这里都有了形象的参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军队在这次战争中伤亡到底多少,很多人不相信中国政府的数字,但动不动就“伤亡百万”即便是对面阵营也无法提供可以满足如此惊人数字的依据。这是双方在三八线对峙时双方兵力的对比,日方根据美军情报的总结。可以看到中国军队实际参战兵力当时被认为共276,000人,在东北的预备队60万人。由于三八线对峙后战役规模的限制,很难想象这60万军队全部投入朝鲜,而且,这无疑将导致中国方面后勤工作的灾难,那么,伤亡呢?总不能是这些军队全部交待了?也许,即便没有双方合作总结,我们也可以计算出一个至少比较理智的数据来。

    这方面的数字,一些网友提出了争议。个人看法,从目前所看到的中方史料看,志愿军阵亡人数大多纪录在15-18万之间,总伤亡人数在36万左右。考虑到朝鲜战场恶劣的后勤和医疗条件,似乎比个别材料中九十余万的说法可靠一些。至于这个数字对比于对方的伤亡,似乎不太能显示双方在技术兵器方面的差别,我想理由有二,第一,朝鲜人民军的数字没有记入,我手中没有具体核实的数字,但根据朝鲜战后男性奇缺的情况判断,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当远远超过志愿军的损失。第二,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正是高科技军事手段成长而没有完全成熟的阶段,也是有机会用传统军事智慧弥补技术劣势的时期。比如F-4战斗机,F-105战斗轰炸机的技术水平,远远超过米格-17,却经常被越南人用米格-17打下来,这是一个让人不可思议,又合理的现象,就像明军的火器打不过满清的骑兵一样。一种军事思想的成熟,也是需要一定代价才可以完成的。到了海湾战争,即便伊拉克人不是在无能的将军手里,想要打赢也是极为困难的了,原因是高科技军队的建设已经通过几次战争,以及技术的成熟得到了完善。在朝鲜,中朝军队利用了这里险峻的山地,将联合国军的技术优势降低到了最低的地步,这样说,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老实说,如果是在东北大平原上来打,双方的损失差距,还要更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对志愿军的评价 – “陆续南下的中国军队,以他们的夜袭让联合国军陷于恐慌。”

    军内的朋友曾经对我说,海湾战争美军的作战使中国军队上层深感震惊,其原因就是当年有位中国将军在朝鲜说过 – “黑夜,是中国人的朋友。”海湾战争,美军的隐形战机和夜战装备,让中国军方感到,这个朋友,正在离中国人远去。但是,也正是这次震惊,使中国开始重新定位和加注投资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军轰炸鸭绿江桥。按照美军说法,此处中国共有三座桥,开始,美军反复摧毁下方两座桥,中方也反复修复,但即便两桥齐断,志愿军前线物资的供应从来不见减少。百思不解的美军直到南朝鲜渗透的特工回来报告才发现端倪 – 原来,狡猾的中国人在这里还有第三座桥,桥面恰好在水面以下,每到夜间,中国军队的车队,就灭灯迅速通过这座大桥开进朝鲜。美军随即开始轰炸这第三座桥,可是,水面下的桥,还真是不好标定和炸毁呢。

    如果有铁道兵出身的朋友,或许可以提供些资料,这样一座被美军称作“隐身桥”的大桥,恐怕是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所谓米格走廊是怎么回事,看看这张照片就明白了,中国志愿军空军的米格15战斗机装备37毫米机炮,射速虽然和美军F-86上面的12.7毫米机抢没法比,可打上就是一个大窟窿,能回来,就太幸运了,而美军常常是把对面的飞机打成筛子,人家还是飞回去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朝鲜战争中美军在空投大炮。只有最近,我们才知道朝鲜战争中的美军装备了防弹衣,救护直升机等种种先进装备,而志愿军,手雷都要省着用。如果这次战争中国人赢得了尊严,那是因为中国人的英勇,而今天,当同机到达中国的一个日本人在北京的候机楼里惊讶地怀疑自己是否是到了中国(很多日本人认为只有日本的关西或者成田机场,才会有这样现代化的空港),我知道,现在的中国人在用另一种方式继续着志愿军做的事情。

    有人说萨这样说有为某党宣传的成分。萨本心没有这个意思。作为一名老的机场工作人员,我对空港的变化比较敏感,并且真心为北京机场的现代化感到欣喜和自豪。您可能说这是政绩工程,如平壤那样大号纪念碑的政绩工程是天下之害,要是如北京机场这样,或者多修几个立交桥,我的看法如果大家都作这样的政绩工程,那真是一件好事。如若认为这是宣传,那我可要反问一句:莫非君看不得中国人可以用好一点儿的机场?

    至少,我看到的中国老百姓还是满欢迎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如果说“把越南炸回石器时代”是美军的狂妄大言(用打掉的美国飞机残骸作了大量的梳子,装饰品,越南人说:“美国人没有把我们炸回石器时代,倒把我们带到铝器时代了),“用核武器对付中国”倒不是空穴来风,这张最近解密的美军作战计划书,证明了美军的确有在朝鲜使用核武器的预案,不过,最后美国会终于为这个疯狂的计划刹了车 – 这个时代,谁拉响核弹,几乎就宣布了人类的灭亡,这点儿理智大家都有。

    这个疯狂的计划也是压倒麦克阿瑟将军的最后一根稻草,使这位二战中堪称法西斯克星的将军最终遭到了解职的命运。不过,将军可能是被中国军队的攻势折腾得过火了,以致失去了理智,认为,只有原子弹才能阻止中国军队的进攻。实际上,这是过分的判断,李奇威将军,他的继任者,也没有原子弹,但还是靠志愿军后勤上的弱点终于阻止了彭德怀元帅的攻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组连续的照片,美舰炮击元山及随后被水雷炸沉的经过。元山登陆是麦克阿瑟将军指挥的最糟糕的战役之一。这位经验丰富,胆大而富有激情的将军最后吃了两口狗肉,一口是判断错了彭德怀的决心,酿成圣诞节攻势的大败,一口就是这个元山登陆。这个纯粹效仿仁川的做秀战役,被北朝鲜军队用几百枚陈旧的水雷死死挡在港外,只好任由弟兄们在船上呕吐发昏,直到水雷扫完,美军登上元山的滩头,才发现作战已经不需要了 – 爬山过来的南朝鲜军队已经在几天前就攻占了这个城市。

    有人说,仁川之后,麦克阿瑟已经江郎才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因为被解职,麦克阿瑟一直努力把朝鲜战争期间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塑造成怕死鬼,绊脚石和阻止自己取得胜利的小人,其实,杜鲁门并不是一个怕死鬼,他在一战时从军欧洲,很打过一些硬仗。在朝鲜战争问题上,他和麦克阿瑟的分歧,不过一个是要考虑美国整个的利益和政治问题,而另一个,只重视自己军人的荣誉,有为了取胜不惜毁灭世界的气质。这张照片二排右三就是在欧洲的杜鲁门。

    想起了小时候一首歌谣:“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

    可怜的两头受气的杜鲁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虽然今天对意识形态的评论不一,但当时,两大阵营的确是存在的,这是联合国会议期间,为“要求中国从朝鲜撤军”提案投反对票的苏联代表马利克。

    中国重新被视为一个值得重视的大国,恰恰又是在朝鲜战争之后 – 中国曾有一个机会,二战中作为五大国之一创建联合国,然而,1944年豫湘桂的大溃败彻底颠覆了那个时代中国的形象。罗斯福在白宫质问:“中国的两百万军队呢?我怎么看不见?” – 这时候奢谈中国可以在苏美之间扮演第三种势力,只怕有人会问:“如果中国可以,埃塞俄比亚为什么不可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张有趣的地图,标示了停战谈判的时候联合国军,中朝主张的分界线,以及当时实际的战线。最后的结果如何?大家可以去看看今天的朝鲜地图,谁打赢了这场战争不好说,但地图上可以看出李克农实在不是个好对付的谈判对手 – 李克农不承认,他说那是因为有几十万志愿军给他撑腰咧。

    也许他是对的,当年王正廷,李鸿章也都是谈判高手呢,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的结果吧。

    有看法认为这件事上最终中国朝鲜两方面是让步了的,美国提出的方案属于漫天要价,结果没有遵循中方最初的看法,而是用了实际控制线。我的看法美国人的方案是漫天要价,中国人又何尝不是?当然,这个话我们是不会承认的,包括我们内部一些文件,也不会直说,谈判么,总是说自己吃亏了的。但是,双方都能就地换钱,我觉得就是平等的谈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方谈判代表,从左到右为:南朝鲜的两位将军安东源和白善烨,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终于顶住了彭德怀”的李奇威司令官(当时美国的陆军总参谋长),美国陆军副总参谋长Hall上将,第八军军长Maxwell Taylor上将。朝鲜战争,美军可说是名将尽出,如果巴顿活着,估计也会调过去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军在朝鲜战争中最后一任司令克拉克将军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他是“第一个在美国没有获胜的和约上签字的美国将军”。

    有趣的是,这位将军签字用的笔,竟然是一支圆珠笔,这也是如此国际文件上的一个首例。

    不管怎样,字,总是签了。

    [完]

    关键词(Tags): #朝鲜战争#李奇威#克拉克#白善烨元宝推荐:MacArthur,
    • 家园 大部照片看不到喂~~

      。。遗憾ing~

    • 家园 萨的这篇文章或者说日本人这本书, 错的地方不少

      我还是给改改吧, 不然又要吵起来了。

      首先是这张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的说明:战争从来不是无代价的,这是第一次战役中被俘的中国志愿军,他们的服装与朝鲜军队迥然有异,但最初即便俘虏了中国军队的士兵,美军依然不相信中国人真的敢于参战,要知道几十年来中国人从来没有这样勇敢过。就有问题。

      这张照片应该是二次战役东线美军海军陆战队抓获的中国俘虏, 而不是第一次战役的。这里有一张清晰版本, 直接从www.chosinreservoir.com过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值得注意的是, 现在对二次战役东线也就是长津湖战役的描写很多都说第9兵团入朝时匆忙,穿薄棉衣甚至是单衣入朝作战,导致冻伤云云, 从这里看来,远不是这样。

      第二张照片,白善烨的说明也有问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前面伪不伪的说过,这里就按下不表。单说这个:

      南朝鲜最悍勇的将军,第二师师长白善烨,后担任南朝鲜军总参谋长,四星上将。

      不知道这里第二师是第一师的错误还是第二军的错误。 白在开战后一直担任韩军第1师的师长, 之后调任第一军的军长,第二军由于表现太差被李奇微撤销番号后,第一军一度是南朝鲜军唯一的一个军,后来白又调去第二军当军长,重建这个军。拉开对韩国军队进行整编的序幕,之后如果说韩国军队重建美国人算一个那就是范佛立特,他在韩国陆军里的声望要超过李奇微,韩国人算一个的话就是白善烨了。

      接下来的这个错误可就是老萨自己的了, 因为这幅图里面清清楚楚标明了打到楚山的第7团是“第6师团”。

      中国军队参战时双方的战线,这时联合国军已经喝上了鸭绿江的水 – 不过对南朝鲜第二师的官兵来说,这也是他们此生最后一次喝上的水,而对于联合国军中其他人来说,如果不是被俘,他们也再也没有机会在这条江里喝水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另外在说一点, 美国人后来在东线的惠山里以及附近的一个地点也到达过鸭绿江, 喝没喝水就不知道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张有趣的地图,标示了停战谈判的时候联合国军,中朝主张的分界线,以及当时实际的战线。最后的结果如何?大家可以去看看今天的朝鲜地图,谁打赢了这场战争不好说,但地图上可以看出李克农实在不是个好对付的谈判对手 – 李克农不承认,他说那是因为有几十万志愿军给他撑腰咧。

      关于这幅图, 应当指出的是美方当时的谈判目标就是要求现地停战,以维持有利防御的地形, 而不是退回到38线上。 那条划在后方的所谓“海空补偿”的线是提出来讨价还价用的。 最后这个问题是中方做出了让步,同意了现地停战的原则, 这点应该明确。

      既然提到李克农, 那不妨就引用一篇李自己从板门店发回的电报要求在这个问题上妥协。

      毛泽东关于转发中朝方停战谈判目标问题致斯大林电

      (1951年8月13日)

      发自北京 1951年8月13日收到

      抄送:斯大林同志、莫洛托夫同志、马林科夫同志、贝利亚同志、布尔加宁同志

      菲利波夫同志:

      现将李克农同志于8月12日4时给我的电报拍发给您,以便您了解。

      “毛泽东同志:

      一、您8月11日7时来电已收到。

      二、敌方在昨天的会议上更加深化其错误观点。敌方认为通过威吓可以迫使我们放弃对三八线问题的讨论。他们已经4次表示愿意根据当前战线和当前军事状况讨论关于军事分界线和缓冲地带的建议。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今天会议的发言中所追求的主要目的,是对敌方拒绝讨论三八线问题所持的毫无根据的论调予以抨击,同时也试图探知敌方是否有意放弃其毫无根据的建议。

      在今天的会议上,敌方对我方发言中试图了解其意图的那一部分表示有一定的兴趣。但在当天下午的发言中,敌方表现得极为荒唐,并企图把谈判陷于僵局的责任强加给我们。

      我们明天的发言将根据您的指示拟定。发言的目的将是粉碎敌方的上述谬误,戳穿敌方的欺骗伎俩,同时提出能迫使敌方更加明显地道出其意图的一些问题。

      发言的主要目的是,再次强调指出,如果敌方不放弃其毫无根据的建议,会议不会取得任何进展。我们认为,我们可以表示我们也愿意修改关于在作为军事分界线的三八线地区内建立缓冲地带的建议,但这样做的先决条件是,敌方必须向我们明确表示愿意放弃其原来提出的建议。

      三、在复会以后,敌方的错误观点更加深化,敌方更加坚信我们希望和平,因此可以指望我们做出让步。这一切都是可以预见到的。

      但是从整个会议的进程和会外情况总的来看,要使敌方接受关于三八线的建议是不可能的。在这几天之内,敌方一方面对我们进行威吓,企图以此迫使我们首先做出让步,另一方面又作好了会议可能中止的准备。

      因此,我们认为,对三八线问题必须做出明确的决策。

      如果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实现确定以三八线作为军事分界线这一原则进行斗争,如果我们在这方面只允许做出不大的改变,那我们应考虑到谈判破裂并对此作好准备。

      在敌对情况下,我们应有某种有一定妥协的建议。当然,我们过去的建议不可能预见到当前情况可能出现的变化,根据您1951年7月17日电报关于向敌方做出让步以赢得时间的指示所采取的行动,也不可能赢得很多时间。

      四、我们(李克农、邓华、解方、乔冠华)认为,敌方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当前战线所在地区停止军事行动。在这方面,敌方可能同意做出不大的改变。

      因此,我们必须决定:为三八线斗争并准备谈判终止,还是避免谈判破裂,为停止军事行动进行斗争,并研究在当前战线所在地区停止军事行动的问题。

      根据有限的现有资料对世界概况、我国政府的要求和当前朝鲜不能继续进行战争这一情况进行研究后,我们认为,最好考虑在当前战线所在地区停止军事行动的问题,而不再为三八线进行斗争,以免导致会议终止。

      因此,必须考虑,在讨论在当前战线所在地区停止军事行动的建议时,可以促使敌人做出一点让步。

      这样,就可以保证取得3-5年的时间来准备力量。

      当然,如果敌方丝毫不肯放弃其当前所坚持的毫无根据的建议,那我们也就只好考虑选择唯一的破裂途径。

      由于我们现在所掌握的资料有限,对情况的研究是肤浅的。渴望得到您对今后行动的指示。

      李克农

      1951年8月12日4时”

      毛泽东

      1951年8月13日

      АПРФ,ф.45,оп.1,д.341,лл.56-58

      下面再提两个日文人名音译的问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张照片中最后两个美国人是John Hull, Maxwell Taylor.

      而苏联的联合国代表中文译名叫马立克。

      最后再说一点麦克阿瑟和杜鲁门的问题, 这两个人的分歧, 远远不是所谓的麦克阿瑟个人名誉的范畴, 要讲清楚要扯到国家大战略,甚至是军人和政府关系的这种美国立国之本的层次上去, 这里就不展开谈了。 也许就说一个事实有助于大家思考, 要是麦克阿瑟48年竞选美国总统如何? 如果48年麦克阿瑟去美国竞选总统的话, 几乎可以肯定杜鲁门根本没有翻盘的机会。这样的话, 50年朝鲜战争爆发(如果能爆发的话), 那么面对的美国总统就是麦克阿瑟了, 之后的历史如何发展,真的很难讲。 47年也不是没有人对麦克阿瑟提出过这件事,可是麦说那美国总统的劳什子那有我在日本做太上皇来的爽。

      • 家园 第二张照片,中方人员的棉衣貌似不是很厚

        和米军对比

      • 家园 九兵团最主要的问题是没吃的

        空着肚子, 身上穿的再多也没用;

        就冻装来说, 最主要的是棉鞋和手套, 这方面9兵团基本上是0. 13兵团也有同样的问题, 但是他们在东北呆过, 拆棉被来裹脚裹手, 有个军的后勤报告里提过, 全军的棉被被拆完.

        东北军区千方百计的供应9兵团, 9兵团各部到东北的时间有前有后, 各军师拿到的冬装也不一样.

        • 家园 这个问题实际上内部文件说的很清楚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摘自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经验总结(送审稿)第一册

          拆棉被的事情,我记得9兵团也有。

            • 家园 老大,抬头往上看看

              【公告】英雄本色版面不提倡全文转载

              您这么大面积地copy/paste,一点儿自己的内容/思想都没有,是不行地呵...

              大过年的,自己动手清理了吧...

                • 家园 马绍华

                  马绍华的一份简历,如下:马绍华,曾用名马永新,1915年8月生,辽宁东港人.1929年到奉天当烧瓷工.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东北抗日联军秘密联络官.1935年7月,转入上海及九江作地下革命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东北军抗日游击队政训处宣传员,山西厢元县县长,八路军战地巡视员,冀鲁豫军区办事处副主任,河南省昆武县县长兼民兵基干队队长,冀鲁豫军区办事处副主任兼秘书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组织部长,吉林省办事处政治委员,吉林省卫戍司令部政治委员,民主联军北线后勤部参谋长,东北人民解放军后勤部第三部政治委员,第13兵团后勤部政治委员。参加过辽沈,平津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抗美援朝期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分部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办公室主任,哈尔滨兵役局局长。1988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55年授衔为解放军大校。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 家园 谢谢Y兄

        这几张照片您的注释无疑提供了很多珍贵的史料,写的匆忙,对原文的注解也没有很好的考证,一些东西该纠正的。

        几张照片的修正我已经放上去了,您看看,如果还有问题,请再提些意见。

        关于志愿军冬装的问题,那张照片您纠正为第二次战役,我认为很有意义。可以看出志愿军的冬装,采用了所谓“坦克服”的式样,这种特殊的缝纫方法,好象曾经受到周恩来的直接关注,可以最好地固定棉花,我倒是很有兴趣想了解一下,最初入朝的志愿军也是这样的服装么?还是第一次战役以后,依据战训发展出来的?我手里有一部分美国方面的当时战争录像,有志愿军俘虏赤脚而脚上结很厚的冰陀的镜头,我推测可能是当时的军鞋不适合雪地作战,很容易松脱造成的。至于是单鞋还是棉鞋,无从考证,至少证明被服方面九兵团确存在重大缺陷。

        长津湖的温度,我认为争议并不重要,零下二十多度已经非常可怕。萨一直是温带动物,唯一一次领教零下二十度的低温,是在奥马哈。我是1994年冬天到奥马哈的,刚到达没有买车,晚上想出去买点儿东西,不好意思麻烦朋友,就一个人步行出门了。我当时的服装是三保暖内衣,加太空棉衬衣,加羊绒衫,厚毛衣,毛料外套,厚呢子大衣,超级市场距离大约一公里,结果是我自己感觉差点儿冻死在外头。那种冷和一般的冷不一样,直渗到骨骼之中,感觉衣服全不顶用,而且自身产生热量的速度根本赶不上失去的速度。那时,也不过区区零下二十度刚出头而已。

        伤亡数字,只是我根据那篇文章的一个直观看法,不够深入,不过志愿军入朝人数达一百三十五万时,我印象中看到的资料是这些军队大多作为机动兵力和保障兵力在战线之后防卫美军在东西海岸可能的登陆(好像还挖了一条横贯朝鲜的大隧道?),在一线作战的兵力远没有这样多。美军在朝鲜战争中死亡人数,根据朝鲜战争纪念公园雕刻的数字,不到六万,当然这个数字可能有若干出入,但相对于美军伤亡总数来说,其对伤员的救治水平,确实非常出色了,这一点,中朝方远远无法相比,不过这个差别更多的体现了双方医疗体系,科技后勤水平的差异。比如美军可以用直升机抢救后送伤员,中朝方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这方面伤亡数字方面,我可以质疑,但一口否定,有些武断了。

        美国和苏联人的名字,多谢,我是看日文发音直译的,忘了他们的口音比较古怪(应该查查资料哈)。

        麦克阿瑟能不能当美国总统,这玩意儿有点儿说不准,我感觉老麦有点儿象今天的麦凯恩三世,麦凯恩要能当总统,老麦也没问题 :) 他和杜鲁门的争议,我并不是说他对个人荣誉如何,虽然老麦也是非常看重个人荣誉的,他只是考虑问题过分着重于军事而已,政治要为军事服务,而美国总统考虑问题,应该是军事要为政治服务吧。

        美军在鸭绿江估计不会去喝水,当时天寒地冻的,跑到江里喝那个水美国兵要凿冰的,太费劲了,还不卫生。也就南朝鲜人有那个拗劲,不过,换了今天的河流污染状况,南朝鲜第七团有谋杀总统的嫌疑。

        顺便说一下,看下面一些贴子,有点儿哭笑不得。这篇文章本意不过是把一些外国人的观点放上来,还有觉得几张照片比如马丽莲梦露牢军有意思而已,轻松多于悲壮。有些朋友一定要给老萨扣红帽子,一定要把老萨送到党的怀抱里而后快,这种热情就有点儿过分了。

        我写东西查资料不足的时候很多,如果能多蒙斧正,免得被别人笑话,是大好事。春节将至,先行拜年了。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这里回老萨一段

          关于志愿军冬装的问题,那张照片您纠正为第二次战役,我认为很有意义。可以看出志愿军的冬装,采用了所谓“坦克服”的式样,这种特殊的缝纫方法,好象曾经受到周恩来的直接关注,可以最好地固定棉花,我倒是很有兴趣想了解一下,最初入朝的志愿军也是这样的服装么?还是第一次战役以后,依据战训发展出来的?

          关于这个问题, 徐焰的“第一次较量”里也提到这个问题, 但是我在没有看到具体的材料之前还是表示怀疑, 因为我贴的这张志愿军俘虏的照片,应该是第一次战役中42军在黄草岭的俘虏,可以看出已经是穿络棉大衣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另外说一点判断前述照片是二次战役长津湖时期的证据推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然, 这张照片是从那个长津湖的网站上过来, 这是一个很有力的证据, 但是我们也不应该由着美国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还是要看具体照片, 照片中美军中间有一人戴钢盔,钢盔上可见迷彩伪装布, 在朝鲜战争中只有海军陆战队有装备钢盔的迷彩伪装布,陆军是没有的。 再结合附近的场景可以看到是风雪交加的苦寒之地, 海军陆战队在冬天酷寒中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斗,有很多中国俘虏,应该是非长津湖莫属了。

          • 家园 志愿军的这种络棉大衣疑是人民军的装备

            首批入朝的十三兵团最初均着朝鲜人民军军服,九兵团似仍着人民解放军军服,根据朝鲜的严寒和作战经验,1951年冬季志愿军都穿上了这种“坦克服”。

            志愿军入朝前的鸭绿江边的中国边防部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50年11月广东军政大学分配到40军的学员在安东进行集训的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北京电影制片厂新闻处(1953年7月7日正式改建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首批入朝的摄影队员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多谢老萨夸奖, 还是那句话, 争取在过年前写完

          不拖过年, 还是先谈麦克阿瑟,这个不牵扯到中国人的问题,我前几天也已经说了, 麦这个人做军人已经做到一个很微妙的局面,就是他几乎已经是政治家而不是一个军人了, 二战时他在美国国内的声望可不是我们现在能想像的。 他手下的公共关系团队的宣传造势行动可不是吹的(要不是为了拍电影到国内放,至于趟那么多水吗?手下的士兵要知道了, 只会骂娘。 当然麦自吹自擂之余也顺便把手底下士兵的优秀素质挂在嘴上,这顶高帽天天带上, 麦对记者再装腔作势,大兵也不会说什么了)。他和杜鲁门的争论最基本的还是战略思想的不同, 杜鲁门要求先欧后亚, 认为不能为苏联人在朝鲜的行动把所有的注意力吸引过去,重点必须保持在欧洲,而麦坚持先亚后欧, 认为既然共产党选择在亚洲挑衅, 则美国也必须在他们挑起的战场上彻底击败他们,如果做不到这点, 等于纵容共产党继续挑衅,最后在欧洲爆发战争,即使现在抽调出的一点力量加强到欧洲也是无济于事的。 这两种说法, 很难说哪个正确哪个错误。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 麦这个时候已经有不服从总统命令的倾向了, 他三番五次的违抗杜鲁门的指示,由着性子干。这样麦作为一个军人,如果凌驾于政府之上, 则是关系到美国立国之本的根本原则性问题,这一点是当时的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总结的。 所以杜鲁门即使冒着美国的民意,也要把麦撤职。

          至于1948年大选问题, 我的意思不是建立在麦必胜的基础上, 而是建立在杜鲁门必输的基础上的。 看来这里还是有很多人不是很了解这场大选的震撼性。

          先贴一张著名的照片好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那么可以看看“光荣与梦想”这本书关于这场选举的有关章节。

          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1080786796_GloryAndDream/54.shtml

          另外说一点的是后来杜鲁门赢得的可不是微弱优势,而是304票对189票的压倒性胜利。

          回到长津湖的问题上,首先说明一点, 我一直认为提高中国历史研究水平的关键就在于实话实说。毛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除了科学以外,什么都不要相信,就是说,不要迷信。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死人也好,活人也好,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不然就叫作迷信。要破除迷信。不论古代的也好,现代的也好,正确的就信,不正确的就不信,不仅不信而且还要批评。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对此我相当赞同, 我以为历史研究不是做宣传,就是要还历史以本来的、完整的面目,既不妄自菲薄,也不文过饰非。

          就拿温度来说, 既然零下20多度已经很冷了, 那30多度就更是了, 又何必非要夸张到4,50度? 难道零下30多度就冻不死人了吗?何必呢? 事实上当时的气温是多少, 美国人那里完全有帐, 11月10日,美陆战7团到达土古里的当天,下午温度从华氏40度(摄氏4.5度)剧降到入夜的华氏零下8度(摄氏零下22度),因为温度变化太快,美军许多官兵发生休克现象。Roy E. Appleman, Escaping the Trap.

          12月8号又来一次寒流,有暴风雪,根据美军的记载当晚特别的冷, 造成了很多非战斗伤亡, 据一个美军军官回忆能见度不到25码,并且说他两个连中当晚由于冻伤减员的人数超过从下碣隅里出发之后所有减员之和.当晚的气温是华氏零下10度。Roy E. Appleman, Escaping the Trap, p.296.

          只有通过美方的记录来看,20军60师把大衣留在鸭绿江的决定才可以理解, 这个师是插向土古里以南黄草岭的部队, 前出距离最远, 时间也最紧迫, 在气温没有那么低的情况下尽量轻装,这才说的过去,否则志愿军的指挥官岂不是成了在严寒天气下让士兵穿单薄衣服上战场惘顾士兵死活的暴君?我们纪实文学的作者是这个意思吗? 我看不会。

          关于冬装的问题, 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美军战后的总结就是志愿军缺两个东西, 手套和鞋, 美国人说志愿军穿的是网球鞋(tennis shoes), 而这和我看到中国内部的总结是一致的。 我并不否认,有穿单衣入朝的现象, 我也并不否认9兵团存在大量冻伤, 我只是反对把孤立,部分的东西扩大为全体,全部的东西, 这样必然得不出正确得结论来。 比如我们完全可以讨论这些缺乏防寒物资的事情, 哪些是出于客观条件无可避免, 哪些是出于人为(例如60师的例子), 出于人为又是因为什么原因?(例如为了赶时间轻装)。另外也可以讨论主要是缺乏御寒装备导致冻伤损失还是没有饭吃导致的损失。 这些都可以讨论。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根本就没有办法深入下去,以目前的资料我只能够说确认9兵团各军领到了很大数量的衣物,也下发了, 但是这些东西具体是什么时候拿到, 下发的情况如何, 这些具体的情况, 要么信息没有, 要么是有冲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