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投票很多人似乎都觉得国内经济不行,到底为啥不行呢? -- 胡一刀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249 / 0
好上加好7/0稳中向好84/0不死不活64/0越来越差62/0自己晕菜了32/0
故作镇定或者装聋作哑对大势怎么走有影响吗
这不是你理解的了的事了
尤其是中国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是西方思维。
非不为,实不能,政令如果不一刀切根本实行不下去。
你也是金融从业者吧?
所以在搞斗争的时候,容易赢,因为不按套路出牌;但是搞建设的时候,就拉跨了!
疫情后经济清冷的原因,我觉得有两个,资金外流和美国脱钩断链,不说全部原因,起码也是重要原因。
资金外流有两大失血口,
一是房地产泡沫,通过高涨的房价大肆搜刮民间的资金,然后通过房地产高管外润,金元足球洗钱等方式逃到国外;
另一个是利用A股市场机制的根本缺陷,A股尤其是A股IPO的超高估值,搜刮股民(中产阶级)资金,然后通过上市公司高管和一些的IPO之前的早期投资者(面向中国高净值人群的私募基金)润到国外。
还有一大原因就是美国的脱钩断链,导致很多中、低端产业链迁出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说,非常期望华为能在全球市场击败苹果,这样就能把电子消费品的产业链留在中国。
好的一面是,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会让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中国领先的电网配送体系、新能源发电整个电力产业链,会在国内发展起来,并在未来抱团出海。未来C919/C929也能把国内的航空产业链发展起来,刚好波音也送来了神助攻。
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不确定,随口一说吧),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对传统行业的伤害,行业的垄断程度大大提高,传统行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被大幅集中到若干互联网巨头,并通过利润分配流向海外。
我不知道中央政府放水是不是好的措施,但不管怎样,放水之前应该先要把失血的伤口止住。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讨论除了浪费时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既然如此,我们还是就此别过的好,毕竟我和你都不是闲人。OK?
早年经历大家都知道,他是吃过在体制内不讲规矩的大亏,所以后面都走的很稳很小心,甚至是太磨蹭了。比如17年的时候克强就已经坡脚,开会前盛传要换。但最后克强还是在,现在回头看就是不想被资历和能力上比他强的比如73捡漏。这就属于缺容人之量,对自己不自信。
他是走经典流程的问责套路,而传统经济模式在棚改后就进入严重透支状态也做了很好的背景板,然后利用调控中搞些定向爆破(当然这个是副产品,调控本身还是对的和必须的),出了问题之后在名正言顺的逼宫问责。
这人肯定不是不知好歹的莽人蠢人,只能说是认知水平有限,得挨打才能有长进。比如现在对美的态度与其说是怂了,不如说是被现实教育过后清醒了。
而在经济金融上的问题是,没想到他对这块的认知水平可以差到这种程度。而中国经济金融又偏偏在过坎的脆弱期,能给他交补考费的次数真不多了。
顿生最近那个“世界都是草台班子”的感觉啊。美国两个总统候选人,一个77,一个81,参议员中位数72岁,国会议员中位数57岁。相比之下中国中央委员们最大的也就73,最年轻的54。然后美国还在拼命指责中国终身制,岂不搞笑?二战结束于1945年,经历过二战的懂事小孩最晚算1935年生的吧(二战结束10岁),今年也得快90了,算顾问把着关吧,然后芒格啊,西蒙斯啊都走了,巴菲特这些估计也快了。等再过五年估计把关的都差不多走了。统治世界的都是没经过二战的,然后60后们中国是文革一代,美国是越战一代,都同样经过价值观破灭的冲击,不同的是也许中国这代又经过八平方标志的失败,而美国那代经过的是苏联解体标志的胜利。加上人工智能以后弄几个心智不成熟的造个原子弹乱打,或者核大国撑不住原子弹落到宵小手中,这未来咋整啊。。。想躺平也难~
历史是his story (history) ,活下来的人讲的故事。
一尊下台了,当然就会有真相。
一尊一直在台上,这么简单的事情,当然就成了一片谜团。
工业需求下降,工业产品就生产过剩。
海精专存在吗?存在。但草台班也一样存在。
真要说,属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锅。任何体制的创立都是建立在吸收过往经验的基础上,他们在应对老坑的时候很可能就能体现出海精专。但面对新问题的时候,虽然不至于六神无主,但也至少是瞎子摸象,这就是草台班。
其实我还真希望他能像普构那样莽一下,狠一把。因为在面对变局的时候,往往是一力降十会的。所以我对他看法彻底改变的节点,就在22年底看到他慌不择路的样子。当时我就明白了,这人也许比较喜欢赌,但真正玩命是下不去狠手的。
刚从个游戏人那里听到个故事来做例子:他们代理的垃圾页游推广引流效果不佳,然后托关系找到在这个平台做的最好的友商去上门取经。对方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把后台数据各种素材 设的参数全开放给他们看了。于是他们回去依样画瓢,再试依旧不行。那就反思自己哪儿做错了呗,复盘来复盘去,没发现哪儿出错了——因为他们和友商代理的都是换皮垃圾游戏,也不存在产品力的差异。就在人快抑郁的时候,这老哥突然想到那个友商同时也是平台最大的合作商户。
这时他就想到一个问题:到底是因为那家做的最好所以才成为最大,还是因为他们是最大所以才做的最好呢。因为正常人的思维都是保守的线性的,都是先拿一部分预算搞个试水,看效果再决定下一步行动。但在平台角度就是你们所有人都在跟我开空头支票,我也分不清你们谁是真有钱谁是大忽悠。然后他就向平台问来了那家友商目前在平台广告账户里充值的金额,就向老板写了段简单汇报请求往平台打钱。一开始他还怕数额太大老板会盘问,准备一堆理由。结果老板就回了一个“好”。
最后钱一到账,他就打给平台那边的负责人,告诉他我现在是你的最大客户,我要我的广告今天马上跑起来。然后他就成为了那个平台的全国最佳合作伙伴,有几十批友商过来上门取经,他照例知无不言,开放后台数据给他们看。
都变成了企业和个人的存款。如果有资金需求,企业和个人当然会优先使用自己的存款,而不是去贷款。
中国的问题大家讨论够多了,我说说我现在乐观的原因。这个不是取决于某一点变化也不是取决于某个领导人的取舍。是中国积累的底蕴。这半年来和一些朋友不断复盘。曾经热炒的点现在大多在证伪。
比如印度制造和越南,从一开始我们多数中国人都知道这是个伪命题。印度自身的问题不在这里讨论范畴,我就说今年复盘的 一部分结论。
红海冲突后,世界几大航运公司改道。这时候国内一批学者惊呼对中国替代的印度优势巨大。毕竟对欧洲出口他们有距离优势。但是红海冲突后半年,我们这里拿到的数据是这样。航运费用翻倍后,对欧出口退出最多的供应商是印度。以至于,在印度转口贸易挤压的柴油大约两千万吨一度倾销 东南亚市场。而中国出口反而更稳定了,欧洲的经销商通过加大在欧洲的库存,同时一部分转移到中欧班列来消化。究其原因,印度制造无法承受航运成本的提高核心问题在 他们的制造还是中国零部件的贴牌制造,利润微薄。航运成本翻倍也不会影响我们劳动生产率带来的价格优势。随后,经济学人有文章批评莫迪经济政策,虽然经济学人的观点一贯高度政治化,但是他们的文章部分数据是值得参考的。比如,莫迪十年经济政策,经济增长实际考股市和地产,制造业比重这十年是逐步降低的而且印度居民负债率也是历史高点。当然这个还远低于中国,我们没必要五十步笑百步。我只是在强调 印度制造替代中国的前景还需要很多积累为前提。
同样作为中国制造的越南制造,现在正在受到汇率贬值带来的资本外逃。越南政府现在两难在于,由于对拜登政府把越南政府踢出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有期待。因此越南对现在汇率贬值迭加资本外逃保持克制。越南现在每天都有排长队在银行门口挤兑的民众,同时黄金在越南境内溢价是高于国际金价30%的水平。在此困局中,越南政府一个转变是推迟欧盟代表团考察越南一个月,优先迎接普京对越南的访问。也因此美国现在炒作越南对 俄罗斯将出口芯片。总之,越南经济现在在大考是一个现实问题。
中国经济的优势,有很多说法。我用一个比较简单的算法来推论。我这个推论是说服很多朋友的。这就是,以上海到南京为例。80和90年代,火车全面提速前,曾经的时速那是60公里。上海到南京常规班列6小时抵达。现在为一个半小时到一小时五十分不等。由于一小时班车很少这里踢出计算。上海到南京是中国最繁忙的高铁路段,截止去年公开信息每天上海南京之间的班次182次。我们假定的班次平均每列1000人。沪宁线日均运输 18.2人次。对比高铁前车速,18.2万人次至少多处了72.8万小时用来工作学习和消费。以此类推,基于高铁,航空,城市轨道以及港口公路和现代通信的综合基础建设。结合每小时的劳动生产率。中国制造的优势无可替代。这也是为啥东南亚和印度现在还是贴牌加工为主的根本原因。也因此沙利文今年公开在国会说,与中国制造脱钩的第一阶段失败了。不过后面还要继续就是了。
回到我们现在的问题,不管多少问题,现在矛盾中心是接班人问题。这个问题或早或晚都会解决的。而且解决方向国内已经没有分歧。并且因为央地矛盾的扩大,现在中央和地方尤其地方经济强省已经各玩各的了。从政治分歧角度,央地矛盾已经是建国以来最大,甚至是百年以来最大。但是我们经济并没有出现建国以来最糟糕的局面甚至百年以来最糟糕局面。上面叙述的中国经济积累的韧劲正在给我们政治上最糟糕的局面托底。同步我前面几个帖子详细说过,在新技术领域新能源领域还有由此产生的电网扩容等刚需他们会继续打造中国经济的新优势。多数人其实没有意识到,凭借我们今天和未来二十年的优势,我们的今天和我们不远的未来,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未来,我们和世界多数国家有着越来越大的技术代差。这个趋势已经不可逆。只是,我们今天 还没适应我们怎么把制造优势技术优势带来的综合优势变成我们经济和政治领域在世界市场份额的综合优势。但是对这个综合优势的努力已经行成合力。哪怕在政治矛盾高度分歧的当下,顺应未来的合力有能力行动的已经开始抱团出去了。部分落地的没有公开新闻不说,不然多数人难以适应。这就是 我今天感慨的,时代的风不知道什么时候 就变了的意思。
再回到我们的内部矛盾,解决矛盾的增量有保证了,解决矛盾的方向已经形成共识,解决矛盾的合力正在形成和磨合中。对比我们的对手美国,在上述的共识和合力中,美国已经不是我们首要的问题和对手。这个虽然已经是将近一年前的结论,但是今天依旧还有太多人没有理解,至少没有从官宣理解。同样中国围绕中国制造扩张国权的时候,美国也把自己的金融优势发挥到极致。本轮美国加息过程中,美国不管多少问题,美元的国际份额不但没有减少还有所增加,这是一个现实 。
但是美国现在遇到的问题,曾经我们在2008到2012时候遇到过,这就是美国内乱会深化到哪一步。美国犹太化的改旗易帜影响有多大,这不是中国的问题,但是这有助于中国在解决自身问题的暂时不需要把美国作为首要对手来对待。
结合你的帖子,从美国谈判回来的人提过一件事。那就是沙利文和布林肯这代人,他们对核威慑的理解就是美国可以威胁使用核武器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可以。这是他们肆无忌惮觉得自己赢麻了的基础。甚至对台湾海峡的兵推,美国的胜利也基于美国可以单方面使用战术核武器中国不报复,俄罗斯不支援,半岛不会有事,中国只有东部战区参战为前提。不如此你们不会理解美国决策为啥是今天的走向。
综上所述,我们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已经可以解决。我们需要的是过渡的时间。美国暂时看不到解决核心矛盾和冲突的方向。只不过美国针对中国逐步升级的全力以赴,技术脱钩进行时,届时见招拆招即可。
主席啊,我读您这段文字,感觉其实这游戏老板也是在赌。然后老板意识到自己是赌赢的,核心竞争力是运气,所以开放了各种数据给别人看,不怕人学去。
不知道阁下说得是哪些研发实力强劲的厂家是欢欣鼓舞的,真的很欢迎举出实例。以心脏支架为例,带量价格从1.9万搞到今天7/8百还不如一个刮胡刀贵,结果是什么?国内的微创现在搞成什么样子了?外企美敦力等不再引入新产品,这对中国患者是好事情么?骨科同样如此,带量采购以后国内威高业务一落千丈,外企捷迈邦美ZimVie退出脊柱业务。
也许会有人说什么病树前头万木春之类的,但去问问临床医生,是不是把这些进口产品留在关系户那去用,问问自己身边的上了年纪的父母亲们,这些年集采以后的药物药效到底如何,这还是有一致性评价的西药.
太扯了!
三十年代人家就经历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