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十批》是不是好文章?——再论《十批判书》 -- 万年看客

共:💬10 🌺7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附注

*1目前关于《十批判书》的研究成果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概述 : 一是对郭沫若写作《十批判书》的过程和历史背景的回忆。这方面主要成果有曾健戎 :《郭沫若在重庆》, 西宁 : 青海人民出版社 , 1982 年 ;臧云远 :《从天官府到赖家桥 ——记郭沫若领导下的重庆学术活动》,《群众论丛》1980 年第 2 期 ; 翁植耘 :《回忆郭沫若同志和他领导下的文化工作委员会》,《重庆现代革命史资料》1981 年第 12 期 ; 戈宝权 :《读郭沫若与〈十批判书〉有关的几封信》,《社会科学战线》1978 年增刊。二是对《十批判书》的史学思想、学术价值的分析。这方面的主要成果有林甘泉、黄烈主编 : 《郭沫若与中国史学》,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2 年 ; 胡启锐等 :《试论〈十批判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郭沫若研究学会会刊》第 4 集 , 1984 年 ; 卜庆华 :《林伯渠、杜国庠赞〈十批判书〉》, 《郭沫若研究札记》, 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 , 1986 年 ; 刘茂林 :《抗战时期郭沫若对中国历史学的苦心经营》,《郭沫若研究》第 3辑 , 北京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1987 年 ; 洪京陵 :《略论郭沫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两部不朽著作 ——〈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荆门大学学报》1989 年第 3 期。三是关于其讨论的具体理论和学术问题的·130 ·历 史 研 究 2007 年第 3 期①②③研究。这方面的主要成果有薛其晖 :《范文澜与郭沫若之中国古史分期观献疑》,《江海学刊》1983 年第4 期 ; 詹剑锋 :《关于中国社会发展史问题 ——郭沫若〈十批判书〉质疑之二》 (《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83 年第 5 期) 、《杀殉是奴隶制的铁证么 ? ——郭沫若〈十批判书〉质疑之三》(《学术月刊》1984 年第 5 期) 、《民是奴隶吗 ? ——郭沫若〈十批判书〉质疑之四》(《学术月刊》1984 年第 6 期) ; 水渭耘 :《墨子散论 ——兼评〈十批判书〉》,《浙江师院学报》1981 年第 3 期 ; 康绳法 : 《郭沫若的墨子研究管窥》,《郭沫若学刊》1988 年第 4 期。四是余英时对《十批判书》作者学术道德的批评。余氏认为《十批判书》多处抄袭了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他的观点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反驳。参阅余英时 :《〈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 收入《钱穆与中国文化》, 上海 : 远东出版社 , 1994 年 ; 翟清福、耿清珩 :《一桩学术公案的真相 : 评余英时“〈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 《中国史研究》1996 年第 3 期。

*2郭沫若本人把一些考证性的文字编成了《青铜时代》, 而把评论性的文章编成了《十批判书》。他在《青铜时代》的序言中说 :“《十批判书》的内容 , 如名目所示 , 偏于批评。本集则偏于考证。两者相辅相成的地方很多 , 因此我愿意自行推荐 : 读过本集的朋友请阅读后集。”见该书 ,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5 年。在提及一篇考证性文章时 , 郭沫若说道 : “这个发现在性质上是属于考证部门的东西 , 和我所写的《批判》有点不相水乳 , 因此我把它写成了另外一篇单独的文字。便是收进《青铜时代》的《宋钘、尹文遗著考》。这是在 8 月 26 日开始写作的 , 28 日完成。它便成为我的一项重要的副产物。”当然 , 按照郭沫若的说法 , 他分编两部文集的原因也是根据研究阶段的不同 , 《青铜时代》所收文章是前编 , 而《十批判书》为后编 , 详见郭沫若 : 《十批判书 ·后记》, 北京 : 东方出版社 , 1996年 , 第 504、510 页。

*3比如刘茂林就指出 :“郭沫若对先秦诸子的研究 , 从学术史的角度说 , 对先秦思想史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从政治斗争的角度说 , 起了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独裁反共和唤起民众促进抗战胜利的作用。他研究先秦诸子的《十批判书》和《青铜时代》, 不愧是两部具有巨大影响的 , 不朽的著作。”刘茂林 :《抗战时期郭沫若对中国历史学的苦心经营》,《郭沫若研究》第 3 辑 , 第 323 页。

*4孙开泰 :《 (下篇十一) 先秦诸子研究》, 见林甘泉、黄烈主编 :《郭沫若与中国史学》, 第 409 —448 页。

*5郭沫若 :《十批判书 ·后记》, 第 491、499 页。

*6关于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情况 , 今人已经有较为清楚的了解 , 可参阅罗梅君 :《在政治和科学之间 : 1930 至 1940 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编纂学》, 济南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1997 年 ; 田亮 :《抗日战争时期的史学》,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2005 年。另有几种学人评传中对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多有介绍和评述 , 如谢保成 : 《郭沫若学术思想评传》, 北京 :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 1999 年 ;王学典 :《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 北京 :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 2000 年 ; 朱政惠 :《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 北京 :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 2000 年 , 等等。

*7据侯外庐回忆 ,“皖南事变后 , 尽管雾重庆黑暗得浑浑噩噩 , 空气很沉闷 , 但是 , 我们这些愿意跟党走的学术工作者 , 并不感觉孤独。原因在于 , 周恩来同志和大家保持着密切的接触 , 使大家都能感到 ,党就在我们身边。”“这一时期 , 党为了帮助重庆文化、学术工作者提高理论水平、政策水平 , 特地组织大家成立读书会 , 进行学习和交流。我所在的小组 , 每两周举行会议一次 , 经常出席会议讨论的同志中间 , 有许涤新、胡绳、杜国庠、翦伯赞、王寅生等人。”“周恩来同志很关心我们的读书会。每逢我们集会 , 只要他能抽空 , 总赶来参加。在敌人的包围下 , 他每次出席读书会 , 都给大家带来信心和力量。”详见侯外庐 :《韧的追求》, 北京 : 三联书店 , 1985 年 , 第 121 —124 页。

*8侯外庐回忆其学术交往情况时曾说 : “直到 1947 年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出版前的几年间 , 关于古史分期问题 , 我心目中辩难的主要实力目标是翦伯赞 (这一点 , 想来伯赞是深有所知的) , 我认为邓初民接受西周封建论也是受了伯赞的影响。每每论题几此 , 我心中的叙述对象 , 不由自主地会假想为翦伯赞 , 当然 , 也有与翦伯赞引为同调的吕振羽。”他还回忆说 : “从一九四零年初至一九四八年底的九年间 , 我和翦伯赞一直没分过手。特别是在重庆的六年间 , 我们既是同事 , 又是近邻 , 过从最密 , 颇得交往之乐。”“伯赞在重庆是位忙人 , 他承担的社会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任务都很繁重。由于他与国民党元老、司法院副院长覃理鸣 (振) 先生是小同乡 , 久有相互了解的基础 , 此时 , 伯赞仍然挂着司法院秘书的名义 , 帮助覃理鸣先生工作。经赖亚力同志介绍 , 伯赞定时为冯玉祥将军讲授中国历史。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安排了伯赞的课程。郭沫若领导的文工会和王昆仑实际主持的中苏文化协会 , 凡开课讲学 , 伯赞必在约请之列。在抗战最艰难阶段的重庆 , 由于团结在我党周围的知识分子、各界人士 , 乃至一批国民党爱国上层人士中学习气氛很浓 , 马克思主义学者个个都有用武之地。伯赞当然是很活跃的一员。在此同时 , 他也正本着周恩来同志的指示 , 在加深研究 , 全力著述。伯赞从事著述的时间是挤出来的。这就是他为什么规定自己每天写一定数字文章的道理。”侯外庐又说道 : “我一生中 ,最堪称知己的朋友 , 莫过于杜国庠。”“彼此学术观点完全一致 , 使我们能深交的一个重要原因。”参见侯外庐 :《韧的追求》, 第 139 —140、137、138、130、131 页。

*9在这样一种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方针指导下 , 1942 年 , 杜国庠、侯外庐等人一起发起成立“新史学会”, 顾颉刚、张志让、周谷城等著名学者 , 都汇聚到这面新史学的旗帜之下。见侯外庐 : 《韧的追求》, 第 123 页。

*10齐思和 :《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燕京社会科学》1949 年第 10 期。

*11《致白寿彝》(1947 年 9 月 23 日) , 转引自王学典 : 《20 世纪中国史学评论》, 济南 :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 第 26 页。

*12《郭沫若同志给翦伯赞同志的信和诗》,《北京大学学报》1978 年第 3 期。

*13侯外庐回忆了他和郭沫若这次关于屈原思想的争论的情况 : “学术界中 , 朋友们信仰相同而观点各异 ,是很普通很常见的现象。”“就拿我和郭老来说 , 四十年代 , 对周秦社会性质的论断 , 郭老和我大体是一致的。尽管我和他对古代生产方式问题的看法不一 , 然而 , 我写《古典社会史论》, 在理论上论证了他从甲骨文、金文中所发现的中国奴隶社会。因此 , 当时学术界都公认我是站在他的一边的 , 是一个派别的。也正因为此 , 当一九四二年春天 , 郭老和我在《新华日报》上辩论屈原的文章一篇接一篇发表出来时 , 学术界的兴趣和惊奇差不多是同等的。”“在此之前 (指一九四一年十一月郭老五十岁生日) , 我看到郭老一篇题为《屈原的艺术与思想》的讲演稿。我对郭老给予屈原的评价 , 有不同意见。”“那时 , 郭沫若研究屈原 , 已经有二十五年的历史了。我完全懂得诗人郭沫若之一向爱诗人屈原的道理。但是 , 我不同意史学家和思想家郭沫若对屈原的评价。于是 , 庆祝活动结束后 , 在四二年一月 ,我撰文《屈原思想底秘密》, 恭恭敬敬地向郭老提出异议。”“我和郭老分歧何在呢 ?”“分歧的本质在于我们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差别很大。”“郭老认为 , 儒家思想是进步的。《屈原思想》一文中 , 有很长的篇幅 , 着力分析儒家对人的价值的观念 , 儒家伦理观、儒家天道观的进步性。郭老认为 , 屈原的悲剧在于 , 他怀有先进的儒家思想 , 他的理想与楚国当时的现实相隔太远。屈原的理想是以德政实现中国统一 , 而现实是秦国将要以刑政统一天下 , 因而 , 他失望 , 因而演出殉道者的悲剧。”“我认为 , (屈原的) 思想有进步内容 ……但是他的理想是在旧的奴隶社会所依据的氏族制度废墟上 , 恢复美政。”“由此可见 , 我们的分歧的核心在于 , 对于作为儒者的屈原 , 他问天招魂所寓之理想 , 究竟是以德政实现中国一统 , 还是前王之制的魂魄 , 说得再简单些 , 究竟是社会进步的理想 , 还是倒退的奴隶制残余的梦想。”“在一些存在分歧的问题上 , 郭沫若和我都各执己见 , 互不相让。辩论屈原思想时 , 可能因为时机不妥当 , 郭老曾经发过火。但是 , 他火他的 , 我坚持我的。过了几十年 , 火气早已经烟消云散 ,而彼此的观点 , 都不曾退让过。”参见侯外庐 :《和郭老讨论屈原思想》,《韧的追求》, 第 132 —136 页。

*14《青铜时代》的篇目如下 : (1) 先秦天道观之进展 ; (2) 《周易》之制作时代 ; (3) 由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 ; (4) 驳《说儒》; (5) 墨子的思想 ; (6) 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 ; (7) 述吴起 ; (8) 老聃、关尹、环渊 ; (9) 宋钘、尹文遗著考 ; (10) 《韩非子 ·初见秦》篇发微 ; (11) 秦楚之际的儒者 ; (12)青铜器时代。《十批判书》的篇目有 : (1) 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 ; (2) 孔墨的批判 ; (3) 儒家八派的批判 ; (4) 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 ; (5) 庄子的批判 ; (6) 荀子的批判 ; (7) 名辩思潮的批判 ; (8) 前期法家的批判 ; (9) 韩非子的批判 ; (10) 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

*15《十批判书 ·后记》, 第 499 页。

*16舒芜口述 , 许福芦撰写 :《舒芜口述自传》,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2 年 , 第 125 —126 页。

*17《胡风回忆录》, 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1997 年 , 第 312 页。

*18《群众》周刊第 8 卷第 15 期 , 1943 年 , 又见郭沫若 : 《青铜时代》,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5年 , 第 118 页。

*19“读方授楚的《墨学源流》, 仍在梁 (启超) 、胡 (适) 余波推荡中 , 在打倒孔家店之余 , 欲建立墨家店。杜老以为最平允者 , 其实际不过如此。杜老是杜守素兄 , 日本留学时代的老同学 , 兼三厅以来的老同事 , 他是墨学研究的专家 , 而且是相当崇拜墨子的人。只有在这一点上我和他的意见不十分一致。”见《十批判书 ·后记》, 第 493 页。

*20《中国通史简编》, 上海 : 生活读书新知上海联合发行所 , 1949 年 , 第 85 页。

*21《十批判书 ·后记》, 第 502 页。

*22舒芜口述 , 许福芦撰写 :《舒芜口述自传》, 第 126 页。实际上 , 舒芜说的这种感觉 , 大概在当时共产党人中较为普遍 , 因为郭沫若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进步文化人”, 而是党树立的继鲁迅之后的文化旗手。据舒芜回忆 , 他本人对郭沫若的过高评价儒家 , 大骂墨家极为反感。他认为 , 当时蒋介石正在大搞封建复古文化 , 学术界也正乌烟瘴气地闹些“新儒家”、“新理学”的花样 , 郭沫若以一个进步文化人的身份 , 好像也配合了这个大合唱 , 太不应该。而陈家康、胡风等都对郭沫若崇儒贬墨的文章不满 ,于是由舒芜写了一篇与郭沫若论墨学的文章 , 在《群众》杂志发表。舒芜的文章已经写好 , 不过由于形势的变化 , 未能在《群众》杂志发表 , 拿到《文风》月刊发表也未能通过国民党当局的审查 , 因而最终未能发表。胡风的回忆也略同于舒芜的记载。他承认看过舒芜批评郭沫若《墨子的思想》的有关文章 , 并带舒芜去见了正研究墨子的陈家康。参见《胡风回忆录》, 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1993 年 ,第 318 —323 页。

*23毛泽东 :《关于〈孔子的哲学思想〉一文给张闻天的信》, 《毛泽东文集》第 2 卷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 第 162 页。

*24毛泽东致信陈伯达说 : “《墨子哲学思想》看了 , 这是你的一大功劳 , 在中国找出赫拉克利特来了。”《关于〈墨子的哲学思想〉一文给陈伯达的信》,《毛泽东文集》第 2 卷 , 第 156 页。

*25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实际是近代中国墨子研究的一个重要节点。晚清以来 , 墨子的思想在中国得到重视 , 研究者众多 , 重要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 , 而对墨子的评价总体是正面的。梁启超、胡适等对墨子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的眼光和问题意识对墨子的阐释带来了很大的空间。梁启超将墨子理解为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思想家 , 另外一位马克思主义学者李季在评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时就认为 , 墨子是奴隶革命的代表。范文澜的看法很可能受到李季的影响。关于墨子研究的一般情况 ,可参阅郑杰文 :《中国墨学通史》,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2006 年。不过 ,《中国墨学通史》忽略了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这样对墨子研究有重要影响的非专门著作 , 似不太合理。近代以来 , 政治对学术研究有重大影响 , 忽略这一点 , 对近代学术史的认识就有不足。

*26就郭沫若周围的朋友而论 , 周恩来的秘书陈家康 , 乔冠华、胡绳、舒芜 , 以及郭氏在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的下属杜国庠都对墨子持肯定态度 , 而反对郭有关墨子的观点。

*27董必武 :《关于检查〈新华日报〉、〈群众〉、〈中原〉刊物错误的问题致周恩来、中宣部电》,《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 , 北京 : 新华出版社 , 1980 年 , 第 139 —140 页。

*28舒芜口述 , 许福芦撰写 :《舒芜口述自传》, 第 130 页。

*29夏衍 :《懒寻旧梦录》(增补本) , 北京 : 三联书店 , 2006 年 , 第 339 —340 页。

*30出版学术性刊物《中原》的群益出版社 1942 年 8 月在重庆成立。这是党组织考虑到郭沫若著作的出版情况和家庭经济的困难 , 决定帮助他的夫人于立群和侄子郭培谦而创办的。该社专门出版郭沫若的著作和译作 , 同时出版学术性刊物《中原》。参见龚济民、方念仁 : 《郭沫若年谱》 (中) , 天津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1992 年 , 第 525 页。

*31关于郭沫若在这次重庆《新华日报》整风过程中的情况 , 有关史料不是特别充足 , 尤其缺少郭沫若方面的直接证据 , 因此本文是在现有资料基础上 , 结合当事人和知情人如舒芜的回忆和介绍进行推测。与此相关的具体情况 , 将来随着更多的资料面世 , 可以作进一步的讨论。

*32郭沫若说 :“杜老曾经说过我有点袒护儒家 , 其实 , 话不能那样笼统地说。儒家那样一个名词 , 便是非科学的东西。秦汉以后的儒者和秦汉以前的已经是大不相同 , 而秦、汉以前的儒者也各有派别。不加分析而笼统地反对或赞扬 , 那就是所谓主观主义或公式主义。因为在你的脑筋里面先存了一个既成的观念 , 而你加以反对或赞扬 , 你所如何的只是那个观念而已。假如要说我有点袒护孔子 , 我倒可以承认。我所见到的孔子是由奴隶社会变为封建社会的那个上行阶段中的前驱者 , 我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袒护他。我的看法和两千多年来的看法多少不同。假使我错了 , 应该举出新的证据来推翻我的前提。拘守着旧式的观念来排击我的新观念 , 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但我也实在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我在前写了《墨子的思想》, 已经瞠惑了好些友人 , 今年我又开始写着《孔墨的批判》, 不仅依然反对墨子而在反面还赞扬了孔子 , 这也恐怕要使好些友人更加瞠惑。然而我不想畏缩。今天已经不是宋儒明儒的时代 , 但也不是梁任公、胡适之的时代了。只要我有确凿的证据 , 我相信友人们是可以说服的。”“有的朋友也很担心 , 以为我这样做会是替旧势力张目。但我的感觉却稍稍两样。在我认为答复歪曲就只有平正一途。我们不能因为世上有一种歪曲流行 , 就另外还他一个相反的歪曲。矫枉不宜过正 , 矫枉而过正 , 那便有悖于实事求是的精神。敌对者不仅不能被你克服 , 而且你将要为敌对者所乘 , 把问题弄得更加分挐的。”见《十批判书 ·后记》, 第 502、503 页。

*33《孔墨的批判》,《十批判书》, 第 116 页。

*34*35《孔墨的批判》,《十批判书》, 第 116、117 页。

*36《十批判书 ·后记》, 第 502 页。

*37由中国历史研究会负责编撰、范文澜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上、下册先后于 1941、1942 年在延安出版。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上册 1941 年完成 , 同年 5 月由香港生活书店出版。

*38*39《十批判书 ·后记》, 第 500、510 页。

*40比如 , 由于研究《墨子》引起了对于吴起的同情 ; 《秦汉之际儒者参加革命之史实》, 这仍然是《墨子研究》的补充 ; 他又说道 :“我的《韩非子的批判》, 仍然采取的单刀直入的办法 , 废弃了最初预计的考证式的打算。但从这预计中一篇副产物值得提起的 , 便是《〈韩非子 ·初见秦〉篇发微》, 这是 12 月17 日写成的。”《十批判书 ·后记》, 第 494、495、499 页。《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等几篇都是类似的情况。

*41*42十批判书 ·后记》, 第 501、491 页。

*43*44《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十批判书》, 第 1 —72 页。又郭沫若也数次指出 , 他写《十批判书》的“主要的原因”,“是在这个期间之内有好几部新史学阵营里面的关于古史的著作出现 , 而见解却和我的不尽相同 , 主张周代是封建制度的朋友 , 依旧照旧主张 , 而对于我的意见采取着一种类似抹杀的态度。这使我有些不平”。见《十批判书 ·后记》, 第 499 页。《沫若书简》,《战地》1979 年增刊第 5 期 , 转引自龚继民、方仁念 : 《郭沫若年谱》 (中) , 第 582 —583页。另 1944 年 10 月 17 日 , 郭沫若致信翦伯赞 , 告以“自我批判”各篇撰述情况 , 说还想于年内作“关于文艺艺术之部”, 并祝贺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二部完稿 , 转引自《北京大学学报》1978 年第 3期。

*45《中国通史简编》, 第 85 页。

*46*47*48《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十批判书》, 第 164、190、190 —191 页。

*49《十批判书 ·后记》, 第 493 页。

*51《中国通史简编》, 第 82 页

*52《孔墨的批判》,《十批判书》, 第 87 页。

*53郭沫若说 :“仁字是春秋时代的新名词 , 我们在春秋以前的真正古书里面找不出这个字 , 在金文和甲骨文里也找不出这个字。这个字不必是孔子所创造 , 但他特别强调了它是事实。仁的内涵究竟是怎样呢 ?”“……从这些辞句里面可以看出仁的含义是克己而为人的一种利他的行为。简单一句话 , 就是仁者爱人。但古时候所用的人字并没有我们现在所用的这样广泛。人是人民大众 , 爱人为仁 , 也就是亲亲而仁民的仁民的意思了。巧言令色是对付上层的媚态 , 媚上必傲下 , 故他说鲜矣仁。巧言令色之反即为刚毅木讷 , 对于上层能如此 , 对于下层也不过如此 , 所以他说近仁。因此我们如更具体一点说 ,他的仁道实在是为大众的行为。”“他要人们除掉一切自私自利的心机 , 而养成为大众献身的牺牲精神。视听言动都要合乎礼。(就是复礼 , 复者返也。) 礼是什么 ? 是一个时代里所由以维持社会生活的各种规范 , 这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东西。各个人要在这些规范之下 , 不放纵自己去侵犯众人 , 更进宁是牺牲自己以增进众人的幸福。要这样社会才能够保持安宁而且进展。要想自己站得稳吧 , 也要大家站得稳 ; 要想自己成功吧 , 也要让大家成功。这是相当高度的人道主义 , 要想办到这样的确不大容易 , 所以说‘为之难’”。“仁既是牺牲自己以为大众服务的精神 , 这应该是所谓至善 , 所以说苟志于仁矣 , 无恶也 , 只要你存心牺牲自己以维护大众 , 那就干什么事情都是好的。”“但是仁是有等次的 , 说得太难了 , 谁也不肯做 , 故教人以能近取譬。或者教人和仁人一道慢慢地濡染 , 这就叫做亲仁 , 也就是所谓里仁为美。”见《孔墨的批判》,《十批判书》, 第 73 —124 页。

*54《孔墨的批判》,《十批判书》, 第 90、91 页。

*55《十批判书 ·后记》, 第 502 页。

*56该书第四节《老子及道家》指出 : “道家学派的创始者李耳 , 楚苦县人 (河南鹿邑县) 。著《道德经》五千多字 , 号称老子。儿子名宗 , 魏安釐王时做魏将 , 有功封于段干 , 称段干子 , 或称段干宗。宗子名注 , 注子名宫 , 宫玄孙名假 ……”“李耳生于孔子死后一百多年 , 当然不会是孔子的老师 , 道家伪造老子教训孔子的话 , 这等于道士说释迦是老子的儿子 , 又说老子是释迦的丈夫 ……我们止能说这都是无耻的造谣。”“李耳是个隐居者 , 所以孟子批评当时学派 , 没有说到他。荀子书里才见老子 , 韩非子才替《道德经》做解释。足见他的学说广泛传播 , 是在战国后半期。”“墨子反对礼乐 , 但并不反对仁义。李耳生在墨子之后 , 把仁义礼乐一起否认 , 另外提出道德。道德就是清静无为 , 纯任自然。这是小地主阶层的思想 , 因为士必需求官食禄 , 农民工役必需劳动食力 , 止有自足自给的小地主 , 希望清静无为 , 过安隐的生活。恰恰战国是一个烦扰多事的时代 , 逼得小地主们的思想家李耳 , 勉强写出所谓《道德经》的大著作。”“道家学说比儒家更反动。儒家复古 , 止复到西周 , 道家却想复到‘结绳而治’,‘邻国相望 , 鸡犬之声相闻 ,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太古。社会向前发展 , 在道家看来 , 是不可容忍的罪恶。”“李耳以为天下大乱 , 由于人民不肯安分。他竭力主张愚民政策 , 说 : ‘圣人治民 , 非以明治 , 将以愚之 , 民之难治 , 以其智多。’又说 :‘圣人之治 , 常使民无知无欲’。李耳贡献了这样凶恶的学说 , 统治阶级自然心悦诚服 , 很巧妙的来应用它。”“战国是一个动荡竞争的时代 , 李耳知道这是不利于统治阶级的 , 因此反复说明清静无为的重要。”“李耳对天道鬼神的认识 , 和儒家差不多。”“李耳又是个大阴谋家 , 他以为处世的方法 , 最好是装做卑弱无能的样子 , 等到抓住机会 , 自己不费力气占便宜。所以他的态度 , 是冷酷的、狡诈的、没有温情的。和他同道的杨朱 , 甚至主张‘拔一毛而利天下 , 不为也’, 多么可耻的个人主义 !”“儒道两家 , 都是封建社会最出色的政论家。儒家替统治者制定贵贱尊卑的秩序 , 使他安富尊荣 ; 道家替统治者发明驾驭臣下的方法 , 使他地位巩固。”详见《中国通史简编》, 第 88、89 页。

*57《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十批判书》, 第 189 页。

*58郭沫若说 :“又有所谓隐士或‘辟世之士’。这在《论语》里面便有楚狂接舆、子桑伯子 (即《庄子》的子桑户) 、荷涤丈人、荷蒉、晨门、长沮、桀溺。孔门里面的颜回、原宪、琴张、曾皙、牧皮 (即孟之反) , 也是这一流。就连孔子自己多少都有这样的倾向。孔子的老师老聃 , 老聃的弟子杨朱 , 不用说也就是这一派的大头目了。”“近时学者对于这些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 不曾作出充分的追迹。他们只在浮面上看见杨朱没有著作传世 (《列子》中有杨朱篇是晋人伪托) , 又看见传世的《道德经》是战国时人的述作 , 于是便怀疑杨、老的存在 , 有的又要把他们的年代降到战国中叶以后 , 这是受了形式逻辑的限制。在我看来 , 正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的见解。”“以前的人 , 又有的因为要争道统 , 不愿在通天教主的孔仲尼之上还有教祖存在 , 故尔要否定老聃。象唐代的韩愈就是这一派的代表 , 他认老聃是道家假造来争夺教席的 , 甚至儒家也糊涂了 , 竟承认孔子的确师事过老子。这完全是不顾事实的偏见。我们还有什么争道统的必要吗 ? 尽管你是怎样的通天教主 , 但你总不能没有老师。其实孔子自己早就承认了 :‘述而不作 , 信而好古 , 窃比我于老彭。’(《论语 ·述而》) 老就是老子 , 我们无须乎一定要强辞夺理地来剥夺这层师弟关系。”“我的看法倒很老实。我认为老子确有其人 , 也确是避世理论的倡导者。他虽然不曾著书 , 但有口说流传。现存的《道德经》是环渊亦即关尹所著录 , 但这书不是记录体 , 而是赞颂体 , 因而强半以上都是环渊自己的东西。孔子是师事过老子的 , 但他们的生活态度不同 , 思想上没有多大关涉。老子的思想虽在孔、墨之先 , 而它成为学派是在孔、墨之后 , 就在近代的科学史中也有类似的例子。”见《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 《十批判书》, 第 69 —71 页。又 , 《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中 , 这样的意见也出现过。他写道 :“老聃的存在 , 近年来又大成了问题。原因是一向被传为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近人发觉着充满了战国时代的色彩 , 故书必晚出。因而作者的老聃也就不得不成为疑案了。汉初的老子是谁的问题又复活了起来 , 有人说老子根本是虚构人物 , 又有人主张老子就是老莱子或者太史儋 , 至今都还争辩未决。但据我的看法 ,《老子》其书是一个问题 , 老子其人又是一个问题。这两者在汉时和现代似乎都被含混了。《道德经》晚出是不成问题的 ……至于老聃本人 , 在秦以前是没有发生过问题的 , 无论《庄子》、《吕氏春秋》、《韩非子》以至儒家本身 , 都承认老聃有其人而且曾为孔子的先生 , 我看这个人的存在是无法否认的。”见《十批判书》, 第 156 —164 页。

*59《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十批判书》, 第 184 页。

*60《中国通史简编》, 第 90 —92 页。

*61《荀子的批判》,《十批判书》, 第 218 —259 页。

*62《中国通史简编》, 第 91 页。

*63《十批判书 ·后记》, 第 498 页。

*64《韩非子的批判》,《十批判书》, 第 367、375 页。

*65有作者指出 :“郭沫若对先秦诸子的研究十分全面 , 涉及到儒墨道法名阴阳诸家 , 而且自成体系。他褒儒 , 贬墨 , 赞前期法家而斥后期法家 , 在一定程度上同情道家 , 对名家的评价比较偏低 , 对阴阳家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他不仅系统地研究了先秦诸子的主要六家 , 而且对各家内部的派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还对各家进行分期研究 ……总之 , 郭对先秦诸子的研究在学术界独树一帜 , 形成了在我国学术园地里百家争鸣的一大家 , 对学术研究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参见孙开泰 :《 (下篇十一) 先秦诸子研究》, 林甘泉、黄烈主编 :《郭沫若与中国史学》, 第 410 页。

*66《十批判书 ·后记》, 第 506 页。

*67 参见林甘泉、黄烈主编 :《郭沫若与中国史学》, 第 509 —554 页。

*68有关郭沫若《十批判书》和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对于老子学说研究的差别 , 请参阅翟清福、耿清珩 :《一桩学术公案的真相 : 评余英时“〈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中国史研究》1996 年第 3 期 , 第 3 —12 页。按 : 郭沫若可能转引过《先秦诸子系年》的材料 , 但是不能无限上纲 , 指称为抄袭 , 因为郭书的体例不是严格的学术论文 , 而是力求通俗易懂的评论性文章。郭书除了引个别朋友的著作如翦伯赞的《中国史纲》的观点予以批评之外 , 全书引用先秦资料都是直接引原文。且也不能以观点相同而指为抄袭 , 郭氏的观点还有与康有为、胡适的观点相同或相近之处 , 是否也要说是抄袭 ?(当时的商榷文章就曾指出郭的观点与胡适相近) 说《十批判书》抄袭 , 实是无视其书的体例和主旨的苛论。

通宝推:桥上,南宫长万,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