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石头布

注册:2007-12-03 04:02:25
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冠军大将军
💧77727
🌟4979
💓10328

家园

所有帖 / 52 上页 下页 末页
2008-02-08 03:29:46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熟牛奶?生牛奶?巴氏灭菌法的争议。 ↑4 ↓0
看了燕人兄的[URL=http://www.cchere.net/article/1424565]【原创】奶酪漫谈[/URL],想起关于巴氏灭菌法的争议 灭菌是否对人的健康有益,是复杂难解的事情。据说巴氏灭菌法的发明人Louis Pasteur临死前在病床上承认:"那些微生 ...
2008-02-03 03:58:27分页 全看 树展
🙂送花,支持 ↑0 ↓0
2008-02-02 11:18:37分页 全看 树展
🙂确认的事实只有两个:被后金军潜越和追之不及。 ↑0 ↓0
史料确认的事实只有两个:一是被后金军潜越蓟西,二是袁部在追击中没有碰到向北京进发的后金军。 袁当时的想法无从得知,从这两个事实有很多种解释。可以说他有心杀敌,但被洪太甩掉了,战术不高明。也不能排除他有意避开野战,想扬长避短,在北京城内打一场最拿手的守城战的可能。虽然让敌 ...
2008-02-02 05:15:09分页 全看 树展
🙂老成之论。花之。 ↑0 ↓0
2008-01-31 09:40:24分页 全看 树展
🙂不可能。 ↑0 ↓0
不可能。 如果是使用同一个样本,你说的那种矛盾的结论不可能出现。 这个跟老马的最后一个例子的情况完全不同。
2008-01-30 05:26:35分页 全看 树展
🙂可能是我没有说清楚。 ↑0 ↓0
堡垒战术并非完全无用。但是不能独赖堡垒,完全放弃野战。那样堡垒就成了一座座孤立据点,无论多么坚强,难逃覆灭。锦州最后的结局正说明了这一点。 袁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依然缩在堡垒里避战,听任后金一一收拾自己的盟友,是战略短视。 ...
2008-01-29 12:16:30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袁崇涣的堡垒战术是根本路线错误。 ↑2 ↓0
袁崇涣的堡垒战术是根本路线错误。 有赖于辽西走廊的特殊地形,袁的堡垒战术可以守住辽西走廊。但堡垒战术无法守住明帝国漫长的北部边境,只要蒙古人附金,北部边防就形同虚设,后金入塞大掠不可避免。 而只要明军用堡垒战术,蒙古人迟早附金,因为堡垒战术就是承认战力和胆气的弱势,人 ...
2008-01-29 05:10:50分页 全看 树展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0 ↓0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2008-01-28 05:28:53分页 全看 树展
🙂good article ↑1 ↓0
2008-01-28 04:10:43分页 全看 树展
🙂袁崇焕蓟门分兵的逻辑 ↑6 ↓0
袁崇焕蓟门分兵的逻辑 很多人认为袁崇焕蓟门分兵,不可理喻。甚至怀疑他叛国通敌。其实,他这么做完全符合他一贯秉持的战略和战术思想。 洪太破口入寇,旨在抢掠,不在决战,也不敢顿兵坚城之下。袁崇焕当时无疑是这么判断的,这个判断合乎常理。城市是财富聚集地,一个防卫空虚的城市是 ...
2008-01-27 11:48:44分页 全看 树展
🙂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 ↑0 ↓0
此公确象赫鲁晓夫。
2008-01-27 11:10:08分页 全看 树展
🙂人民对文革的认识会逐渐摆脱"决议"的框框 ↑8 ↓0
许多人对文革有家仇,有私恨,难得客观。 这些人内心里鄙视民众,自认高人一等。 老毛当年是看透 了这些人,但也没搞斯大林那套野蛮做法,而是让他们去劳动,接受群众再教育。这些眼高于顶的大老爷哪受得了这个委屈?至今怀恨不已。 人民对文革的认识会逐渐摆脱"决议"的框框,回归 ...
2008-01-26 07:55:50分页 全看 树展
🙂这顺序很恶毒。 ↑0 ↓0
英语里常说:my son,my wife and me。 顺序是先弱者,后强者,以示风度。
2008-01-25 09:58:21分页 全看 树展
🙂这个太离谱了。 ↑0 ↓0
寿命跟新陈代谢速率成反比,不睡觉是加快新陈代谢,而且不进行自我维修。 要说日本人长寿秘诀,我觉得吃得少,吃得淡,算是一个。
2008-01-25 08:51:02分页 全看 树展
🙂德国是六强之一吗? ↑1 ↓0
德国是六强之一吗? 论经济和军事,德国都不如日本。政治上稍强,但还是战败国,境内还有美国兵营。 伊朗的核武器,对欧洲也是威胁,处在中东欧的德国首当其冲,这大概是它忝居一席的原因吧? 就象朝核六方会谈的日本一样。 ...
所有帖 / 52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