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给孔子请个英国律师 -- 丁坎

共:💬49 🌺9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记得河里以前就这个话题也有过一次很大的讨论

      当时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也是很有意思。我回头看看能不能找到当时的一些链接。呵呵,我当时也有参与来着。如果没记错的话,当时的看法是: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也就是说,当民众明白事理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时候,放心让他们去。否则,就应该设法去教育他们,让他们明白事理。

      我觉得那样会比较符合孔子的儒家思想和他的教育实践。

      从管理的角度,这也是一种高效率的方式。

      • 家园 关于由字的解释

        论语中由字用例,似乎没有可以解释成 听凭,任由的。

        1 子路名仲由, 名与字之间的意义一致,路-由,呵呵,子路若重生一定去搞路由器。

        2 小大之,视其所以,观其所 虽欲从之,末也已

        这些用例都意思都很明显,是道路,延着,由来等等。

        3 变化大一点的是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里的意思是凭靠,其实还是从2类来的,距离远了点而已。

        4 民可使由之

        探讨对象不能举自身为例,所以,我认为铁兄的解释不合适。

        • 家园 多谢。古文里“由”字有没有”顺着“的意思

          刚才是挖空心思想和由有关的字词,想到个“由衷”,觉得“由”有“顺着,沿着,从”的意思。按照你上文中1的解释:由==路,引申一下,路的意思就是你会顺着它走,由的意思也就有顺着的含义了。

          那么,对“民可使,由之”的解读,是不是以“民可使,那就顺着他们”更为妥当?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舟和水的关系,那自然是舟由水了。

          不要笑话我,我对古文是一知半解,但觉得很有意思。

          • 家园 笑话城主,我没这么大胆子

            刚才是挖空心思想和由有关的字词,想到个“由衷”,觉得“由”有“顺着,沿着,从”的意思。按照你上文中1的解释:由==路,引申一下,路的意思就是你会顺着它走,由的意思也就有顺着的含义了。

            这个不对,由衷的由意思不是through,也不是obey,而是from.

            我总结论语中由字的用法,主要是为了说明在当时,由字有哪些得到了证实的义项,如果一个义项没有从别处得到证实,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它。但是,如果使用别处得到证实的义项已经可以解释圆满,我就不会再去求助于未经证实的义项了。

            那么,对“民可使,由之”的解读,是不是以“民可使,那就顺着他们”更为妥当?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舟和水的关系,那自然是舟由水了。

            对这种解释我的看法如下:

            1 义项在当时是否成立没有得到证实。

            2 仔细揣摩一下这两句,应该察觉到很强烈的主动性,就是说统治者针对民的不同状态而采取不同的措施。顺着他们的说法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太顺。

            3舟水之喻如果要坐实了理解,则民可不可使都当由之。

    • 家园 呵呵,我也来断一下句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与真理部共勉。

    • 家园 多谢仁兄,又涨知识又得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觉得孔夫子生活在现代,早就官司缠身,身败名裂了

      就因为一句话没加标点,被理解成完全相反的意思.

      孔老的风险防范意识也太弱了.

    • 家园 开个玩笑,想起了谚语,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 家园 心有戚戚,而兄台别开生面,花赞。
    • 家园 花之
    • 家园 顺带一问,“子不语怪力乱神”似有别解,丁兄以为何?
    • 家园 正本清源,还孔子公道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丁XS之文章,怎么没有人结集出版呢?

    • 家园 【原创】从另一个角度看“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原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传统断句: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我也赞同丁兄,这种断句有问题。如果孔子要想表达这种断句体现的意思,我觉得他可能会这样说:

      子曰:民可由之,不可知之。

      这里的语句就显得精炼,符合远古汉语的习惯,一个“由“和一个“知“完全可以分别表达出所谓“使由“和“使知“的含义。古代汉语里的许多动词都存在普遍的“使动“用法。所以,孔子要想表达上面这个意思,根本就不需要这个“使“字。一个字可以表达的,为什么要送两个字呢?

      所以,问题确实是出在“使“字上。

      另外一个问题,假设按照传统断句,意思是:

      对于老百姓,可以让他们沿着我们的道路走,不可以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这个解释让我不爽的问题是,这里的两个“之“分别解释为“我们的道路“,和“为什么/原因“。我的语感告诉我,这可能是个问题。因为“之“作为代词,应该指代前文出现过的名词,而且,这两个之更可能指代相同的名词。当然,对方也可以辩称“使由之“即“使之由“,“使知之“即“使之知“。

      所以,我同意丁兄,这里的“使“应该是一个有确定的独立含义的实词,而不是配合“由“和“知“使用的虚词。

      所以,我赞同这样的断句: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里,“使“,“由“,和“知“都是具有独立含义的实动词,两个“之“字的意思都指代前面出现过的“民“。这样断句,从语言上,从思想上,都更合理,更自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