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说说东北老工业基地 -- 俺老孫

共:💬134 🌺534 🌵2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东北经商环境的确不咋样

      俺有个亲戚退休前是沈阳一家老国企的老总,最深刻的感触是,在昆山办了个分厂,沈阳总厂这边三天两头来检查的吃拿卡要,昆山基本见不到,他们厂要是私企的话,肯定全部搬到昆山去了。。。

      • 家园 还有一方面也可以说东北太守规矩了

        我同学在沈阳开机器人自动化方面的厂子,没听说有啥优惠,五险一金都按全额工资交;同样的企业在深圳的话搞个高新企业基本不用交税,各种抵扣,五险一金都是按最低工资标准交;如果不是技术领先利润率够高的话,根本没法竞争。

      • 家园 这事儿你亲戚身为公司老总难辞其咎啊!

        其实这种人这种事哪儿都有啊。就是个企业领导者如何平衡利益分配问题。

        举个我本人的例子:

        我93年被研究所派去深圳,在研究所与深圳一家公司合资办的工厂里管技术。由于我不是调到深圳工作,还是研究所的职工,研究所仍然给我开工资,每月120元,和深圳的当地人的工资比就是个零头。但是,合资方也是国企在深圳办的公司,也要守国企的规矩,所以,不能比照深圳的工资标准再给我开一份工资,只能以“补差”的名义每月给我开个几百块钱的生活补助。所里同事出差来深圳听说了,还觉得我大赚了呢。也确实是,两头加起来,我和所长挣的一样多了。我也只在深圳干了一年就回去了。

        问题其实很好解决,轮派,让大家都得点好处。

        另外,我在深圳的一年,所里总共就两批人来出差,所长来检察只有一次,另一次是设备安装好准备正式投产,所里派了个高工过来坐镇监督。

        • 家园 老孙应该误解了北纬兄的意思了。

          正确理解应该是在昆山的分厂就没有见过当地政府部门来吃拿卡要的,而在沈阳总厂是常态,所以大家希望搬到昆山去。我家有个亲戚对此也是深有体会。他们自己最早在长春办企业,去年在宁波也搞了个新公司,现在也恨不得把长春的工厂关了全搬到宁波去。

          • 家园 你这么一解释,他要表达的好像还真是你说的意思。

            我主要是被这句话误导了

            在昆山办了个分厂,沈阳总厂这边三天两头来检查的吃拿卡要,

            太有歧义了,是不是?

            也是我所经历过的的单位,没有什么地方政府部门敢来吃拿卡要的,所以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总厂吃分厂,而不是政府吃企业。

            我家所在的地方是郊区,三个军工大厂,三位一体,企业办社会,厂长书记的级别比区长都高,出过政治局常委,从厂领导升到市领导,再升省领导,再升到中央。什么人敢去“吃拿卡要”?你就不怕你刁难的企业中层干部碰巧管政治局常委叫“叔”?

            我后来工作的研究所是省直下属,别说区级,就是市里,也不管我们,何况研究所也不是什么富裕单位,从来没什么人来“吃拿卡要”。

    • 家园 东北的人才“净流失”

      我前面的帖子里说过改开前东北国企的人才持续的输出到内地,同时国家给的边远省份的政策又确保有足够多的优秀大学生回到东北国企,保证了一个动态的平衡。

      从什么时候开始东北出现人才的“净流失”的呢?

      我还在上学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不知是否影响全国,至少影响东北的事件:事情发生在改开以后的某一年,有一个东北籍的大学生,毕业后拒绝分配回家乡,南下去了改开的前沿——深圳,虽然大学以扣留档案相威胁,学校还将此学生的户口转回了生源地。但毫无效果,现在网络用语叫“然并卵”。第二年,就有更多的并且不仅限于东北也包括其他边远地区生源的大学生毕业后拒绝分配,自行去了经济特区。

      国家和学校对此毫无办法。

      到我毕业的时候国家就半推半就的开始“双向选择”的政策了,有能力自己找去向的学校就给转档案转户籍,没能力自己找的就按老办法分配。边远地区生源回原地的政策虽然并未取消,但只能约束那些舍不得档案和户籍的人,对自己有自信,敢于舍弃这些放飞自我的人是越来越多,已经无法阻挡。到大学扩招以后,就完全取消分配,毕业生爱去哪去哪,不管了。

      刚毕业的学生是这样,在工厂里已经工作的人受到的诱惑更大。改开以后,经济特区执行市场经济政策,为了吸引人才,工资标准脱离国家原来的工资级别,高出国家工资标准许多个数量级。全国逐渐拉开了收入的梯级,以经济特区为起点向北,工资标准逐渐下降,越往北工资标准越低,东北到八十年代末我大学毕业时还保持着大学生毕业第一年六十二块钱,第二年转正后七十块钱的工资标准。对于已经工作有年的成年人来说,即使不去深圳特区,仅仅是调到南方的国企里,也会获得比东北原单位更好的工资和福利。于是,企业里的各种人员纷纷调走,去了南方。南方的新兴企业也纷纷来挖人,给出从涨工资到分配住房、子女就业等各种优惠条件。这些流失的人员几乎都是企业的骨干,到南方都成了高级管理或高级技术负责人。

      而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即使留在东北国企里工作,也是抱着积累知识和经验,为在合适的时机离开做准备。

      从这时候开始,东北基本上就进入人才“净流失”的状态了。

      楼下那位985的河友说他当年投简历投到沈飞,被HR婉拒。恐怕人家也是被来来去去的毕业生搞怕了,既然毕业生都明确表示不是专门要去沈飞,多半也不是东北的生源,只不过是广泛撒网,人家也就没必要浪费大家的时间和感情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