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鹰击长空 -- 南山贼

共:💬27 🌺4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鹰击长空

想了半天不知道我这篇东西该放到哪里去?既然萝伏要投名状还是放到演义来吧。

大词人、大美食家、北宋朝廷内的长期反对派苏轼苏东坡先生在山贼老家曾经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从这段文字看来当年他老人家出猎时右胳膊上站着苍鹰,左手边牵着猎狗,率着大队小弟真是威风凛凛,当然要是真的碰上老虎不知道还能剩下几个。这只被他老人家擎着的苍鹰就是被人驯化专门用来打猎的猎鹰。

  驯养野鹰用于狩猎活动,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据考证,鹰猎最早起源于东方,公元前721~705年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在位时便有鹰猎活动。大秦宰相李斯先生临死前想着能回过头去过“牵黄犬,臂苍鹰,出上蔡东门”的日子说明咱们的鹰猎历史也不会短了,当然咱们国家似乎对鹰猎之事看作一种捕猎手段,不像西方是一种身份象征。当然咱们国家也有摆谱的人,最牛的说法是带四只动物打猎的,一只狗、一只大鹰、一支小鹰、一只羊。打猎的时候先放大鹰不摘头罩,待大鹰飞上天后放小鹰,小鹰在空中叼去大鹰的头罩,大鹰和猎狗补到猎物后用羊驼着回家。整个一天方夜谭。

如果要说咱们国家鹰猎最盛行的时代应当是那些游牧民族的王朝,例如契丹,他们亡国的导火索之一就是“海东青”——一种凶猛的隼类猛禽,关于海东青到底是什么有很多说法,有人说它是虎头海雕,但是虎头海雕的个头相当大,其习性也不是像史书中描述中的能够捕杀天鹅,倒是游隼和猎隼这类以鸟类为主食的隼类猛禽个头小巧,敏捷灵活,速度惊人,更符合海东青的形象。

十字军东征后,从惯于驯养猎鹰的贝都因人那里学会了鹰猎术(这些贝都因人到今天都是鹰猎活动的最大支持者,并且支撑着世界大部分的猎鹰贸易),并将此术传入欧洲大陆。鹰猎一传入欧洲就成为特权阶级专有的消遣活动,同时也成为身份的象征。第一本对猎鹰的习性、特征、如何捕捉、驯养、如何使用它们打猎的书就是神圣罗马的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弗雷德里克二世创作的,他是一位相当有个性的人,在当时大家主要把亚历士多德的说法当真理学习的黑暗时代,他却依靠观察来获得更准确的知识,例如他曾经描述过雁群飞行时头雁是由雁群中的大雁轮流担任的现象,而这些直到近代才为人们熟知。这位作为欧洲救世主出生的皇帝是霍亨施道芬家族的最后一个子嗣,他的爷爷就是巴巴罗萨——弗雷德里克一世,他爹是穷光蛋康拉德三世。这方面后来的几位法国国王也是专家。

在当时的欧洲,鹰猎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普通人根本就不能拥有猎鹰,就是贵族内部也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如果不守规矩超越了阶级就会受到砍手的刑法。这个等级一般是这样的:国王可以饲养矛隼也就是大隼,伯爵的手腕上只能蹲一支游隼,至于教士么,他们只能使用苍鹰。这几种鸟类在中国都有分布,但是我们使用的主要是苍鹰,这和我们的猎物主要是兔子和狐狸而西方的猎物主要是野鸡和大鸨有关系。我国古代称隼为鸷,是疾飞之鸟的意思。隼跟鹰的重要区别在嘴上,隼上颌边缘有一个锐利的齿突,而鹰没有。隼的体型一般比鹰小,它翅膀尖长,善于疾飞,有鸟中歼击机的美称。游隼是飞行最快的鸟类,它在攻击时的速度能够达到300公里/小时,这是它不需要利用它的喙和爪攻击猎物,强大的冲击力就足以要猎物的命。

矛隼的拉丁学名为Falco gyrfalco,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北部的新疆、青海以及东北部的黑龙江等省区。 它是体型最大的隼,所以又被称为大隼,体长50~63厘米。头顶为白色且沾带有棕色,并具有较细的褐色纵纹。上背为褐色,具有淡棕色的斑纹。下背呈灰褐色,并具有褐色羽干纹。尾羽为棕褐色,具有污白色横斑。下体呈白色,腹部有稀疏的羽干纹。矛隼按羽毛的颜色分黑、白两大类:黑型的基本色是浅褐色,白色的大体上白色而有矛形斑纹。矛隼凶猛敏捷,既能捕捉飞行中的鸟类例如液压、灰雁和鹤,又能逮住地上奔跑的小型兽类例如狐狸和野兔以及大鸨这样的大型鸟类,所以被称为猎鹰之王,在欧洲松鸡是矛隼的主要猎物,野生的矛隼会把巢建在悬崖的岩石上。捕捉幼隼就要冒双重的危险,因为矛隼是种领地观念很强的动物,它的攻击也是凶狠的,狐狸是绝对不敢靠近矛隼的领地的,虽然双方的食物并不交叉。矛隼的孵化期长达28、29天,需要46到49天小矛隼才能第一次飞行,在漫长的抚养小隼的过程中大量的鸟类和小型兽类都要遭殃,矛隼简直就是杀戮机器。(待续)

关键词(Tags): #鹰猎、矛隼元宝推荐:无斋主人,
家园 在线刷屏等......

顺便坐个沙发

家园 原来山贼兄老家在密州啊

青岛一带好啊,老兄应该起名叫海盗才对啊

山贼兄莫不是林大或农大毕业的吧,对农牧领域这等熟悉

家园 沙发没坐到,跌了个屁墩儿......
家园 我这儿有张旧报纸

铺在地上将就吧

家园 离海还有段距离,平时没有沿海的概念

就是一刮台风总能赶上暴风大雨,另外有一次大雨之前我闻到空气中浓烈的腥味,这才有沿海的觉悟。

也没有上农牧业大学,就是有个妹妹是在农大,还是学食品的。说的底是山贼喜欢一切不能当饭吃的东西——我老妈在中学是对我的评价。

家园 哈哈,小弟是喜欢一切能当饭吃的东西,送花

老家这几年禁猎,鹞子就蹲在村里的柳树上,动不动就扑小鸡(注意,这可是光天化日纵目睽睽之下,在农家的院子里),回家时经常看见肥硕的母鸡和机敏的鹞子搏斗,往往是鸡胜鹞败,所以人们也往往不去参与。据贼兄所说,“游隼是飞行最快的鸟类,它在攻击时的速度能够达到300公里/小时,这是它不需要利用它的喙和爪攻击猎物,强大的冲击力就足以要猎物的命。”由此推断,这鹞子的动能、动量也一定不小,可见这地球上最强大的鸟类非我堂兄家那只英雄母亲芦花老母鸡莫属

母爱的力量呀

PS:小弟我现在知道这贼兄可是吉林人,还有鲜族血统,不给我们这些后辈教一教“朝鲜泡菜”的做法可是过不去的哦

家园 哈哈,偶可没有鲜族血统

要说有那也得是我儿子呀。泡菜的事不说也罢,那东西不是自己家能做好的,我就从来不吃家里做的泡菜,家里做的只能用来做汤。

家园 【原创】鹰击长空二

游隼也是常用的猎鹰。在隼类中也算较大的一种,它体长约0.5米,双翅展开可达0.7米左右。主要在开阔的原野上活动,农田、草地、河谷及山地丘陵都可以看到它们矫健的身影,甚至今天的很多大城市里也能看到它们在钢筋混凝土丛林中掠食,例如著名的马德里猎鹰和温哥华游隼。前面说了游隼是飞的最快的鸟,它们的主食也是鸟类,而且大都在空中捕食。当它们所定目标以后就以高速扑向猎物,再接触猎物的一刹那伸出利爪猛击,这时猎物通常会昏过去,游隼不等猎物落地,就会再追上它们将他们带回巢里,可见它的速度又多高,为了获得更高的加速度,游隼常常站在悬崖和大树的顶端观察可能出现的猎物,而不是象苍鹰那样盘旋在空中,这是因为为了获得更好的加速性游隼的翅膀比起鹰来要短小,不适合盘旋。进食时,游隼一般先用利爪刺穿猎物的颈椎骨,再用嘴啄破猎物颈部血管,有时甚至啄断猎物的脖子。然后,它撕掉鸟的羽毛,撕食猎物的肌肉。一窝游隼在一个夏天能吃掉300只中等大小的鸟。它们的食谱中包括针尾鸭、赤颈鸭、绿头鸭、银鸥、斑鸠、野鸡、野兔、鼠和昆虫等。这个食谱一网打尽了欧洲的猎用鸟,正因如此,游隼才广受欧洲贵族的喜欢,相较而言矛隼的训练和猎物都更为挑剔,所以法王才会有他是最后一个懂得猎鹰的人的说法。

  今天城市里的游隼主要猎物是鸽子,它们总是蹲在高大的楼房顶端观察着鸽子的动向,一旦有机会就会俯冲下来,游隼几乎是鸽子的天然克星,一战期间,德国曾驯养大批游隼,用它们在空中截击同盟国用于传递消息的信鸽,主要是在一战的堑壕战阶段,这时期的部队携带信鸽是件平常的事,因为这是当时最快的通讯工具,当时产生了很多功勋鸽。游隼确实破坏了协约国的战地通讯。但是,游隼不能识别敌我,它们也不会放过德国的信鸽,德国人这才被迫停止使用游隼。

  游隼在中国并不常见,但另一种我们熟悉的隼是猎隼(Falco cherrug),猎隼别名猎鹰、兔鹰、鹞子,就是著名的空中翻身动作创始人。猎隼比较小体重只有510-1200克,体长278-779毫米,头顶砖红色,具暗褐色纵纹,后颈色较淡,具较窄的纹;颊部白色,背、肩、腰暗褐色,具砖红色点斑和横斑;尾黑褐色,具砖红色横斑;翅亦黑褐色,飞羽内翈和覆羽具砖红色横斑和淡色羽端;颊、喉部白色;下体余羽白色沾棕并具暗褐色纵纹;下腹、尾下覆羽和覆腿羽白棕色,具较细的暗褐色纵纹。猎隼虹膜褐色;嘴褐色;跗謶暗褐色。爪黑色。

中国的新疆阿尔金山、阿尔泰山和可可西里都是猎隼的主要活动区域,它们善于捕捉岩鸽、鼠兔,并且易于驯养,所以成为阿拉伯国家富豪们最喜欢的猎鹰,因此也给它们带来了灭顶之灾,大批来自国外的猎隼贩子勾结国内不法分子捕捉猎隼进行走私,所以猎隼也成了电视新闻中出镜频率最高的猛禽。

在咱们国家主要的猎鹰是苍鹰,以至于苍都变成鹰的代名词了,用于猎用的苍鹰俗称一根钉,这种鹰体形修长,雄鹰体长0.5米,雌鹰比雄鹰大,约0.56米,翅膀短圆,善于翱翔也可疾飞,最喜欢的猎物就是兔子和黄鼠狼。捕猎时猎人和猎犬在野外展开,喧嚣着前进,一旦猎物惊慌失措的逃跑而暴露时,苍鹰便迅速出击,一举抓获猎物。传统的东北满族鹰猎有一个特点,他们的猎鹰在第二年春天的繁殖季节会放飞,让它们自由繁殖,猎人们重新捕捉雏鹰进行驯化,不过上次我倒是看到有人捕捉成年鹰进行驯化的纪录片,先佩服一下。

  通常来说驯鹰主要是驯化幼鹰,苍鹰常常把巢建在高大的树木顶端,巢搭的有点象喜鹊巢,但是个头大很多,所以不难辨认,但是到鹰巢中掏雏鹰是件很危险的活,假如它们的父母恰好回来就会遭到攻击。我小时候比较走运,掏了几次都没有碰到老鹰在家的情况,累计共得了三只小鹰,所实话,小鹰长得很难看,没什么毛比乌鸦都不如,还站不稳当。第一次抓的小鹰比较命苦,当时山贼找不到什么东西喂它,就天天抓蜗牛给它吃,估计也是饿极了,蜗牛它也吃的挺香的,只是吃蜗牛似乎新陈代谢比较快,雏鹰天天拉稀,后来就死了。于是我就搞来了第二只,这次山贼吸取了教训,知道老鹰爱吃小鸡,于是整个农场养小鸡的人家都会发现自家的小鸡被“老鹰”叼去了!只是这样的食物来源太不可靠,完全依赖母鸡和山贼谁更勇敢。所以后来可怜的小鹰又死了,估计是死于消化不良造成的肠胃炎,因为那次山贼对母鸡的讨伐大获全胜,俘获了很多它的喽罗。

第二年的饲鹰比较成功,这只鹰后来能够从屋顶接受我的召唤飞到我的胳膊上,正当山贼恶补熬鹰知识打算训练一只威风凛凛的猎鹰时,我的猎鹰自不量力的攻击了一只雄鹅,结果负了重伤,最后它死的时候仍然凝视着蓝天,似乎在控诉山贼的罪恶。(山贼为鹰报酬的战争也以失败告终,那只鹅的战斗能力在土狗之上,远远胜过一级山贼)从此以后我就只对空中翱翔的猎鹰行注目礼了。或许今天空中之王的越来越罕见也有我的一分过错。

关键词(Tags): #游隼、苍鹰
家园 上次在学南朝鲜糯米鸡时,贼兄说:"

" 从生活习惯上说算半个鲜族人。在延吉生活了好多年呢,不会连山胡萝卜和人参也分不清吧。另外现在人参卖的就是胡萝卜价。 "

看来是小弟我看错了,不过,在这里....对,各位看官,就是这里,贼兄又说:"哈哈,偶可没有鲜族血统要说有那也得是我儿子呀。泡菜的事不说也罢,那东西不是自己家能做好的,我就从来不吃家里做的泡菜,家里做的只能用来做汤。 "

从中小弟我经过缜密的逻辑推理分析得出:

1贼兄没有过上周的光棍节,这是对广大男同胞的背叛!!

2南小贼(别打我,没贬义哦)可是混血儿,这个....这可是有杂交优势的,肯定冰雪聪明的会做泡菜!!!

3贼嫂可是鲜族,这鲜族的泡菜,就像东北人的酸菜,广东人的凉茶,山东人的大葱,是生活必不可少的,因此,贼嫂一定有着一双使大白菜变泡菜的妙手。

综上,强烈要求贼兄拉嫂子下水,就像顾经的伟大偶像票叔(还是叫票哥?)一样夫妻双双把坑填。

再送花

家园 不错不错,俺小时候非常热爱动物

养过狼狗,驯过黄雀,如果不是中学后兴趣转移,以俺的脾气,说不得就学这专业去了。

俺一女同学,学的海水养殖,最后据说在动物园的海底世界里经常潜到水里喂鲨鱼饭饭,实在是羡慕。

家园 东北地区的鹞鹰多极了,

只要老鹞子在空中一出现,院子里的老母鸡就咕咕叫起来,张开翅膀,把小鸡保护起来。这样的事,每天都会有若干次。

家园 山贼作孽呀,害死了三只鹰
家园 德国这里经常有报道小鹰从出生到长大的全过程。

就在地铁站里的大屏幕上播放,每天经过时浏览一下,很有意思。

死的时候仍然凝视着蓝天

小鹰眼里肯定映着白云之上鹰击长空的身影

家园 【击节送花】贼兄题目选得好,赞一个!

下一篇该写“鱼翔浅底”了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