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史鉴

注册:2004-04-26 19:57:47
从二品:光禄大夫|镇军大将军
💧30906
🌟2481
💓2

家园

所有帖 / 27 上页 下页 末页
2008-03-06 11:17:48分页 全看 树展
🙂如果两军会师,汉尼拔还有翻盘的机会,当然肯定没有胜算。 ↑0 ↓0
汉尼拔征战意大利十五年,总共接收的迦太基援军不足一万人,战争后期就全靠意大利的兵源,所以汉尼拔一直处于兵力不足的困境,为了保护根据地疲于奔命。哈斯德鲁巴虽然跟汉尼拔相比差远了,但比汉尼拔麾下的将领还是要高明一些的。如果两军会师,汉尼拔可以让弟弟留守根据地,自己跳到外线进行机动作战 ...
2008-03-06 11:15:22分页 全看 树展
🙂单个奴隶贩子没多少钱,来一大帮就不得了啦。 ↑0 ↓0
这个不算什么,凯撒征战高卢,前后卖了一百万高卢人,他得赚多少钱?
2008-03-05 20:24:08分页 全看 树展
😉怎么能让客人坐板凳?跟我上铁老大家抬沙发去。 ↑0 ↓0
2008-03-05 20:22:07分页 全看 树展
😁来的早不如来得巧。 ↑0 ↓0
2008-03-05 20:08:44分页 全看 树展
🙂1. 汉尼拔的意大利联盟 ↑23 ↓0
坎尼战役严重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根基,许多意大利城邦先后投奔迦太基阵营,汉尼拔战略构想中的意大利联盟终于浮出水面。战役结束不久,阿普利亚地区的城邦萨拉比亚(Salapia)、阿尔皮(Arpi)、赫多尼亚(Herdonea)率先投诚,接着意大利南端的布鲁迪亚(Brutti ...
2008-03-05 20:08:08分页 全看 树展
🙂2. 罗马之剑 ↑20 ↓0
公元前215年初,罗马执政官大选在惨淡愁云中落下帷幕,新当选的执政官是格拉古斯(Tiberius Sempronius Gracchus)和波斯图米乌斯(L. Postumius Albinus),后者尚未走马上任便在高卢阵亡,于是公民大会补选马克卢斯(Marcus Cl ...
2008-03-05 20:07:35分页 全看 树展
🙂3. 双城记 ↑18 ↓0
意大利半岛城邦林立,如同群星璀璨,而其中最光彩夺目的三座名城便是罗马、卡普阿、塔兰托。坎尼战役以后的四年间,卡普阿和塔兰托相继投入汉尼拔的怀抱,罗马自然不能善罢甘休,于是双方围绕着这两座名城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激烈争夺。 塔兰托位于意大利半岛东南角,公元前708 ...
2008-03-05 20:06:52分页 全看 树展
🙂4. 龙兄虎弟 ↑21 ↓0
自从汉尼拔远征意大利,哈斯德鲁巴便担任西班牙总督,时间长达十年,任期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和兄长。西班牙出土银币上的哈斯德鲁巴头像,豹头环眼,怒目圆睁,模样相当剽悍,与汉尼拔头像的儒雅风格对比鲜明。波利比乌斯笔下的哈斯德鲁巴勇敢、干练、谨慎,一生的表现都无愧于他的父亲。然而哈 ...
2008-03-05 20:06:20分页 全看 树展
🙂5. 千里奔袭 ↑18 ↓0
公元前211年秋天,尼禄奉命赶赴西班牙收拾残局。他带来1万3千援军,加上当地的5千罗马残军,勉强凑够两个军团。尼禄是罗马少壮派将领的代表人物之一,此前在卡普阿攻防战中有不俗表现。次年春天,尼禄便率军渡过易布罗河,寻找哈斯德鲁巴决战。 这次远征不过是一场武装大游 ...
2008-03-05 20:05:44分页 全看 树展
🙂6. 梅托汝斯战役 ↑17 ↓0
后世史家这样评论:只要不是临阵对敌,哈斯德鲁巴的将道无可挑剔。同十年前汉尼拔代价惨重的千里跃进相比,哈斯德鲁巴的远征可谓完美无缺。公元前208年秋天,哈斯德鲁巴率军抵达高卢南部,在此过冬。罗马盟邦马西利亚立刻向元老院定期通报敌情,从此以后,哈斯德鲁巴的一举一动都在罗马掌握 ...
2008-03-05 20:04:57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汉尼拔征战记之六:罗马的救赎–梅托汝斯战役 ↑51 ↓0
引子 公元前208年底,汉尼拔的二弟哈斯德鲁巴摆脱罗马将领西庇阿的围堵,率领大军翻越阿尔卑斯山。这次行军中哈斯德鲁巴展示了非凡的领军才能。多年前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时损失了大量人马,而哈斯德鲁巴的军队出现在意大利波河平原的时候,不但毫发无损,而且象滚雪球一般壮大了许多。 ...
2007-11-29 19:13:56分页 全看 树展
🙂没看过战艺的讨论,但仔细读过Amazon上的书评。 ↑0 ↓0
Amazon上对此书的批评,集中在写作风格和作者的立场,没有人质疑Glantz的材料来源。Glantz是研究苏军的专家,他的材料编排基本无懈可击,只是立场过于鲜明,就是偏向苏军,这个许多书评都提到了。 ...
2007-11-29 18:53:47分页 全看 树展
🙂简单答复如下。 ↑2 ↓0
装甲部队战斗力跟坦克数量没有多大关系,关键是战术和指挥,另外通讯也很重要。波兰战役时期,德军装甲师的坦克编制是320辆,法国战役时就缩编为200辆左右,这个编制一直维持到战争结束。苏军也经历了类似的缩编,1940年,苏军一个机械化军拥有两个坦克师,总数1,031辆。苏德战争爆发以 ...
2007-11-27 16:02:50分页 全看 树展
🙂我们不能忽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以及苏德战争的残酷性。 ↑1 ↓0
1949年曼施坦因接受汉堡英国军事法庭的审判,控方17项控罪,最终两项成立,其中就有曼施坦因1943年在北乌克兰的焦土政策,注意控罪的措辞是“未能有效保护战区平民,”而不是屠杀平民。曼施坦因被判19年徒刑,消息传出以后很多头面人物表示反对,其中包括丘吉尔、蒙哥马利、利德尔-哈特。 ...
2007-11-26 19:43:04分页 全看 树展
🙂呵呵,我桌上放着利德尔-哈特这本书,这里摘录几段。 ↑3 ↓0
下面是关于曼施坦因的几段文字,注意划线部分利德尔-哈特的措辞: “The [U]ablest[/U] of all the German generals was probably Field-Marshal Erich von Manstein. That was th ...
所有帖 / 27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