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请教一个做馒头的问题 -- davidw

共:💬56 🌺1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试着回答你的问题

1,你说的“三光”,需要用干面粉帮忙吗?

我似乎见过(电视里)面点师傅直接把全部水倒进全部面粉里,揉吧揉吧就三光了。看得我直瞪眼儿。我觉得若做到这个,面就嫌硬了。我为了吃“虚”(我们叫“暄”)馒头,一直和软面。难道下次想吃暄馒头,得把面和硬一点?

不需要干面粉帮忙。我一般的顺序是先水(先加一定量的水将老面头泡开),后面(然后再把面倒入和面盆中),再逐步加水达到合适的硬度。你说的电视中的镜头,我相信是真的,因为我以前经常做馒头时(基本上1-2天一锅),也基本上能达到这样的水平,看一下盆中有多少水,基本上就有数要加多少面了,反之,亦然。无他,经验而已。和面硬一些,发面的时间会稍微长些,但带来的好处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其实,我们也叫“暄”馒头,只是我现在是个半文盲,想不起来“暄”是那个字了

2,现如今都用干酵母(真空包装的干粉状)发面,难道也需要加碱吗?
我是都要加碱的,只是根据发面的程度确定加不同的碱的用量。否则,馒头蒸出来后是有酸味的。当然,如果按照南方人的做法参入大量的糖或者牛奶什么的,酸味可能是吃不太出来了。但是,那吃不出来发面馒头的本来味道了。

另外,这个揉的过程也讲究三光,且“不是用左手搓右手这样搓下来的”吗?
答案是肯定的。其实,如果面获得硬,发面的时候掌握的好,揉面的时候是不要很多干面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前面说“和面硬一些,发面的时间会稍微长些,但带来的好处可不是一点半点的”。

顺便说一下,水风在前面的贴中讲手擀面时曾提到,“先说手擀寿面的标准,就是切出来,正好跟山东拉面细的横切面一样,也就是2毫米见方的样子;长度呢,80公分就马马虎虎了,当然是越长越好。下出来,不浇卤子,也不会拖在一起,清清爽爽的。吃的时候,一根是一根,要能够沿着头找到尾。烂成几段的,那擀面的媳妇这一辈子算是丢人丢到家了。最顶级的要求,是一锅水,给40多口人下完面条,汤还是清亮亮的。不能成了浆糊。”其实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关键在两点,一是面粉要好,面筋的含量要高,第二点就是对和面的要求了。将面和到了“三光”的水准就基本上能保证了“一锅水,给40多口人下完面条,汤还是清亮亮的”,因为在此硬度下(有点象已经半干的橡皮泥,用手按觉得有些硬,使劲按可将手指按入面中,但有些吃力),面自己成团,基本上什么都不粘(面板,擀面杖,凉面板等),因此擀面时根本不用干面来保证面团不粘面板和擀面杖,暂时放在凉面板上等待下锅时也不需要干面,因此“汤还是清亮亮的”。不过,我做手擀面面时,一般是故意要放些干面的,就是为了让面条汤不是“清亮亮的”,无他,我喜欢手擀面面汤的那个甜味而已,麦芽糖的甜味可是与一般糖的甜味是完全不同的。至于水风说的“切出来,正好跟山东拉面细的横切面一样,也就是2毫米见方的样子”我是从来没有做到过,虽然当初为此挨过很多次擀面杖,我的刀功还是奇臭无比。看过河里烹调高手的作品照片,很是让我汗颜。另外,还有一点水风没有提到,那就是手擀面,不论擀出多大多薄得面饼来,面饼是不能有皱褶的,且各部分的厚度要均匀,否则是不合格的。不试一下是不知道其中的难度的。大的擀面杖一般85cm - 100cm 长。

3,你用5磅面粉做12个馒头?

我做一锅馒头(两屉,共14个)用的面粉肯定超不过1公斤(2.2磅,即1公斤包装的面粉)。放进锅里时馒头之间肯定有空隙,蒸熟后可能互相有点接触。——怎么差这么多?我听说需要有空隙让热气上来,上屉才能蒸得好。从你这里看,似乎“下屉的空隙”不是必要条件?

因为一般我的面比较硬,因此入锅时我的馒头是高瘦的圆形。蒸熟后基本上是胖胖的方形,馒头间挤的很紧,但不是没有一点缝隙。你想一下就明白我为什么把大馒头放在上层来蒸了。

不由分说加一点小苏打。—我试过直接掺在干面粉里揉,但是蒸熟后会有黄点。
加碱(也就是你说得小苏打),一是要均匀撒开,二是要和干面拌匀。我的方法是将碱撒在干面上,然后用手在上面反复画8字,半分钟到一分钟左右,根据碱的多少而定。从没有此问题。我判断你的问题可能是碱有些受潮结块而造成的,要碱面,不能有碱块。

我想吃暄馒头么,不能揉太久,对吧?
不全对,要根据你发面的情况而定。我说的是一般的情况。你提到你的面很软,如果不是水加的过多就是面发的太过。需要多加些干面才能让你的馒头不在锅中躺倒。如果你揉面的时间长,则一定要相应增加醒面的时间。时间的长短视需要而定。我是非常不赞同你那种放入锅中醒面的方法(对新手),尤其是面比较软的时候,此时对新手而言一般是无法正确区分馒头丕是因为面太软而变的“矮胖”还是因为二次发酵变得“矮胖”。切记,别人给出的时间不一定适合自己的情况,要记住一般的原理(一般是这么冒充老师父的吧?),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另外,对你以下的做法提点建议。

约20分钟后点火,大火使水烧开,用了约6分钟;

8分钟左右上足气,变中、小火,使一直有蒸气冒出,但不是大量的蒸气;

再蒸22分钟(从开火至此30分钟)。(因为等不及要吃了,没再蒸另外5分钟。^^)

建议变为,在你的馒头丕比较软的时候,要“大火使水烧开”,然后“变中、小火”来“上足气”,使“一直有蒸气冒出,但不是大量的蒸气”。你的馒头小,上足气后20分钟应该是足够了,当然大个的肉包子要你自己来试验确定。

听大家说流下去的蒸气会“烫死”馒头,所以这次多加一张绵纸,吸水用。
无论怎么做,其实是很难避免蒸汽造成的水的问题,关键是蒸汽造成的冷凝水什么时候流下去,有多大的水量。缓慢上气,能够使锅内的馒头丕均匀受热,在蒸汽量不大没有冷凝水产生的时候就将馒头外表蒸熟。在此之后,即使有蒸汽水流在馒头上也不会有问题了。如果想省时间,可试一下,大火烧开水 -> 中火(面软时不建议用小火)上气 ->大火加速。只是各个时间难掌握,再一个是得一直守在灶旁,实在麻烦。

老面的问题。用酵母发面后,蒸馒头是留出一块拳头的面团,在室内放上半天,你的老面就成了。用上几次后就不会有酵母快速发面的味道了。

祝你成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