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斗胆替郭沫若辩白几句 -- 猫元帅

共:💬57 🌺4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斗胆替郭沫若辩白几句

    目前网络上对于郭沫若的争论很热闹,总的倾向是批倒批臭。我对于郭沫若不了解,只是觉得有些人作得过分,才斗胆胡说几句。

    我最早看郭沫若的文章是一本小册子《出土文物二三事》,里面正好有那篇名文《《坎曼尔诗笺》初探》。当时看了没觉得有什么,后来知道了《坎曼尔诗笺》是伪作,也曾经疑惑过为什么郭沫若会范这样的错误。但是这些并不是我的专业,也就过去了。现在看到总有人用这篇文章说事,用以论证郭沫若有多么多么差,有些为郭沫若不平。本着历史人物也是人的想法,斗胆替郭沫若辩白几句。“兰亭论辩”是批评郭沫若的另一个要点,一并说说我的看法。错漏之处,还望高手指正。

    《《坎曼尔诗笺》初探》是郭沫若在1971年12月29日写的一篇小文章。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该文件的由来和写作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甲件上的诗并且探讨了收唇音,第三部分介绍了乙件上的《卖炭翁》抄件并且与敦煌、绍兴、乐府、那波四个本子作了比较,第四部分是他的一些感想。通观全文,除去时代的印记,其实就是一篇简单的介绍性质的文章。那么郭沫若为什么就没有看出此件的真伪呢?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坎曼尔诗笺》送到郭沫若那里之前,已经被一些专家看过,他们并没有提出真伪的问题。这造成郭沫若也没有考虑倒这一层。二、后人论证《坎曼尔诗笺》的几个主要证据一个是笔迹;一个是坎曼尔的名字;一个是后面的察合台文;再有就是诗作中的用词问题。兼有当时西域的历史背景问题。但是这些方面没有一个是郭沫若所擅长的。三、就在七天前,郭沫若刚刚写下了《卜天寿论语抄本后面的诗词杂录》一文,卜天寿的文章是真迹,恐怕《坎曼尔诗笺》拿到手的时候郭沫若还没有从惯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四、我看最重要的是,郭沫若决想不到新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会作假。所以,当人家请他为《坎曼尔诗笺》写点东西的时候,他就以自己对于《坎曼尔诗笺》的第一印象和简单了解写下了《《坎曼尔诗笺》初探》一文。谁能想到,此文后来却成为很多人大骂郭沫若的一个根据,郭沫若九泉有知,恐怕只有苦笑而已了。

    “兰亭论辩”是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界的一件大事。当时沸沸扬扬,现在也没个定论,很多人以此作为郭沫若“学霸”的依据。可是,郭沫若真的就应该负那么大的责任么?

    兰亭论辩的开始,是缘于郭沫若的一篇文章《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然而郭沫若的这篇文章不过是一般的学术探讨。客观的说,郭沫若运用的“以出土文物作为历史考据的佐证材料”的方法是没有问题的,而且现在也已经成为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维其观点可以商榷,但是如果说此时的郭沫若是为了“惊世骇俗以求文名”,恐怕没有什么根据。郭沫若的文章刊出后,很多人支持。后来高二适写了《兰亭序的真伪驳议》,兰亭论辩就此展开。从郭高二人的文章看,郭文的论据显然要比高文扎实。高文仍然是“论”而不是“考”。然而此时论辩仍然没有离开学术争论的范畴。只是后来康生的介入,使得论辩的味道发生了变化。这个责任,恐怕不能够由郭沫若来负吧。至于后来的研究与出土文物支持了高文,那是后来的事情了,以此来菲薄前人也是不厚道的吧。有人用“兰亭论辩”来指责郭沫若搞“政治斗争”,搞“学霸”,不客气地讲,搞“政治斗争”的恐怕就是这些人自己吧。至于扯到“碑帖之争”,个人认为离题有些远。

    毕竟,《兰亭序》没有真迹,不仅《兰亭》无真迹,就是王羲之的字也没有人见过,恐怕只有等到有新的文物出现才能够最后对《兰亭》的真伪作一个了断吧。

    • 家园 在老丈人那里看过他的一首诗

      感觉就是在现场赶时间硬憋出来的一样,头2句每句7个字还能念的顺一点,后面的倒也是7个字,就是变的成了大白话一样的句子了。我看着念了好几次,始终觉得很奇怪。说的是晋祠的难老泉的。

    • 家园 虽然是老帖,还是想问猫帅

      王羲之的《快雪晴时贴》不是真迹吗?我不懂,但好像都说是真迹呀!

      • 家园 目前没发现过王羲之的真迹。快雪时晴应该是唐摹

        好像比较靠谱的晋人手迹是《伯远帖》和上次卖了三千多万闹得沸沸扬扬那个帖(名字忘了)。

        • 家园 出师颂?定为隋人的了,再往上都不敢说

          日本出了个新的私人藏,妹至,还真的卖了,据说是唐摹本。王羲之的字第一次可以花钱弄到啊~可惜有价无市。

          晋人手记靠谱的就俩,平复和伯远,其余或摹或造,剩下的都是流沙坠简一类千年不见于人事的

    • 家园 《坎曼尔诗笺》真假之争已经有定论了吗?

      出处在那儿,是杨镰的那篇文章,还是近年又有了更新更可靠的证据吗?

      关于杨镰那篇文章,最有力的证据是当事人S写的笔述吧.那笔述在当时就有人提出置疑,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无意中写下"的文字能瞒过郭沫若,王冶秋,夏鼐?后来新疆当地的记者走访过S,据S说,杨镰当时对他有类似恐吓的话语,杨自称是“北京下来的人,《坎曼尔诗笺》内幕已经基本搞清了,现在只不过给S留一个说话的机会。”云云。S对记者说,他是因为还在文革的阴影中,出于害怕才写下那笔述.

      至于说公安部的鉴定,鉴定的材料是另一当事人L的笔迹,这份鉴定结果对正反双方都没什么用。

      辩驳杨镰文章比较有力的是郭平梁的文章。

      我所知道的关于《坎曼尔诗笺》真假之争大概也就这些,近几年好像没见过什么文章提到,是不是有什么新的材料,新的证据被发现了呢?请指教。

      • 家园 我没再关注过这件事

        当时是一时愤起,才写了这个文。

        我反对的,主要是指责郭沫若“迎合政治需要,视伪不见”这一条。

        那个年代,不止考古,什么事情都要往阶级斗争上面靠一靠。如果说郭沫若是迎合政治需要,恐怕全中国也没人能逃得过这一指责。

        把学术失误和人品联系起来,我是坚决反对的。

        • 家园 要说造假,那时怎么能和当下比

          现在简牍造假都已经形成产业链了。从技术手段到文化背景都是配套的。没准某学术大家堂堂皇皇著作中所引的简,就是出自江浙农民工之手。

          辨假手段,最直接最明确的就是做年代鉴定。这比什么文字都可靠。

          • 家园 我怀疑这件东西还在不在

            没证据。但是总觉得有这个可能。

            • 家园 你是说《坎曼尔诗笺》得原件吗?

              在的,一直在.新疆的媒体前几年还为这事鸣不平呢。

              • 家园 在当然好了

                但是,多问一句,前几年新疆媒体见过原稿么?

                我总是担心。

                • 家园 查到了

                  文章是发在<丝绸之路>杂志上.2000年的增刊

                  文章的题目是 :“坎曼尔诗签”真乎,伪乎?

                  作者是孤岛 梁越

                  这两人工作单位是:新疆都市报

                  这篇文章基本上回顾了围绕“坎曼尔诗签”真伪争辩的全过程.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看看.

                • 家园 应该是见过的,我记得那篇文章好像还是发在学术期刊上了

                  回头我找找.

                  这记者走访了很多人,包括当事人S.S推翻他在杨文中所做的供述,就是出于此文。

                  还有新疆文博界的很多人.

                  文章出处晚上回家找到了补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