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邓稼先到涂序新——海归反思录 -- 流沙河

共:💬92 🌺265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从邓稼先到涂序新——海归反思录

前几天看到浙大涂博士亡去的消息,心里很不平静,却又不觉意外。因为涂的遭遇对于今天的海归其实是司空见惯的,只是他的背景超强,又以坠楼的激烈方式结束生命,才引起海内外的高度热议。死者已矣,争议也会逐渐淡去,但这件事的伤痛还会在,留在许多涂的同类人心里。

不觉记起邓稼先,杨振宁的好友,中国的两弹元勋,新中国海归的楷模,有时不禁诧异于他的人生抉择。毅然回国,又抛家弃子隐姓埋名几十年在西北的大漠深处。究竟是什么在激励他?物质的奖励肯定不是选项,尽管当时的政府是尽其所能来为他们提供好的条件,但物质条件一定是远远无法同大洋彼岸来比的,学术条件上也无法像他的好友那样有拿诺贝尔奖的机遇。对祖国的热爱肯定是一个重要的砝码,但又无法解释全部,因为爱国的因子早就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里。也许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一个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中国对人才的渴望、尊重和以诚相待。邓先生的无私奉献的另一面也是恰恰是政府的重任相托和他自身的价值的最大实现。士为知己者死,不仅仅是古代的传统,也适用于当日。

又想到了涂序新,六十年后,同样是归国,却在短短3个月抛家弃子,纵身跳入杭州繁华的夜空。32岁的风华正茂和才华横溢就在这一瞬嘎然终止。于是有人叹道涂博士可惜了,为了待遇未实现就不珍惜生命。毕竟今天海归数量多了,不可能再指望高薪高任,难道其他国内博士能屈就讲师,你就不能?诛心之论,但不无混淆视听。难道在我们这个发展中的大国,涂博士的高端背景和杰出才能真的是太多了,供过于求了吗?我们的人才消费今天竟有如此奢华? 难道许多占据学术界金字塔上层,肆无忌惮地通过各种手段占有倒金字塔资源配置的人就这样自信和心安理得?可即使是在外人看来,讲师的待遇,到手2000块的工资,也是对这位美国顶尖大学博士兼博后才能的羞辱和嘲弄;而高校“残酷、无信、无情”(涂语)的现实,丧失公正的科研竞争机制,及对低职称教师肆无忌惮的踩踏更是对他理想的重重一击。对涂这样自尊心极强的年轻学者来说,自身价值和尊严被故意轻视与扭曲比生命的毁灭更加痛苦。

回想温总理在钱学森先生病榻前关于中国教育培养大师的焦虑。为什么以前我们有许多大师而今天没有?难道是今天的投入还不够多吗?其实回头看看我们的人才生产基地,关注一下我们的高校那永远不透明的资源配置、评价选拔、项目申请、职称评定、论文发表的重重黑幕,也就不难理解今日的困局。在一个缺乏起码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学术环境下,贪婪和功利是首位的,连高层次的海归人才如涂博士都被环境打压和窒息,又如何期盼有着独立的风骨和自尊自重的大师横空出世。涂的悲剧只是把今天学术圈的黑幕掀起了一个小角,但他的逝去却撕碎了一个多年以来的神话,即中国高校为高端海归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全力支持的、无后顾之忧的发展环境。在一个对人才缺乏最基本的尊重,社会关系和暗箱操作压制取代真实才能的现实面前,这样的说法只是一个有关系者的盛宴,对其他人而言则是一个无耻的笑话,而大师也只能是一个永久的传说。邓稼先先生的时代早已远去,涂序新博士的悲剧就是明证。

以此文纪念美国西北大学的涂序新博士!

通宝推:风中笑,
家园 别煽情了

涂博是因为忧郁症走的。 才三个月时间, 还是暑假, 我不知道怎么就得出

而高校“残酷、无信、无情”(涂语)的现实,丧失公正的科研竞争机制,及对低职称教师肆无忌惮的踩踏更是对他理想的重重一击。
涂博在西北时好几篇文章被老板扣住不让发,这也是为什么他论文比较少,是不是也可以说西北“残酷、无信、无情?

我相信涂博是很优秀的人才, 但是再怎么优秀, 也必须先证明给大家看。新学期就要开始, 正是他大展宏图的是侯, 他却跳楼, 除了忧郁症, 我实在想不出其他理由。

家园 当前的教育科研的政策是错误的,涂博士更是错误的。

改革改错了,至少是在教育科研和医疗体制中的某些方面。

没有多少人敢说出真话。

涂博士更是错了。

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有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他还有很多机会,大不了再去美国发展,还有谁能不让他走吗?

家园 想不到你这么精通医理,立马就断定人家是忧郁症了。

和饶院长有的一拼了。盖棺定论了好,不要影响某些人的生活。

家园 忧郁症不是我说的

是他家人说的, 而且在自杀当天是要去看医生的. 有些事情凭常识逻辑, 不要人云亦云, 更不要装悲愤.

家园 高校的独立自主

脱离一切行政级别挂钩,法定教育费用支出,评定级别改革,或许有用。

家园 原来他一回来就抑郁了,原来与浙大没有关系

原来凃博士是在一个有情有义有信用的地方工作生活,原来做为新生班班主任他可以在新学期大展宏图。我不认识凃博士,但我知道国内学术圈是如何“公平、公正、公开”的。物伤其类,原来只有忧郁是真的,悲愤都是装的。

家园 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现状不改变

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现状不改变,高校及科研院所官僚化的现状就不会改变。

家园 凃博士确实不该走这条路,可惜!

他自尊心太强了,又人在局中,很难想得那么清楚了。

家园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

现阶段高校的弊端,被反映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

不过,我是邓稼先的忠实信徒,我相信邓稼先当年回国,是从小根植于他骨髓的中华文化在起作用。看过他的传记,你就知道,他在读中学时候,就敢于和日本占领军及崇日者对着干。

家园 我对邓先生没有丝毫不敬

相反,他也一直激励着我。我只是想通过今昔对比提醒一下,现在的所谓留学生政策只是lip service,国内高校早就被既得利益集团把持,习惯了国外相对公平制度的留学生很难适应。如没有背景,又非绝对大牛,即使决定回来最好也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家园 呵呵, 别激动

他什么时候有的忧郁症, 我确实不知道. 你知道? 来校才三个月, 还是暑假, 估计人都认不全, 就让他忧郁了? 如果是因为职称, 工资让他忧郁了, 那他不在浙大忧郁也会在其他地方忧郁. 人生永远有数不尽的坎在等着你.

我在中美学术界都混过, 这个星球上哪里有什么"公平, 公正, 公开"的学术界, 更不用说中国了. 涂既然要归, 中国的学术界现状他会不知道? 我不是为浙大开脱, 但是因为学术界"残酷, 无情"就跳楼这个理由非常搞笑.

当新生班主任有什么不对的吗? 大学难道不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吗?

我发现这事网上悲愤的人很多, 家属却基本保持沉默. 这个关键就在他的遗书. 据说有六页, 可是就传出几句话. 我相信浙大和家属都有复制件. 所以为死者讳, 这事还是算了吧.

家园 没有谁说过美国学界就绝对公平公正

但看跟谁比,相比之下,中国的高校就只能是个笑话。又,在中美学界都混过的不是只有你。

家园 涂博士,真是可惜。

我与涂博士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一看到他的照片我是很震惊的。

涂博士确实是有自己不当的地方。 首先,没有弄清楚国内的情况,没有和校内谈好条件,就贸然回国,给自己给家人都没有留有后路。没有预见可能的困难,是事前的疏忽。其次,他还是太脆弱了,可能是前面太顺太超脱了。 碰到问题,不是现实一点尽量努力,使其往好的方向转化,也没有考虑到最坏的结果,和其它可能的出路。没有考虑到他妻儿的责任。这是当事时的疏忽。冲动一跳,不能解决问题,我觉得他的不够坚强在这件事情中应该算主因。

他的背景确实不错,后来在西北的时候不太顺利,论文也不是很多,但并不能说明他的能力不行,研究本来有运气的成分,而且也风闻“导师压住论文不发的情况”。 他这样的情况,副教授的位置是正常的,而讲师的身份,一般国内土博士毕业就能轻松拿到。而他能以讲师身份来到浙大,说明他一厢情愿的回来,使得位置的事情没有谈好,有点过于随便。但也说明他自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做出成绩而上位的。

可惜三个月变梦碎玉泉,浙大的责任是有的,因为三个月就能是涂博士从希望到绝望,不是简单的抑郁症解释得了的,即使是抑郁症也是浙大的人文环境使得这个病症快速加重的。当然你也可以说不是浙大的责任,因为整个中国的这种学术氛围大抵如此,又怎能独独要求浙大很开放,很公平?

我一个朋友,北大毕业,yale 博后,后背聘北大的副教授归国的,三年以后重新去美国做博后去了,她的神经大条些,但也只是一个“输”的选择。所以归国选择要慎重,不要想着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暗藏的金子如果当成白菜卖了,国人还以为你是白痴,要不怎么不要一个更好的价格呢? 我们市场经济搞久了,喜欢用money来量化,殊不知,还是有人清纯如涂博士,回了国而找不到北了。

涂博士的损失,是他个人家庭的损失,也是我们的损失。无论哪方面,都是可可惜了。

通宝推:流沙河,
家园 根据我的经历

国内一流名校的招聘还是比较公平的,国外倒是有些道不清说不明的地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