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John Cassidy:互联网骗局 -- 万年看客

共:💬111 🌺38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7,网络之梦1

《Startup.com》是一部很好看的纪录片,追踪了一家名为Govwork.com的创业公司的兴衰。在影片开头,一位英俊的年轻投资银行家卡里里.以撒兹.图兹曼收拾好他在高盛公司的办公桌,走进了纽约的夜色当中,怀里抱满了纸箱子。当时是1999年5月。“我要去开办一家互联网公司了,”图兹曼说。他的笑容有些腼腆,也有些底气不足。几周后图兹曼来到沙山路试图融资。他的公司没有有型资产,没有经验,也没有财务计划。他的唯一卖点就是他相信人们更喜欢在线支付停车账单,更新驾照,以及与政府打交道。像这样的服务代表了一个“价值5860亿美元的垂直市场”,他这样向一群风投打包票。“停车账单一项就值5亿美元。”一位凯鹏华盈的代表告诉图兹曼,Govwork.com已经落后时代整整两年了,而且公司选址也位于错误的海岸,但是他并未因此心灰意冷。十多次会面之后,他与童年玩伴汤姆.赫曼在加州东海岸筹集了两千万美元。这笔钱足够让他们起步了,于是另一个互联网梦想也踏上了征途。

原本只是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生与硅谷怪才们搞出来的新鲜事物如今已经成了MBA课程的主要题材。密歇根大学商学院专门开设了“十四周内从创业理念到IPO”课程,在课上学生们要拿出自己的创业企划,还有一位支付了12000美元的风投公司代表在课堂上旁听。哈佛商学院针对学生的民调显示,在1999年夏天将要毕业的880名学生中有343名打算加入高科技创业公司或者风投公司,只有308名学生打算从事管理咨询或者金融业务。“我不想放过这条大鱼,”哈佛大学学生帕特里克.穆兰这样告诉《财富》,“我不想错过下一场工业革命。”此前他刚刚回绝了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录用通知,投奔了一家名为SupplierMarket.com的B2B公司。学生们的榜样是最近的哈佛MBA毕业生。例如霍普.陈与威尔.陈,他们将自己创办的网上缴费公司以1亿2500万美元的价钱卖给了eBay;斯蒂格.莱西利以2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Exchange.com卖给了亚马逊;还有安东尼.蒂安,他为自己的互联网公司Zefer筹集了1亿美元。“在当代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的时候,做一番事业的机会就这样摆在眼前。”蒂安这样告诉《波士顿环球报》。

并非只有常青藤盟校的MBA毕业生们才会将互联网视作逃离朝九晚五的渠道。1999年春天民调显示,每十二名美国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正在创业。杨致远与杰夫.贝佐斯的商业成功将他们两个转化成了文化偶像。媒体上充满了关于大公司衰败小公司崛起的文章。在一期庆祝“自主国家”的封面新闻当中,《快公司》计算到,当时美国大约有2500万人是个体经营者。

毫无疑问,互联网催生了很多创业公司。但是许多关于创业公司的文章却在经济学上完全自相矛盾。个人创业浪潮的兴起尽管在某些层面上值得肯定,但实际上却是投机泡沫的产物。投机泡沫正在将史无前例的大量资本引向风险投资领域。没有资本的企业就好像没有汽油的凯迪拉克,看上去确实很美,但是寸步难行。1996年美国一共有458家风投公司,总资金大约是520亿美元。按照国际标准这个数字已经很令人惊叹了,其他国家都没有这样规模的风投。但仅仅在三年时间里,美国分工图行业的规模就翻了三倍。到1999年。美国风投公司数量增加到了779家,总资金达到了1640亿美元。行业的各个方面都在越变越大。九十年代初一家一亿美元的风投资金就算规模不小了,如今凯鹏华盈与其他硅谷公司一次就能融资十亿美元。大部分流入风投基金的资金都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投资资本。投资人们包括大学捐赠,例如哈佛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的资金,还包括慈善信托基金,例如福特基金会,休利特基金会以及惠康基金会。许多此类机构都认为,风投基金投资与挑选个股相比风险更小,也是参与互联网繁荣的更稳妥途径。

钱袋子鼓起来之后,风投既有能力也有意愿资助更多的创业公司。1996年他们向2123家新公司注入了112亿美元。1999年3957家创业公司总共获得了594亿美元的投资。1999年风投的平均投资数额是1500万美元,不过比平均数高很多的案例也有不少。比方说在线交易公司Datek Online Holding在一轮融资当中就融到了1亿9500万美元。在线药店PlanetRx.com一次融到了5930万美元。获得投资的公司的业务范围宽广得令人吃惊,比方说一家试图在线销售邮票的公司E-Stamp也在一轮融资中获得了3150万美元。

所有这些创业公司都想尽早进行IPO,因此它们才能筹集到这么大量的资金。风投要将投资对象培养五到十年才将其推向公众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十二个月的区间就算长期投资。许多风投公司对于这一趋势都非常不以为然,但是他们就像投资银行家与互惠基金经理那样也受困于随大流的逻辑当中。在互联网到来之前,风投们经常要求创业者将自身净值的三分之一投入公司。但是在1999年中期,风投们正在相互竞争为下一个送上门来的互联网商业计划进行融资的机会,因此所有这一类规矩都被搁置了。“融资简直容易得可笑,”一位年轻的哈佛商学院毕业生说。他在1999年秋天为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筹集了几百万美元。“你可以走进纽约随便哪个办公室,只要工作人员觉得你看上去还算机灵,立刻就会交给你好多钱。我们不需要市场数据,我们不需要产品展示,我们什么都不需要。我们只有商业计划,有这一项就足够了。”

就连原本要比硅谷与硅巷的兄弟们更加保守的老派风险投资公司现在也被吸引进入了互联网行业。比方说沙山路上的梅菲尔德基金,这家公司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对于这家公司的合伙人来说,亚马逊获得300亿美元股市估值的那一天就是公司战略的转折点。1999年春天,这家公司向十几家电子商务公司投资,包括一家在线请柬公司,一家在线大学教科书零售公司,一家男女同性恋约会门户网站公司,此外还有Govworks.com。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