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心心的入学考试 -- 开开心心

共:💬21 🌺3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心心的入学考试

这段时间,一直为心心是否今年上学拿不定主意,所以把帖子放到这里来,看看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心心今年5岁了,到12月份就是6岁了,可以申请入学了,而她自己也要求上学,事情是从今年五月四日开始发生的:

昨天上午,心心被邀请参加了小学入学考试。为什么会这个时候考试?是这样,当地的小学,都要在提前半年提交入学申请,然后家长会收到被申请学校的考试时间预约。心心因为第一次考试时间由于出水痘错过了,所以新约的时间,就是昨天了。

开到学校时,心心有点紧张,可是很快就和其它四个也来参加考试的小姑娘混熟了,一玩开,这丫头就忘了什么是紧张。考试晚了半个小时才开始,一个小时内,共有三位老师对孩子们的反应能力,谈吐,注意力等等进行各方面的考察,家长不许旁观,中间也没有休息,完全是看孩子们对学校生活的适应能力如何。心心是几个孩子中年纪最小的,不过有着开开这个榜样,虽然有些怯场,可也所有的题目都顺利答出来了。考完,出来时,心心那个高兴啊,一见我就叫:“妈妈,我都答出来了,都答对了。”我听到了也很高兴,要知道,心心想上学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看到开开懂的东西越来越多,她可嫉妒着呢。

老师的结论是过了一个小时才定下来的,家长们一个一个地被单独叫进办公室谈话,我是最后一个,前面的家长们都喜笑颜开的走了,看来是被接受了。一进办公室,三位老师一排坐在桌后面,我乖乖地坐在她们面前,得了,看这阵势,只怕也要考家长的。一位老师起了头,“心心妈,在谈话前,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心心是December Child,如果今年入学,她的年纪将还不到六岁,你对孩子提前入学是什么看法?”

我很惊讶,因为,给孩子申请学校,让她参加考试应该就说明我的看法了,“我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愿望,对我来说,不是我有什么看法,是孩子,在她有强烈的学习欲望的时候,我支持她。现在心心的年纪虽说不到入学年龄,可她的反应和学习能力非常好,就我自己在家里的观察,她对基础知识的领会很快,所以我很高兴让她今年入学。”

“可是,心心真能够明白上学意味着什麽吗?一天要上4到5小时的课,中间只有短时间的休息,这对她来说会是很大的压力。”另一位老师说。

“我理解你们的担忧,但是孩子都要学会这个,没有上过课,自然对上课是什么没有概念,开开也是从没有概念到有概念的。”

“在考试的时候,我们注意到,心心在开始的时候,很不自信,每次都要先看看其它孩子们在干什么,然后才开始跟着做,当然,后来她很放得开,不过,上课的时候,我们是要求学生们能够完全理解老师的要求并按照要求做,如果心心每次都要先看看别人在干甚么,这对她来说会是很大压力,那么,上课就不是Fun了,她就会产生厌学情绪。”老师说道。

“心心开始时的不自信,是因为她听其它小朋友说这个考试怎么怎么难了,她又太在乎,所以很紧张,这一开始她就告诉我了。可后来她表现很好不是吗?”

“学校不再是幼儿园了,环境的变化和学习压力,我们认为她这个年纪还不能适应。”

我心里很不认同这个说法,哪里没有压力了?孩子们不学会如何面对压力,将来长大了,难道还要我去替他们面对压力不成?可老师们都是专家,我没敢吱声。

见我没有回答,老师又接着说,“其实,现在心心应该好好享受她的童年,多玩,在幼儿园呆多一年会更好些,我们这样认为。”

我很失望,在我心里,觉得打击一个孩子的学习热情,才是让她对学校产生厌恶情绪的原因。我坚持道,“这事我会和孩子爸爸商量一下,但是我还是支持她今年上学。”

“不用商量了,其实结论已经出来了,我们认为心心明年上学会是更好的选择。当然,你也可以让心心上学前班。”

超级不公平,我腹诽,这叫我怎么跟心心解释?她对这次考试的期望那么大?

回到家,我又想了想老师们的谈话,发现,自始至终只有两位老师在说,还有一位根本就没有开口。哼,只怕老师之间的意见也不统一。更进一步想想,我不由得开始生气,这老师,一会说学习是Fun,一会又说学校生活是压力,到底想说明什么?如果只是心心的年纪原因,干嘛一开始不就说出来,还绕这麽大一个圈子?

自己郁闷了半天,干脆把心心找了过来,“心心,你的考试通过了。”

心心很高兴,“肯定啦,我都答对了。”

“可是,你还是不能去上学,要等一年。”

心心的脸一下子就垮了下来,“为什么?”声音哽咽。

“因为你的年纪太小了,上学时还不到六岁,其它孩子都7岁了。”

哗,心心的眼泪下来了。“我知道这很不公平,不过,明年上学的时候,你比其它的孩子都要聪明,不是更好吗?”我安慰她。

心心点点头,“这事不要告诉爸爸。”她觉得被学校拒绝了很丢脸。

“爸爸肯定会知道的,不过没有人笑话你,不是你的错啊。”我说。

她这才高兴了点,找开开去玩了。

实在是郁闷的一天。

(二)

这事告诉了老公后,不出我所料,这家伙马上就跳了起来。老公有一个对我们来说是长处,别人认为是短处的脾气,就是对家人的超级保护欲,在别人眼里,简直是蛮不讲理的护短了。没等我把事情经过讲完,他就毫不客气地打断我的话,“不用说了,现在这事我来办。”我当时就有些担心,这家伙别搞出些过激行动来,所以马上给公公说了这事,想听听他的意见,结果公公,“这些老师没道理,年纪只是跟孩子的体重身高有关,什么时候也能够说明智力了?找他们去,马上写封信去抗议。”呃,怎么跟老公一个腔调?

第二天上午,老公一个email发过来,“老婆,这是我写给市教育部的信,你看看,觉得可以就马上送过去吧,然后copy一份给学校。”我连忙把信打开,一看,不由得摇头,老公信中的言词太激烈了,毫不掩饰地指责学校老师拒绝心心今年入学,是因为开开当时对学校生活没有马上融入,而他们想逃避这类麻烦和责任,因此要求新生能够一入学就马上可以适应学校,而这对任何孩子都是不公平和不可理解的要求。赶紧重新写了封给市教育部的信,发给了他,让他看看。过了一个小时,他的email又来了,我一看,这次他把我的信给改动了一下,言词不再尖锐,但是从逻辑上和感情上对当时老师拒绝心心的理由进行了批驳,我这才满意了。信的大意如下:

先生们,女士们,

我们的女儿,心心,出生于2000年12月,而她应该今年秋季入学。遗憾的是,所申请学校的主考老师,在入学考试后,告知我们,虽然心心通过了考试,可在考试开始时表现得很不自信,并由此点,认定,我们的女儿心心应该在幼儿园再待一年。

我们请求你们对这个决定重新考虑,理由如下:

我们的儿子开开,现在在读一年级,而他的妹妹心心,对开开每天上课的东西都极感兴趣并予以模仿,甚至跟开开一起做作业。她现在能够写下所有字母和数字,且写得很好,比开开在入学考试前要好得多。而为什么在考试开始时,她老是先去看别的孩子在干什么,她的回答是:“我当然听懂了老师的要求,我先看别人,是因为我不知道到底要做多大。我想做到最好嘛。”

就此,我们认为这牵涉了几个方面:心心已经习惯了去模仿她的哥哥,而作为一个女生,开始时当然会比开开那时候的表现要显得害羞些。何况,从老师的意见和体检结果,心心无论是在智力上还是在健康上,都达到了入学的要求,而作为家中年纪最小的孩子,作为一个女生,她对提前上学,表现出了如此大的积极性和期待。而我们,是父母,也曾经在这个年纪入学,并一直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

现在剩下的问题是,为什么学校会拒绝心心?据说,是因为心心还不能正确的理解和想象学校意味着什么。这使我们很惊讶,有哪一个孩子在幼儿园里就看着和模仿着自己的哥哥上学和做作业对学校会毫无了解?事实上,我们也不清楚,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是如何了解学校的生活的,而在幼儿园待多一年就能让心心对学校了解更全面,我们也不知道是如何个了解法。而对我们来说,最直接和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心心上学,在学校里,让她自己体验和决定。

通过了考试,却不能和哥哥一样去上学,这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可能会跟随她一生,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所以,何不让孩子有一个月的上学试验期,让心心得到一个机会去自己亲眼看看和决定?

…….

后面省略。信被我马上递到了市教育部,作为父母,为孩子争取上学机会,我们认为我们在尽力而为,看到爸爸妈妈如此为了自己努力,心心也很高兴,她说,“如果这次学校还是不同意,那我就还是上幼儿园吧。”

现在,就等学校的回复了。

家园 【原创】后续

我们是在一个半月后才收到市教育部的回信的,这之间等了如此长的时间,我都已经不抱希望了,而老公简直就在准备向巴伐利亚州教育部投诉了。回信十分简短,两句话:已经调查了所申请学校的回绝理由,没有发现不合理的情况。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请随时电话联系。

看了信,我当时就啼笑皆非,这难道就是处理结果了?老公自然是极不满意,立马就找了个时间电话过去,结果联系人度假去了,要我们两个星期后再谈。终于联系到这件事的负责人的时候,已经七月了。这位负责人倒是很和气,却因为事务繁忙,又要求老公再过两个星期联系她。听说过了德国官僚机构的拖沓作风,这次算是亲身经历了。这个星期过后,学校就要放暑假了,新的学年在九月份开始,我感觉十分好笑:就算有了个结果,那心心上学的申请日期也过了,难道就这麽插班进去?据我所知,当地小学的新生都已经分班完毕,人数定了下来,暑假期间有哪个学校还会处理这些问题?老公却一点不急躁,他说:既然这个问题,教育部接下来了,他们就得给我们处理好,不然他们就没有尽到他们的责任,没有完成他们的工作,我可以去州教育部投诉他们,这个他们是不会想看到的。我半信半疑:真是这样吗?德国官僚还真把这事当个事来做?

没想到,星期二,教育部的打电话通知我们:既然我们坚持对心心的入学决定复查,他们安排了一位儿童心理学者专门为心心做个测试,看看心心是否可以适应学校生活,然后再作决定。紧接着,Gerg先生,教育部的儿童心理专家就打电话过来和我预约时间。这次他们的效率倒是满高,立马就把预约定在了星期三,就是昨天。Gerg先生是位很亲切的人,大概因为做儿童心理这行,说话特别客气小心,满面笑容不断。测试一个小时,必须心心一个人独立完成,所以我不能在旁边观看。心心却是自信满满,挥挥手,要我等会来接她,就高高兴兴地跟着两位心理测试专家走了(后来又来了一位Keller女士,同时主持测试。)。一小时后,我接心心的时候,Gerg先生和Keller女士立刻要求我第二天再让心心测试一次,并递给我一叠问答题,请求心心目前所在的幼儿园老师根据心心的平时表现填写,然后交给他们。心心一直兴致很高,得意洋洋地告诉我她所有的题目都会做。我当然就是好话不断,拼命鼓励她,并告诉她第二天还有一次测试,她来一句:没问题。

我说:心心,这次测试后,我们就会知道你今年可不可以去上学了,如果他们也说你还要等一年,那说明你真的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心心:没关系,那我就在幼儿园待多一年好了。

今天测试后,我被两位专家留了下来,要好好谈谈这次测试的结果。一开始他们问是否让心心到另一个房间去玩,我坚持让心心也坐在旁边听,毕竟这是关系到她,她不管能懂得多少,也应该知道专家们的看法。

Gerg:开心女士,我们必须告诉您,尽管经过测试,这个决定依然很难下。

Keller:开心女士,请允许我先问您几个问题。

开心:请说。

Keller:您是如何会有这个想法,让心心提前一年上学的?

开心:这不是我的想法,这是心心的想法。心心的哥哥开开,去年就上学了,而开开一直就是心心的榜样,所以心心很早就想和开开一起上学。我们发现她对学校的东西很感兴趣,开开在家里做家庭作业,心心也跟着做,并且没有什么问题。我们认为,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应该鼓励而不是压制,所以今年既然她也可以申请入学,而她也再三提出来了,我们就给她申请了,虽然学龄小了一点。

Keller:那您对心心的性格怎么看?

开心:心心,首先是个女生,所以对所有女生感兴趣的东西,她都感兴趣,但是她却有一个哥哥做榜样,于是行为里面也很男生气。我自己的体会就是,心心是很开朗很活泼的,很容易和其他小朋友玩到一起去,但是作为女生,她又很敏感。

Gerg:不错,就是这点,心心很敏感。

Keller:是这样,我们发现,心心在新环境中,开始总是需要一个适应的时间,她一开始很不自信,总是小小声的说话,做事缩手缩脚,可五分钟后,一旦熟悉了环境和人,她就会很活泼,很开朗,一点问题也没有了。

Gerg:这说明了,心心的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够强,如果遇到挫折或问题,就很容易失去自信。

Keller:而这对于她来说,这时的学校生活会是很大压力,一旦被老师批评,或被同学欺负,她很可能会变得自备或内向,老想把自己藏起来,这对她将来的发展没好处。

Gerg:心心在测试中表现了极高的智商,让人惊叹,就智商来说,学校的学习对她一点问题也不会有。但是,在学校,不仅仅只是学习,还有人际交往,各种组织和活动。心心大概是习惯了有一个榜样在前面,她只需要跟着做就好,这种依赖性会压抑她的自我发展,特别是在学校,同学间的关系,老师的要求,一旦出现错误,就会让她不知所措。而她的智力这麽高,却不应该因为心理的压力而浪费掉。

Keller:所以,我们很难做出决定是否接受心心今年上学。

Gerg:如果今年上学,那么就会有风险,就是心心因为无法承受学校生活的压力而产生厌学情绪,或者心理发展为内向和自卑。而心心的高智商,使得她现在完全可以开始接受正式的学校课程,我们对此十分矛盾。

Keller:就我们来说,我们建议,还是让心心在幼儿园再待一年,让她的心理承受能力进一步锻炼提高,这样再上学就更保险。

Gerg:当然,如果您坚持让心心今年上学,我们也会给她安排一个学校,但是这种风险,希望您能好好考虑一下。

我仔细地听着他们的论点,心里快速地分析着这些话,觉得很有些道理。自从被学校拒收后,心心就变得很容易因为一点小挫折而大哭,的确没有以前自信了,看来自己在加强孩子们对错误和挫折的心理承受方面疏忽了。突然听到Gerg先生询问:您怎么看?

我说:我同意您们的观点,心心在对出现错误和遭遇挫折方面的心理承受力的确不高,我平时只注意到了她在科学知识方面的学习能力,而开开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在学校遇到大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就忽略了这方面的考虑。不过,我和孩子她爸都是5岁上的学,我甚至根本就没有上幼儿园,因此,就我们自己的经验,孩子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都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和时间,我们认为这很正常。至于如何和老师同学搞好关系,我和老公从来没有考虑过,大概我们都是习惯了独来独往,自行其是的人,到没有因为同学或老师的原因而自卑过,我们的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所以我们并不认为学校生活中,学习以外的东西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而孩子们自己也必须学会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并不是现在避免了就一辈子没有这种风险了。但是,我也认为您们没有说错,心心毕竟不是我们,她有她自己的性格特点,她现在的生长环境和我们当时不一样了,自然她的发展也不一样,我不能老是用我自己的套在她的身上。现在我很犹豫,这种风险,心心有可能担得下来,也可能担不下来,她到底还只有5岁,特别她的性格弱点也很明显。但是保持和鼓励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很重要,特别您也认为她的智商很高,不应该浪费。

Keller:那么,为什么不让心心先参加一些小范围的学习呢?比如,现在开始加入儿童音乐学校,或学习舞蹈,唱歌等等,凡是她感兴趣的,就让她去学,这样对她,也是一种锻炼和学校生活预习。

Gerg:是啊,给心心一些有趣的学习任务,让她忙起来,让她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些学习上,这样既不浪费她的智商,也能增强她的自信和自主能力。

开心:这些课程,我们已经为心心安排了,不过因为年龄原因,都要在九月份开始。事实上,对上学一事,我认为,我的观点不如心心的观点重要。我会和心心以及心心爸好好就此讨论一下,对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好好分析考虑一下。我一向认为,孩子们年龄小,却不代表他们就什么都不懂,所以,在家里,我们都是有事大家一起商量,孩子们的观点应该得到尊重和重视,而这,也是对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的一种锻炼。

Gerg:您的观点实在让人吃惊,这样的做法太正确不过了,现在很多父母很少能够想到这麽多。

Keller:您是中国人,那么您在家里对孩子们进行的是中国式教育吗?请原谅我们的好奇。

我笑:这怎么说呢,典型的中国式教育,不是我这样的。不过我从来不放弃对孩子们进行中国文化的灌输。我不想强迫孩子们学习什么,我只想引导他们,即使在德国,他们不说汉语,但是他们至少要知道我的祖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然后就是满足两位专家对中国的好奇心,心心一直很乖地坐在我身边,不吵不闹,听我们谈话,无聊了,就自己拿本书翻来翻去。终于,大家又回到了主题上。

Gerg:很遗憾,心心的爸爸不能来,我们很希望也能和他谈谈,看看他的观点。

Keller:不错,这种谈话,应该是父母都在场,这样才好做决定。

开心:可以另外为他预约一个时间吗?虽然我们星期一就要飞北京,但是他还是在德国的,他应该很乐意和您们谈谈他的女儿。同时,我也请求您们,不要太快下决定,给点时间我们好好考虑一下。

Gerg:没有问题,如果他可以打电话给我的话,我上午都在办公室。父亲的观点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虽然建议心心在幼儿园待多一年,但是如果心心爸有更好的理由,我们也全力支持您们的决定。

开心:非常感谢您们的理解。说到这里,我想提醒您一下,心心爸是很心软的人,特别是对心心,女儿对于父亲来说,总是不一样的存在,所以,只要是心心的愿望,如果心心爸认为对心心有好处,他就不遗余力的支持。而这次入学的问题,您说提到的风险,他根本就无视,因为他自己的性格就跟心心有些像,大概是遗传的原因,开开心心两个的性格都有点他的特点,就是敏感。而他当年在学校能够适应过来,他认为,心心也可以。开开当时入学的时候,第一个月也有很多问题,老师提了好几次意见,可现在开开在学校适应得很好。只是心心是女生,女生和男生在心理上还是有很多差异的。因此,我很犹豫,可他不是。

Gerg:谢谢,我很期待和他的谈话。

今天,大家都很满意,心心也乐呵呵,知道自己很聪明,让她那个得意,连是否可以上学都无所谓了,一个劲儿地谈论可以上什么舞蹈班,要学什么乐器。把今天的讨论传达给老公的时候,他第一句话居然问的是:他们有没有告诉你,心心的IQ值是多少?我晕:今天的重点不是IQ,而是EQ啦。

家园 花!后来那?是不是还没结果呢?

男孩是不一样。俺家小帅哥刚去表现很好,结果不到20天就开始逃学,后来过了半个月才有上的学。到现在三年级了,好得很。

家园 目前还没有结果。

主要是现在教育部把风险和他们的观点已经摆了出来,让我们自己决定,等于说,他们是不支持心心今年上学的,但是如果我们依然坚持,他们也不反对,但是我们做家长的就要承担心心今后的心理出现负面发展的后果。

我和老公还在讨论这个问题,所以现在放到这里来,看看大家的意见。

家园 很严肃地说,希望先讲好,对孩子,对学校,也许对和

她交往多的人,先试一个月,做好全面的准备,包括记录,一个月中间随时保证可以叫停,然后去上学。

另外,不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指对你们两口子),就是“让孩子去闯闯”的意思,在一个月后作出决定。

“试试看”是常常带有“行?还是不行?”的潜台词;“让孩子去闯闯”的潜台词是“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千万别小看孩子,他们的直觉和察言观色能力远远超出父母意料。到现在为止,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

家园 多谢你的建议

我现在对是否坚持让心心今年上学的问题十分犹豫。开开的性格特点很明显,所以他对学校里老师和同学的人际关系问题很无所谓,只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积极性,实际上他很有自己的主见,因此我们并不担心他会有什么自卑内向的趋势。可开开毕竟是男生,又是大哥,所以心理承受能力跟心心不一样,虽然说做父母的应该保护孩子的心理发展,可也不能保护的太过,问题不是避免了就不存在了,我和老公的观点一向是,出现问题就应该解决问题,所以既然心心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够,那么是不是就应该让她自己去面对这个问题自己去解决呢?当然父母的背后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风险啊风险,目前我们实在是不能估算出这个风险有多大。

家园 孩子并不复杂,

一个月大致够了。

有进路,也留有不伤害她的后路,就鼓励她试试,帮她排除自己克服不了的困难,让她面对其他,也就这么多了。

家园 我也是5岁上学的

我自己觉得年龄小的一个好处是 没有压力

小学时 我父母从来不关心我的学习成绩 总觉得反正还小 跟不上就重念一年呗 我高考的时候也是这么想得 大不了再考一年 也还比别人小1岁

我小学4年级以前 成绩并不突出 我觉得跟年龄还是有关系的 我不那么理解考试的意义 甚至有的时候写累了就不写了 在卷子边上画小人去了

等我明白学习好光荣 学习不好可耻的时候 成绩就很好了 学习好 自然受到老师的宠爱 同学的佩服

因为年龄小个子矮 我的体育总是不及格 到初三我才开始长高 以至于直到现在我还是不习惯我个子高这个事实

我自己的经验是 上学早不但没有让我自卑 反而让我更加自信

高中的时候 同学发现我年龄小 就很照顾我 在少男少女情窦初开的时候 我还懵懵懂懂 他们觉得我这样幼稚也挺有意思

我是希望我的孩子能早上学的

家园 我来说两句吧

迟一点还是早一点还真不好说。比如我就是因为生日比开学的日子迟了几个星期,结果是迟了差不多一年才上学的;而我LP了,因为她妈是学校的老师,结果5岁就上学了,而且一直成绩就非常好,一直念到博士。

再来说说我儿子,他原来是在Montessori上幼儿园的,他的老师建议我们在他上学前班的时候应该给他报考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的考试,这个考试还是蛮难的,只有TOP 1%的小孩能通过,台湾人印度人还有专门的给小孩子开的补习班。我们那时候也是糊里糊涂的,等幼儿园的老师给我们这个建议的时候,离考试只有半年多了,想找个补习班都没有地方来。老印对这个考试还是非常重视的,有的人还故意让小孩子迟一年去考试,这是一种“战术”,对小孩子而言,大一岁差别还是蛮大的。因为一旦考上这个程序,就上了“特快列车”,待遇跟其他普通班是很不一样的。这就是家长为什么花这么大力气的原因。

我儿子很幸运,轻松通过了考试。考试那天家长比小孩多!起码是2:1!让我想起在国内的时候。其实天下的家长都是一样的,想要给小孩最好的教育,深怕小孩输在了第一步。考试分学术和体育两大部分,学术那一部分又分语言和数学/科学。这可不象在国内考托考G的时候有仿真题,全真题,事前我们一点概念都没有,我只好想当然的找了一些测IQ的题目让他练习过。还好,他考的很好,就凭这一部分的分数就过了线!他的英语考的一塌糊涂,40多分。因为我们一直坚持跟他用中文说话。事后我们问他考了些什么,他也说不上来,只说老师问了他一个“BUZZ LIGHTYEAR”(迪斯尼TOY STORY中的卡通人物),我猜老师多半是考他“ASTRONAUT”宇航员这个单词,他对老师说那是“SPACE RANGER”太空战警,亏他还有这点急智。他倒是一点不慌,自我感觉一向良好。

早一年晚一年上学并不是太重要,各有利弊,所以不要太放在心上了,顺其自然吧。

关键词(Tags): #上学年龄
家园 感谢大家的回复

大概德国人对孩子的教育重点和中国人的想法不一样,很明显,对于我们来说,如果孩子跟得上学校的课程,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了,可他们认为,学习成绩并不代表了这个孩子今后的发展,而心理素质更加的重要,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发展不可忽视。开开和心心都是上的Montessori幼儿园,他们的智商都被老师肯定,可是老师们也不断提醒我关于孩子们的心理成熟程度,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等等问题,今天幼儿园老师还特地提醒我关于孩子是否可以锻炼其领导能力,组织能力之类,让我也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反省了半天。

不过今天下午老公通知我说,教育部的负责人突然电话告诉他,教育部决定还是让心心在幼儿园待多一年,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在和专家们的谈话中,我们已经得到同意,多一段时间给我们考虑,由我们自己决定是否让心心今年上学,怎么教育部的就自己这麽快下结论了?结果一番询问下来,才知道,不是专家的问题,是那位负责人的问题。看来她不愿意负任何责任,担什么风险,就自主选了最保险的法子。相当的恼火,不是反对她的决定,而是对这种自作主张的行为很不满意,这完全就否决我们家长的选择权。德国的教育部很人性化,不过也有够官僚。

家园 我也讲两句

没有这种经验,但是我觉得五岁上学和六岁上学没有大区别,尤其是小家伙自己自愿的情况下,所以我是支持心心上学的。

既然政府决定了,可能需要做好心心的思想工作,这个,我更没经验,请大家补充。

家园 我感觉还是晚一年好。

我自己就是五岁上的学,当时学习没问题,因为5岁和7岁的智力不会有太大区别。

但是要我从头来一遍,我不会选择早入学(尽管当年也不是自己选择的)

我感觉主要有俩问题

1是心理成熟程度。和同学们相差两岁,虽说智力(学习能力)不差,但心理成熟肯定是晚一点。我周围的孩子大概在初中时开始反叛父母,我则是到了高中才开始叛逆,并且一叛就是好多年。表现就是极度的贪玩儿,大概是童年时没有玩够,后来要补上。结果高考受影响,大学读书工作都受到影响。

2是交朋友:我的朋友大多数是同年级的同学,都比我大,那只好跟在别人后面,尤其是干坏事的时候。似乎不利于培养领导组织能力,赫赫。最大的坏处是到了大学,可以搞对象了,但是没有人愿意跟我。同年级以及往上的女生绝大多数比我大,哪个愿意找个小弟弟啊。只好往下面年级的找,下面的师弟们有很护家,也没有找成。可惜当年那么多女生了,都是早读书的坏处

不会再让我自己的孩子早上学了

家园 没那么严重

关键还在父母的教育

家园 哈哈,人家心心是个女孩,你那问题正好不成问题了

同年级以及往上的女生绝大多数比我大,哪个愿意找个小弟弟啊。可惜当年那么多女生了

家园 我觉得今年上学没啥问题

从专家分析的风险来看,什么开始时没自信啊,模仿啊,承受不了学校压力啊等等,都是可以避免和化解的。

从你叙述的信息来看,心心是个善解人意的相当聪明的小姑娘,只要你把道理给她讲透,把她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在必要的时候再加以一些提示、暗示之类的,她一定会做得很好。

你俩既然已经知道了那些所谓的风险,如果你们是小当事人,你们当然知道该如何面对,那么就把你们觉得应该怎样面对的方法提示给心心知道,或者,像出问题一样的考验她一下,相信她会给出满意答卷的,今后真在学校遇到类似问题时,她就能迎刃而解了。

我觉得可以给教育部这样答复:如果那些专家所担心的风险就是全部的话,那么,家长和心心都没有问题,愿意承担并坚信有能力化解这些风险。

如果今年能上学,倒是在她的第一学期给她多些关注(其实,明年上学的话,第一学期同样要给关注啊),多了解一下她的心理,多给她一些引导。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