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除了西安事变,张学良还做过这件好事 -- 忘情

共:💬50 🌺434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从1927到1937年,苏是一个理论相对成熟的,组织不太成熟 -- 补充帖

的党,内部还有很多思潮混乱,正逐渐走向成熟完善统一。

苏厉害的是共党取得了政权,拥有一个还不错的组织,在今天的宣传中大家认为20年代苏联就都成熟了,这是很错误的。当时苏对华国内的组织指导也是混乱的。目标不明,到底是国还是共?加上满洲共比例如何分都是问题。

所以张学良不好选择苏共。他就是一个民族主义富二代、官二代。

当年朝人民革命军(朝阅兵时黄军装的)也是一样复杂而混乱,经历了血的考验。

家园 但是,这个时候,哪怕1927年,张作霖挑战苏联,这合理吗?

看来你也确认当时的中共已经被抹到了脚底了,共产党这种极其卑微的状态,被张作霖用牺牲奉系对苏关系来解决,肯定是不合理吧?这不科学啊。

我想李大钊、任何人,判断张作霖不冲击苏联大使馆才合理吧?所以李大钊可以说有恃无恐,大使馆要比中东路的合法性大多了啊。

在这个时候,张作霖牺牲对苏日的平衡,他凭啥呢?他也要和蒋介石合作么?

家园 好像那时李大钊也是国民党,张抓的也是国民党
家园 说说看为什么张学良坚持不杀蒋并亲自护送他回南京?

你眼里看到的是利(东北军阀的利)

而我看到的是义(统一中国的义)

第一点东北易帜,你觉得做吴三桂很容易,你真正做主帅的时候你不需要担心日本人采取公开的军事行动或者暗杀,或者手下一帮元老的排挤,暗杀?

第三点,如果他真从东北军利益出发,为什么不一直扣着蒋介石?为什么还要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

历史很清楚,张学良在下定兵谏决心之前,已经和蒋介石公开表态了很多次要停止剿共抗日,他从来没有在蒋的面前掩饰自己的主张,甚至说到蒋介石这样说:除非你杀了我,否则我就要剿共这样的话。

通宝推:翼德,
家园 你可以看看《苏联情报机关20年代在中国》这书

网上很容易下载到,还有一本30年代在中国的,下载不到,买二手书又太贵,貌似就发行了几千册。

搜查大使馆以前,是和西方列强打过招呼的,得到了他们默许,那时候北京东交民巷有外国军队驻扎。

家园 张作霖当然反苏投日啊

当年流行的是帝国主义代理人模式。 列强不直接侵略,而是扶植代理人,要求排他性的特权。所以本来日本苏联也只能选一个。 当然选日本了。苏联当时在军阀眼里就是邪教。

认定了李大钊是替苏联做事,那就先杀而后快了。反俄是主流,所以孙中山的联俄才值钱。

家园 那个年代一夫多妻是合理合法的

根本不用藏着掖着

通宝推:翼德,
家园 那是他再度孤注一掷

西安事变前少帅和我党的协议现在已经不再是秘密,那就是占领大西北,建立西北国防政府,以少帅为主席和联军总司令。少帅也以盟主的身份致电要求红军攻击中央军,攻击马家军吸引火力为东北军占据大西北开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少帅对老蒋的任何“披肝沥胆”的“苦谏”,其实都是一种为达成控制大西北,让中央军不要进来的手段。说精明那是肯定的,至于说“苦谏”。。。见仁见智吧。

张学良也表示过:他对外会装老实一些,捧大老板登峰造极。以爱国抗日,使大老板无法反对。同时准备硬干。 (刘鼎报告)

以少帅的精明,当然明白虽然红军强悍,当时也不过是装备很差的两三万人,让张学良畏之有余,让他以为依仗而掌控大西北和老蒋分庭抗礼是明显不够的。

伍豪说动张学良最主要的砝码是苏联支持,西北国防政府可以和苏联结盟,苏联全面援助。这是张决心结盟的关键,而这一条却只是中共的想法,完全没有苏联方面的认可。

张学良不是小孩,搞西安事变是为了图存,但他也同样知道这是和蒋彻底翻脸了,他并非没解决老蒋的想法。张通知中共扣蒋时就说蒋的反革命面目完全暴露,因此中共开始才有杀蒋的想法。

但是很快中共中央决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苏联对张学良严加谴责,只和蒋介石合作,完全断绝了张学良的幻想。张学良知道苏援不可能后非常崩溃,这也不是秘密。

当时红军不过三万人,中央军几十万大军压境。红军虽然英勇,但是作战机动灵活,不可能去给少帅当炮灰。西北割据已不可行,东北军独立已经没什么出路。张放了蒋,除非是认命去国外做一辈子寓公,否则老蒋放不过他,结局不会比杨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少帅不顾周恩来,杨虎城都希望继续谈判,达成一个书面或有蒋表态的协议,在得到一蒋两宋安全承诺后,亲自送蒋,力争转圜。

这是他历来种种突兀手段,孤注一掷的又一次。虽然结局不尽如人意,也没有其他选择更差。

通宝推:川普,薄荷糖家族,
家园 你的关注点总是与众不同。

张学良金屋藏娇算个啥,搞女人也不止赵四一个,果粉的关注点十来个呢。从这个扯到沈飞,你也是牛皮!

通宝推:翼德,
家园 那么你是谁的粉丝呢?蒋介石么?张学良支持安内吗? -- 有补充

您的思路也是离奇,我回应一下啊:

第一的,您的这个资料从哪里来的?怎么来解释啊?

老蒋的许诺用一句时髦的话说那就是一国两制,换个旗子,少帅还是东北王,而且和日本打交道有国民政府撑腰了。

这段话前后我是看出来啥意思了,您是说张学良还不如吴三桂,我很想请问您,你这是揶揄中共和吴三桂关系密切吗?呵呵呵,一个人为人的阴暗是遮不住的。

您从哪里看出来蒋介石要让张学良只占东北的呢?

第二点啊,您说的题目是东北易帜,结果你到底谈了啥?难道蒋介石不是从东北易帜+中原大战许诺的北方一体化吗?

第三点,张学良怕日本人怎么啦,有什么问题吗?难道蒋介石不怕吗?你说锦州抗战不力,没毛病,可是,你不知道蒋介石寻求国联调节吗?你是真傻还是装傻呢?

你说张学良绕了个大弯,没毛病,可是我红军抗日从西北绕了大半个中国,你也不认可么?

张学良走的路线有任何问题吗?

第四点,红四北上经过岷县,让红军冲击一下中央军,张学良占点便宜怎么了?您很不满意吗?您是谁啊,您知道自己是个啥吗?

即便是作为联盟,张部沾点便宜有啥不合理啊,就算是联盟,谁规定张学良必须就得吃亏了?您规定的吗?我实在是不能理解您的思路啊!!!就这,您也好意思舔脸拿出来现眼吗?您还不承认您不阴暗吗?在这时啊,张学良也没有公开宣布和中共合作,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状态,也很令人痛心。

这个联盟是张学良的需要没错,可也是中共毛主席我军主动提出来的,当然了,我估计您是想说张学良才是主导者吧,哈哈哈,这大概也是您内心的虚伪吧。

所以张学良希望自己占点便宜,试探一下中共的军事实力,这有任何不妥吗?难道军事联盟或者联盟就该一心投入吗?您心思那么巧,至于装傻子吗?这和您的人设不太相符了吧!!!您的巧言令色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啊!!!怎么到了这里就直男了呢?

作为三位一体的共建者,从开始到最后都是互相提防的,这很合情合理好吗!?就这,您也觉得是个大事啦,装无辜有意思么?一招不行又来?即便实在我军内部,也有部队有类似安排,只要不影响结果,也算可以啊,比如豫东战役。(还有180师的遗憾)

吴三桂更符合您的人设吧!

怎么了,我为张学良歌功颂德,免得纪念918时,其他地区的国人网爆我们东北人,有任何问题吗?

蒋介石出钱出枪,张学良就该立刻出兵?您还真是蒋介石的体贴人啊,呵呵,我知道你这个是否定我的张学良救国救民说,张学良选个好的时机,好像没设么错误吧,不仅是占便宜,也是更好的打击时机,有问题吗?

大家彼此彼此,谁也别装孙子,就您的那点心眼,我看得出来。

中原大战张学良出兵是918的根源之一,但是张学良能不出兵吗,我很明显的看到您的意思是没有东北军,蒋介石也能自己应付呗?您也是够意思了,呵呵呵。

张学良第二次增兵不是蒋介石要求的吗?

在这里我也给大家说两句,呵呵。

在当时中国的全民思想还没有完全形成,蒋介石进行的是统一战争,能力是确实做不到,只能形式统一,这个是张学良帮助了他,张学良可能不那么先进,实际上我也不知道张学良是一半统一还是少于接近全部的统一,但是不管怎么样促进了中国的统一。

也就是说大部分军阀还是落后的军阀竞争逐鹿中国的思路,所以张学良无法号令全国,这是我一直强调的。

中国的人们在当时正在思想变动中,除了中共有着极其统一的爱国素养,蒋介石只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国家而已。所以,当时的人们还没有那么明确的感受日本的狼子野心,我们东北尤其不足,这我也承认,但是我们东北人的抗战并不虚,这是张学良安排奠基的,比如马占山,比如黄显声警察部队,比如抗日义勇军李杜等等等吧。

所以张学良啊,只好跟着蒋介石走,不可能张学良在华北,然后和蒋介石呼应,因为当时蒋介石根本就不会呼应,CBA先生的意思是,你东北王,占有华北,不必管我,自行之,呵呵呵,这也否定了我的蒋张一体说了,呵呵呵。

哪有这个事情,中东路之战,蒋介石说要给援助的,给了吗?CBA先生能正面回应这个问题吗?我认为还会和他的待认可贴一样,会完全回避,再起一个主题的。

还有一点哦,虽然蒋张合作属实,但是外交是归国民党政府的啊,当然了,我又猜测啊,CBA先生的意思是国民政府议和,张学良打呗,既然张学良打,你国民政府给个全国战争支持没毛病吧,您看到说给了吗?

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老玩啥聊斋啊。有意思吗?

大家请看清楚,这就是典型的表面肯定,一方面说多么赞成张学良,一面总是阴了吧唧,暗暗的黑张学良的典型阴暗文字。我的判断一点没错,为人如此,不好改啊。

你看看,你就不能说我赞美蒋光腚,对不对?我骂蒋介石,你是不是很恨呢?

cba先生??!!!!

又:再加一点红四和红25军的血,张学良作为一个意图和红军搞关系的南方剿匪总指挥,他要不要出一个计划,我的昨天的一篇文字字说张学良的冷酷时,已经说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啊。

要不然呢,难道在南方大搞和徐海东和高敬亭合作吗?这不是很开玩笑的事情么?哈哈,CBA先生就是这么有趣,就是愣装傻啊,演过了吧?

必然是有一个计划,然而,警惕的徐海东和高敬亭自然不认啊,而且我个人判断,断定,张学良并不想和他们沟通,一定是要和主要高级领导沟通,这是在到了陕北,第一次大战后才初步确立的,高福源就是一个试探,不是一个确认,然后才有董英斌军长和王以哲的和红军假打。对杨虎城也是如此。但是中间无限逐步升级的试探和确认,最后初步达成一个思路(比较仓促,时间也确实来不及,我个人认为张学良对日本全部入侵有个时间确认,蒋介石则是根本不想面对这个问题,就是放弃东北拖延,东北军心理上已经拖不起,西安事变后进入传统军队蒋介石模式战争的循环是另一个问题了),在西安事变前,很多事情其实都没有敲定,杨虎城的配合也是很多波折,等等等,甚至有杨部攻击于学忠和王以哲的问题,这些都是事前不成熟的没有办法的根源。

所以,鄂豫皖的血,红25军的血,在我看来,都是正常的牺牲,当然了,CBA先生佯装不懂啊,难道山林堡红军没死人吗?到了陕北,红军还牺牲了一位高级将领洪超(???)呢,当然了,张学良损失了三四个整师,还死了两位师长,这又有什么办法呢,不就是因为蒋介石不抗日,不谈判吗?

蒋介石的沟通中共只不过是为了和苏联讲条件罢了!!!这即是靠人的习惯做法呗。

为此,张学良的操作曲折一些,有任何问题吗?呵呵。

通宝推:林三,翼德,绿色蔬菜我的爱,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按照你的说法,张学良很精明,很精密,又如何解释他信蒋介石 -- 补充帖

的承诺呢?那可是回了南京还继续剿共的国家最高领导呀。

这么精明的张学良放弃了自己十几万的部队,选择相信蒋介石的承诺,这是什么思路和逻辑?孤注一掷可以解释得通吗?就算是宋美龄、宋子文承诺,就好使了?对了,还有美国的承诺。你的说法里苏联肯定是对立面了,不会有安全承诺,对吧?

这么精明的张学良就算到西安事变孤注一掷?您大概是糊涂了吧!你把蒋介石刻画的好纯真,好无辜呀。

通宝推:林三,
家园 你说的是现象不是原因

为何决裂?不科学。

家园 占领大西北之后呢?东北军怎么走?

是留住西北,还是抗日去呢?

按照你的意思是不去抗战了?害怕么,对不对?

你说,孤注一掷,不和中共的观点一样,没问题,如何证实呢?

看你的意思是张学良很聪明就是为了谋划西北,同时,你也认可张学良是很精明的,呵呵呵。

也可以,那么孤注一掷的结果到底是啥呢?可以公开说出来吗?

陕北三位一体说不是秘密,但是,三位一体的目标是不是一致抗战,也不用说了吧?

似乎您是不认可,可以,理由呢?证据呢?

西安事变,张学良全面负责捉蒋部分,可惜历史不够明确,但是,很明确的是不要搞死蒋,只有两人死亡,够不错的了。

这么精密,符合张学良东北易帜,克服了全面的反对,中原大战精确控制进攻时间。

在你看来是孤注一掷,呵呵呵,你觉得能说得过去吗?

所以你认为张学良是捣乱走向失败,再捣乱再走向失败的典型,那么如何😊理解之前的成功呢?

你这前后逻辑也不一致啊?

张学良不保持军队,放弃自由跟着蒋介石才有安全,否则就没有安全,您这个结论是怎么出来的?

能不能解释一下?我知道您看了我的其他回帖,呵呵呵,您不回应是啥意思啊?我的帖子是不能显示,被你们草的呗,但是,还是有河友能看到的吧?你们这么心虚以为大家看不出来么?

现在你还好意思说你赞成中共中央的说法吗?我说你阴暗有问题吗?你黑张学良不敢直接承认么?

太明显了吧。

见前补充 4927006
家园 并不是,在东北,绝大部分东北人的理解是左右逢源,走钢丝

单田芳的评书就是依据就是这个说法作为基础,意思是张作霖钢丝玩得好。很牛皮。

然后关内人进而发展成为,张作霖是东北王,张学良不学无术,然后是918不抵抗,意思是张学良不行,毁坏了张作霖的平衡策略。

然后带动的是东北人不抵抗,东北人不行等等等,我估计,你在美国也是这个思路。

张作霖按理说反共是应该不必那么明显的,除非他确认和日本人合作能干死苏联,但是,在他抓捕李大钊的时候,我们看不到张作霖的这种勇气和决心,是张学良中东路有这种勇气和决心,但是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失败。

为此,果粉讥讽张学良冲动,错误的搞乱了苏日关系。

还有,就是在东北,张作霖只是地头蛇,日苏才是强势过江龙,日本实力的确大于苏联实力,由于日俄战争中沙俄的失败,没有几个人会认为苏联在东北强过日本,那么理所应当是联合苏联对付日本,这样才有平衡。

但是你的结论,大家的看法,很明显就是连日反苏,这倒是是一个省力的政策,那么张作霖如何做到左右逢源呢?维持东北的平衡呢?靠日本压制苏联吗?这倒可以理解,但是,如何面对日本获得平衡呢?

这就说不过去了。

我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张作霖没那么牛皮,它本身就是主要靠日本,是错误的,所谓苏联大使馆搞李大钊,就是张作霖的战略错误。

你的李大钊所谓犯罪事实,根本说不上重要啊。杀鸡给猴看,震慑苏联,他张作霖飘了吗?苏联再不堪,岂是他能说话的?

家园 孤注一掷的陪蒋介石去南京?

东北军和西北军,红军联合抗蒋本来就是一个预选方案。

而张学良等他人事变以后对外界发布的多条主张(诸如结束内战,惩办汉奸等等)就是他们想争取的最佳方案。

作为一个地方军政大员,考虑一件事从来都需要多个方案。

红军方面也一样,能够争取蒋介石抗日更好,万一争取不到呢 蒋介石执意要进攻红军呢,那么实现与东北军西北军的联合来反围剿就是一个方案。

至于谈判,当时蒋介石已经答应了所有条件,但是执意不签字,强调他不可能在被胁迫的情况下签字,那还谈判什么?

所有条件都说好了,但对方就是不签字还怎么谈判,难道按着他的手逼他签字吗?

这种情况下的签的字有意义吗?

人家说这是被你逼的不算怎么办?

这个时候只能信任对方,而且历史也证明了这一份信任是对的,蒋介石确实兑现了承诺。

此后张学良陪蒋介石回南京 目的也是为了说明自己没有私心,你要抓我就抓我好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