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孟良固 -- 铁鱼

共:💬42 🌺2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一只想知道的是,卫立煌自己认为东北能撑多久

东北被包围压缩到三个城市,后勤补给全部仰仗空投,开销巨大。记得蒋介石招卫立煌来南京时就说过,政府开支80%在军事,军事开支一半在东北,长此以往政府要被拖垮。卫老总后来找美国人帮忙部分解决了问题,不过就这样拖延也够国府受了。

家园 看这些人云亦云又煞有介事,老衲实在忍不住口气变大

呵呵,和尚说话向来谨小慎微,不过这件事嘛,看这些人云亦云又煞有介事,老衲忍实在忍不住口气变大。

请先搞搞清楚啊:

1。74师撤退走的是哪条道?

2。看看地图上1纵箭头指在哪里,当时是几号几点钟?

2。张灵甫上山的时候垛庄丢没丢? (“张灵甫回师发现垛庄被占,即掉头上孟良崮”?嘿嘿,多看看原始资料可好?人家煞有介事误导,您可别跟着他们一般见识才好。)

3。即使一边在上山,张灵甫同时还在干什么?凭啥说他没在尽力打通退路?知道一直打到了几点?他可是比您还急着回垛庄尼!

4。如果当时情报给他大本营尚安,他是否可以考虑翻山绕过阻力尽快退回老家?

5。“垛庄有五可攻”?您以为等到战局恶化至垛庄失守的地步,张灵甫还能集中兵力只专心一路对付王必成?那叶飞、陶勇、许世友、王建安们另四个纵队都在孟良崮山脚下睡觉?

再说一遍,张军长上山原本不是为了死守。我已经说得够多的了,自己都觉得快成祥林嫂了。

还有楼主上贴照片,把张自忠也拉来这里做啥涅?

家园 这个和尚阿

也有上火的时候耶。

-- 有日子没见,打个招呼也

家园 老蒋要能那样指挥傅作义,也不是老蒋了

傅作义可不是嫡系。

家园 好象是李天霞的一个团

是李派出去应付差事,打着一个旅的呼号,而且该团早已经残破,也不是他的嫡系,倘若老张得救,自然是首功一件;倘若不幸损失掉,于自身实力无损,无碍大局.

在共军大举围攻时候,该团正处在边缘,拼死杀了出来,共军也没大理会,但是该团长以为逃出来也躲不过替罪羊的命运,如果拼死一播,反而可能有一线生机,所以又整理队伍,重新杀了回去,向74师报道,最终一同被歼灭,团长被俘.

以上内容出自该团长自述,具体细节记不很清楚,但基本内容不会错--至少,他是这么写的.

家园 祥林师傅、和尚阿嫂

普度众生要耐心,多讲几遍不要紧,象阿拉一样,为跟和尚的贴,上半天登不上,下半天再来,不屈不挠

声音大一点有时倒也是要滴,以示不是吃净素滴

和尚兄好。

家园 今儿早看见老萨在春秋吆喝“张献忠”牌凉茶。。。

和尚自照镜子,也有嘴角起泡上火的意思。服下老萨的凉茶,深刻反省中。。。

家园 小A莫跟我嬉皮笑脸

那个啥。。。嘿嘿嘿

家园 和尚大人,表自责

拿出张将军那股子悍劲来,宣传偶们的

[FLY]"抗日英雄+大帅哥+大才子====张灵甫将军",[/FLY]

就是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

家园 见内,

又看了下,你第一个帖子说得挺好,不过为什么你看不到两帖对的地方,你看人事总是只看错处?以证明自己英明神武?

话说到这儿了,我就再续续。

1恕我无用,等哪天有机会我一定去芦山看看,张是从哪条芦山以北的哪条沟里往回撤的;

2“第一纵队(附独立师)以一个师攻占蒙阴以东的曹庄,阻击敌第六十五师,主力从敌第七十四师与第二十五师的结合部楔入,割断该两师的联系,阻击敌第二十五师,并协同友邻第六、第八纵队攻占垛庄、芦山,断敌第七十四师退路,从敌右侧后攻歼该敌;”

恕我无能,因为这是一个连续的行动,我实在不知道这个

当时
是什么时候;

“至14日上午,1纵以攻占曹庄、黄斗顶山、天马山等要点,割裂74师与25师的联系,并占领285和330高地,切断了连接垛庄的急造军路。14日上午10时,74师师长张灵甫得知天马山等要地均被攻占,而且垛庄附近也发现解放军,意识到解放军有围歼全师的企图,立即向垛庄南撤,并组织力量向1纵迂回部队发起反击。粟裕见其南撤,也随即指挥各部发起攻击,74师在解放军各部侧击、尾击下,只得于当晚退守芦山、孟良崮以北地区。”

3我错了,垛庄还没被占,把这句话改为“张灵甫回师发现归路被堵,即上孟良崮。”“掉头”也不严谨,把它删了,还有什么问题?

4这正是我要说的,张尽力了?打通了没有?他就这点本事?还是一纵坚不可摧?

“张灵甫预感到已处绝境,于当日(15日)下午决定突围,首先在飞机掩护下兵分两路向垛庄突围,被6纵击退,再向西突围又被1纵打退,继而向东,虽然夺回雕窝高地,但突围还是被9纵所阻。”

15日下午尚能组织力量突围并一度夺回许和尚主攻的雕窝,为什么此时不尽力打通归路?

5不知你所说的“大本营”是指何处,是张的直属上司李天霞所在的青驼寺?是垛庄?还是黄百韬的桃墟或蒙阴?

是垛庄的话,就是要和叶飞、王必成抢时间了,人走平路,你走山路,且无法携带锱重,险但似可行;王牌主力一遇敌便弃锱重而走,是不能战还是不敢战?

6

战局恶化至垛庄失守的地步
,你是说垛庄失守,战局就“恶化”到了无法挽回的程度,张就只有等死一途?

张的确不能集中兵力只专心一路对付王必成,因为叶不用管黄百韬,王不用管李天霞,陶、许可以插翅,四路全力夹击,呜呼哀哉,张早该败。

若只顾突围,则张14日即可向覆浮山、界牌、天马山攻击与黄百韬汇合,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对违命有忌,回垛庄求新功以折罪,何用上山,上山容易下山难。

“74师副参谋长李运良力主坚守孟良崮,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配合外线友军与解放军决战,参谋长魏振钺认为此地孤山绝地,为兵家大忌,不宜坚守。师长张灵甫认为自己部队建制完整,战斗力又强,外围友邻相距又近,虽然弹药、粮食、饮水都很缺乏,但坚持一两天没有问题,而一两天足以实现中心开花的战役企图,正是建立殊勋的时候,因此立即调整部署,依托孟良崮等险要山头进行防御,同时要求空投粮、弹、水接济。”

固守孟良崮到底有没有张灵甫的意愿在里面?

本只是转贴,但你的回复害我也花了不少时间,先整到这儿,累了。

家园 这是夸还是嘛?

家园 这两天有事,我再侃几句:

因为你一直在“指导”我阅读有关资料而对观点阐述较少,所以请允许我从文中判断下你的主要观点。

3。他为什么会上山?建议去研究一下他撤退路上发生了什么事,看看地图上1纵箭头在哪里,当时是几点钟,他还能往哪里走,再谈。用叶飞的话说,张灵甫不上山,半天就灭了他;让他跑上山,华野差点打出长征的后果来。虽然有点夸张,也可见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对他上山与不上山的看法。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你的意思是张上山(抛开命令因素),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被动选择。

这点我认为是不妥的。张上山包含命令因素,也是他的主动选择。无论他如何诉苦抱怨,具体到行动,脚长在自己腿上,还不是自己定。

敌人一围就找地方守,是实力原因?

这是张的主动选择,他要是那么听话,那么意气,那么对自己实力无信心,15日下午就不突围了嘛,为什么还要突围?

如果他15日下午真不突围倒还有一线生机。一般常理,攻比守消耗大,守比攻更能有效杀伤敌人;何况他以突围为目的的进攻,可以说是主动消耗了自身最后一点有生力量。

“战至黄昏,74师非但没能突围,而且因伤亡惨重被解放军乘势反攻,所占阵地相继失守,被压缩在孟良崮、芦山南北不到2千米、东西不到3千米狭小区域,只控制着几个山头,74师师部退到600高地的一个山洞里,汤恩伯通过报话机指示张灵甫向万泉山突围,以求与距离最近的83师会合,但74师此时已无力组织突击了。”

如果他守到底,虽亡但共军必将付出更大代价;从战略上讲,开花不成但有可能造成聚歼对手的有利态势,也算一功。

一线生机。

“16日17时,孟良崮战斗彻底结束。这时电闪雷鸣暴雨如注,这场雨要是早下一天,或是半天,74师也就不至于饱受缺水之苦,不仅士兵可以再坚持作战,而且74师营团火力骨干是美制M1917重机枪,是水冷式的,必须要靠水冷却,由于孟良崮没水,74师很多重机枪都无法正常使用,其火力大受影响,似乎冥冥天意?”

张能守到雨至吗?能,但他主动放弃,耍宝突围,耍宝耍宝,耍的是宝,最后一点家底让他抖落了,这是意志力的原因,不算老天爷不帮忙吧?

守到雨至不光有上述好处,还有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天不亡我,谁能亡我?

你文中还有几处不严谨的地方,我不一一指出,把我的主要观点说得差不多就行了。

战役过程我本不是太清楚,所以偶然碰到就想集中转几帖,刺激刺激想法,留到以后有时间再看,不过经你一番“指导”,我也弄的差不多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