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满清是不是中国? -- 任爱杰

共:💬197 🌺15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您是指关于汉族跟华夏族的关系的这个逻辑吧

这个说来话长,打字慢没办法。这样说吧,以前的汉人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汉人,而更接近于现在意义上的中国人。

汉族远古先民可能来自羌、夷、苗、黎等氏族部落集团。所以有虞舜出自东夷,夏禹出自羌、戎的记述;还有一些传说中的人物,按不同记述,可解释成亦羌、亦夷、亦苗黎。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接近、交往、斗争和融合,而形成为共同族体。西周时,才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 以与蛮、夷、戎、 狄相区别。但是,这时华夷之辨尚不甚严。

但到春秋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有,但文化是首要因素。而且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例如:杞为夏后,因他们与东夷杂处而行夷礼,就被看作东夷;吴国公族出自周室,因随越人习俗,被视为蛮夷;楚国王族的先人,西周初受封于荆蛮之区,春秋初楚王自称蛮夷率先称王,诸侯称他们为荆蛮;后来楚王争霸中原时,以维护华夏礼制自居,又被尊为华夏;秦的祖先本是东夷,而兴起于渭水上游与戎、狄杂处,习俗多与戎、狄相同,后定居渭河中下游,从事农耕,成为周朝大夫。平王东迁之后,受封为诸侯,在西周镐京地区立国,春秋时期,一般把它看作西戎。至战国秦、楚不仅与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而且是两个最强大的华夏诸侯。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进至中原的戎、狄、夷、蛮也逐渐与华夏融化,于是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也已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直到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诸夏,书同文,车同轨后,被统称为汉族。

从华夏汉族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来,华夏汉族的民族观念一直是"华夷之辨"。古人讲:"变夷为夏" ,古人认为你只要接受了中原文化,接受了华夏文明就是中国人,而不管你种族和血统。 这实质上是文明人群和野蛮人群的区分,是文化文明人群的区分。确切的说古代中国是一个不分血缘、种族的民族综合体。这比称为汉族更能反映其内涵实质。古人认为"其人而忠信也,明哲焉,虽远在殊方,诸夏也。若夫汶汶焉,汩汩焉, 寡廉鲜耻焉,虽近于比肩,戎狄也"。由此可知所谓"夷夏之辨",实际上就是道德之辨,也就是文明和野蛮之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来就没有什么"大汉族主义",只有“大文明大义”。

而由于现代国家概念的形成及发展,让国家承担了更多的文明成分以及文化的因素。现代汉族不再以文化为唯一特征,是包括血缘和其他认同的。定义标准是和其他少数民族是一样的,在这种定义下主张民族一律平等跟以前的华夏文明是一脉相承的,但前提条件应该是以华夏汉文明为主体。

因此,如果说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我勉强可以接受,因为中国在这里更多是一个地域概念。但如果说满清政权是一个中国政权,我认为是不对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