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只顾攘外却忘安内的曹操 -- 凌云雕龙

共:💬69 🌺39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只顾攘外却忘安内的曹操

 

  或云曹操侵略乌丸为“安内必先攘外”后的伟大措施,其实在征伐乌丸后,北方仍未平定,外患仍在,曹操仍需努力。

 

  三国皆有外患:曹魏北有匈奴、鲜卑及乌丸等;蜀汉邻近南蛮,毕其功于一役;东吴则有山越,从开国激战到亡国前一年。民族问题不能光用战争不取政治,审势攻心为上,蛮打攻城为下。

 

  短见局部只有地方小战役,惟有全面始观全盘大战略。

 

  建安十二年用兵,名为曹操北征乌丸,实则追杀袁氏兄弟。袁熙及袁尚若不投奔乌丸,曹操也没空找乌丸麻烦。乌丸当时并不强盛,人马虽多,战力却很弱小,往往经不起汉军地方郡守(含叛臣)派兵纵横,或者匈奴及鲜卑的夹杀,当然更挡不住汉廷中央军的威力。凭恃多甲众兵,居然还打不赢少甲寡兵的曹操,乌丸战力也太弱了。

 

  当时形势如下:

 

                     辽东公孙氏

 

                 高句丽  

 

        匈奴   鲜卑  乌丸  

 

               幽州  

 

           长安

 

  斩草除根将袁绍满门追杀后,曹操虽一度曾破乌丸,而且强迫移民万余,并有乌丸为“天下名骑”的号称,只是此时乌丸仍有实力,还没灭亡。

 

  建安二十三年,乌丸因人多马壮,大规模举兵起事。此时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曹彰率兵镇压,此时乌丸虽勾结鲜卑,但是仍被曹彰歼破,斩首数以千计,结果不小心吓到鲜卑的数万骑兵,所以乌丸与鲜卑双双称臣投降。打一仗而令二族来降,史书也夸说曹彰以少击众,但实际未必,汉军对少数民族那有老是汉军人少,汉军又不是少数民族。相同的状况可以推回建安十二年的曹操北征乌丸,据说也是以少击众,还有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传说曹操兵不满万,所以拥有中原曹操永远以少击众,真正在赤壁时以多击寡反而输了,所以曹兵不可过万,过万就会输,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回头交代一下,建安十二年后,中原并不稳固,除了南方有刘表,东南有孙权,西南有刘璋,中间还有一个刘备,西边则是张鲁、马超及韩遂,北方则是少数民族的天下,计有三部鲜卑、乌丸、匈奴及高句丽,最东北还有公孙氏,淮南三叛之一的毋丘俭打过高句丽,不过没灭,高句丽一直延活到唐朝中朝(注);辽东公孙氏被司马懿用一年的时间屠城,鲜卑的领导人被魏国刺客暗杀,至于匈奴则是单于建国消灭后来的西晋,曹魏就是被西晋所夺走天下,而乌丸被曹操所破只有辽东郡、辽西郡及右北平郡三郡,其它还有很多乌丸,大抵分为塞内乌丸及塞外乌丸,后来加入鲜卑,先助慕容垂为乌丸骑兵,又投拓跋珪为将军建制,最后干脆自称“乌丸王”,这已是五胡十六国的时代以后的事了。

 

  若是曹操攘外就能安内,乌丸应该斩草除根彻底消灭才对,那有十年后乌丸又能起兵叛变,后来中原发生五胡乱华,可见中原原定的民族政策失败,导致北方强大的少数民族反客为主,要是能有先见,采用徒戎政策就好了。江统在《徒戎论》就提到戎狄入境太多,相对汉人却太少,互相影响产生矛盾,主张把五胡强迫迁走,以免后患无穷,后来晋室没有采用,果然亡国亡于五胡乱华。

 

  可惜曹操正是主张迁戎的人(不是往外,而是往内),也就是引狼入室,使匈奴南附、乌丸内住,全因曹操的伟大卓见,所以少数民族才有机会搬进中原。西晋被灭不要怪陟戎不成功,要不是曹魏引进门,少数民族还真难凭实力越过长城。

 

  与其说曹操北击乌丸因攘外而“安内”,倒不如说曹操因引狼入室而导致中原被外族所“乱内”。

 

  注:高句丽前都丸都,后都平壤,此为平壤朝鲜;新罗前都庆州,后都汉城,此为汉城三韩。高句丽与新罗本是南北朝关系,后来唐军派志愿军参加抗朝援新的韩战,与新罗组织联合国军队,两国合力消灭高句丽,唐军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但不久被当地土人反抗,因无力抵抗,都护府不久内迁,唐朝正式放弃鸭绿江以南,其实暗地有新罗提供兵器及兵卒假扮高句丽遗民,反正唐军也分辨不出来。新罗对唐朝表里不一,表面唐新友好联盟,实则暗夺高句丽领土。新罗的国土势力后来延伸至高句丽旧有领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古代对付蛮夷的正确方法就是军国主义为主,怀柔统治为辅

曹操之所以对付少数民族那么得心应手,不光是他有兵有将加运气好,主要是因为两汉四百年汉族中央政权对周围蛮族的反复打压、摧残和同化,使得他们实力有限、相互牵制,集聚不起作乱的力量;同时在心态上对中原王朝也是仰视的,认识不到自己所具有的能量,甚至争相为我所用,以相互屠杀向中央表功。

夷狄人面兽心,曹操把他们迁到中原之地居住,简直就是犯傻,日后果然为祸。

家园 老兄,注意措辞

而且“文化”的力量比武力镇压长远有效。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18265

至于西晋以后的战乱,就西晋那些高谈阔论的败家子哪有不战乱的危险。八王之乱的起因,总不是少数民族入侵吧。

家园 不仅是曹操,唐朝大量任用异族也搞出了五代十国的糟糕局面

沙陀人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还有满清往死里赔款,这异族对我华夏的祸害真是太大了。

家园 分析的很对,还有“夷狄人面兽心”是魏征说的

说得有理啊

家园 这个太片面了

唐用的异族有安禄山这样的祸害,也有阿史那杜尔、哥舒翰、高仙芝这样的忠臣。长安是回纥人帮着夺回的。晚唐的黄巢起义也是沙坨人李克用镇压的。五代十国,除了唐晋汉的皇帝是沙坨人,其余都是汉人吧。

如果用现在的说法强分异族,华夏根本沾不上大唐的荣光。

家园 有道理,花。历史上内乱一向甚于外忧的
家园 完全同意,没有八王之乱,何来五胡乱华

司马炎在位之时,诛刘渊如诛一狗。自己不内乱,匈奴哪有力量灭晋啊

家园 前面的部分同意,后面的略微偏激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世界上的种族仇杀都是以这个借口进行的。如果双方正面冲突,杀戮自然难以避免。在和平时期还这么想,只能激化矛盾,引起更多的战争

家园 按照你的观点我就是外国人了,呵呵

仁兄祖先是鞑靼人?

家园 李光弼也是胡人

其父本是契丹酋长,后来附唐。

安史之乱自然是胡人牵头,但究其原因,怕还是汉人主导的中央政府昏政之过。且平定安史的过程中,胡人大将出力甚多。资治通鉴里说开元之后,天下承平日久,吏民不习兵事,才会在安史叛军面前不堪一击。

正如毛锥子所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胡汉共同创造。唐宋元明清,至少有两个半是“胡”人的。而且凡是“胡”人的政权,国土面积都空前广大,反观汉族政权,则往往狭小局促。宋,明,莫不如此。满清自然是丧权辱国,但有些割让的领土,还是“满清”死战才开拓而来,比较一下明清的疆域就知道了。 这样说,当然不是为了满清辩解,卖国就是卖国,已经盖棺论定!

总之我们是华夏子孙,中华民族绝不是单指汉族。即便是今天的汉族,也未必没有“胡”人的血液。比如三国时代,当时官府记录全国不过七百多万户。假如这个数字多少接近事实的话,那么“胡”汉人口比例的差距可能并没有感觉上那么大。我们身上的“胡”气,怕还不小呢!

民族融合也不是坏事,唐代中国人表现出来的空前的创造力与进取心,应该与此有相当大的关系。

本人是汉族,但如果有一天科技发达可以发现自己身上也有胡人血统,也会为之欣欣然。

家园 呵呵,千万别查出日本血统
家园 不厚道……
家园 此贴不当,望三思后言
家园 这个不劳挂心,咱身上倒是有杀日本人的血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