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孟良固 -- 铁鱼

共:💬42 🌺2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孟良崮2再续

  关于74师师长张灵甫之死则是个谜,一直没有权威的结论,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自杀,这是一个侥幸突围的74师副团长向国防部报告的,另有1位就在师部门口的74军连长回忆是张灵甫命令副官刘立智将张灵甫、蔡仁杰和卢醒打死的;

  二:击毙,张灵甫和警卫坚守师部所在山洞,解放军攻击时多人伤亡,只好投入手榴弹然后乱枪扫射将其击毙,这是5月30日陈毅、粟裕向中央报告的;

  三:被俘后被杀,4纵30团曾于16日报告华野司令部俘虏张灵甫,后又告失踪,据查押解途中6纵特务团副团长何凤山因自己部队伤亡很大,气愤不过将其枪杀。这一论点的根据是陈毅曾于5月29日在团以上干部会议就此进行过严肃批评,陈毅说:“此次对俘虏政策的破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对放下武器的自由杀害,各级干部不加责备,不追究责任。”此战由于74师顽强抵抗,解放军参战各部伤亡都相当严重,战斗结束后枪杀俘虏以报仇的事情屡屡发生,因此张灵甫被杀也在情理之中。

  粟裕在解放后接受《红日》的作者吴强采访时被讲到,张灵甫的致命伤口是汤姆森枪从左脑后打进,右下颚穿出(与张灵甫杀妻之弹道如出一辙)。而张灵甫身材高大,这样的弹道只有在他下蹲或弯腰姿态才有可能形成。

  张灵甫的尸体被掩埋在沂水县野猪旺村后山冈上,解放军还在坟墓前树立一木牌,上书“张灵甫之墓”,以便其家属认领。蒋介石为其颁发第3号旌忠状,在南京玄武湖畔为其修建纪念碑(解放后被拆毁),将山东蒙阴县改名为灵甫县,并将英国援助的1艘驱逐舰命名为灵甫号。1949年国军退至台湾,建军人祠,张灵甫为“烈士”第一人。

  14时许,战斗基本平息,各部正在打扫战场,华野指挥部电台监听到孟良崮地区还有国军电台活动,立即判断74师还有残部没有解决,粟裕随即严令各部清查毙伤俘虏战果,发现所报数字与74师编制数目尚有数千之差,马上命令各部加强搜索,果然在孟良崮、雕窝之间的山谷中发现约7000多人,这些官兵不开枪不走动,静静等待解放军撤走后与增援部队会合,大败之后还能如此,其战力之强军纪之严可见一斑!解放军先前曾发现过,但见其既没有开火也没有奔跑,以为是友军而未注意,解放军第4、8、9纵随即组织兜剿,这7000人枪膛里几乎都已没有了子弹,所以基本没有抵抗,很快就被全歼。

  17时,孟良崮战斗彻底结束。这时电闪雷鸣暴雨如注,这场雨要是早下一天,或是半天,74师也就不至于饱受缺水之苦,不仅士兵可以再坚持作战,而且74师营团火力骨干是美制M1917重机枪,是水冷式的,必须要靠水冷却,由于孟良崮没水,74师很多重机枪都无法正常使用,其火力大受影响,似乎冥冥天意?

  对于此役,国民党方面这样描述:“孟良崮为沂山余脉,高逾千仞,乃石岩光山,构工不易,峭壁深谷,运动尤难,目标暴露,形成弹巢。且弹落石飞,增大伤亡,但灵甫势逼此处,部队既无法展开,火力亦不能发挥。虽有驻徐州、济南、青岛等处飞机增援空投物质,然孟良崮山地险要,地域狭窄,空投无效,更致张灵甫部粮弹饮水奇乏,遂致以尸体作掩护,以便溺充饮渴……”

  华野参谋长陈士榘将军这样描述:“敌人临时占领的阵地均为岩石,无法构筑工事,人员、马匹、辎重等完全暴露在我军强大火力之下。敌人空投的粮弹也多半落在其阵地之外,为我军所获。敌饥无食、渴无水,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士无斗志,军心动摇,乱成一团。我攻击部队集中强大炮火,向敌群猛烈轰击。只见山上一片火海,血肉横飞。74师人马东躲西藏、互相践踏、争相逃命,战斗队形完全混乱……”

  接到战斗彻底结束的报告,陈毅、粟裕都如释重负,陈毅后来坦言:“打张灵甫这三天,我的脑子简直要被压碎了!以后儿子长大了,不能让他带兵,这不是人干的。”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原来解放军还计划在歼灭74师后再扩张战果,攻击83师或25师,但一来部队经过多日苦战,已相当疲乏,又没有预备队;二来国军几支部队都已经相互靠拢,队形密集难以分割,因此16日深夜,粟裕下令各部脱离战场,撤至坦埠、马牧池以北地区休整。

  此役,解放军歼灭整编74师和整编83师19旅57团,毙伤敌1.3万人,俘虏1.9万人,合计3.2万人,缴获山、野炮28门,步兵炮和战防炮14门,迫击炮235门,轻重机枪987挺,长短枪9828支,火箭筒43具。解放军阵亡2043人,伤9300人(不包括阻援伤亡),几乎相当于74师伤亡数。损耗迫击炮6门,轻重机枪153挺,长短枪531支,消耗炮弹3.3万发,子弹199万发,手榴弹2.9万枚。作战地区为老解放区,不仅实行了坚壁清野,还出动7.6万随军民工,15.4万二线民工,69万临时民工,运送弹药、粮食和伤员,为战役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74师在孟良崮的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

  第一:地形不利,山区不利于重装备部队行动,74师无法将105毫米榴弹炮拉上山就是明证,而且孟良崮是石头山,既无法构筑工事,又没有水源,是标准的绝地;

  第二:轻敌冒进,认为解放军没有力量吃掉74师这样的王牌,即便在这样的绝地坚持一两天也没有问题(确实,74师坚持了3天),如果在14日就坚决组织突围,应该能突出包围;

  第三:情报不力,对于鲁南地区有解放军6纵活动的情报,也未加以重视与核实,结果正是该部袭占垛庄,切断74师南撤之路。

  有人说,孟良崮之战的失利,是张灵甫有勇无谋,把好一支王牌军带上了绝境,也有人说,孟良崮战役对于国军是个机会,但是需要作出牺牲,张灵甫毅然以单骑闯阵、匹马斫营的勇气争取这样一个机会,那是慷然赴死的无畏气概。

  国军战后召开军事检讨会议,25师师长黄百韬自知难过此关,便主动承担责任,顾祝同、汤恩伯均表示张灵甫骄傲自大轻敌冒进才是主要原因,况且25师在后来救援作战中确实相当卖力,伤亡逾万,因此黄受到撤职留任的处分。汤恩伯因指挥不力被免去兵团司令。83师师长李天霞一开始就有意保存实力,没能有效掩护74师侧翼,念在74师被围后还算积极救援,免于一死,但被撤职送交军事法庭,后靠其家人花费巨资(据说是花了十多条金条)上下打点,才逃脱牢狱之灾,于一年后复出,任73军军长。

  附:

  双方作战序列:

  解放军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委谭震林

  一、攻击集团:

  1纵(叶飞):第1师(廖政国)、第2师(刘飞)、第3师(刘亨云)、独立师(即皮旅,方升普)

  4纵(陶勇):第10师(张震东)、第11师(谭知耕)、第12师(彭德清)

  6纵(王必成):第16师(张云龙)、第17师(梁金华)、第18师(饶守坤)

  8纵(王建安):第22师(孙继先)、第23师(陈宏)、第24师(周长胜)

  9纵(许世友):第25师(聂凤智)、第26师(刘涌)、第27师(孙瑞夫)

  二、阻援集团:

  2纵(韦国清):第4师(朱绍清)、第5师(姚运良)、第6师(滕海清)

  3纵(何以祥):第7师(贺健)、第8师(王吉文)、第9师(郭廷万)

  7纵(成钧):第19师(熊应堂)、第20师(殷绍礼)、第21师(谢锐)

  10纵(宋时轮):第28师(王德贵)、第29师(肖锋)

  三、特种兵纵队(陈锐霆):榴炮团、野炮团

  注:攻击集团中1、6、8纵均以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兵力担任阻援。

  国军:

  徐州司令部(顾祝同)

  第1兵团(汤恩伯)

  第1纵队(黄百韬)

  整编25师(黄百韬):第40旅(陈章)、第108旅(杨廷宴)、第148旅(廖敬安)

  整编83师(李天霞):第19旅(杨萌)、第63旅(徐志勖)

  整编74师(张灵甫):第51旅(陈传钧)、第57旅(陈嘘云)、第58旅(卢醒)

  第2纵队(李良荣)

  整编65师(李振):第154旅(张一中)、第160旅(温淑海)、第187旅(李明)

  整编第28师(李良荣):第52旅(葛先才)、第80旅(李万斌)(未直接参战)

  整编第57师(段茂霖):第117旅(罗觉元)、预4旅(龙云骧)(未直接参战)

  第3纵队(张淦)

  整编48师(谭何易):第138旅(李英俊)、第174旅(王景宋)、第176旅(秦靖)

  第7军(钟纪):第171师(刘昉)、第172师(朱乃瑞)

  其他兵团参战部队:

  整编64师(黄国梁):第131旅(张其中)、第156旅(刘镇湘)、第159旅(韦德)

  整编20师(杨干才):第133旅(周熙翰)、第134旅(伍重严)

  整编11师(胡琏):第11旅(杨伯涛)、第18旅(覃异之)、第118旅(王元直)

  整编9师(王凌云)):预2旅(杨宝谷)、第9旅(陈克非)、第76旅(刘平)

  第5军(邱清泉):第45师(廖慷)、第96师(黄翔)、第200师(熊笑三)

  

家园 74军军歌

万家岭之战后著名作家田汉和任光曾以此战和张灵甫为原型编写了话剧和74军军歌。

  军歌歌词如下:

  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本强盗反攻。他,强占我们国土,残杀妇女儿童。我们保卫过京沪,大战过开封,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我们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

家园 见内

上午10时起,整编25师以2个团的兵力向覆浮山、界牌、天马山一线猛攻,25师师长黄百韬确实尽了全力,而没有像其他国军那样保存实力,他指挥所部在炮火掩护下,以连营规模连续发起集团冲锋,战至午后,已连下覆浮山、界牌,只剩下天马山一处。

你指的应该是这一段。

家园 【原创】小议。

孟良崮一役,影响深远,以至于日后的辽沈战役,林彪也沾了它不少的光。

廖耀湘麾下有新1、新6两大主力,其之所以犹豫不前,就是害怕待援而援不至,重蹈张灵甫覆辙,至被聚歼。所以他要等东进兵团先打开突破口。

可以说,辽沈的胜负手就在塔山。这也可见孟良崮一役对国民党整个军事集团的影响。

回头再看孟良崮,更感惊心动魄。

见内
家园 似乎天马山也拿下了

然后在山顶看到74师的最后一幕,所谓徒劳无功。

不和被围部队取得联系算不上突进去。

家园 有不同意见

廖耀湘我看更多是受冬季攻势的影响。

国军集中了8个整编师向辽北出击,结果被打得大败,两个师被歼。从此,直至辽西会战,国共双方在东北战场上再未进行大规模的运动战。避免和解放军进行野战几乎成了东北国军的信条了。

家园 好像是快下了。

当时廖政国手头已经无兵力,临时拦下过路的某两个连,挡住了

见内
家园 9494,铁鱼老兄也知道嘛!其实黄伯韬真是将材,可惜了
家园 【文摘】驳《一场孤注一掷的豪赌---不可想像的孟良崮战役》

1、华野“定了‘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战略”,即全力围歼敌之精锐、王牌的第七十四师,就是要在气势上完全打击蒋军,所谓攻战先攻心也。小说《日出》里,有一蒋军被俘士兵说“消灭74师,蒋就完了”何况是以“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方式取得?

任何一个军人都知道,取得这样一个心理上的胜利,比真实消灭他10倍于这个数量的军队杀伤力还要大。华野就是要以此打掉蒋军的战争意志,从而取得整个战场的主导权。这个意志之争,才是这场战役的根本实质。而不是一城一地一师一纵的得失。

正是这种意志上的坚决,以及共军以全意志全决心来专门打击张灵甫,而张灵甫及其他蒋军的意志力还没有调整到最高点,才会在极短时间内被消灭。此场战役,正是战争意志准备之典范,如果看不透这一点,就不可能看透这场战役的根本。

2、张灵甫或者蒋军“中心开花”战略,时间的衡量与计算上存在基本常识性的失误。任何一个军人,都不敢以“他张灵甫在此坚守一天二天都不成问题的”的时间衡量,来换取一个“半天左右”就可以形成的反包围圈。时间上的这一点点宽余,意味着极凶险的战场环境。而且在国内战争时期,要动员一个行进间的师属部队,光命令传达恐怕都得半天时间。何论这一天两天的“只争朝夕”?

而实际上,如我在此前发于本坛的一篇文章所分析的,张灵甫部队的基本训练是为大集群平原式作战准备的,其部队训练特别是幕僚团队的训练,根本不适合行进间山地被包围战。战略战的判断上张也存在极大失误。按我的分析至少有:孟良崮被包围地地域太小,不利于74师展开兵力;孟良崮地域为石山地形不利构筑野战工事,不利坚守待援;“自投罗网式”的被包围战术,一定得是“合适的部队合适的阵地合适的保障”前提下有统帅的极大决心及组织协调下,才可以进行,而不应该由张灵甫这样的战役指挥官来确定,原因只有一个“自投罗网”式战术成功的唯一可能,就是外援,而外援的调动只有战区统帅甚至是最高统帅才能有能力调动。而战区统帅与最高统帅下这个的决心与做出这样的安排,是需要极大意志力与极强的战争安排。张如此轻易地以“将在外君名有所不授”来调动自己的战区统帅与最高统帅,在组织机构上这是取死之道。

由于上述主观与客观原因的存在,张被极短时间内消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3、张被围,并不如文中所指,以其战斗力想左转就左专想右转就右转,共军以如此决心投入战斗,张灵甫任何的行动都必然是一个结果:决死式的打击。试想以张灵甫当时左转与右转的轻松心态,有什么把握战胜这种决死之心?

4、垛庄被占,是此次战役的转折点。按我的分析,张灵甫在战术上的最大失误,就是垛庄的丢失。如果张灵甫在得知共军三面包围(这个早于碾庄被占约5、6小时的事)后,以一个旅的兵力加强这个方向的防守,则整体态势上与83、25师成一条线,极难被分割,而且可以在退出的地域取得74师展开兵力的地域,这一点太重要了。

看过地图后就知道,垛庄正位于蒋军74、83、25师的中心点上,帖张战区图上来。由这一点可看出共军之决死决心,以及张灵甫在三面被围的战役情况下不退守垛的后知后觉。所以垛庄被围,就基本确定了张灵甫的命运了,这个时候如果张能够以决死之心,考虑此后一天到两天的事情,可能还有得转机。可惜,他要调动自己的统帅来“中心开花”。

点看全图

5、蒋军45万兵力在100公里范围内的战略考量,一点儿实质性的价值都没有。共军敢于在蒋军集团中硬挖出张灵甫这块骨头来啃,就不可能留出让蒋军集结如此大兵力集群的时间--------时间,这个战略因素,作者的观念敏感性实在是太弱了。在国内战争时期,集结并调动如此兵力的集群,就以没有战事而言,应该是怎样的一个基本时间需求,作者有这个概念吗?我可以负责任地讲:3~5天内整个集群行动开始协调一致了,就算是不错了。这还得是在杜聿明这样的强手全权指挥,并全部是蒋系主力部队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做到。

6、蒋军当时外围没有救援,这个是胡扯了。25师黄百韬的进攻是有名的,7军与整65师,也是投入战斗的。要说蒋亲到徐州坐阵,还有人敢于草率的话,我是不相信的。这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就出在这个“中心开花”战略,并不是统帅决心并最终成为贯彻一至的蒋军决心。张灵甫调动统帅决心的作法,绝对是他自取死路的根本原因。

至于文中说华野战后轻松清点战果,撤出战半后发现74师还有残余而重返战场,这种描述简直就是拿战争当儿戏。74师有残余,只可能有两个理由让华野继续战斗:一是张灵甫没发现,二是俘虏报告还有残余;实际上战史中早有交代,这两个理由都存在。

7、“如国军将士不惜血本地向张灵甫靠拢,只怕华野当时就要崩盘”------知道塔山是怎么打的吗?

还有一个问题,根本没有算时间。以三天时间,有多少蒋军有能力可以做到“不惜血本向张灵甫靠拢”?何况这种决心蒋军从统帅到将军到士兵根本没时间来贯彻好?要知道,对手华野可是经过了整体的动员与整体的安排,以决绝的态度,发动这场战役的。仅45万人这个决心的形成,需要多少时间,知道吗?

孙子兵法云:“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张灵甫勇则勇矣,然而垛庄放弃为不智,3万余将士猬集于孟良崮而保障全无为不仁。“忿速可侮”张的结果,孙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写好了的。

要说我们在这场战役中应该有什么领悟的话,我愿意把孙子兵法的这段话帖在这里,请大家细细领悟:“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拈字儿生

家园 主贴与驳文,战役的最基本状况都没搞清。张灵甫既没那么愚蠢,也没那么崇高

谈孟良崮,先搞清几个最基本的要点:

1。“中心开花“是张灵甫自己确定的?答案:不是,他原本可没那么悲壮的想法。所谓单骑闯营的崇高牺牲精神,或者是匹夫之勇愚蠢的自作主张,不过都是别人强加的想象而已。张灵甫既没那么愚蠢,也没那么崇高,现在却众口铄金搞得象真的一样。建议去看看张军长上山当晚他曾经有过的意图及后来收到的几则电报命令。

2。张灵甫不顾大本营垛庄?建议先研究张军长撤退到孟良崮之前当天一大早发布的命令,看看他原本要退到哪里,命令中各旅分别应到达什么位置,他的师部设在哪个位置(垛庄的后方!),再说不迟。看明白了这些,也就知道他那时根本无意单骑闯营搞什么“中心开花“。

3。他为什么会上山?建议去研究一下他撤退路上发生了什么事,看看地图上1纵箭头在哪里,当时是几点钟,他还能往哪里走,再谈。用叶飞的话说,张灵甫不上山,半天就灭了他;让他跑上山,华野差点打出长征的后果来。虽然有点夸张,也可见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对他上山与不上山的看法。

张灵甫毕竟身经百战,对于身处的战场凶险,自然比我们这些纸上谈兵者懂得多。为什么在明知缺弹少药的情况下去做肉包子馅?他难道不懂国军”各自为某,同床异梦“(张自己的话)?他不明白孟良崮地形?恕和尚说句大话,恐怕没几个人看过张军长自己的战报,要知道在出发进攻坦埠前74师已经在孟良崮若干山头与小股的解放军转过好几圈迷藏也搜过山,早知道那山是咋回事,并非如某些书信誓旦旦所说,张军长撤到这里看见这山地势险要,突然拍脑袋要上去寻死。

不寻常之事,必有不寻常之因。要谈孟良崮,先了解剖析74师从出发、进攻到撤退、上山,其间一连串的变故,光凭市面上的大路货很难谈出道道。

另外,所谓黄百韬拼命救,也就25师自己在表功,早干吗去了?王凌云战役结束前一天赶到25师去了解情况,说老黄还留着主力在观望尼于是俺们整9师也停一边学模一起看焰火咧。反正死人是不会为自己辩护的,呵呵。

74师有残余,“驳文“说的两个理由也都不正确。建议去看看粟裕的回忆录。

关键词(Tags): #孟良崮#张灵甫
家园 天马山是正好有个营路过才守住的吧

解放军战史也承认这点啊。

黄作为杂牌也不敢不卖力啊,要不然脑袋真要掉的。

他可不象李天霞人脉关系广,可以用金条买命。

家园 你的口气也不小,

第3条就有问题,还“半天就灭了他”;上山好?张灵甫当时也认为上山好,上山到底好不好?

“到十四日上午,敌第七十四师发现我军已迂回到他们的翼侧,有被包围的危险。便仓猝收缩南撤,企图通向垛庄。但撤退中发觉垛庄已为我所占,只得退缩到孟良崮、芦山地区,并不得不把美式重炮和许多现代装备丢在山下,因而丧失了它现代化的“优势”。”

攻占垛庄是当时最后一个战机,我想没什么疑义吧。张不乏勇气,但却想求更大的战机,用心不一,兵家大忌;否则最多鱼死网破,粟何能全胜?

“我第六纵队则从鲁南之白彦地区兼程向垛庄急进,以断敌退路。”

“第六纵队于十四日晨到达距垛庄西南二十余公里之观上、白埠地区。”

十五日拂晓,我第六纵队在第一纵队协同下攻占了垛庄,第八纵队则攻占了万泉山,三个纵队打通了联系,最后封闭了合围口”

“当时第六纵队距垛庄约一百公里之遥,一路山区,他们十二日接获命令后,立即收拢部队,急速开进,十四日即抵达垛庄附近。”

点看全图

张灵甫回师发现垛庄被占,即掉头上孟良崮。

我以为不妥。此时,包围圈刚刚形成,活动空间较大,可选择多种攻击突围方案,何弃攻取守?

我认为,可选择垛庄为主攻方向,总结一下,垛庄有五可攻:

一、攻占垛庄可大量消灭敌有生力量,并严重打击敌围歼我之信心;

二、垛庄地势平坦,正当公路,便于与友邻协同,便于部队展开,便于发挥机械化、重武器威力,进可攻,退可守,随机应变;

三、以逸击劳。6纵王必成十二日得令,十四日到垛庄,急行军一百公里山路,可急攻,不使有喘息之机;

四、以强击弱。74师,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士兵训练有素,久经战阵,作战经验丰富,虽被围但建制完整,士气高涨;且装备精良,信息通畅,有空中掩护和空投物资;

五、以胜击败。王必成是张的手下败将,这样的对手,你不打他,他就是复仇的疯狗,你打他,他就是整个包围圈上最薄弱的一环。

战机稍纵即逝,却寄望于外,何不智若此?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家园 【文摘】解放战争中最为关键的“辽沈战役”

发贴者:pla1927 2006/08/14 11:00

解放战争中最为关键的“辽沈战役”

辽沈之战是国共之争的分水岭,可以说是整个解放战争中最为关键的战役。我想对此战谈谈一些个人看法。当然都是纸上谈兵,贻笑大方。

  先看我军方面,毛在48年9月7日,给林一个电报,“我们准备五年左右(从一九四六年七月算起)根本上打倒国民党,这是具有可能性的。只要我们每年歼灭国民党正规军一百个旅左右,五年歼敌五百个旅左右,就能达到此项目的。过去两年我军共歼敌正规军一百九十一个旅,平均每年九十五个半旅,每月八个旅弱。今后三年要求我军歼敌正规军三百个旅以上。今年七月至明年六月,我们希望能歼敌正规军一百十五个旅左右。此数分配于各野战军和各兵团。要求华东野战军担负歼灭四十个旅左右(他们七月歼灭的七个旅在内),并攻占济南和苏北、豫东、皖北若干大中小城市。要求中原野战军担负歼灭十四个旅左右(七月已歼两个旅在内),并攻占鄂豫皖三省若干城市。要求西北野战军担负歼灭十二个旅左右(八月已歼一个半旅在内)。要求华北徐向前、周士第兵团歼灭阎锡山十四个旅左右(七月已歼八个旅在内),并攻占太原。要求你们配合罗瑞卿、杨成武两兵团担负歼灭卫立煌、傅作义两军三十五个旅左右(七月杨成武已歼一个旅在内),并攻占北宁、平绥、平承、平保各线除北平、天津、沈阳三点以外的一切城市。欲达此目的,战役部署指挥的适当,作战休息调节的适当,是决定性关键。你们如果能在九十两月或再多一点时间内歼灭锦州至唐山一线之敌,并攻克锦州、榆关、唐山诸点,就可以达到歼敌十八个旅左右之目的。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因为锦、榆、唐三点及其附近之敌互相孤立,攻歼取胜比较确实可靠,攻锦打援亦较有希望。如果你们以主力位于新民及其以北地区准备打长、沈出来之敌,则该敌因受你们威胁太大,可能不敢出来。一方面长、沈之敌可能不出来,另一方面锦、榆、唐诸点及其附近之敌(十八个旅)则因你们去的兵力过小,可能收缩于锦、唐两点,变为不甚好打而又不得不打,费时费力,这样就有可能使自己陷入被动地位。不如置长、沈两敌于不顾,专顾锦、榆、唐一头为适宜。再则,今年九月至明年六月的十个月内,你们要准备进行三次大战役,每次准备费去两个月左右时间,共费去六个月左右时间,余四个月作为休息时间。如果在你们进行锦、榆、唐战役(第一个大战役)期间,长、沈之敌倾巢援锦(因为你们主力不是位于新民而是位于锦州附近,卫立煌才敢于来援),则你们便可以不离开锦、榆、唐线连续大举歼灭援敌,争取将卫立煌全军就地歼灭。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于此,你们应当注意:(一)确立攻占锦、榆、唐三点并全部控制该线的决心。(二)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三)为适应上述两项决心,重新考虑作战计划并筹办全军军需(粮食、弹药、新兵等)和处理俘虏事宜。以上意见望考虑电复。”而9月12日,辽沈战役即打响。从这个电报看,我军发起的不是后来看到的辽沈决战(解放全东北,全歼东北敌军)。之所以打成辽沈决战,则是随战事发展而临时打成的。毛的战略是通过三次战役一举奠定东北华北之优势。所以打下锦州后,按照毛的电文,毛设想下一步战略是继续南下,打到华北,将东北和华北连成一片。将东北华北之敌封闭集中在沈阳,北平,天津几个孤立据点。类似于决战前的东北(敌人集中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孤立据点)。所以35个旅的任务就是在上述战略考虑上提出的要求。这个战略气势恢弘,可以一举奠定我军在东北华北的优势,但风险比较大(主要指挥权和兵力分配的问题)。

  林的战略决策过程相对而言则复杂的多。最初由于南下打锦州的风险太大,这里有后勤补给,部队的攻坚能力,沈阳和华北部队的夹击等诸多问题。一旦打不好,东北优势局面则不在,最坏的可能甚至是敌人一战定东北。东北的战略地位位居五大战略区之首,只能胜不能败。有的人认为辽沈很简单,因为我军人多。可要知道打仗可不是光看人多的,不然去台湾就不是蒋了,美国也不敢到处招摇了。再说东北敌我双方军事实力大体相当,林有70万部队,东北敌人有55万,都是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还有海空优势。所以有台湾学者在评价此战时,并不认为我军军事占优势,相反认为国军军力战优。此外我军要面对的情况很多,比如长春的部队突围,沈阳的部队去援长春,沈阳部队直接走营口甚至直接进攻哈尔滨等这些情况战时虽然没有发生,但必须要准备兵力考虑到。此外我军是攻坚战,这个可不比野战,另外华北出援的部队有多少,数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是否跟得上等等,战争可不是游戏。所以林最初的战略是先打长春,如果能吸引沈阳守军来援,就可以围点打援。沈阳守军不援,则打下长春。且打长春的补给线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就算一时打不下,风险也不大。其实这个战略并不差,有人担心这个战略可能会让东北敌人跑掉,但其实可能不大。为什么呢?因为沈阳敌人想跑也不是那么简单就敢跑的,从试打长春时沈阳敌人一直按兵不动可以证明。毕竟从沈阳撤退到锦州,长途跋涉,我军又最擅长野战,这个风险比较大。而在技术上,锦州敌人能跑,但也是不可能跑的,想想锦州敌人跑了,东北成什么样了。所以这个战略从毛到朱都是同意的。但林试打长春后这个战略就出现问题了。原因是长春并不好打,要打长春必然要付出相当的代价,此时敌人或走或战的主动权就把握在卫的手里了。所以林开始考虑南下作战,另外提一下,试打长春虽然没打好,但为之后的南下做了很多的铺垫,部队期间扩充了兵力,进行大练兵,攻坚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大提高。可以说试打长春的挫折对之后的锦州,塔山,黑山作战帮助很大。如果一开始不打长春而直接南下,从打长春的结果看,南下作战恐怕不让人乐观。当然不好这么简单比较,但有一点要明确的是辽沈的胜利是建立在秋季南下的事实上,春季南下结果怎么样历史没有给其证明的机会。

  但林南下的目标一开始似乎也不是锦州,而是沈阳援兵,这点从一开始林平分兵力可以看到。从这点看,卫担忧林南下是围点打援不无道理。如果廖走的快,先送命的可能就是廖了。但沈阳方面迟迟不动,大军这么摆在沈阳和锦州之间也不是办法,说句玩笑话,数十万人光每天的吃饭就够呛了。林此时才真正决心打锦州,但林也未必是严格按照毛的战略去打的,林一直在关注着沈阳援兵,到后来,毛来电建议林调一个纵队去营口,两个纵队放在沈阳和营口之间,就是为了防止廖走营口。但林就没有那么做,林用三个纵队监视廖,这个姿态不是为了防止廖走营口,而是为了消灭廖。

  所以辽沈开始的并非决战,而是锦,榆,唐战役。战役的目标是攻占锦州,榆关,唐山,封闭卫集团于东北,切断东北和华北敌人的连接。这个战略很是符合毛的风格(气魄大,一举奠定东北华北优势。如果换作是我,哪怕廖不出来,也不会南下,我选择先封死敌出东北之路,等解决了东北后再南下更保险,毕竟毛的那个战略要同时面对敌东北华北两大集团,是由林统一指挥还是林只负责东北?把东北之敌集中封闭在沈阳需要多少兵力?把华北之敌集中封闭在北平和天津需要多少兵力?即动用多少兵力打华北的问题,兵少了可能打不到目的,兵多了则使东北空虚)。但战场的形势千变万化,长春有望迅速解决,这样就没了后顾之忧。廖又待在新立屯迟迟不动,此时林认为有全歼廖军团之把握,于是电告毛,决定回头吃掉廖军团。毛立刻就同意了,这样一战解决了东北。所以辽沈之所以能演变成决战是随着战局的变化打成的,不是事前设想好的。虽然如果坚决执行毛的战略是无法决战的,但不能因此说毛战略眼光差,战场形势千变万化,能根据战场之变化而选择正确的战略才是最重要的。

家园 【文摘】解放战争中最为关键的“辽沈战役”续完

  再看国民党方面的反映。蒋想决战,林部补给线漫长,锦州有15万大军固守,攻锦必然需要付出极大代价。沈阳方面的30万大军,包括极精锐的廖兵团和华北援锦兵团夹击,一战可定东北。即使战果没那么辉煌,至少也可以重创林部,延缓林部入关;卫则固守原来战略,以守待变。当初卫入主东北,奉行战略即是重兵固守重要据点,拖住林彪,等待时机(包括国际方面的形势)。虽说卫入主东北是众说客之力,但我想卫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是很自信的,相信守东北(准确的说是沈阳)没有问题,只要固守沈阳,必然可以拖住林彪,这对于全国战场的支援极大。蒋先前提出将精锐撤到关内,卫不同意。卫除了不愿担负丢失东北的责任以及担心撤退的风险(30万人从沈阳撤退到锦州,在路上全军覆没的可能很大)外,拖住林部,不让林入关是让蒋极为动心的原因。另外在得知林攻锦后,卫可能认为林攻锦是个幌子,目的在于吸引其沈阳主力援锦,林最擅长围点打援,出援必遭伏击。一旦沈阳主力溃败,则守东北无望。所以卫不主张援锦与林决战,即使林破锦州,30 万大军固守沈阳,林想独占东北也不是那么容易。何况在华北部队的支援下,林彪未必打得下锦州。如果蒋不同意固守,则将主力撤到营口,虽然等于将东北拱手相让,但总好过将精锐损失在东北;廖希望沈阳主力撤到营口,撤出东北。当然,廖主要是从军事上考虑,希望保住东北的精锐部队。关于廖的战时决策会在后面讨论,但廖绝对不是一般人想的那么无能。相反,廖的能力很强。廖选择了当时最稳妥的做法,可惜选错了对手。

  我想,其实还有个更庞大的战略,就是东北华北一体,傅以部分兵力阻击我华北部队入关,集中精锐主力入东北参战,不计较华北土地之得失,先消灭东北林彪,这样国共之战有望改写。当然,这个战略也是有很大风险的,以林彪之才辅以东北地利,未必能消灭林。但如果能和沈阳主力合兵一处,则救东北精锐出东北的成算很大。不过以国军的组织结构和人事系统,进行如此大的战略失败的可能倒是很大。

  在战争初期,就初时的形势判断,卫的主张倒非常稳妥,出击极有可能遭到林的伏击。撤退则在战争未打之前就认输,将东北拱手相让。可惜蒋是领袖,没办法,只好组织廖兵团出击。当然,如果廖兵团一开始就全力出击,先死的可能很大,但如果先解决廖军团,则锦州和侯兵团压力必然大减,战事会如何发展也很难说了。如果时机选择在林全力攻锦时,可能效果不一样。这对林的压力,锦州部队的士气,华北部队的士气可能都有影响。不过这个时机很难把握,毕竟林打锦州的时间太短。稳妥的做法就是廖那样,切断林的补给,看林的行动决定自己的行动。如果林长时间无法克锦,阻援又不力,此时全力援锦一战可定,最不济也能解锦州之围,变东北被动为主动。所以锦州战役的成败取决于锦州能守多久。但锦州战役的重心则是塔山,锦州能守多久,很大程度取决于塔山能守多久。

  

  战争打响后,侯军团全力攻击塔山。锦州则固守待援,廖军团不是西进援锦而是北上占领彰武而。后人在评价此役时,多指责廖的无能。其实如果换个角度,站在廖的立场看,廖的决定是符合战场形势的。廖的想法是在尚未清楚林的真实意图前,不能冒进。因为围锦打援是林的拿手好戏,贸然出击极有可能中林圈套。卫就对此深信不疑,甚至打赌说廖军团出辽西必定全军覆没。廖北上不是消极避战,而是待机而动。占领彰武,切断林的补给线,这个对林的打击的确很大,要不是后来我军组织了一列火车及时运送了1700吨军火到锦州,战事还很难说(象塔山那边就说了,我不要人,我只要手榴弹)。然后廖开始静观林打锦州的情况,一旦林久攻不克,或付出极大代价克锦,就立即挥师和侯军团夹击林,重演四平之战。万一林克锦,则率部退向沈阳或营口。廖对自己率部撤退的能力极有自信,在缅甸就曾大放光彩。可以说这个决策就战时来看,无疑是非常稳妥的,可以说是相当完备。这些都反映了廖的军事才能是相当优秀的。也不能指责廖撤退的时机太晚,这个不是廖的过错。廖无论是继续西进还是回沈阳或者走营口都是关系到东北问题的战略大事,回沈阳意味着固守东北,走营口意味着放弃东北,继续西进是送死,这种战略决策不是廖这个兵团司令能决定的(19日蒋在北平召集卫,傅,杜开会讨论)。15号锦州城破,到20号晚上廖接到命令,花了5天时间,但这5天就判了他死刑。打完锦州战役,毛在打锦葫不宜太迟的情况下还建议林休整15天。但林休整了5天,19号就提出了歼灭廖的作战设想。另外说一下,我觉得长途奔袭去围歼廖,风险同样很大,一旦廖缩回沈阳,则可能前功尽弃。单凭四纵未必能挡住侯军团收复锦州,而我主力在新力屯附近,打沈阳准备不够,打锦州则士气,补给都未必好,且部队疲惫。廖他不知道毛的战略,也不知道林的想法,但他在黑山受阻后,毅然决定撤退而不是死打黑山(凭廖军团的战力,多打几天没什么问题,如果不是我军改打锦葫芦为他的话,他是有足够的时间行动的),不能不说其有相当的才华。可惜他遇到的对手太强。当然,从战后看,换个头脑单纯点的能够坚决执行任务的人去指挥援锦也许效果更好。

   31小时攻克锦州,这无疑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克锦之后,蒋认为林部消耗极大,已经撤退了,于是命令廖军团和葫芦岛各军南北夹击,收复锦州(蒋任命杜聿明指挥葫芦岛、锦西部队向锦州攻击。杜赴东北,结果其徐州攻略被刘等改得面目全非,等他从东北回来,中原战场也已经岌岌可危了,东北一仗可谓损失惨重)。卫依然主张固守沈阳,这在当时是很明智的。走营口是有很大风险的,走营口的时间以及国军的海运能力未必够廖撤退,而廖身边还有3个纵队在监视着他,林的主力正在兼程疾进准备消灭他。但如果退沈阳的话,一来和沈阳距离近,二来有沈阳方面的接应,此时我军将不得不开始第一次战役,将继续南下,打榆关和唐山,而这个战略前面说了,是有一定风险的。

  战术方面,31小时下锦州(四野的攻城战术尤其是四野的炮步协同作战能力值得总结,这点朱瑞功不可没),10月15日破锦,只休整了5天就开始了围歼廖的战役。廖有10万精兵,尤其是新一,新六是精锐中的精锐。只用了这么短的时间来准备,实在是太可怕了。当然,林对大规模围歼战极有心得,即使是之前不擅长的攻坚战如今也今非昔比(攻锦,塔山,黑山阻击),可见部队的战力有了如何的提高,所以今天看来比较行险的战略在林看来可能倒是极有把握的。另外林在指挥围歼廖军团时所采用的战术值得后世研究,可能有人认为完全是廖军团自己的溃败。我个人认为,可能不是那样。廖经历过缅甸之战,率部撤退极有心得。廖的新一,新六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且都经历过缅甸之战,败未必乱,且廖当时是主动撤退而非战败。另外,围歼廖军团后,有部分国军将领不服,说林打仗偷偷摸摸的,有本事双方摆开架势好好打一场。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林指挥的精妙,决非廖军团自己的溃败那么简单。

   综合辽沈战役,我军以伤亡6.7万人的代价歼国军47.2万,解放全东北,战果可谓极其辉煌。其中2天全歼廖军团,用兵堪称经典。

按:出头的椽子先烂呀,如果把张灵甫和廖耀湘换一下,形势还会一样?

家园 以前看到的资料,不过不太确切了

说整编74师、第5军和整编第11师这三大王牌部队本来是集中使用于华东方向,结果中原刘伯承怎么折腾一番,折腾得第5军和整编第11师被调走了,似乎有两头跑的印象。哪位要是有详细资料,能不能补充补充?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