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有多少实验不能重复?浅谈对假说的态度 -- 青方

共:💬40 🌺1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有多少实验不能重复?浅谈对假说的态度

    最近几天,“科学”与“自然”杂志分别收回两篇在其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科学杂志应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IST)的请求,收回了其研究所科学家Tae Kook Kim 2005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理由是“最初的调查结果确认这2篇文章(还有一篇2006年发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 上)不具备任何科学的真实性”。

    自然杂志则收回了200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Linda Buck实验室于2001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文章,理由是2001年文章里面的数据不能重复,Linda Buck认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人邹志华向她提供了不真实的数据。

    背后的调查和争论还在继续,但不管这么说,“实验结果不能重复”是事情的根本原因。但要问一个问题,在所有发表的科研文章中,有多少实验数据是不能重复的呢?答案是令人沮丧的,太多了,实在是太多了。

    科学的真实来自于实验,实验因设计不同,实验环境,条件,操作人员不同,存在差异是肯定的,科研人员也会因知识,操作能力,认识水平的不同,对实验结果也有不同的解读。所以特定的实验不能重复,是科学本身先天具备的不足之处,但尽管有些实验不能重复,但其所要得到的结论则必须是能重复的,是能被再次验证的,否则科学就失去了他的根基。正确的科学结论则是建立在可信可靠的实验数据上的,不难想象,错误的实验结果自然就引向了错误的科学结论。

    道理是如此简单明了,但到实际生活中,就变的不那么简单了。例如,在设计实验的时候,科研人员往往是带着有色眼镜的,所谓要验证假说,或是说假说引导的实验。这样做的好处是,实验有明确的目的性,但不足之处是当实验结果和自己的事先假说不匹配的时候,该如何解读实验数据。

    我的近80岁的老板经常说些至理名言,他对假说的解释是,95%的假说都是错误的,尤其是那些建立在幻想和推测基础上的假说,或是对所从事领域缺乏足够认识的基础上得到的假说。如果有了这样的心理,假说都是从“不对”开始的,假说引导的实验结果与假说不符,就变得的很正常了,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和假说要相互学习,相互不断修正,只有这样才能走向那5%的正确假说。所以针对科学实验的心态,或是看法,我叫做“哲学或信仰”不同,决定了一位科学家是否存在篡改实验数据的本能。

    从“假说错误论”开始的人,对自己的假说不是特别强烈的坚持,而是认为实验数据比假说本身更重要,假说要不断修正甚至完全放弃,在这样的思想的引导下,就能在实验结果和假说谁是上帝的问题上,作出轻松的选择。

    但很多科学家对自己的观点太执着,宁愿坚持假说也不愿意相信实验数据,简单的说就是“假说是自己的上帝”,有这样强烈愿望的科学家,即使不主动篡改数据,也会在潜意识里对实验结果有倾向性的取舍。这样得到的假说,正如我的老板所说,95%都是错误的。

    科学与自然杂志收回的文章,是不可重复的实验从根本上撼动了假说的真实性。看一位科学家是否能不断从错误走向正确,还是从错误一直走向错误,浪费自己的生命,其对实验的态度,或是我说的,其对科学的哲学或信仰,决定了这一切。

    • 家园 送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前二掌门对我说的话给我的教益很深

      Don't just throw the data away when you think it is "bad", you need to analyze it even it seems "bad".

      很遗憾某些人似乎不是这样,而是努力去使数据更“好看”一些,或者使其更符合“假说”,这些对于实验科学都是灰常要不得的

      • 家园 遗憾的是

        现在的很多科研是博士生们在搞

        真正的科研工作者 - - 导师们都不见得有机会见到所有的一线粗数据

        而大部分博士生们的任务

        是在五六年中发表几篇文章然后毕业

        有多少博士生真的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分析每个'坏点'后面的故事呢?

      • 家园 数据的好坏(即可靠)只能从统计上判断,同判断假说无关

        爱因斯坦同玻尔争论世界是否可以准确地被观察的时候,设计了爱因斯坦小妖假说,玻尔最后从统计上证明小妖不可能精确地观察。

        现在科学界的是数据采样到数据处理都大有问题。

        药学方面这个问题小了些,就是双盲实验,基本上杜绝造假和随意剔除原始数据的可能。

        现在科学研究的问题是个体小生产,都是盲人摸象式的搞研究,做重复实验,浪费资源还搞成恶性竞争。

        科学家团体和军火工业集团现在很有相比性。

    • 家园 俺也算十个业内混饭吃的人士,换个角度说两句...

      先叉开去....哈哈....大家发现没,十九世纪前,或者说到二战以前,很多科学家(当然都是成名的)都是有钱人出身....更早的就都是贵族.....这其实就是俺要说的.现在做科学的和当年最大的区别是:

      二战前是有钱人做科学,现在是大家做科学想做有钱人!!

      这个就导致了一个根本区别: 造假的必要! 有钱人做科学,他追求的不过是事实,当然也有对名的追求,但因为一旦他的结果不能被重复或者验证,反过来对他的名的伤害是无穷大,所以当时科学界的风气就是一定要追求真实!! 大家也付得起这个代价...

      从一战开始,社会对科学发展的要求以数量级的速度增长,就不得不大量引进廉价劳动力,到现在就是很多中国,韩国的postdoc和年轻faculty. 这些人一般都是穷人出身,成功的必经之路就是拿得出手的成果....成功了,就是身价百倍,否则千年老民工!! 有了这么明显的利益驱动....造假不过是时间问题,概率问题了!!! 侬只要看看NIH和别的大政府机构审grant application的study section就明白了~!

      可悲啊!!!

      • 家园 发表点不同意见

        妖道认为,做科学的根本转变,不是在二战前后,而是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才逐步的定型了下来。

        怎么说呢,就是做科学的根本目的发生了转变。就是从单纯的追求真理至上,转变到了追求功利至上了。这其中最主要的推动力,不是科学家个人的金钱获得而是社会对于科学研究的过度索求

        南加帮主看到了表面上的问题之所在。但是如果深层次的考虑一下,为什么科学家会追求金钱,为什么连自古以来的穷行业,做科学的,都希望成为有钱人呢?

        那是因为,科学家作为一个职业,已经不再具有安定感。与之相符的事例就是学校和研究所的所谓tenure,也就是终身职位的数目在稳步的减少。美国的若干著名的大学和研究所,已经实际上停止了tenure的发放。欧洲这方面要稍微好一点,但是比起上世纪80年代之前,几乎人人可以成为tenure的现状,现在的竞争压力要大得多。

        竞争压力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投身到科学界的人数在急剧的增加;第二,是全球的竞争,国家要求科研工作者的产出的数量和质量都急剧增加;第三,是因为教育宣传,使得大众对于科学家的期望值过高,直接造成了人为的压力。

        这些东西归纳起来,可以作为一句话,就是社会对于科学研究的过度索求

        为什么说是过度索求呢?因为首先,大众对于研究的获得的期望,已经从简单的追求真理,变成了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什么直接的好处和效益。上世纪曾经红极一时的原生动物研究,早已经衰败不堪,上世纪90年代皇家原生动物研究所关闭了提供纯种原生动物的业务,标志了这个学科的大体消亡。为什么,就是因为原生动物不可能带来什么直接的效益。

        其次,有这么一个大前提,研究的方向,已经被大体的限定住了,目前,纯理论的基础研究所占的分额越来越少,拿到基金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只有那些跟应用直接挂钩的,或者至少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要硬扯到一起的,才有可能拿到钱。

        再次,人多钱少造成的是恶性的竞争,而科学界衡量科学家水准的,不是个人的人格高低,而是发表的文章和发现的质量。当一个已经高速发展了近30年的成熟领域,想要做出突破性的进展的时候。是非常的困难的。所以,除了那些真正的天才人士,其他的人士想要生存,是非常的不容易的,这个时候,学术声誉与生死存亡孰重孰轻,就很容易选择了。

        或许那些天才人士也不例外,比如2006年的一位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早年就因为申请不到基金而险些被人扫地出门。

        但是,现状已经如此,再想回到当年做科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景,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目前搞科学的,大家并不是都想做有钱人,真正想发财的不会来做科学,去做经济,股票交易,医生,律师,甚至是工程师,药剂师,护士,都要比做科学要来钱快得多,也要稳定得多。做科学的,都是这一代人中的聪明人(我好象有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现在的科学界,已经到了连聪明人都没有饭吃的地步了(只剩下天才才能混了)。大家只不过是为了五斗米,而努力奋斗而已。

        所以,我在感情上对这些人严重的同情,但是在行动上,进行严重的鄙视。好在欧美这边,是所有的作弊行为见光死。只要一暴露,这一辈子,就不要在科学界混了。这好歹是对于我们这类前千年老民工一个心理上的安慰。至少比国内被人揭发了,还怡然自得与之对骂,然后安然无恙好的多。

        通宝推:ziotean,
        • 家园 这两天做蛋白结晶的又抓了一个

          萨尔兹堡大学的 Schwarzenbacher,自己伪造了衍射数据,然后把这个结构给合作者去发J. Immunology。2010年发表,两年后被抓出来了,现在被拉出来当教材展示:

          http://journals.iucr.org/f/issues/2012/04/00/wd5176/index.html

          Acta Cryst. (2012). F68, 366-376

          doi:10.1107/S1744309112008421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unusual features in the structural model and structure-factor data of a birch pollen allergen

          B. Rupp

          连搞蛋白质晶体结构都敢作假,其他的可想而知。

        • 家园 伟人说过: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家也要养家糊口

          “社会对于科学研究的过度索求”是地球文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结果。

          问题在于科学家团体内部运行机制已经失效了。

          现今,地球上有60多亿人口。实际上“自然”的地球是养不起这么多

          人的。为了生存,人类必须对“自然”进行改造,必须寻找新的能源,必

          须寻找新的材料,等等。这些都造成全人类对科学研究、科学家的迫切

          需求。

          在“牛顿”时代,科学主要动力是好奇心,求知欲,与生存无关。社会

          对科学没有太多依赖,科学家与艺术家基本上是同一类人。没有牛顿,人类

          也存在了几千年。

          但是,现在科学是关乎人类存亡,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人类依赖于新的

          科学进展,来保证生存和延续。没有袁隆平,不知道多少人要饿死。

          人类社会对科学的需求改变了,科学家对自身价值的定位也改变了,

          但是,整个科学团体的运行机制却没有太多的变化。传统的科学团体,是

          “荣誉”导向,“信誉”是科学家的立身之本,所有的激励、监督机制都是

          围绕“名誉”展开的,通过“同行”评议决定一个科学家成就高低。

          现在,“科学”是利益导向的,整个社会对于科学社团报以极大的期待,

          同时也给予巨大的回报。问题是,现在利益回报通常来源于科学团体之外。

          与之同时,科学团体内外,甚至科学团体内部又存在极大的信息不对称性。

          以至于,资金并不是总能投放在最有效的地方。科学家可以通过这种信息不对

          称性,以极低成本获得资金支持(说白了就是打报告忽悠经费)。“同行”的

          评议已经不再重要,甚至是可以购买的。对于一个科学家的成就,不在于他

          获得多少“同行”的认可,而是在于他能够从“外行”那里拿到多少资金。

          有了资金,自然会有足够的“同行”来合作、认可。

          “名誉”对于科学家已经不再重要。如果有人发现了治愈癌症、艾滋病的

          办法,他最先想到的是卖给药厂赚钱,而不是完整的公开发表争取“炸药”奖。

          时代改变了,科学家的游戏规则也应该改变了。

        • 家园 美国的若干著名的大学和研究所,已经实际上停止了tenure的发放

          请举个例子,谢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