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经济视野下的历史变迁 -- 北地

共:💬16 🌺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2)国进民退的秦国土改

  商鞅的制度改革,直接作用于经济的政策,在《史记》中记录的并不多,最为重要的部分只有两句话: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4两句话中,后一句在学术研究中并无太大争议,是指统一度量衡。商鞅的初始本意是方便国家税收,有一个固定标准的尺度。客观上,则为经济交流活动提供了足够的便利条件。在正常经济交换行为中,这会降低交易成本,于经济角度而言,这是一项绝大的进步。

  前一句,即对土地的政策上,学界是有所争议的。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商鞅将土地私有化,另一种观点是商鞅不仅没有将土地私有化,而是加强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管理。

  说商鞅将土地私有化的依据,是《汉书o食货志》中董仲舒[注3]的一段言论,大意是,秦国在商鞅变法的时候,将土地使用权变成了私产,允许买卖,最终结果是导致了富人的土地连成大片,而穷人没有立锥之地。

  而在商鞅变法的同一时期,关东六国已经完成了土地私有化的制度改革。

  仅从经济常识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显然不能成立。

  土地一旦私有化,伴生的经济现象是土地商业化流转,即土地成为商品。土地交易合法化,对于一个经济结构健康,贫富差距不大的经济环境来说,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当然,这要建立在合理的土地私有化制度的前提条件下。未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出现土地资源整合情况,但是不会出现大规模土地兼并的现象。这种仅仅是依靠市场完成的土地资源整合,并不会影响到经济的秩序。

  简单些说,某甲在经营自有土地中并不得法,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并不能维持继续经营,他可能就会选择将土地转让。土地受让方,肯定会想出合理的经营策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年),广川(今河北省景县)人,西汉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终被采纳。使新得到的土地生产效率提高,否则他也不能继续将土地经营下去。

  由此可见,土地的整合原因,是因为效率问题,所以说,这样的土地整合会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可以理解成良性整合。

  然而在一个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贫富差距悬殊的经济环境下,土地私有化,则为土地大规模兼并大开便利之门。尤其在一个特权横行、权力肆意寻租的环境下,这个时候的土地私有化将不再遵循市场原则和效率至上的原则,而是成为富有者(往往是权力的掌控者及与其相关的利益团体)瓜分弱势群体财产的盛宴。因为在这个缺乏正常机制的社会里,土地,作为生产资源的价值会被权力等外界因素严重扭曲,从而使贫穷者(也即无权者,通常指小农和庶民)无法以正常的手段保住自己的土地。

  对于在这种特殊条件下的土地获得者来说,土地的生产效率高与低,并不会影响到他未来的经营资格,于是主动提高土地生产效率的动因就丧失了。这样的土地兼并不会为经济发展带来任何促进效应,因此说这是不打折扣的恶性整合。

  根据马太效应[注4],这种恶性整合导致贫者越贫而富者越富的局面只会愈演愈烈,从而导致贫者既无生产能力又无消费能力,最终导致经济萧条。

  市场的资源配置以及自我调节功能,只有建立在公平的环境,而且是严格遵循社会契约精神,才可以履行相应的责任权利。任何凌驾于市场之上的特殊权力,都会打破市场秩序的平衡,从而使市场功能失灵。

  战国时期的政治环境,显然不具备促成一个健全的市场的客观条件。当时也没有类似于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但凭借此就认定那个时候无人对政治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显然是有失公允的。甚至可以说,在那个年代出现的许多朴素的理论至今仍然不过时,丝毫不比今天那些眼花缭乱的理论逊色。

  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我们可知,在商鞅变法前,秦国积弱已久,而变法后几年,秦国竟然一跃跻身至强国之列。联系到变法前土地类私有制(贵族非法占用国有生产资料)而导致经济发展不振,若说将土地私有化催生了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显然是逻辑不通的。

  况且除了《汉书》中记载的董仲舒言论外,再无别的资料可以证明当时秦国将国有土地强化管理,统一调控,平均分配,才是商鞅变法中真正的土地政策。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甘龙、杜挚等贵族极力反对变法的根本原因。商鞅的政策,等于剥夺了贵族们占有国有土地的特权,直接破坏了他们的经济利益。至于说什么法古无错,只不过是贵族们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披上的道德外衣而已。若商鞅变法是要把国有土地私有化,怕是这些贵族们要纷纷高举双手拥护了。

  历史没有假设,于是孝公归天后,商鞅被车裂了。

  由此,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在政治中,往往政客们嘴里说出的冠冕堂皇的台词,一定不是他们的真实意图,反而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借口。若是想挖掘出他们的潜台词,就需要考虑到他们的立场,然后从他们的立场出发,理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再根据他们的公开台词所倡导的方向,两相对比,才能品味出一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