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小议中国白酒科技化--兼答关于气相色谱仪的质疑 -- 陈王奋起

共:💬65 🌺53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其实吧,现在的工业酒精能直接喝,都是酿造的。

            俺经常去铁路危险品专用线接槽车,安排卸车。和专用线办公室的人熟了以后,有次请他吃饭时我跟他说想不想来点高度数的尝尝,他问多高?我说95度,他说:那也能喝?我说:当然能喝,也是纯酿造的,酒厂也用。他倒没什么,他一手下说:噢,难怪看大门的老夏头,每天中午都是用个老式军用饭盒自己带饭,然后……

    • 家园 这勾兑就是乱源---什么峰知道了就能山寨勾兑出来

      以后要做GC-IRMS

      用单个峰的稳定同位素做标记

    • 家园 日本的山寨SCOTCH都超过苏格兰的原装了

      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4-03-19/how-japanese-single-malts-surpassed-scotland-s-finest.html

    • 家园 想起了一个笑话,真事

      一次质量监督局检查各个商贩的真假白酒。

      查到了一个商贩的茅台是假酒。那个商贩不服,找了质量监督局好几次。

      最后说了句实话,那瓶假茅台我兑了一半真茅台,不能全是假的呀。

    • 家园 聊聊

      52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评定的四大名酒(白酒):

      茅台55°、泸州大曲65°、西凤酒65°、汾酒65°。

      没有五粮液。

      63年,第二届全国评酒会评定的八大名酒(白酒):

      董酒60°、茅台55°、五粮液60°、泸州老窖特曲60°、全兴大曲59°、西凤65°、汾酒65°、古井贡酒65°。

      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评定的八大名酒(白酒),同时列出香型:

      董酒(其他香)60°、茅台酒(大曲酱香)55°、汾酒(大曲清香)60°、五粮液(大曲浓香)60°、剑南春(大曲浓香)52°/60°、泸州老窖特曲(大曲浓香)60°、洋河大曲(大曲浓香)55°/62°/64°、古井贡酒(大曲浓香)53°

      这一届,浓香型白酒大获全胜,八居其五,而老牌名酒西凤出局,令人遗憾。全兴出局,剑南春和洋河首次上榜。

      84年,在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上,名酒阵容扩军,评定出十三种名白酒:董酒(其他香型)、茅台酒(大曲酱香型)、郎酒(大曲酱香型)、五粮液(大曲浓香型)、剑南春(大曲浓香型)、泸州老窖特曲(大曲浓香型)、全兴大曲(大曲浓香型)、洋河大曲(大曲浓香型)、双沟大曲(大曲浓香型)、古井贡酒(大曲浓香型)、西凤酒(其他香型)、汾酒(大曲清香型)、特制黄鹤楼酒(大曲清香型)。

      八大名酒扩容成十三种,这点完全可以理解当年的评委们,太为难了他们了!这蛋糕实在是不好分。

      前三届上榜的老名酒一个不拉,新增加了洋河、双沟和黄鹤楼三个新面孔。

      这一届,浓香型白酒还是风头不减再次过半,十三占七。从地域看,川酒五朵金花首次聚齐。

      89年,第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出十七种名白酒:

      汾酒(大曲清香型) 65°/53°/汾特佳酒38°、特制黄鹤楼酒(大曲清香型)62°/54°/39°、宝丰酒(大曲清香型)、西凤酒(大曲其他香型)65°/55°/39°、董酒(小曲其他香型)58°/董醇38°、茅台酒(大曲酱香型)53°、武陵酒(大曲酱香型)53°/48°、郎酒(大曲酱香型)53°/39°、五粮液(大曲浓香型)60°/52°/39°、剑南春(大曲浓香型)60°/52°/38°、泸州老窖特曲(大曲浓香型)60°/52°/38°、全兴大曲(大曲浓香型)60°/52°/38°、沱牌曲酒(大曲浓香型)54°/38°63°/54°、洋河大曲(大曲浓香型)55°/48°/38°、双沟大曲(大曲浓香型) 53°/46°/双沟特液39°、古井贡酒(大曲浓香型)60°/55°/38°、宋河粮液(大曲浓香型)54°/38°。

      和上届一样,老名酒全上榜,增加了宋河、宝丰、武陵、沱牌四位新秀,扩军是唯一选择。

      1993年,轻工部撤销,其主持的全国评酒会就此结束,举办五届即成绝响。自始至终,稳居榜上的只有茅台、泸州老窖、汾酒。

      五粮液超越泸州老窖成为川酒第一品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1979年由经委主持的首届国家优质产品奖评选,白酒类产品仅茅台和五粮液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借此,五粮液成为比肩茅台的品牌。

      通宝推:知其何休,普鲁托,广宽,
      • 聊聊
        家园 支持大曲浓香

        五粮液,甚至沱牌的口感都比茅台好。

        茅台的所谓酱香,就跟作坊里的散酒没什么两样。

    • 家园 请教一下,出口和国内销售的茅台和五粮液是否不同?

      我回国几年,应酬不少,白酒没少喝。

      第一次喝到吐,就是茅台,其实没喝多,但实在受不了呼出来的酒气,所谓酱香,结果在厕所漱口时吐了。茅台的酱香,我真的受不了,无福消受。

      好喝的白酒印象中喝过两次,一次是在西安,西凤酒,很醇,一大杯下去,居然没倒。

      另一次是在香港,招待的单位是招商局下属的一家公司,专门出口茅台和五粮液的,一个午餐,四个人,很轻松的干掉三瓶五粮液,居然没感觉上头,反而有点很舒服的感觉,尤其是吞下去的时候,整个喉咙以至胸口都有些暖乎乎的感觉,一点也不觉得辣。我特意看了看包装,似乎和国内的一样。但在国内,五粮液给我的感觉就是入口辣,很难吞,好处是不怎么上头。

      为什么出口的差这么远?

      • 家园 亦有同感。

        亲眼见过饭店里的服务员小姐因为受不了房间里弥漫的茅台酒的味道,跑出去呕吐的。

        自己喝茅台的经历基本上也是以吐告终,记忆比较深的有两次,第一次喝茅台是结婚第一年,过年的时候陪太太回老家,岳父大人拿出珍藏了30多年的茅台酒招待。1970年代,一次太太的爷爷陪着先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招待外宾后,经过先总理同意,买的国宴没有用完的茅台酒,可惜我没有这个福气品鉴,吐的一塌糊涂,大舅哥那天也陪太太回娘家了,没捞着喝这瓶茅台,回来对我很是羡慕嫉妒了一阵。

        第二次是刚工作不久,跟着前老板去某企业拜访老总。主宾交谈甚欢,留下吃饭,之前每次和该老总吃饭,都会被灌醉一个,当时就预想到饭桌上可能会有一场恶战,提前商量好,派酒量最好的H总撑局面,留我一个不喝酒、照顾大家的,没想到主大欺客,主人X总看酒桌上我最年轻,就说:年轻人,我敬你一杯酒。1两半的酒杯倒满茅台,不容我推辞,X总先干为敬了,我正在踌躇之际,X总就在那里站着、手里拿着空酒杯等着,还问了前老板一句:H总?这样的面子驳不起,谁敢替喝非得给灌趴下不可,H总就坐我旁边,小声说了句,小风,这次你就牺牲一回吧。结果一杯酒干完就直奔洗手间,我反而成了第一个被灌倒的了。

        您说的国内的五粮液辛辣,年份上可能有差别,但是口感不应该差这么多,是不是碰到假酒了。有些人喝茅台之前都要先验一验,因为不可能带着主贴里说的那种机器,在酒桌上也是一种不尊敬,所以有人是在手背上滴一滴,用两只手背轻轻摩擦出香味闻,也有倒一小杯抿一小口尝的,这就是完全凭观感鉴别,新东方徐小平在一本访谈录里曾经采访过一个人,以前是在啤酒厂干质检员的,凭味觉能分辨出一瓶啤酒里是掺了一滴水,两滴水还是三滴水。还见过更极端的,随身携带茅台防伪酒瓶里的小玻璃珠的,让饭店把茅台酒瓶里的玻璃珠取出来,核对一致后才认为是真酒的。如果您在国外喝过茅台、五粮液,还是建议您以国外的口感为准,毕竟出口产品的质量检验和供货渠道要严格的多。

        • 家园 呵呵,我真的一点都不喜欢白酒

          什么白酒都不喜欢,原因无他,喝了之后,吃什么好菜都吃不出原味了,感觉十分对不起厨房的师傅,实在太浪费了。

          而且,一有这样的应酬,我很容易长胖,怕喝醉,往往要先吃饱一点,吃些油腻的食物垫底,再加上酒后无法跑步,往往出差几天,就要胖两斤回来。。。。。

          至于我喝过国内的五粮液,料想不至于假货吧?虽然觉得口感不怎么样,但确实不上头。而且经常是一些有点身份的老板请的,呵呵。

          • 家园 me too,我对酒和菜的关系也是这么理解的。

            喝酒最好的方式,就是吃过饭以后,在家里或者去酒吧单独喝

            而且国内应酬往往不是喝酒,而是拼酒,一杯接一杯的灌,我心里就想,大家这么个喝法,不怕伤肝,难道还不怕伤脑细胞吗,那可是杀死一个少一个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