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金庸的历史水平 -- 边寒剑

共:💬21 🌺2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文摘】金庸的历史水平

    泪痕蔷薇系列十七

    金庸先生的文学才能,泪痕想说那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

    金庸先生的历史水平,泪痕以为实在幼稚、可笑极了。

    只是现代人认真学历史的非常少,所以某些所谓的学者教授,大约也无非是看了几本《岳飞演义》《杨家将》之类的书,就以为自己非常懂宋朝历史了!金庸先生大约也不例外。

    泪痕这种说法,也许稍嫌刻薄。但金庸小说中所表现出的宋朝历史知识,实在一点也不敢让人恭维!本来武侠小说不符合历史,原不是什么了不起事的。因为不要说武侠小说了,现在就是所谓的历史剧都是一个劲的胡改历史。但金庸先生在新版作品中,一再表示自己的历史内容都有出处,即使不符合历史的地方,也都是一一标注了出来。泪痕感觉金庸先生实在荒唐极了!一部武侠小说,犯得着在历史内容上如此兴师动众吗?

    泪痕以为金庸小说只是武侠小说。他的小说,不要说历史细节了,就是历史大背景也都和真实历史毫不相干。

    但金庸先生对自己小说中的历史内容,大约感觉非常良好。以致于总喜欢标注自己小说某处内容与历史不符,好象他不标注的地方就非常符合历史了。

    《射雕》中有一部非常有名的秘籍叫《武穆遗书》。据说岳飞写了一部“破金要决”,韩世忠见到后美其名曰“武穆遗书”。

    但真实历史上,韩世忠死于1151年,而岳飞在1178年才得谥号武穆。韩世忠怎么可能给岳飞的遗书取名武穆遗书呢?事实上,当时岳飞还没有武穆的谥号呢!

    当然了,这只是细节的上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

    岳飞死后不过二十年,南宋便开始大举北伐了!张浚(岳飞时代的主战宰相,岳飞的老上司),虞允文(采石大捷的指挥者)杨存(沂)忠、刘琦(都是与岳飞同时代且名气仅次岳飞的将领)都参与了这次北伐。韩世忠部将既得《武穆遗书》献给这些人岂不好?为什么要藏在谁也找不到的地方呢? 泪痕想,大约是为了让郭靖后来得到这本书吧!

    当然了,这大约也只是细节上的问题!

    郭靖在铁木真当成吉思汗后,就随江南六怪回到中原了。那一年从历史上看,是1206年。

    金庸先生一再说当时南宋苟且偷安,完全忘记了北复中原!在金庸先生笔下,当时的中原、江南都一片歌舞升平。绝看不到一丝战争的气氛。

    但泪痕相信只要一个人对南宋历史稍有了解,就会知道1206年中国历史上有两件大事。一件事是铁木真当了成吉思汗,另一件事就是南宋大举北伐。

    事实上,就在铁木真当成吉思汗前几年。南宋早已开始为大举北伐而不停准备了,并为此大造舆论了。铁木真当成吉思汗前两年,南宋政府追封岳飞为鄂王、建韩世忠庙。铁木真当成吉思汗那一年,南宋政府夺秦桧王爵贬谥其为谬丑。而且当年就开始大举北伐了!当然结局很不幸,这次北伐败得一蹋糊涂。

    泪痕相信,一个历史学者不论怎样非议当时的南宋。都不会说当是南宋一片苟且偷安,因为当时的南宋是主战气氛最为高涨的时期。泪痕相信,一个历史学者无论怎样评论当时的南宋。都不会说当时中原、江南一片歌舞升平,因为当时宋金正是进行大规模的战争!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了吧!金庸小说,不要说历史细节了。就是历史大背景,也完全与真实历史不相干的!

    《射雕》中,完颜洪烈(一个金国王爷)竟然亲自跑到临安城对南宋君臣大放狂言。而结果呢?竟然把韩宰相唬得什么话都不敢说!

    完颜洪烈在临安城喜欢上了一个南宋村妇。于是就调动南宋军队去杀这个村妇全家,以便自己最后出面英雄救美。

    完全颜洪烈在嘉兴时,随便一句话就把嘉兴知府象狗一样的叫过来差谴!

    我们看历史就可以知道。这种事,在当时根本就不可能发生的!

    秦桧是一个什么人?一个死了好几十年的人,只因积极主和,就被南宋朝野彻底打入十八层地狱。岳飞是什么人?一个被南宋政府处死的高级将领,只因积极主战,就被南宋朝野奉为神灵一样的人物。在韩宰相主政之时,这种气氛更是空前高涨。在这种背景下,临安城的军官,嘉兴知府竟然敢私自接受金国王爷的调谴与差谴。这可以想象吗?而一个金国王爷在江南竟然耀武扬威极了,随便几句大话就唬得南宋君臣什么话都不敢说了。这可以想象吗?

    泪痕只知道孝宗(高宗之子)年间有一个大臣出使金国,面对金国刀出鞘、箭上弦的恐吓得连一句大话都不敢说。结果就被孝宗认为失职,而贬到偏远地方了!深入金国,面对金国刀出鞘、箭上弦的恐吓不敢正颜厉色,都是一种失职行为、都被当时看不起。做为主张积极北伐的韩宰相,被一个金国王爷几句大话吓得不敢正颜厉色。他还有什么脸高呼主战呢?!

    普遍中国人对南宋历史的了解,大约主要是《岳飞演义》,至少是深受这本演义小说的影响。

    金庸先生在小说中所表现出的知识,大约就是一例吧!

    所以金庸先生写的《射雕》,前两其历史背景是铁木真西征。在写到宋金时,竟然是还是开口闭口南宋苟且偷安。事实上在这段时间前后,因为金国战略上的巨大错误。金宋之间是连年开战!从1217年打到1223年,一共打了七年仗。

    泪痕以上内容,只是想说金庸小说不要说历史细节了,就是历史大背景,也都与真实历史毫不沾边!

    如果说金庸先生只是一个写小说的人,泪痕无意对此提出指责。但金庸先生大约以为自己小说非常符合历史,所以某处细节不符合历史都会标出来。泪痕以为金庸小说,终究只是一种娱乐为主的小说。不论他写得多么好,终究是以娱乐为主的。

    金庸先生的小说,表面上都有历史背景。但如果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历史背景都是金庸先生想当然的,这些历史背景与真实历史完全是两回事!

    金庸先生最初在《射雕》结尾处,写郭靖帮助吕文焕守襄阳。这纯粹是对宋史缺乏了解的表现!

    成吉思汗死后七、八年。宋、蒙联军才共同灭金的。金灭亡后,蒙古才开始试图进攻南宋的。但在金庸先生笔下,成吉思汗活着的时候,蒙古大军就已开始大举进攻南宋了。

    后来,大约有人给金庸先生指出了这种常识性错误,所以金庸先生在新版《射雕》删改了这一情节。

    但金庸先生对这段历史,终究还是缺乏最起码的了解。于是在《神雕》中还始终继续着这个常识性的错误。

    吕文焕是哪一年守襄阳的呢?是1267年!换句话说,成吉思汗死后四十年,吕文焕才开始守襄阳的。再换句话说,大汗蒙哥死后八年,吕文焕才开始守襄阳的。

    当然了,再换句话说。无论在《射雕》还是在《神雕》的年代里,吕文焕都也不可能是襄阳的守将。

    当时的襄阳城的真正守将是谁,金庸先生恐怕现在也不知道。否则?在新版《神雕》中就不会仍然继续着这一错误了。当然,泪痕从这里也实在怀疑广大金谜的历史水平。难道真的没有给金庸先生指出来过吗?

    当然了,这不是主要。最主要的还在于,当时的襄阳根本不是什么重镇!什么郭靖守襄阳,保全大宋半壁江山的说法。纯粹也是金庸先生想当然的说法!

    早在1236年(成吉思汗死后九年),襄阳城就由于内哄沦陷了,并且在此过程中残破了。(见续《通鉴》)1239年,孟拱趁蒙古大军忙着攻打四川、两淮收复了襄阳,但襄阳仍不巩固。因为南宋主要防守重点在四川和两淮,所以无法抽出足够的兵力、财力巩固襄阳。而且在此前后时间里,蒙古大军都也没有主动进攻过襄阳,恰恰相反都是孟拱主动出击以攻为守的。

    1251年,由于南宋投入大笔军费,也由于高达的苦心经营,襄阳才再一次恢复到沦陷前的地位。诸位看此大约已看到了吧,在《神雕》故事的年代里,襄阳并不是什么真正的重镇。(只有《神雕》结尾时才称得上重镇)。当然了襄阳之所以再次成为重镇,与什么吕文焕也没有一点关系。至于与郭靖等人,更是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大汗蒙哥死那一年(1259年),襄阳城的南宋高最指挥官是谁?这个人说出来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因为他就是后来大大有名的贾似道!当时的吕焕,根本还是一个不入流的人物。泪痕手边的历史书中,说到当年那场战争时,没有一本书提到过吕文焕。而在金庸先生笔下,这个吕文焕竟然成了襄阳城的最高指挥官?

    至于在此次战役前20年,吕文焕就已接替其兄成了襄阳最高指挥官。更不知是哪跟哪的事。更让人吃惊的是,金庸先生这种说法。竟然不是在小说中,而是在小说后面的注解之中。单凭金庸先生能注解出这种话来,泪痕就实在怀疑金庸先生对当时历史的了解程度。

    蒙哥死于攻打四川的战役。(绝不是死于襄阳城下,关于这一点金庸先生也标注了出来)他的死亡是被城上的石头打死的,当然也有说是病死的。总而言之,他的死亡完全是意外。但蒙古当时还处于完全的贵族政治阶段,所以最高统治者的死亡迅速就引起了上层的内哄。

    于是蒙古大军渡江战役,遂因此而停止了!蒙哥死了,忽必烈忙着去争夺大汗之位去了。贾似道却贪天之功,把一切之功归于自己。好象蒙古大军北撤,全是他的功劳。于是被举国上下盛赞贾似道好多年!

    一千多年后,金庸先生指出了贾似道的这种贪天之功。金庸先生说了,蒙古大军当年之所以北撤?哪是什么贾似道的功劳,当然了更不是吕文焕的功劳,那是郭靖、杨过的功劳!

    天降大雨,和尚说是自己念佛的功劳。道士说是自己做法的功劳,金庸先生说是郭靖昨天祈求来的!怎么这么多人好贪天之功啊?

    金庸先生这种为了故事,完全无视历史背景的做法。对于武侠小说来说,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因为武侠小说,并不需要对传播历史知识负责。只是金庸小说喜欢在自己小说中,标注某处不符合史实。好象他不标注的地方就真的符合史实一样。

    • 家园 以前看金庸的后期作品,

      比如鹿鼎、笑傲、倚天、天龙等,往往结合写作年代的政治背景来看,效果出奇的好,尤其是鹿鼎,已经超出武侠小说是的范畴,实际是政治寓言故事。

      不知道该老先生现在想干什么,非得将编小说考证成治史不成?本末倒置嘛!还不如回忆一下当年为什么要这么写,也比现在名为修正实为铜臭强的多!再改来改去也不能把这位名大记者、者名武侠小说家粉饰成历史学家不是?

    • 家园 因为自己这个敏感的ID我就不发言了,呵呵
    • 家园 "对个人可以不用成败来论英雄。"

      这话说得好。

      芙蓉姐姐很成功,但不是英雄。金庸也不是。

    • 家园 老金的书,漏洞很多,但还是一个字,好!

      现在正重温射雕,与10年前读起来别有一番风情~

    • 家园 我转这篇文章的目的

      但金庸先生在新版作品中,一再表示自己的历史内容都有出处,即使不符合历史的地方,也都是一一标注了出来。泪痕感觉金庸先生实在荒唐极了!一部武侠小说,犯得着在历史内容上如此兴师动众吗?

      —————————————————————————————

      这句话说得太对了,如果是小说,那就干脆别交待什么,既然还把历史内容甚至历史出处都交代得这么清楚,那就起码得把背景弄清楚。我们不要求金庸能写成《李自成》那样的巨著,也不要求金庸象《东周列国志》那样事事有据可察,更不敢奢望金庸能象蔡东藩那样又能讲历史融会贯通,巨细皆史书记载,又能写成小说,但起码能把背景交待的准确吧!我们不要求普通读者能把韩丞相等人翻案,把他和唐初的民族英雄苏定方等一样象周瑜、鲁肃一样一直的被翻案,翻出他们并不象小说那样污秽不堪,并不需要那样,但起码金庸的读者们能够知道、能够了解南宋并不是一个苟且的王朝,并不是一个自甘堕落的王朝,它曾经北伐,曾经不止一次的北伐。这是一个不屈的王朝,这是一个有骨气的王朝,这是一个精神不垮的王朝。她理应洗去一部小说改她带来的污蔑。

      说到这里,我想起前段时间看蔡九段兄写的陈胜和楚怀王故事。这也是两个英雄,陈胜在揭竿而起之时想到的不是自保,而是推翻暴秦,而是将仅有的几乎全部兵力也拿去进攻秦国;在项梁被杀,刘邦项羽皆恐惧之时,楚怀王却勃然的将指挥部更向着战场前线推进,这不是英雄是什么?

      有的时候,人是需要点精神的,王朝、国家也是需要点精神的!而这种不屈的精神不容任何人所污蔑!

      • 家园 金庸小说的历史水平也就是三国演义的历史水平罢了

        不过《三国演义》可是比《三国志》要脍炙人口的多。

        至于南宋是不是苟且偷安,到不必看它是不是有主战的英雄。只要看它是如何对待自己那些主战的英雄就可以知道了。

        岳飞死在风波亭,韩陀胄的头颅被砍下来用以平息金国的怒火。这就是南宋的主战英雄们的下场。

        南宋的确不止一次的进行北伐。南宋的北伐固然涌现出了英雄,但是整个政府的行为却是典型的机会主义。稍稍遇到挫折,甚至在还没有遇到挫折的情况下,就忙不迭的自毁长城,杀掉自己的忠臣良将。

        这样的政府,辩解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历史是无情的。对个人可以不用成败来论英雄。对一个国家,成败恰恰是评论其成功与否最主要的标志。

    • 家园 玩具枪也能算枪?

      金庸先生的文学才能,泪痕想说那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c

      岂非天大的笑话。。。

    • 家园 标注是为了增强历史感

      增加小说的真实感吧,就跟很多电影,明明是虚构的故事,却要在最后来几行字,说明人物的最终结局一样,

      增强真实感而已,小说终究还是小说,用不着用写历史的标准要求他吧?

    • 家园 金老头最近确实自我膨胀的厉害。
    • 家园 小时候看《碧血剑》,后记中说大清皇帝远远胜过大明皇帝,骗了俺十年

      从此认定金庸是无良文人……

      • 家园 【文摘】金庸的历史水平(续)

        金庸在《天龙》中写萧峰帮助耶律洪基平叛!没过几年,就又写南宋哲宗亲政轻举妄动,而惹得辽国兴兵南征。当然了,如果没有萧峰,那北宋恐怕早就要灭亡了。

        耶律洪基平叛是哪一年呢?1063年。宋太皇太后死,哲宗亲政是哪一年呢?1093年。其间相隔了足足30年。如果萧峰30岁时帮助耶律洪基平叛,那他阻止辽国南征时应该是60多岁了!

        泪痕小时候看金庸小说,总认为金庸所写的历史背景一定是非常可靠的。否则金庸先生没有理由这样详尽的写那些历史背景。后来渐渐发现金庸先生许多历史背景,大约只是为了增强可读性。而完全不顾历史年代!但长大后,发现金庸先生许多历史背景,大约只是一种想当然的说法,与真实历史完全是两回事。

        《射雕》那种历史错误,是无法改正的。因为一旦修改,那《射雕》恐怕整个故事就得全改动了。因为在郭靖到江南时,正是南宋是大举北伐之时。但金庸先生写南宋的主旨是来于《岳飞演义》,当然只能写南宋苟且偷安完全忘记北复中原。如果当时南宋偏偏是大举北伐,那叫金庸先生该如何写故事呀?

        而《天龙》结尾处,写什么宋太皇太后死,哲宗亲政轻举妄动惹得辽国南征这一段,其历史年代都完全弄错了。因为萧峰一两年前,刚帮耶律洪基平叛。现在南宋太皇太后就已死了,哲宗亲政轻举妄动。这是哪跟哪呀?(事实上,这两件事隔了足足30年)而这一段也完全是多余的!因为金庸先生删这一段,或是再改写这一段。并不会对整个故事有什么真正影响。(就如新版《射雕》删改郭靖帮助吕文焕守襄阳)但金庸先生在最新版的《天龙》中仍然是继续着这一错误!

        所以泪痕就多少对金庸先生的历史水平感到怀疑了!甚至对广大金谜(尤其是许多学者教授)的历史水平,感到怀疑了!真的从来没有人发现这种错误吗?

        从《天龙》中所写的历史大事看,《天龙》的历史背景应该是在宋哲宗未亲政前!在辽国应该是辽道宗(耶律洪基)时期 。在真实的历史上,早在澶渊之盟后。宋辽矛盾就相对平缓了,因为这一段时间前后西夏开始崛起!宋主要的对外战争,都是与西夏展开的!其间史书上明文记录的大规模战争,就有好几起。仁宗年间有好水川之战,神宗时曾两度大举西征。(其间不知名的战争更是多的数也数不清)而且北宋中叶最著名的文臣武将,大约都是建功于西北的。比如范中俺、狄青。甚至宋神宗最后死亡,都是因为被西夏打得一败涂地而想不开死的!

        在这一段时间里,宋辽之间却没有打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在这一段时间内,说实话辽国已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强国了。西夏夺了辽国从前的属地,于是耶律洪基(萧峰的拜把子大哥)的父亲亲征西夏,但被西夏打得溃败而逃。最后辽国也没有再雪过这种耻辱!

        宋辽矛盾,在当时根本一点也不尖锐。

        如果当时宋辽矛盾,真如金庸先生所说的那样尖锐。那王安石恐怕就是秦桧一级的人物!那富弼恐怕也是与秦桧同一级别的人物!泪痕为什么如此说呢?富弼出使辽国,经辽国每年增十万岁币。王安石力排众议,大笔一挥把七百里土地割给了辽国。

        如果当时宋辽矛盾真如《天龙》中所写的那样尖锐,那王安石、富弼岂非早就让唾沫给淹死了!但恰恰相反,富弼、王安石都是一代名臣,无论他有什么缺点,但都与汉奸、卖国联系不在一起!这本身就证明,宋辽当时的矛盾非常平缓。

        但金庸先生再写这一段历史时,仍然开口闭口宋举国上下都与辽誓不两立!而在写到西夏时,相对就平缓多了!所以萧峰只因有着契丹血统,就惹得天下英雄都与他誓不两立,都喜欢用最恶劣的念头想象萧峰。但西夏国招附马时,大宋众多英雄豪杰都争相竞聘,而且都以获得这种地位而感到荣耀!

        泪痕实在奇怪,那些民族情感狂热的江湖人物,是用怎样的逻辑得出这种结论的?一个人与辽国有关系,就被视为异类。一个人想当西夏附马,人们都认为这是无可非议的事。(金庸先生大约忘了,北宋当时与西夏连年开战,死于西夏之战的大宋将士最起码也有几十万)

        真实的历史背景是,宋辽的关系早已平缓了,宋太宗、真宗时,已开始不再把收复幽云当做战略任务了。一切直到金国兴起,宋徽宗才开始又燃起这种欲望的。

        宋夏之间却是连年战争。数十万大军角逐的战争也有好次!当然了,大多都是以宋惨败结束的!而宋辽之间,大约没有发生过什么战争。

        金庸先生《天龙》中的历史背景,大约深受《杨家将》影响。而《射雕》中的历史背景,大约深受《岳飞传》的影响。当然了,这种演义中的历史故事,已非常根深蒂固的植入了中国人心目中。而金庸先生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大约也不过是在这两本演义小说中打了一个滚罢了!

        而《岳飞传》写得是南北宋交替之时,所以其中历史大背景没有什么真正的错误。但金庸《射雕》写得是宋宁宗前后的事,所以历史大背景都错得非常厉害。比如当时南宋大举北伐,而金庸先生非要说南宋苟且偷安忘了北复中原。

        而《杨家将》写得是北宋初的事,所以其中历史大背景没有什么真正的错误。但金庸《天龙》写得是宋神宗后的事,所以历史大背景就错得非常厉害了。比如北宋当时成年与西夏开战,而且一再损兵折将。但金庸先生非要说当时大宋狂热的民族分子,对辽国仇视到了极其点,相反都希望自己可以娶到西夏公主。真不知是什么逻辑,得出的这结论。

        金庸小说不符合历史,这本是自然而然的事。不要说某些细节上了,就是历史大背景也是经不起推敲的!但泪痕以为这不是什么过错,因为武侠小说,并不需要对传播历史知识负责。

        但金庸先生喜欢在小说后面,一再标注什么某处内容不符合历史。好象他不标注的内容就符合历史了。这真是明目张胆的糊弄人啊!事实上,泪痕还是前面的话,金庸小说不要说历史细节了,就是历史大背景与真实历史也完全是两回事。

        当然了,作为武侠小说。这根本不足深究。只是金庸先生,大约认为自己小说是非常符合历史的。偶而发现某处不符合历史的地方,就详细的标注出来。实在让人感觉金庸先生有糊弄人的嫌疑。

        再从蒙古人的政治观点来看。

        最初因为蒙古是游牧经济基础,所以他们对于先进的农业、商业文明缺乏足够控制、经营的能力。所以在这阶段,所谓的屠城普遍到了不能再普遍的地步。

        后来蒙古统治的农业、商业文明地区越来越多。所以开始从普遍意义上具备了控制、经营这些地方的能力。所以在这阶段,所谓的屠城越来越少了。甚至到了世祖时,都开始提出效法曹彬不杀平定江南的口号!

        所以,如果我们尊重一些历史。就会发现,蒙古征服大业。是逐步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发展。(当然是从前后比较)

        但金庸先生笔下,因为郭靖最初帮助蒙古人。所以在金庸先生笔下,蒙古大军、正义极了、淳朴极了、善良极了。以至郭靖在攻下花剌子模城前,竟然不知道蒙古大军还有屠城的习惯。就泪痕看,郭靖身为蒙古高级将领竟然连个屠城都不知道。这可以想象吗?

        但金庸先生笔下,因为郭靖后来与蒙古人为敌。所以蒙古人后期的暴行就比较普遍了!泪痕不敢说蒙古人后期的暴行少,但泪痕敢说,蒙古人后期的屠城行为,绝对比前期要少得多!但在金庸先生笔下,大约完全相反。

        金庸先生为了让萧峰攀龙附凤,于是就让萧峰与阿骨打成了好朋友,并让萧峰与耶律洪基结拜成了兄弟。

        其实只要我们对金史、辽史有一些了解。就会知道,这根本就是关公战秦琼的故事。在普遍通俗历史书中,都常常会提到这样一个故事。辽天祚帝(辽国末代皇帝)时,在宋时宋徽宗时,辽天祚帝举行头鱼宴。(1112年)在宴会上,辽帝让阿骨打跳舞,阿骨打推辞说不会,辽帝再三让他跳舞,阿骨打就是不跳。辽帝因此想杀阿骨打,后经人劝说才罢休。

        从以上史实,我们可以知道。阿骨打在辽天祚帝时,都还是辽国的属臣。辽天祚帝临幸混同江钓鱼,他照例都得过来朝见!在耶律洪基时,阿骨打可能公然率兵攻打辽国都(南京)吗?(在《天龙》结尾处)

        再退一步说,阿骨打是金国的太祖皇帝。他的生卒年月是有据可查的。阿骨打大约生于1067年,在耶律洪基平定皇太叔叛乱时,根本就没有出生!

        金庸先生为了让萧峰建立奇功,于是让耶律洪基平定叛乱靠后了三十年。至于阿骨打呢?金庸先生则让他在辽道宗时,就与辽国开始进入了战争状态。

        泪痕希望金庸先生豁达一些。以后有人非议自己小说不符合历史时。大可说一句:“我这是写武侠小说,又不是写历史小说,你管我符合不符合历史?”

        金庸先生小说,实在没有任何历史感。就好象韦小宝给吴之荣大讲明初历史一样,根本是讲故事罢了,与真实的历史完全是两回事。不要说历史细了了,就是历史大背景也常常是想当然罢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