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争鸣:孔子打劫了儒者 儒家打劫了中华传统文化 - 1 -- 精装白沙

共:💬14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争鸣:孔子打劫了儒者 儒家打劫了中华传统文化 - 3

儒的起源,用扑朔迷离,纷乱如麻,诡异奇谲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儒,《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①指儒家;②旧时指读书人。

  许慎《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段玉裁注:儒、柔以叠韵为训。郑氏《三礼目录》云:……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

  我们先且按下这堆解释,另由蹊径,来趟一趟这儒的起源,究竟从何而来。

  近人章太炎曾作《原儒》一篇,以他那著名的坚实,晦涩、烦琐的小学功夫,表明了对儒的起源的认识。简明地说,就是儒起始于周朝的王官。

  胡适不同意章太炎的观点,胡博士颇有点让人惊讶地说,儒源起于被周武王灭掉的殷商后裔。胡适的论证方法,充满了现代心理学和文学想象的魅力。

  其实,章太炎和胡适的观点,并非是冰炭不同器的势不两立,他们各有其依存的根基和价值。

  要给予儒一个较为明晰,但又不要太过烦杂的解释,我想,还是应该从平王东迁开始说起。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周朝的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在此之前,西周王朝已被犬戎所灭。所以,平王定都洛邑,说起来是迁都,实际是新立了一个国家。这个新的国家当时面临一种什么状况,概括地说,就是王室衰微,诸侯兴起。王室衰微,表现在,一,王室土地日益萎缩,所谓“昔先王日辟百里,今也日蹙百里”(《诗经 大雅召?F》),而土地,自古及今,都是财富的根本。二,诸侯的“贡献”也日蹙,据范文澜《中国通史》,“按照鲁史春秋所记,242年里,鲁君朝王仅三次,鲁大夫聘周仅四次。鲁是周公的后代,与王室最亲近,朝贡几乎全废,其他诸侯的朝贡自然不会比鲁多一些”。人都不来了,见面礼也就肯定别指望了。

  东周王室当时究竟穷到什么地步,我们借几个事例,稍作说明。“开国”之君周平王死后,下葬的钱不够,周王室派人到鲁国去求助“丧葬费”。公元前697年,周桓王私自向鲁国求车,说明,王室穷得连车都置不起了。桓王死后,因为没钱,七年后才得以埋藏。(顾德融 朱顺龙《春秋史》)

  穷到这种地步,“不能养活众官”(《中国通史》第一编165页),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一般的书籍,写到这里,都是语焉不详地一笔带过,最多不过说说官学衰,私学起之类。但照笔者看来,正是在这个历史的节点上,“瓦解冰泮,风飞电散,死生契阔,不可问天”(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语),发生了足以影响后世中华民族文明传承与文化衍变的重大事件!古往今来众多历史学家,文化学者,将这段历史中的碎骨连筋忽略不述,漠然走过,在笔者来看,简直是最最不可思议的历史惊奇!

  何以言之,如此耸人听闻?

  随着王室衰微,没钱养活众官,一场被两千多年前岁月风沙堙没的历史剧,上演了。

  大批大批前中央政府王室官员向民间飘散!向那些正在兴起,开始具有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和日前增长的文化需求的诸侯国飘散。

  “公元前520年,王子朝结合一批丧失职位的旧官,起兵争王位,兵败,率如氏、毛氏、尹氏、南宫等残部,带着王室所有的曲籍,逃奔到楚国。这是东周文化最大的一次迁移。周人和周典籍大量移入楚国,从此楚国代替东周王国,与宋鲁同为文化中心。”,(《中国通史》第一编165页)可以想见,在东周全部的414年里,这只不过是一次上规模,有组织,有记载的转移。在此之前,更早、更多“散户”流亡式“移民”,如风吹沙扬,细水长流,已完全迭散于史籍之外。

  而这,就是儒的历史起源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