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邓稼先到涂序新——海归反思录 -- 流沙河

共:💬92 🌺265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区别在于,当年的tg对邓等海归是以诚相待,委以重任

        而今天的高校则是多半是lip service,有时连科研项目都做不了。

        当年的助理研究员的待遇如何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今天大学讲师的可怜的待遇和地位。有一点可以肯定,邓所受到的待遇在他的年代绝对没有涂在今天这么大的落差。这种心理的感受是绝对不一样的。邓在西北荒凉的沙漠里实现了他自身价值的最大化,而涂在天堂人间杭州的悲剧成为了某些人的笑柄。

        是,我也同意时代不一样了,我只想提醒一些善良的归归们,时代不同了,最好不要还有什么报国之类的幼稚想法,现在的zf根本不稀罕(虽然并不是国家不需要),自求多福吧,保护好自己才是首要的。最后总结一句,涂的事件的真正影响是,寒了很多人的心。

        恕不再回帖。

      • 家园 时代不同了

        当年的海归是真的一腔热血. 现在的海归被网上一堆人呼悠的只想发财泡妞.

    • 家园 关于所谓的大师

      在一片无际的草原上,如果有几棵树,即使不那么高,也非常显眼的。

      但是如果在热带雨林中呢,再高的大树也泯然众人矣。

      现在没有所谓的大师,可能现在的教育方针有关,我们需要的不是几个大师加几千万个文盲。

      • 家园 转温总和钱老

        问题终于解决了,还是超额完成。开个玩笑。

        • 家园 关于大师

          我颇赞同方舟子的这几篇文章:

          不要动辄拿大师说事

          如果真的想要实行全面素质教育,就不应该以培养大师做为诉求。教育面向的应该是广大学生,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几名大师。把“我国近几十年来未培养出大师级人才”做为教育失败的体现是错误的。教育界急功近利、风气浮躁的恶果是未来公民的道德水平、科学素质的滑坡,那才是更令人担忧的,比少出几个大师要严重得多。

          当然,对有天赋的学生可以实行特殊的培养,但是那不是教育的重点。大师往往不是能够有计划地培养出来的,特别是文学大师,更是如此。

          我并不是在为现在的高考制度、教育体制辩护。我只是希望,在检讨高考制度、教育体制的弊端时,能够更理性、严谨一些。

          文科学者也应掌握英语

          现在国内研究民国学界、文人,有一种很不好的倾向,把那个时代当成了过去好时光,把那些文人当成了高不可攀的高人,缺乏起码的客观、严谨,夸大其词,借昔讽今,做政治文章倒也罢了,能算什么学术研究呢?

    • 家园 不想争论,只是想通过此文给相关的人传达一个信息

      即国内学术圈现实情况是什么样的,所以做决定时应该多权衡利弊,注意保护自己。至于那些觉得国内学术圈正常,或即使如上所述也是正常的人,我无话可说,请自便。

    • 家园 不论浙大是怎么对待他的,跳楼是他自己的责任。

        腿长在他自己身上,谁也没法指挥他的腿,除了他自己。

        海归的多得很,就是浙大也不光他一个,也没见几个跳楼的。

        即使他受到不公平待遇,难道他只能在浙大一棵树上吊死?从国外那么远都挪回来了,难道他不能再挪一挪?既然国外那么有爱心、有信、有情,难道他不能再挪到国外去?谁拦着他了?

        国内的博士能从讲师做起,海归就不能?海归就得高人一等?有这样心思的人还是不要回国的好,现在想回国内高校工作的海归真是白菜萝卜价,如果你没表现出真才实学的话。现在不是十年前了,别以为在海外镀了金就能把人眼幌了,不可能是个海归就当上宾。

        每个人在一生中总会受到些挫折,都象他这样地球上没人了。

        涂的死是令人同情,但这不是炒作的理由。

      • 家园 这事不是这么简单的

        不是一个简单的不能从讲师做起的问题。老兄这个评论有点忑无情了。风凉话讲谁不会讲,有什么意思呢。跳楼那么好玩的吗?不是特别失望到绝望,人会去跳楼吗?当然了,跳楼总归是不可取,涂这个选择对于个人来说确实是不智之举,但是这个事件是真的能反映社会面貌的。中国的一点点进步,常常都伴随着这个人或那个人的死去,或者这些人活那些人的死去。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还是不要去讽刺批评涂博士本人了吧,最好是能从这件事情当中吸取一些教训,不只是对个人,更是对国家、对社会。

        • 家园 问题在于他为什么绝望,真是为浙大吗?

            他六月份回来,九月中旬走了,安排家庭、办手续总要一点时间吧?中间还有两个月的暑假,充其量一个多月时间,浙大那么有能耐?

            而且浙大那么多海归,就挑着把他一个人逼死?

            关于升职称,报名后先要公示,再经学术委员会评审,一周多怎么也不可能够,这说明他的跳楼与能不能升副教授无关。

          • 家园 不太明白您

            觉得你似乎有些愤怒的感觉,似乎觉得涂博士跳楼给您添麻烦了,觉得好象你是浙大校长,(如果浙大领导听到老兄的话,一定会抱住你亲嘴的)——开个玩笑,主要是觉得你说话的口气完全是浙大的负责人心里想的而嘴上不敢说的。

            这说明他的跳楼与能不能升副教授无关。

            既然你认为跳楼和能不能升副教授无关,那么这个指责又是何来呢?

            国内的博士能从讲师做起,海归就不能?

            其实这个事情不是一个海龟还是土鳖之间矛盾,海龟遇到的困难土鳖何尝没有遇到?只是土鳖认了,心理承受能力更强一些罢了。大家所能忍受的东西未必就是合理的东西。其实海龟在某些方面遇到的困难比土鳖要更大,除非你已经是特别特别牛的学术带头人了,这个就扯远了不讲了。

            这个事情也不是一个是否该向浙大打板子的问题。浙大也不是唯一的特例。全国不都是这样吗。

            我觉得这个事情反映了一些问题,如果能借此事件使得上层更加重视一些现状上的问题,则涂博士也算没白死了。

            • 家园 这不是指责他不肯从讲师做起。

              国内的博士能从讲师做起,海归就不能?
              是为了说明做讲师与自杀无关。

    • 家园 谁欠了涂博士

      一个良好的、全力支持的、无后顾之忧的发展环境?——这玩意好像得自己争取吧?难道“高端”海龟就该免费获得一个这东东/否则国将不国、就该跳楼?

      32岁了,有老婆孩子了,该懂事了。不然,谁也没辙。

    • 家园 另外,这里有篇文章讲得比较公正

      不要把个人问题扩大化:也评浙大海归博士跳楼

      对方舟子对“不要把个人问题扩大化”按语的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