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有多少实验不能重复?浅谈对假说的态度 -- 青方

共:💬40 🌺1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发表点不同意见

妖道认为,做科学的根本转变,不是在二战前后,而是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才逐步的定型了下来。

怎么说呢,就是做科学的根本目的发生了转变。就是从单纯的追求真理至上,转变到了追求功利至上了。这其中最主要的推动力,不是科学家个人的金钱获得而是社会对于科学研究的过度索求

南加帮主看到了表面上的问题之所在。但是如果深层次的考虑一下,为什么科学家会追求金钱,为什么连自古以来的穷行业,做科学的,都希望成为有钱人呢?

那是因为,科学家作为一个职业,已经不再具有安定感。与之相符的事例就是学校和研究所的所谓tenure,也就是终身职位的数目在稳步的减少。美国的若干著名的大学和研究所,已经实际上停止了tenure的发放。欧洲这方面要稍微好一点,但是比起上世纪80年代之前,几乎人人可以成为tenure的现状,现在的竞争压力要大得多。

竞争压力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投身到科学界的人数在急剧的增加;第二,是全球的竞争,国家要求科研工作者的产出的数量和质量都急剧增加;第三,是因为教育宣传,使得大众对于科学家的期望值过高,直接造成了人为的压力。

这些东西归纳起来,可以作为一句话,就是社会对于科学研究的过度索求

为什么说是过度索求呢?因为首先,大众对于研究的获得的期望,已经从简单的追求真理,变成了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什么直接的好处和效益。上世纪曾经红极一时的原生动物研究,早已经衰败不堪,上世纪90年代皇家原生动物研究所关闭了提供纯种原生动物的业务,标志了这个学科的大体消亡。为什么,就是因为原生动物不可能带来什么直接的效益。

其次,有这么一个大前提,研究的方向,已经被大体的限定住了,目前,纯理论的基础研究所占的分额越来越少,拿到基金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只有那些跟应用直接挂钩的,或者至少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要硬扯到一起的,才有可能拿到钱。

再次,人多钱少造成的是恶性的竞争,而科学界衡量科学家水准的,不是个人的人格高低,而是发表的文章和发现的质量。当一个已经高速发展了近30年的成熟领域,想要做出突破性的进展的时候。是非常的困难的。所以,除了那些真正的天才人士,其他的人士想要生存,是非常的不容易的,这个时候,学术声誉与生死存亡孰重孰轻,就很容易选择了。

或许那些天才人士也不例外,比如2006年的一位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早年就因为申请不到基金而险些被人扫地出门。

但是,现状已经如此,再想回到当年做科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景,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目前搞科学的,大家并不是都想做有钱人,真正想发财的不会来做科学,去做经济,股票交易,医生,律师,甚至是工程师,药剂师,护士,都要比做科学要来钱快得多,也要稳定得多。做科学的,都是这一代人中的聪明人(我好象有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现在的科学界,已经到了连聪明人都没有饭吃的地步了(只剩下天才才能混了)。大家只不过是为了五斗米,而努力奋斗而已。

所以,我在感情上对这些人严重的同情,但是在行动上,进行严重的鄙视。好在欧美这边,是所有的作弊行为见光死。只要一暴露,这一辈子,就不要在科学界混了。这好歹是对于我们这类前千年老民工一个心理上的安慰。至少比国内被人揭发了,还怡然自得与之对骂,然后安然无恙好的多。

通宝推:ziotea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